APP下载

Steam视域下研学旅行课程的实证研究

2022-05-30林晓红

格言 2022年8期
关键词:游学研学旅行

林晓红

目前,旅游行业不景气促使研学行业重新洗牌,优胜劣汰。根据目前市场配比,研学行业人才缺口5000余万,明显出现短板,因此教育部新增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方向专业,培养专项人才,但目前看来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研学旅行实际需求与研究动向,会推动研学旅行向着优质化、精品化方向发展。

“研学旅行课程”的流行开始于2017年,随着相关政策的推动,研学旅行课程的开发、设计逐渐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引起广泛讨论和热议。有关课程的实施和评价体系也紧随其研究步伐受到更多关注,然而这也使得学术界对“研学旅行课程”在研究主题上大都集中于现实研究,缺乏理论架构的支持;在研究方法上,深入而扎实的个案研究、叙事研究、历史研究等仍然十分欠缺;在研究视野上,未来研究应跨学科、跨国界,推动旅游专家、中小学一线教师、高校各学科学者强强联手,实现研学旅行课程育人功能的可达性、科学性、有效性;在研究机构上,应加强机构间的研究合作度及高校的研究关注度。人们对国外研学旅行课程的理论依据、实践经验进行系统研究,多邀请国际专家进行指导乃至参与研究。同时,针对“研学旅行课程”的研究很少,即使发表的论文有提及,也是零散的,文献量较少,因此,采用大样本量化研究未必有效,且无法深入探讨研学旅行课程的过程机理。本研究在中国知网(CNKI)以“研学旅行”为主题词、以期刊论文为对象进行检索,获得文献共计4989篇,中文4026篇。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内对研学旅行课程实施体系构建的研究还可以继续深入。当前,研学课程领域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尚未形成成熟的变量范畴、测量量表和理论假设。而且,研学旅行课程最近几年遭遇了新冠疫情、高考评价尚未改变、旅行公司追求经济效益、研学课程的师资奇缺、课程资源相对较少等问题存在。

任何理论或者思想的提出都是建立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的,对研学旅行课程的研究自然也不例外。事实上,中国几千年前的古代游学诗歌中,已经存在着若干关于研学旅行课程类似的早期认识。由于一些人对“研学旅行”定义的机械理解,将设有“集中食宿”的市内游学、一日活动等排除在研学旅行之外,将小学低年级与四年级以上的社会实践也做割裂区分,造成教育政策很容易僵化。为了能够尽可能将研学旅行课程的设计和实施整体化,遵循课程的本质特征,我们认为,研学旅行课程要以“能否进入课程是研学旅行得以持续发展”作为标准,将研学旅与学校原有的社会实践活动相整合,系统设计课行程。这样有助于研学旅行课程与生活实际和学校教育实际相结合。因此,必须将学校或区域的研学旅行课程统一规划、统筹设计。笔者对研学旅行课程与“古代有关游学”、国外研学课程、近代研学旅行课程有关的历史文献进行了系统考察。根据时间的先后顺序和对这一思想的认识程度,中国研学旅行课程的研究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古代中国游学、中国近代(2013年后)研学课程、“双减”政策下的研学旅行课程。

“游”不在“学”——中国古代的游学

第一,“游”不在“学”。从“旅游、游宦、游贾”到“游学”。游学是我国古代传统的学习教育方式,也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句治学良言的积极实践。游学是文化人通过旅行以获取知识文化的一项活动,具有异地性和求知性两大基本属性。

王晓云《关于中国旅游起源问题的研究》认为,“中国旅游活动在春秋战国时期萌芽,成熟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江绍原《中国古代旅行之研究》、王子今《中国古代行旅生活》中将行旅之人分为游学、游宦、游贾这三类,并对游学活动进行专门的讨论。游学活动出现在先秦时期,西汉经济和经学的发展为游学提供了生存的土壤,丰富西汉游学者的精神世界,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对社会道德的宣化及对西汉社会政治产生了积极影响。司马迁、司马相如、枚乘等都是读书行路的典型代表,详写了司马迁的游学过程,认为其“为我国学术考察型的文化旅游树立榜样”。

第二,“无士不游”,以“游历、游观”与“游学”为视角。在秦汉私学、平民教育和地方教育史的相关论文,多有对游学的探讨。教育与西汉选官制度相结合推动汉游学活动。郭海燕的《汉代教育平民化现象探析》中认为,平民通过选拔获得官职,所以平民百姓“不惜数十年,不远千里去寻访名师”。宋臻垠的硕士论文《两汉时期西南地区的教育研究》中对于西汉西南地区教育的概况中的一小节“游学以互通有无”,认为“落后地区的人士到京师或其他文化发达地区游学,是文化传播与互动的又一重要途径”。游学成为连接文化落后地区与文化先进地区的纽带,促进了汉文化上的大一统,维护汉王朝的统治。

彭勇认为:遍游各地,亲见亲历,称为“游学”。以求知为目的,以远游为手段的交游和游观。《论语》一书中就记录了孔子游学列国时所得到的想法和感受,对待游学活动,儒家可以选择近游,谨慎选择远游。学子游学应该在安顿好父母亲的前提下进行游学。道家热爱自然,希望近距离接近自然,在自然中悟道。庄子幻想自己变成鲍鹏、蝶,“游乎四海之外”用心去体会自然界,享受全身心放松的状态,获得“欣欣然而乐”的游学体验。

先秦时期,张仪、苏秦因拥有共同的求知志向,而共同游学。王吉,少时于长安游学,其妻随其游学。老少皆游学,西汉文人通过游学,积极实践“知识改变命运”。西汉文人忧愁之时,以游解忧;欢乐之时,以游广心;孤单之时,以游交友;困厄之时,以游解脱。游学促进了西汉文化的传播。

云端研学——“双减”政策出台后的研学旅行课程

面对“双减”,研学旅行会有什么机遇?研学旅行是否会步入发展快车道?“双减”政策的出台会对整个研学行业及研学企业有什么影响?下一阶段研学旅行将会涌现出哪些新主题、新玩法?如何开发出更具内涵、更高层次、更广维度的研学旅行产品?客群分类后的产品研发,比如,可以开发人工智能、农场场景、民风民俗、元宇宙、军事国防等领域的研学产品,进一步深挖资源。实施指导价,从根本上影響研学旅行企业的生存体系及产品结构。研学旅行或许会迎来长足的发展,融合更多领域进入新发展阶段。

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之下,“云研学”成为研学活动的新形式。特别是“被动”产生的“云研学”,可以成为研学旅行的行前教育课程,或者成为“课后延时服务”中一项素质教育课程内容。以实用高效型研学服务平台为核心,汇聚线上课程、线上导师辅导、研学过程记录、研学成果评价等,形成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新模式。打造“云研学”课程应该秉持研学旅行课程的打造思路。

“云端研学”也有助于教育均衡。对于一些贫困地区,可以降低研学活动成本,让偏远落后、经济能力较为薄弱地区的学生享受到研学实践,通过科技手段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科技的日新月异,传承红色基因,感受革命传统文化。匹配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研学过程包括详细的课程指导、社群跟进、成果提交、审核发放证书。与未来相结合,探讨“零碳馆”方案、城市发展畅想、新能源汽车探究、垃圾分类、未来交通畅想等主题,充分展示未来的无限可能性。因此,在目前新冠肺炎疫情没有彻底消失的情况下,“云研学”是学生们了解世界的好方法,但考虑到现有互联网技术条件,“云研学”无法真正代替传统的研学旅行。但“双眼”观看世界和通过“双脚”丈量世界仍然有着天壤之别。

研学旅行课程实施的思考

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确定培养目标

在研学旅行中,学生“动心、动脑、动手”是学校教育的延伸与拓展,解决重游轻学,培养共享精神、休闲素养、地方认同感等,在活动策划、自我管理中激发学生的自主性。

有效落实培养效果制定评价方案

研学导师:培育问题成为学者们的关注热点,培养具有跨学科综合能力的综合实践活动专职教师队伍,使其具有组织能力、课程策划能力、有信息能力及科学素养。本科院校大学可以开设综合实践课程的专业,以培养有跨学科能力的导师。

研学基地:可以利用高校校园、文化遗产地、博物馆等,一方面推介自己,一方面承担培养下一代的社会责任,开发能容纳一定数量孩子学习参观的研学基(营)地,并由政府给予扶持。

研学课程:具备一门课程应有的完整体系,课程内容的设计,配套的活动目标、活动资源、实施指南、教学评估、学生评价等,并与学校课程相衔接,提高研学课程地位。重视观念、设计、制度、参与、评价监督等问题,制度标准、运营机制上建立起规范的课程化体系。

采用工程跨界实践推进体系研究

研学旅行作为国家新推出的融实践教育与知识学习于一体、兼学与行的新型教育方式,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研究研学旅行中的基础问题,是工程学研究范式的基石。游学是培养集体意识的一种方式,进行顶层设计,提出规范性要求。研学旅行主题必须能够承载可操作、可研究的内容。

学校教育链接外界预期评价成果

学生成果预期有两种,一种是基于主题的逻辑预期,一种是基于历史的经验预期。

第一,基于主题的逻辑预期。学生可以形成日记、视频、调查记录、观察日记、标本、照片、讨论实录、报告等。如果逻辑预期的成果内容超出学生水平,会导致无法调动学生深度思考的不足。可以增加逻辑思维的小辩论,由多方代表参与的方案或成果,这样可以避免思辨性的研究资料汇集而造成思考不足。

第二,基于历史的经验预期。在研学旅行课程中有一些即时性的、显性的成果呈现,成果应当符合主题,体现目标。学生应在研学活动实践中不断反思、修正课程方案,进而切实提高研学能力。

将“研学旅行课程”定位为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开展跨学科的创新型研学及“双减”政策下应对未来国家所需要培养人才的战略课程,将更加有意义,“只旅不研”的现象便能够转变。鉴于此,我们将思考如何将研学旅行课程从创新活动过渡到一种更具持续竞争力的发展课程。

本文系福建省教育规划办“基于STEAM的厦门区域小学主题研学課程开发及评价研究”(Fjjgzx20-224)专项课题论文。

猜你喜欢

游学研学旅行
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把研学从省内延伸到省外、拓展到国外
游学天鹅湖
海外游学别因焦虑而盲目跟风
研学之旅
去美国“插班”游学
我家的游学故事
小黑的旅行
夏日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