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润课堂,以“剧”创课

2022-05-30黄燕红

考试与评价 2022年9期
关键词:情景剧律动节奏

黄燕红

课堂音乐情景剧是小学低年段音乐课堂教学艺术改革一个非常可行的、具有创新意义的尝试与探究。结合学生认知规律、心理现象,巧妙让学生在情景化、游戏化的表演、欣赏、体验和感悟中,了解音乐作品内容。享受乐趣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中华传统美德,帮助孩子们健康成长,提升音乐素养。

情景剧最早起源于美国的肥皂剧,是一种主要以室内场景为背景,以大众生活为内容,以幽默对话为语言方式的轻喜剧,如美国的《成长的烦恼》和我国的《我爱我家》等。音乐情景剧是利用与生活相似的情景,通过行动表达的方法和技术,以舞台表演的形式重现生活情景中的心理活动与冲突,使当事人和参与者认识到其中的主要问题,由当事人自己或在参与者的协助下加以解决,促进当事人、参与者的认知领悟、情绪表达和行为改变。上低年级歌曲教学课时,创编常常都放在第二课时进行,创编为歌曲演唱服务,多以边唱边表演为主,是小学音乐课堂上喜闻乐见的一种音乐表演形式。如何把这一形式更好地加以升华,让其成为课堂情景剧,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体会创编的乐趣?本人就小学音乐教材中的内容,结合学生认知规律,针对小学生某些行为及心理现象,以让学生在情景化、游戏化的表演、欣赏、体验和感悟中,了解音乐作品内容,表达音乐作品思想,从而认识自我、发现自我、完善自我,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因地制宜地结合教材进行创作、改编,并把演出、评价的全过程引入课堂教学。

一、情境描述,预设伏笔

在课堂情景剧教学过程中,情境描述非常重要。创设出一个真实的、接近实际生活的环境,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通过这种方式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对于音乐的认知。如何在虚拟的规定情境下去真实地表演?需要根据作品进行内部和外部的描述,这样更能便于学生以激发人物应有的自我感觉,来合理安排人物的行动和生活,充实和深化表演。例如:在上二年级《卖报歌》这节课时,我以“旧中国时人们的生活”几张图片作为这节课的导入,用“一个真实的故事——小毛头的故事”进行情境描述,通过当时人们的服装、生活环境等图片的视觉冲击,让学生感受旧中国卖报童痛苦的生活,对表演环境有个初步的感知,为后期的情感处理和设计动作埋下伏笔。

一位法国作家就曾说过:“音乐是思维着的声音。”情境描述,音画结合,能有效地唤起学生的内心情感和音乐的共鸣,可以最大化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让音乐的实践体验深入到学生当中,为更生动地演绎、表现作品做好铺垫,同时在开发学生的音乐潜质和能量方面,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节奏律动,巧创艺术

达尔克罗兹认为“人无不具有天生的节奏本能,不过需要加以诱发、培养,进而为音乐所用”。节奏律动就是运用科学的训练方法挖掘出学生的这一本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音乐学习。例如:《卖报歌》一课,教学的第二个环节,学生聆听完歌曲,找出歌曲中不认识的字后进行有节奏地读歌词。我以节奏律动为主,先让学生边听教师给的节拍,边按“节奏”读歌词,改变了以前常规课上学生边拍节拍,边按“节奏”读歌词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把注意力放在歌词内容和教师提示的节拍律动中。这样读的目的有三个:

1. 熟悉歌词内容。让学生根据前面所看的画面联系歌词内容中主人公所处的环境和形象。

2. 感觉节拍律动。教师有意识地把每小节第一拍打重一点,让学生在听觉上形成二拍子的强弱规律,为身体律动的拍点做好准备。

3. 读准节奏时值。每一段都进行一些师生诵读,相当于反复诵读了。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把歌曲中出现的“前八后十六节奏型”读准确,因为歌曲速度比较快,如果不把这个节奏型的问题提前解决好,有些学生会因为歌曲速度比较快,而在演唱的时候把最后的字漏掉,或唱不准确一带而过,影响演唱的准确性。

巧妙的节奏律动,渗透了无痕教学的魅力,给音乐课堂情景剧创设增添了活力。学生不仅很快掌握了本课知识点,而且在情景剧的演绎中,音乐与节奏的把握更加准确到位,高效呈现了课堂教学的审美艺术。

三、肢体创编,趣味创剧

音乐课标中指出,音乐教学过程基本理念包括面向全体学生,重视音乐实践。如果音乐课只是一味地唱,那是索然无味的。肢体创作像打开音乐课堂教学的一扇大门,巧妙地用好它,学生就可以轻松地走进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例如:在《卖报歌》教学中,歌词按节奏读完后,进入到第三个环节,让学生根据每一句的歌词做动作。为了打破学生拘谨的学习状态,我设计了如下流程:

1. 全员参与,调动兴趣。让全体同学起立,进入表演创作状态。分句按歌词内容让学生创作,谁有想法能做出动作,就到台前来带着大家一起做,并给表演的学生小组增加一分,课后评出本节课表现最棒的小组。

2. 自由表演,表达情趣。结合“一句话一个动作,把创编的学生请上讲台,学生自己举手和教师根据学生表演的动作叫学生上讲台”两个方式,鼓励学生到台前来表演自己创作的动作,比如有两个同学想出“痛苦的生活向谁告”这句歌词,两个动作各不相同,对此也不做太多评论,学生们可以模仿任何一个动作。还比如在做“走不好,滑一跤”时,每个学生滑的位置的动作都不同,学生也因为这个动作由原来的拘束变得快乐起来。

3. 及时鼓励,激发乐趣。当学生们把每一句的内容都表演完后,全班再按大家创编的动作表演一次,难度相应就变小了。为了让学生增強“表演也不是很难”的信心,我加大了对“小毛头”也是由从不会表演,经过《扬子江的暴风雨》中本色出演后最后成为一位影视明星的事情宣讲,学生们的畏难情绪有所改善,表演也更大胆了。

四、集体合作,智慧演剧

奥尔夫曾经说过:“让学生在合作中共同实践、一起去创造音乐是十分有意义的。”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极富创意与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是音乐实践中重要的组织形式,有利于全班学生人人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促使学生的学习变得生动活泼,人人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它既能发掘学生个人的内在潜能,又能在思维的火花碰撞后凝聚集体的智慧。

首先,小组合作,变要素。让学生亲自感受各种音乐要素为作品带来的神奇变化,请学生分组设计动作进行表演。考虑到是低年级的学生,所以在安排时只让每个组完成一段歌词的设计。用伴奏音乐记时,时间到,创编完成。学生们在这个创作表演期间也使出了浑身解数,汇集小组每位同学的金点子,进行大胆地表演,可谓喜怒哀乐的剧情着实打动了我。

其次,小组展示,演智慧。例如:有个小组在表演时有一句“饥饿寒冷只有我知道”时,学生们把速度变慢,音量减弱,我问他们为什么这么做?他们说这样做是因为小毛头太饿了,走不动了,在小步步地挪动脚步……多么有创意的想法。我立刻给了他们小组一个大大的“赞”。课程结束前,我随机“采访”了几位学生:这节课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学生们都有感而发:“小毛头的生活真困苦,我们的生活很幸福……”让学生亲自感受,比教师的说教更能入学生的心。德育教育用渗透人心的方式进行,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五、巧创模式,提升剧情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模式,有单一型和综合型。依据低年级学生的学龄特点和学情情况,多以综合型展开居多。先让学生在律动、歌词的反复学习中挖掘学生创新的思维,再进行歌曲学习,在演情景剧中学习歌曲,效果甚好。归纳其变化,可以用以下的“三创”模式进行概括,从而打造高效课堂,提升音乐素养。

一创环境巧导入。学生要表演作品,要先了解表演的内容,这需要让学生们在大脑中先进行一次外部轮廓的勾画,欣赏、借鉴非常有必要。生动的故事、引人入胜的视频、特定的音乐音响、丰富的色彩都是教师可以借用的素材。教师要根据作品的特点,进行情景的导入……。例如:在《草原小姐妹》一课中,教师通过大草原的美景、牧民们骑马奔跑的场景、明快活泼的音乐、那达慕比赛的视频等一系列活动的视频,把学生们引入了辽阔草原、美好幸福生活的场景。学生们看到这些素材的提示,很快就进入了创编的状态。情景导入,不仅要入眼,还要入心,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才能为下面的创编做好准备工作。

二创动作巧设计。首先是选材,有些教材内容有画面感,学生容易找到感觉;有些教材的内容可能很有教育意义,但表演的画面感不明显,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去挖掘教材中的“画面感”。其次就是根据内容进行动作创编。学生们一般会习惯用一些常规肢体动作,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对动作进行创新。

三创合作巧展示。诚然,一部“剧”需要多个角色,课堂是学生的课堂,通过剧的表演可以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感。小组合作就是最好的方法,让学生们在合作表演的过程中找到自我,对培养学生的集体精神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小组合作能把一首歌曲、一段音乐,更生动有趣地呈现出来,让观众从中得到另一种心灵上的感触。不仅如此,小组合作还能让学生们之间有更多的交流,在互动过程中解决一些平时不太好解决的小磨擦、小问题,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一定的帮助。例如:有一次让学生们排练“乌鸦妈妈”。在分组表演时,有一个学生,平时有点爱小打小闹,不太合群,动作协调性也不太好,所以一般比较少同学和他一起玩耍。要表演了,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参与,这可怎么办呢?后来就有小伙伴建议,让他演一棵树吧!当一群“小乌鸦”围绕他飞过的时候,我看到他也露出了开心的笑容。每个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成长经历,但对于学生们来说,能和小伙伴们一起表演、一起游戏才是童年生活中最不可或缺的记忆。这样的融洽合作和巧妙展示,不仅让剧情生动、课堂有趣高效,更能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同时还能激发无限智慧,促进学习的进步。

当然,我们也不能忽視课堂情景剧创编的时间局限。因为是在课堂40分钟内完成的创编,这就需要教师做好提前的准备工作。例如相关的背景音乐、图片、视频资料、道具等。课堂音乐情景剧是学校音乐课堂教学、艺术课堂教学改革一个非常可行的、具有创新意义的尝试与探究,希望能有更多的音乐教师参与其中,在教授学生学习艺术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中华传统美德,丰富多彩童年,帮助学生们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情景剧律动节奏
新媒体时代下情景剧的“新”呈现
——以情景剧《半条被子》为例
吃饭有个最佳节奏
节奏学习也可以变得很有趣
“律动世界”展览全接触
“三个经济”律动
(情景剧)一江之水
浅议农村中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情景剧创作
YOUNG·节奏
摇摆的玉石 律动的心
生命的律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