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家财政性义务教育经费增至2.29万亿元

2022-05-30

云南教育·视界 2022年8期
关键词:鲁迅教材教育

国家财政性义务教育经费增至2.29万亿元

《人民日报》消息 记者日前从教育部了解到,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现有20.7万所学校、1.58亿名学生、1 057万名教师。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义务教育,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财政资金投入、公共资源配置等优先保障义务教育,2012至2021年财政性义务教育经费从1.17万亿元增加到2.29万亿元,占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的比例始终保持在50%以上。

全面实现义务教育有保障。2012至2021年,全国小学净入学率从99.85%提高到99.9%以上,初中阶段毛入学率始终保持在100%以上。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脱贫家庭学生辍学实现动态清零,长期存在的辍学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同时,连续实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切实保障残疾儿童少年平等接受教育权利,适龄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超过95%。2021年,全国共有特殊教育在校生92.0万人,比2012年增加54.1万人,增长142.8%。

经费保障机制不断健全。2012至2021年,小学生均经费支出从每生每年7 447元增至14 458元,初中生均经费支出从每生每年10 218元增至20 717元。“两免一补”(免除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生活补助)实现城乡学生全覆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基本实现应助尽助,营养改善计划每年惠及3 700万名农村学生。同时,坚持补短板、兜底线,实施“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等重大项目,中央财政累计投入4 000多亿元,带动地方投入超1万亿元,着力解决“乡村弱、城镇挤”问题,缩小城乡学校办学条件差距。

教师队伍素质显著提高。10年来,义务教育专任教师总数从909万增至1 057万,增加了148万人,本科以上学历教师占比由47.6%提高至77.7%。健全教师培养补充机制,通过多种渠道为中西部农村补充大量优质师资。建立教师交流轮岗制度,推动优秀骨干教师向农村和薄弱学校流动。强化能力素质培训,“国培计划”累计培训校长教师超过1 700万人次。

语文教材删减鲁迅作品?人教社回应:没有的事!

人民网消息 针对网上关于语文教材删减鲁迅作品的声音,人民教育出版社通过官方公众号发布消息称,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小学语文教材虽然经历了多次调整,但鲁迅一直是教材选入作品最多的作家。

人教社表示,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在六年级上册中,编排了专门的“初识鲁迅”单元,既有鲁迅的代表性作品,也有他人回忆鲁迅、纪念鲁迅的作品。统编初中语文教科书中选入鲁迅作品7篇,统编高中语文教科书中选入5篇,总共12篇鲁迅作品,其中散文3篇,小说5篇,杂文4篇。除了课文,统编初高中语文教科书还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拓展阅读。

“教材中选入的鲁迅作品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会根据教材编写框架的需要,作出一定的调整,这是基于中小学教材的统一规划、考虑一线的教学反馈后作出的正常调整。”人教社说。

人教社最后强调,鲁迅先生的作品从未大规模“撤离教材”,鲁迅先生一直与所有使用中小学语文教材的孩子们同行。

云南启动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试点工作

《云南日报》消息 近日,全省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试点工作动员部署会议以视频形式召开。我省将在曲靖市、大理州所有符合条件的公办中小学校和其他州市部分县市区中小学校启动试点工作。

省委常委、省委统战部部长、省委教育工委书记杨宁出席会议并讲话。杨宁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聚焦加强党对中小学校的全面领导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从严从实、稳慎推动试点工作。市县两级党委要高度重视,明确责任,做好顶层设计,完善制度机制,选优配强党组织书记和校长,确保学校党组织发挥作用;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上下联动、部门协同,做到“一盘棋”推进,确保试点工作取得实效。

全国普通话普及率达80.72%

《人民日报》消息 党的十八大以来,语言文字事业取得跨越式发展:全国普通话普及率从70%提高到80.72%,识字人口使用规范汉字比例超过95%,文盲率下降至2.67%,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作出重要贡献。

据介绍,推普助力脱贫攻坚行动计划、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攻坚工程深入实施,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发挥重要作用。10年来,面向教师、青壮年劳动力、基层干部、语言文字工作者等重点人群,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逾千万人次;中央财政专项支持986支团队1.1万余名大学生,带动数十万高校大学生深入中西部推普一线,开展推普志愿服务。

此外,实施“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中华经典诵读工程”“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工程”“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等,发挥语言文字在文化传承中的基础作用。截至2021年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世界旅游组织等10个联合国下属专门机构将中文作为官方语言,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中文教育,76个国家将中文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外国正在学习中文人数超2 500万,累计学习和使用中文人数近2亿。

香港爱国教育支援中心揭幕

新华社消息 由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教联会)筹办的“爱国教育支援中心”近日举行揭幕仪式。该中心旨在为学校和教师开展爱国教育提供支援。

揭幕仪式由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和紫荆杂志社合办。當日,主办方还以“以史为师 同开新篇”为主题举行了“2022年香港爱国主义教育高峰论坛”,多个办学团体和教育团体代表出席。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在揭幕仪式上致辞时表示,青少 年是香港的未来,是“一国两制”事业的接班人,因此要从小培养他们的国家意识和民族认同。特区政府将全力推展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从小正确认识国家历史,体会中华文化和价值观,尊重国家象征和标志,认识宪法、香港基本法和国家安全的重要性。

爱国教育支援中心设于沙田秦石邨的空置校舍,用包括多媒体在内等不同形式向学生展现中国近代史,并将举办教师培训,为爱国教育工作提供切实到位的支援。

新一轮省部、省校战略合作助推云南教育高质量发展

本刊讯(记者 何 元 赵丽斌) 近日,省政府与教育部在北京签署推进云南教育振兴战略合作协议,同时与27所高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合作范围涵盖科技研发、教育合作、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多个领域。

在教育部领导的见证下,省政府领导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27所高校负责同志以视频方式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省校合作协议秉持“务实、开放”的原则,持续深入推进省校战略合作平台建设,建立“一对一”帮扶云南高校机制,强化“校对校、学科对学科、专业对专业”,既有持续深化人才培养、专业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等教育领域的合作项目,又有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旅游文化产业、信息产业、物流产业、新材料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业等关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合作内容。新一轮协议的签订,为我省高校与省外高水平大学进一步深化交流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新一轮省校战略合作协议期限为5年,双方将建立工作联系制度,每年至少开展一次交流互访,定期会商工作计划,研究协调合作中的重大事宜,积极探索创新合作模式,不断扩大合作领域,提高合作水平。

据悉,这是继2016年以来,云南省与省外知名高校签署的第二轮战略合作协议。在上一轮协议期,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南师范大学、大理大学、滇西应用技术大学等省内高校与省外高校全方位、多领域、多层次开展交流合作,开展省院、省校合作项目180个,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猜你喜欢

鲁迅教材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鲁迅,好可爱一爹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鲁迅《自嘲》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