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冷面杀手”沈有振:伤害性不大,冲击性极强

2022-05-30程勇民

羽毛球 2022年9期
关键词:球速弧度对角

程勇民

沈有振,就是那个在尤伯杯决赛上一战成名的韩国姑娘,想必大家仍记忆犹新。在那场生死较量中,她自始至终“冷冰冰”的表情和“杀人不见血”的攻击技术,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然而,翻开沈有振的比赛履历,却战绩平平,世界排名也在40名开外,赛前90%以上的预见是中国队稳操胜券,毕竟王祉怡是新科亚锦赛冠军。然而,结果却令人大跌眼镜,沈有振全场主动,优势相当明显。是偶然?是中国队发挥失常?还是韩国队超水平发挥?带着这些疑问和对沈有振个人实力的好奇,笔者又追踪了她后续的几场公开赛,觉得尤杯结果还真的不是偶然。

沈有振的技术和打法极具个性和潜质,特长突出,短板也很明显。特长技术集中表现在底线劈杀和点杀结合很好,形成的劈点技术杀伤力很大;弱点主要表现在技术稳定性和底线头顶区的反击能力。如果对手的底线控制力很强,能够有效限制沈有振的进攻,那么她的短板就会无限放大,比分也会一边倒,有可能是不堪一击的样子;如果对手不能有效控制底线,让她的特长技术得以充分发挥,那立马就会呈现一个呼风唤雨的沈有振。7月初的马来西亚公开赛,她就差一点把拉差诺拉下马。由此可见,她确实具有很强的冲击力,强到无坚不摧。然而,她又有致命弱点,弱到经常一轮游。目前的沈有振伤害性还不算大,但从发展的眼光看,她的打法有新意、有亮点、有潜力,整体偏进攻型,但是比马林温柔,比戴资颖简洁,比陈雨菲凶狠,比安洗瑩积极,如果技术短板再有所改进,未来成为韩国女单一号甚至世界女单一号也并非意外。

一、独一无二的进攻技术:劈点杀

沈有振之所以有能力与任何一名顶尖高手抗衡,关键在于她拥有独门必杀器——底线劈点杀。底线劈点杀,顾名思义就是“劈杀”与“点杀”的杂合体,劈杀的技术动作中巧妙地融合了点杀的手腕发力,增强了击球瞬间手腕对球体的包裹感,明显加快了球的飞行速度,加深了球的下行弧度,从而大大增加了对手的防守难度。这一技术颇有新意,在当前的女单阵营中应该是独一无二的。

沈有振的劈点杀技术具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经典的劈杀动作,局部融合了点杀的手腕下压力量,这一进攻技术往往在高远球弧度很高、具有充分发力时间的条件下使用。如图1-1所示,对手发高远球。从图1-4沈有振的击球位置可见,对手的发球质量相当好,弧度高且非常到位。之后,沈有振完成了经典的劈杀技术,头顶劈对角。由图1-6她的击球姿态可见,击球时她结合了轻微的起跳,身体充分伸展,球拍外展、手腕向下包裹的动作清晰可见。图1-7、8、9显示,球体飞出了一个大角度的深弧度轨迹,对手(红衣)完全处在一个正常防守状态,做出了正常的防守反应,结果还是慢了一拍,未能触及到球(图1-9)。由此可见,沈有振的劈杀球速之快已经超过了人的正常反应速度。

沈有振劈点杀技术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经典点杀技术融合了劈杀的滑板动作,这种进攻技术往往在来球弧度较平、没有充分发力时间条件下使用,是拦截平高球的一种技术。比较多见的拦截技术是“拦吊”,球速相对慢,且直线居多;而沈有振却具备了运用点劈技术来拦截平高球的能力,不仅球速加快,还有直线和对角变化,击球的威胁性明显提升。

如图2-1所示,沈有振(白衣)在左场区网前反手挑直线,拉差诺以直线平高球回击。见来球弧度很平,沈有振将计就计,立马使出了绝招技术“头顶点劈对角”。如图2-10、11、12所示,这种点劈与经典劈球技术的差别在于:一是击球点相对靠后;二是手腕外展滑板点击球体后,在空中有一个急停動作(图2-12),手臂没有随前。因为带有外展滑板,所以球走对角线;因为有手腕加力点击,所以球速比吊球快;因为是来球弧度低平,对手反应时间缩短;在这三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下,点劈对角往往能够在时空上超越对手的防守准备而一击制胜。如图2-11所示,沈有振的点劈球已经出手,拉差诺尚在右半区的中央,明显没有回到中心位置,面对沈有振的点劈对角,自然力不从心(图2-15)。

图3是沈有振点劈球的线路变化,头顶点劈直线。图3-1显示,拉差诺在正手底线被动抽拉高球,还是因为弧度低平且不到位,沈有振抢点击球,同样在头顶区完成了点劈技术(图3-6)。点劈技术主要靠手腕发力完成,因而动作小、一致性强,出手之前对手很难对球路做出预判。图3-7、8显示,因为忌惮沈有振的点劈对角线路,拉差诺明显有防守对角的倾向。沈有振将计就计,突然变化为点劈直线,等拉差诺反应过来时,球已应声落地(图3-9)。

因为在传统“劈球”技术中融入了“点”的技术成分,使得沈有振后场进攻的犀利程度明显增强。同时,她并不满足于单纯的劈杀进攻,底线平高球技术也运用得得心应手。“劈点杀+平高球”的组合进攻,使她的攻击威力更上一层楼,常人难以应对。所以,在与沈有振对阵时,压制底线至关重要。如果让她轻而易举获得进攻权,靠防守反击肯定是没有希望的。

如图4-1所示,沈有振在左半区网前放网,王祉怡(红衣)上网后正手挑对角。如图4-7所示,王祉怡的挑球明显不到位,此时沈有振的进攻选择很多,可杀可劈可吊,而王祉怡的防守准备明显是倾向于接杀球(图4-9)。可是,沈有振却打出了平高球,真的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等王祉怡发觉是平高球时,球已经飞到了身后,只能眼睁睁看着球落地而无能为力(图4-12)。

二、快如闪电的抢攻意识

之所以把沈有振称之为“冷面杀手”,是因为她明明拥有犀利的独门暗器,但在场上的表现异常低调,无论得分还是失分,都是一副冷冰冰的表情,外表显得柔弱而文静,内心里却杀气腾腾。对应到技战术层面,就是极强的攻击欲望和攻击性,无论何时都惦记进攻,无论何地都可以发动进攻。

图5是沈有振发球抢攻的场面。图5-1所示,沈有振在右半区发网前小球,王祉怡接发球反手推对角,因为出球弧度较低,且球速不快,留下了被攻击的隐患。沈有振非常敏锐地捕捉到了这转眼即逝的战机,立刻在中半场飞身抢攻(图5-6),正手劈杀对角。因为沈有振发动进攻太突然,王祉怡显然没有做好防守准备(图5-8),看到突如其来的杀球,还没来得及还手,球已经落地了(图5-9)。

图6是沈有振与拉差诺对阵时接发球抢攻的场面。拉差诺在左场区发网前小球,沈有振接发球反手切对角(图6-4)。因为球比较近网,所以拉差诺上网后毫不犹豫地实施反手抢搓(图6-7)。说时迟那时快,沈有振抓住拉差诺搓球的一个小小瑕疵,突然拔地而起,纵身跃向网前,在球头刚刚越过网口之际抓扑成功。

图7是沈有振在危险处境中反攻得手的场面。图7-1显示,沈有振在右半区网前正手推对角,王祉怡正手底线抽直线,出球弧度平且贴近边线,图7-7显示,球的飞行线路离沈有振身体较远,一旦过人,就是万劫不复的境地。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反手拦挡已接近极限,没想到沈有振又是一个飞身拦截,而且手腕一抖,居然能够主动勾对角(图7-8)。这种超常规技术处理完全出人预料,王祉怡还在痴痴等待抓直线过渡球时(图7-9),球却快速飞到了对角线场地,结果只能是望球兴叹了(图7-12)。

图8是沈有振绝处逢生后的防守反击成功场面。图8-1显示,王祉怡在底线进攻,头顶杀对角,球速快、角度刁。沈有振已经被动到极点,只能飞身鱼跃救球,反手挡网(图8-4)。王祉怡快速上网,正手推对角(图8-8)。常规情况下,这一拍推球以后,王祉怡应该仍然保持主动进攻态势。然而,一方面,王祉怡的推球处理质量不佳,球速不够快;另一方面,沈有振的鱼跃倒地起身速度很快,步法轻盈流畅,捕捉战机意识极强,因而在倒地起身以后,居然飞身抢点突击,完成了一个正手劈点动作(图8-12),球应声落地,王祉怡鞭长莫及(图8-15)。

以上4個场景分析充分说明,在高水平竞技中的进攻权力是“抢”来的,而不是“等”来的。现代羽毛球竞技的进攻机会一闪而过、稍纵即逝,如果没有敏锐的捕捉意识和轻盈娴熟的步法,大多数情况下只能是被动挨打。

三、绵里藏针的网前停顿技术

停顿技术是指“抢住高点、低点出手”的技术完成过程,主要目的是让对手产生错觉而创造击球的时空优势,属于“假动作”概念范畴。因为有“停顿”,就有时间耗损,与“快为核心”的羽毛球制胜规律有相悖之处,所以有利也有弊,对手产生误判即为利,对手正确识别或者技术节奏的改变影响了自身技术稳定性即为弊。

目前,在高水平女单阵营中,频繁使用停顿技术的运动员并不多,戴资颖是最突出的一个。沈有振的停顿动作使用得也比较多,但不像戴资颖那么夸张,也没那么多变化,一放一推,动作轻柔而简洁,感觉是在不经意中完成,因而更具诱惑性和杀伤力。

如图9-1所示击球位置,沈有振(白衣)完全可以在图9-2的高点位置出手,但是她故意停顿到图9-3的低点位置出手,反手推挑直线。王祉怡后撤底线,正手吊直线(图9-7)。按照“快出手”原理,沈有振应该在图9-9的高点位置出手,但她偏偏选择了图9-10的低点位置出手,轻轻一碰,反手放网。图9-11显示,王祉怡明显产生误判,身体姿态有一个后挫动作,然后二次起动上网,为时已晚(图9-15)。

从比赛过程可见,沈有振的停顿动作没有那种“刻意”成份,完成得比较自然,感觉就是在不经意间完成的,所以迷惑性很高,像拉差诺这种久经沙场的老将也在实战中被骗得一愣一愣的。

如图10-1所示,沈有振在左场区中场头顶拦吊直线,拉差诺上网后低点放网(图10-4)。沈有振上网抢住高点,实质上她完全可以在图10-7的位置出手,反手快推对角也是一个非常有威胁的技术处理,但是她估计对手会重点防范对角底线球,所以故意有所停顿,在图10-8的低点位置出手,反手放网。果不其然,拉差诺的本能反应是防范对角推球,所以身体有明显的后倾姿态(图10-9),等到发觉是网前放网球时,再二次起动上网,明显已力不从心了(图10-12)。

假动作的魅力就在于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真亦假时假亦真。沈有振的网前技术处理有时候是正常完成,并没有明显停顿,但是也能起到迷惑作用。

如圖11-1所示,拉差诺在左场区发网前小球,沈有振接发球正手放网(图11-3)。拉差诺上网后正手重复放网(图11-6),沈有振同样上网,轻轻的、简简单单的一个“正常”反手放网(图11-9),几乎没有感觉到特殊的停顿,但也让对手产生了误判。图11-12显示,拉差诺的身体姿态明显有后挫之势,二次起动再上网,已无力回天(图11-15)。

从女单打法发展历程角度审视,一种传统观点认为,女性运动员的力量能力有限,纯粹依靠进攻赢得比赛的难度很大,比赛能力要突出“稳”和“耐”两个字,由此而形成了一种刻意强调“多拍拉吊”的训练理念,即便运动员具有很强的攻击力,训练时也要求运动员减少进攻,坚持多拍拉吊,久而久之,运动员的进攻棱角慢慢被磨平。

纵观沈有振的打法特点,似乎另辟蹊径。她具有极强的攻击意识和犀利的进攻技术,时时都在寻求进攻,时刻都可以发起进攻,甚至不惜冒失误大增的风险,实质更靠近“速战速决”的打法理念。因此,沈有振的比赛表现是打顺了,赢得很快;打不顺,输得也很快。当然,这种大幅波动的比赛表现不能全部归因于“进攻”,“进攻”与“失误”并非完全对立。沈有振本身还有不少技术短板,制约着她的进攻打法。但无论她坚持怎样的训练理念,发展到怎样的竞技水平,有一点是肯定的,即今天她所表现出的技术特长,值得所有年轻运动员学习和借鉴。

猜你喜欢

球速弧度对角
网球上为什么带绒毛
排球大力跳发中的马格努斯效应
世界女子网球单打运动员发球速度与拍数关系的研究
——以硬地赛场为例*
拟对角扩张Cuntz半群的某些性质
曲棍球短角球击球方法与身体姿势对球速影响的研究
不自由
弧度制的三个基本应用
南瓜
希腊:日落最美的弧度
非奇异块α1对角占优矩阵新的实用简捷判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