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盎然兴趣中学习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研究

2022-05-30陈凯

考试与评价 2022年9期
关键词:法治道德课程

陈凯

学习兴趣指的是学生在心理层面上对学习活动产生爱好,并为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提供助力。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来讲,由于理论知识相对抽象和枯燥,并且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相对单一,这样导致学生学习的动力相对不足,从而使教学质量和效果都达不到预期要求。为了使这样的现状得到有效改善,需要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调动,使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条件下来完成相关学习任务。因此,如何提升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兴趣成为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本文对此展开详细地研讨。此次研究从道德与法治学习中兴趣的重要性入手,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进行全面阐述。

一、道德和法治学习中兴趣的重要性

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来讲,其内容主要围绕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开展。在新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下,有效整合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这样可以对学生的思想品质以及法律逻辑思维等进行全面培养,从而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在道德和法治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会觉得道德教育知识相对枯燥乏味且过于空谈,但是法治教育又太过严肃和晦涩难懂,从而使得学生对该门课程缺乏学习的兴趣以及动力。在对道德与法治课程进行全面开展时,需要将学生的兴趣当成切入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凸显,并让学生对时事热点全面讨论,以此使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被有效调动,进而使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明显提升。

二、在兴趣盎然中学习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措施

(一)构建良好师生关系,增强学生信心

由于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教育改革进程的全面推进,师生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一定的转变。在当前的教学课堂之中,人们对师生关系的平等和谐更加重视。从相关研究中可知,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对教学事业的开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并与学生学习成绩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同时师生之间的情绪也能够互相影响。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当学生喜欢这个教师时,就会对教师所讲的这门学科产生兴趣,以此来使相关知识得到有效的传递;反之,就会对这个学科产生一定的排斥心理,从而使该门学科的教学效果相对较低。

教师要对自身的专业技能进行不断提升,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对自身的教学技巧和教学魅力进行充分体现,同时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使学生的教学兴趣被有效激发,使学生能够对该学科产生学习兴趣。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使师生之间的距离被有效拉近,并使学生产生一定的学习动力,甚至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心理。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教师要利用课余时间来对自身的专业能力和基本素养全面提升,从而为后续教学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和保障。在教学的初始阶段,要培养学生认真听讲的习惯。如教师可以对生活中的事例有效列举,并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互动交流,使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得到显著提升的同时,还可以使学生的兴趣被有效激发,从而有效锻炼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让道德与法治教学生活化

由于新课改的全面实施,国家做出相应的规定,即课程需要将生活实际当成立足点,并在学生实际需求的基础上,使相关观点能够被有效地纳入到社会生活之中。因此,现代教学要和生活有效贴近。从相关教育学家陶行知说过的观点中可知:教育必须要通过生活才可以使自身的力量全面散发,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在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要将教学内容和实际生活进行有效整合,并让学生通过实践的方式来进行感受和思考,从生活中获取真正的意义,以此来使学生能够健康快乐地学习。

故事情境教学法这种方式的感染力相对较强,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实际生活以及课程内容的基础上,来有效整编教学模块,并将生动的故事或案例引入其中,从而使学生对相关知识进行全面掌握。例如:在对遵守社会规则相关章节内容进行讲解时,可以让学生对生活中所需遵守的社会规则进行思考,如在过马路时对交通规则有效遵守,从生活角度来进行切入,可以使学生产生熟悉的感觉,这样可以对相关内容产生深刻的理解和认知。或者是利用多媒体的方式来播放图书馆中人们的行为举止,让学生观看视频并找出视频中不符合规则的行为,这样可以使相关知识直观呈现在学生面前,并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显著提升,从而对知识进行全面掌握。

(三)构建小组合作交流

对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来讲,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学的重点要围绕思想和反思来展开。想要使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得到大幅度提升,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思想以及表达意识,使学生能够充分表达自身的想法。另外,当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参与时,教师要对相关的小组讨论活动进行全面开展,不仅使学生获得表达和展现的机会,而且使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显著提高,从而为学生以后的健康学习和发展提供保障。例如:在对《生命可以永恒吗》这个章节内容进行讲解时,教师可以将该问题抛出,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来进行全面讨论,并对自己所在的小组讨论内容进行全面阐述。也可以将该题目当成辩论题目来组织相关辩论赛,让学生通过不断的交锋,使思想得到碰撞,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方式得到锻炼和提升,为其日后学习和发展提供良好基础。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意识进行重点培养,同时对师生之间的交流关系全面完善。在全新的教学背景下,教师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对现代化的技术手段以及教学思想进行全面应用。当学生提出相关问题时,教师需要从多个角度来回答,不单单使学生能够掌握相关知识点,还可以引发学生的深层次思考。

(四)發展学习兴趣

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生命力在于和理论以及实际之间要有效联系,教师不仅可以对课堂教学这种方式进行应用,还可以组织开展丰富多样化的课外活动,使学生能够从理论中走出来,并尽量和社会之间进行有效融合。在相关实践的过程中来对理论知识产生深刻理解,并在自身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来对问题进行发现以及解决,以此来实现学以致用的目的,从而使学生对道德与法治内容产生深刻理解,并能够爱上这门学科。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可以成立兴趣小组以及社会调查小组。从兴趣小组的角度来讲,组织学生学习相关报刊,使学生掌握社会热点新闻等。同时开展时事知识竞赛活动,以此来使知识得到有效夯实。另外,要全面开展社会小调查活动,如在学习合理利用网络相关知识时,可以对父母以及教师进行调查,看看他们一天有多少时间会利用到网络,如何避免网络上瘾等现象。同时在课堂中发表自身对网络合理利用的看法。

(五)创设有效学习情境,实现寓教于乐的效果

为了对相关情境进行有效创设,需要教师提供良好的教学情境,并对课堂教学结构进行合理化设计,使相关知识能够向具体形象进行转变。另外,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进行全面应用,如讨论式方法、演讲法等。使学生能够处于相关情境之中,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有效激发。

首先,漫画、图片直观引趣法。对有利于学生创新的氛围或环境进行有效营造,这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基础所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实物来演示,以及通过漫画或动画等方式来对气氛进行有效渲染,使学生对形象性教学产生理解,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创设愉快的学习情境。從漫画的角度来讲,在描述生活以及评论时事的时候,可以利用漫画或夸张、拟人的方式来展示,这样可以使表达兼具有趣和形象,甚至可以对相关哲理进行表达,从而让学生更好地回味。在这样的方式下,不仅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提升,还可以使课堂氛围更加轻松活跃,以此来使课堂教学效果更加明显。除此之外,利用漫画等方式时,可以将直观的形象感知背景提供给学生,并使抽象的理论知识向具象化以及感性化有效转变,使课堂教学的直观性明显提升的同时,还可以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显著提升,以此来使学生全面掌握相关知识点,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以及发散性思维。

其次,开展讨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提出问题有时候比解决问题更关键,当学生产生疑问之后,就可以对该问题进行不断地探索,以此来发展和掌握相关真相。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使学生能够发现问题以及提出问题。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不断的思考和讨论,使得学生的探究性欲望被有效激发。在该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任何发现都表示尊重,对学生提出的任何疑问都认真对待并耐心解答,并从提出的问题中找寻相关的闪光点来对学生进行肯定,从而使学生产生被尊重的感受,进而能够更好地发现问题并积极探究。

最后,竞赛引趣法。利用多样化的比赛形式,使学生的积极性被有效调动,从而能够在各项活动中有效参与其中。例如:在对《男生女生》相关内容进行讲解时,能够以竞赛的方式让男生女生列举自身的优势,并将性别优势方面的关键词写在黑板上,从而使学生对彼此产生更加深刻的了解。除此之外,在对《勇担社会责任》相关章节内容进行讲解时,教师可以组织相关演讲比赛,并以担当社会责任为主题,让学生写一篇演讲稿,同时在班级中进行演讲,学生和教师共同担当评委,来对最终的优胜者进行评选。同时为优胜者提供一定的奖励。利用这样的方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得之后开展相关活动时,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其中,通过活动的方式来对知识进行有效地吸收和掌握,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结束语:

从本文的论述中可知,在兴趣盎然的条件下开展道德和法治相关内容的学习具有重要的作用。这样不仅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被,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相关活动之中,以此来全面掌握相关知识,而且使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有效培养,从而为学生日后的学习和发展提供基础保障。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教师要加强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构建良好的课堂氛围,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参与其中,进而使知识得到有效传递。因此,要将兴趣盎然下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习当成重点来不断深入研究,以此来使该门课程得到顺利开展,进而使教学质量得到全面提升。

猜你喜欢

法治道德课程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