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效提问,丰富课堂

2022-05-30吴淑萍

考试与评价 2022年9期
关键词:师生课堂教师

吴淑萍

引言:

小学阶段,学生的知识储备已经达到了一定的要求,但是仍然不能满足学生的日常生活需求,所以小学生对新知识仍然保持着较高的热情,对外界事物充满了好奇心,所以教师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应该去了解学生的心理。小学数学对培养小学生的思维逻辑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除了学到知识之外,各方面的能力都能得到不断提高。提问作为小学课堂的常用教学方法之一,大多数教师并没有发挥到提问的真正价值,并且认为提问是一种可有可无的方法,这其实是一种错误的观念。本篇文章从不同角度分析课堂提问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开展有效的课堂提问,希望能够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带来一定的借鉴作用。

一、传统小学数学课堂的弊端

(一)整体学习效率低下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往往采用一讲到底的方法,整体课堂秩序十分安静,教师的教学工作开展得十分顺利。但是这种方法有一个很大的弊端就是课堂氛围十分沉闷,学生很难产生学习兴趣,学生在学习方面很难得到真正提高,只能通过死记硬背才能达到教师的要求,对于小学生来讲十分痛苦。虽然教师讲课十分流畅,进度也很快,但是学生的学习效率却十分低下,总体的教学效果并不好。课堂效率低下对于学生的学习会产生极大的危害,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会受到很大的限制,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师生之间缺少互动

在传统灌入式教学背景下,教师的任务是单纯地进行讲解,而学生的任务在于听讲,师生之间的工作很少相互结合,没有产生一定的联系性。这种情况往往会导致学生在遇到问题的情况下,不愿意去询问教师,师生之间的互动严重缺乏。久而久之,师生之间就会产生疏离的情绪,不利于教学任务的开展。师生之间缺少互动也是目前教学所存在的问题之一,只有师生积极进行互动才能更好地展开教学。

(三)课堂学习氛围低下

由于不正确的提问方式,导致学生对所学内容很难产生真正的兴趣,进一步导致课堂整体的学习氛围不高,对于教师开展教学任务造成了很大的阻碍。课堂学习氛围低下会导致学生的情绪产生一定的变化,可能让学生产生忧郁、散漫、懒惰等不良情绪,非常不利于学生的发展。长期受到不良情绪的干扰,很有可能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发展,对学生造成严重的伤害。

二、有效提问的作用及意义

(一)活跃课堂氛围

在课堂中如果教师巧妙运用提问这一技能的话,很有可能会产生很好的效果。在恰当的时间进行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情绪时刻保持积极的状态,课堂的整体氛围也会随之得到活跃。例如,两个数学教师,一个采用文字导入的方法进行提问,另外一个教师以图片的方式导入提问,很显然利用图片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教师在展开提问的过程中可以借鉴此方法。环境对于学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良好的环境会对学生产生积极的作用,不好的环境也会对学生的学习造成阻碍,所以小学教师应该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向上的学习氛围。

(二)有效提问能够引导学生温故知新

教师在课堂上所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应该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在哪一个环节提出哪一个问题都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应该涵盖复习、思考、巩固、总结等不同的功能。教师在正式开展课堂之前可以先对原有知识进行提问,引导学生回顾旧知识,然后开展新的教学。温故而知新,只有对先前所学知识准确把握后,才能更好地学习新的知识。

(三)及时获得信息反馈

教师如果单纯地讲解知识,而不与学生进行有效互动,那么很难对学生的学习状况有一个清晰的把握。通过提问的手段,教师可以了解到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如果学生回答问题不积极,说明学生可能对该阶段的知识掌握得不够扎实,教师就可以及时得到信息反馈,然后对后续教学进行调整。如果学生对于所提出的问题了如指掌,那么说明学生对该阶段知识已经熟练掌握,教师就能继续开展新教学。

三、小学课堂开展有效提问策略

(一)提问應富有趣味性

学生的学习是一项相对主观性的工作,与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很大的关联。对于感兴趣的学科,学生往往会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该学科的课堂中。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提问环节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这也是目前我国所提倡的启发式教学的精髓之所在。为此,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应该将教学中心放在提高学生的兴趣方面上,采用多变的的教学方式,循序渐进地提出富有趣味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生动的语言和灵活的方式去解决问题,而不是拘泥于单一的“你问我答”的形式。

例如在学习《观察物体》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在引导学生对不同物体进行观察的过程中,可以尽量选择充满趣味性的物体,而不是把观察对象局限于单一的简单图形上。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具更有利于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师在展开教学的时候一定要富有变化,尽量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去开展。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后观察玩具不同角度之间的差别,然后利用家长的手机进行拍摄,增加类似的贴近生活的作业便于学生理解,同时也能让学生拥有更强烈的学习欲望。

(二)提问应富有思考性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推进,教育部门鼓励教师与学生之间积极进行互动,而提问,正是生生互动的一个良好载体,教师可以以提问的方式引发学生的思考。面对相同的知识,教师提出不同的问题,就会产生不同的课堂效果,数学教师在展开课堂提问时,应该关注所提出的问题是否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如果问题过于简单或者过于困难的话,都不利于引发学生的思考,所以教师应该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选择符合学生学习情况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引发学生的思考,同时注意提问的难度应该适中,以便更好地激发学生对于问题的思考。

例如在学习《分数的加法与减法》这一部分内容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依据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以及情感目标分别进行提问:什么是分数?分数的加法和减法与小数加法与减法的区别是什么?学习分数加减法的应用?这些问题不仅能够增加课堂师生的互动,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更加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课堂中去。提问应该遵循层层递进的原则,在学生理解某一层次的知识后再开展下一环节的提问,防止学生产生知识盲区。

(三)提问应富有探究性

针对传统教学模式的缺点,新课改目标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学生学习的内容应该是具有现实意义的,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推理等逻辑思维能力。学生的学习过程本身就不应该是一个枯燥无味的过程,而应该是一个活泼的、充满趣味性的活动。但是在以往教学方法之下,由于数学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过少,导致学生和教师都将课堂的四十分钟看作一个非常难熬的过程。针对这种弊端,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减少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而是引导学生主动去把握学习进度,给学生保留一定的空间让学生主动思考,另外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同时应该具有一定的探究性。

例如在学习《圆柱与圆锥》这一章节的内容时,教师不应该直接询问学生“圆柱与圆锥的区别”,而是应该先向学生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圆柱体以及圆锥体,例如路障、笔筒、水杯等常见物品,从而引发学生与生活联系在一起,引发学生主动思考,在全部课程内容讲解完毕之后,再提出该问题,学生既能对课堂知识进行巩固,也不会认为所提出的问题难度过大、难以理解。

(四)提问应具有创新性

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对于新知识的讲解应该自然有序地进行衔接,与先前所学知识进行融合,防止学生跟不上教师的教学思路。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注意知识点的衔接问题,同时要注意面对新知识所提出的问题也应该是新颖的,防止学生产生厌烦的情绪。在提问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从不同角度对学生的数学素养进行培养和提高,让学生在课堂互动中得到不断进步和发展。让学生对知识不仅仅停留在识记和理解方面,而是应该更加深入地去对知识进行探究,并且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会学以致用,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例如在开展《圆的面积》这一部分内容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推算出圆的面积公式。首先将圆形均匀分成若干份,然后通过特定的方法将其拼接成一个类似长方形的图形,其次引导学生回顾长方形的面积公式进行带入,然后引发学生思考长方形的面积和圆的面积之间所存在的联系,然后逐步推算出圆的面积公式。通过这种创新性的提问方式,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积极作用。

(五)提问应具有时空性

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到,小学生由于年龄的限制,思考速度与成人之间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所以教师在提出问题之后应该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思考,而不是立刻请同学站起来回答问题。思考时间应该符合大多數学生的速度,以中等偏上学生的水平为主要标准,这样的安排对于优等生来说不至于由于进度太慢而影响学习,对于后进生来说思维稍微集中就能跟上,相对来说最为合理。如果是课堂随机提问,至少应该让学生思考5秒左右的时间,对于课后的开放性作业,教师可以第二天再对学生的答案进行评价。

例如在《图形的运动》这一部分学习内容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部分开放性作业,例如让学生通过“俄罗斯方块”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去学习知识,然后在第二天询问同学从游戏中的收获,以这种学习方式更能激发学生对于数学的热爱之情。或者引导学生自行制作小彩旗,然后以旗杆为轴旋转,观察得到了什么。开放性作业对于学生的影响不仅仅是知识层面的,更是技能和思想层面的,所以教师应该多布置开放性作业,让学生的能力得到不断提升。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有效的课堂提问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教师应该将课堂提问环节作为教学的重点,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不仅能够引导学生跟上课堂进度,同时还有利于拉近师生关系,让学生更加喜爱教师,对于课堂学习也会更加认真。在提问技巧方面,教师应该不断学习,与时俱进,摒弃陈旧观念,积极采纳优秀教师的经验,同时积极与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根据学生反馈对自己的教学不断进行改正。教师只有在不断学习中进步,才能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猜你喜欢

师生课堂教师
甜蜜的烘焙课堂
最美教师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美在课堂花开
教师如何说课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