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生物落实有效教学目标的方法研究

2022-05-30叶学灯

考试与评价 2022年9期
关键词:生物学科初中生有效性

叶学灯

教学有效性,是无数教师教学职业生涯中一直追求和向往的目标,也是莘莘学子学习成果的真实写照。以初中生物课堂为例,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反映出一些问题,生物教师只有正视并且修正这些问题,在今后的生物教学中才能更好地优化课堂,从而有针对性地提高教学有效性。本文中,笔者结合实际教学对初中生物教学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并以此为着手点,提出了优化初中生物课堂有效性的建议。

一、传统初中生物教学所反映的问题

从初中生物当前的教学现状来看,这其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无论是教学观念还是教学模式都不足以吸引初中生,因而也无法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望,实现教学有效性更是无从谈起。为了进一步促进初中生物教学有效性得以提高,必须重视传统教学中所反映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做出进一步的优化策略。

(一)教学观念传统守旧,缺少对学生的引导与鼓励

从生物教育的思想观念来看,初中生物教师还秉承着较为传统守旧的教学观念,他们进行课堂教学的目的主要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忽略了对学生个人兴趣以及核心素质的培养,在课堂上选择一味地给初中生灌输生物知识,缺少了必要的引导和鼓励学习环节,治标不治本,对于学生生物学习兴趣的培养效果平平。初中生物与小学阶段的科学教材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但是在此基础上也有了更为学科化和系统化的发展,所以生物课堂对于初中生来说并不完全陌生,而初中生物教师在教学中也忽略了这一点,使得初中生物这一学科变成了相对独立的个体,而与其他科目的联系并不紧密。

(二)教学模式单调,不足以调动学习积极性

从生物教育的教学模式来看,初中生物学科的教学模式相对单调,学生正处在活泼好动的年纪,这种教学模式在当下看来无法促进他们的个性化发展,也无法使学生在生物学习中获得成就感。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课堂参与不高,最直接反映出来的就是他们对于生物学科的学习兴致不高,也可以说是生物课程的学习不足以吸引他们,他们缺乏兴趣这一重要学习驱动力,相应地生物学科教学也就无法实现最终的教学目标,从一定程度上说生物课堂的有效性并不能得到提高。

(三)缺少师生互动环节,教学评价方式单一

从生物教育的互动与评价方式来看,传统的初中生物课堂缺少师生交流的环节,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想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往往会通过点名提问的形式跟学生互动,有时也会让学生主动举手来回答问题。课堂互动环节,是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傳统的初中生物课堂中存在一些教师对于课堂互动的认识不充分,课堂上与学生的眼神、语言交流不足,甚至有时候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而减少互动环节。除此之外,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的开始,他们可能会存在一些害羞、逆反的心理,他们中还有人会惧怕在课堂上回答问题,点名提问的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会给他们造成心理负担,导致他们一整节课都会被情绪左右,最终无法专注于生物课堂,影响生物教学的效果。

另外,传统初中生物课堂评价的方式还是以考试成绩为主,生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不可避免地将教学目标偏向于考试内容,在准备教案时也相应地结合考试题型、分类等因素。这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存在着紧密联系,造成生物教学过于应试化,而学生的学习也停留在表面,他们对于生物知识更深入的理解与研究、生物学科素养的培养都只是停留在表面。考试临近,学生通常会抱有较强的侥幸心理,以“临阵磨枪,不快也光”的心理去应对考试,缺乏对初中生物端正的考试态度。这样一来,教师就无法从试卷中获得有价值的教学反馈,因而也无法从根本上提高初中生物的教学有效性。

二、初中生物落实有效教学目标的具体策略

伴随着我国义务教育的不断改革,当前的初中生物教育观念不断修正,正在从传统应试型教育模式转变为核心素养型教育模式。但是,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导致教学效果不尽人意。作为初中生物教师,必须不断优化生物课堂教学,充分落实各项教学方法,从而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保障初中学生核心素质的全面发展。

(一)丰富教学内容,建立友好亲密的师生关系

初中阶段的学生大都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他们的价值观正在一步步构建,他们拥有着自己的主观意识,而且在进行课堂教学时会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简单来说,初中生主观意识的喜欢、尊敬,会对某个学科产生更为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他们对于未知领域还有着很强的探索欲望。对于初中生物教师而言,不能再以传统的“说教式”教学方法来展开课堂教学,那样不仅会使学生感到厌倦,甚至还会导致初中生物课堂效果与教学目标的背道而驰。因此,作为初中生物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努力去丰富个人的内涵,不仅要夯实自己的专业理论知识,让自己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去解决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还要继续拓宽视野,与初中生建立更亲密的关系,走近初中生,无论是课堂之上还是课堂之下都与他们打成一片,更加和谐的师生关系也是吸引学生走进初中生物的良方。

案例分析:在实际的初中生物教学中,生物教师有了丰富的知识储备才能把课本知识详尽、透彻地讲解给学生,才有可能帮助他们深入理解生物知识。除此之外,一个优秀的生物教师不能只局限于课本内容,还应当有拓展课本丰富知识的能力,在教学时可以选择合适的方法与时机穿插课外内容,为学生枯燥的学习生活带来乐趣,还可以选择补充与课本知识关键性很强的知识,帮助学生拓宽生物视野,在潜移默化中为他们灌输生物学科的理念,一步步促成他们生物学科素养的发展。教师还可以通过别样的形式丰富生物课堂内容,逐步为学生打开生物世界的大门,不断激发他们学习生物的热情,为生物教学有效性的实现与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借助多种教学工具,增强初中生物课堂的趣味性

当今时代,课堂教学和信息技术有了越来越紧密的联系,相较于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信息化的课堂教学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不仅能够帮助他们快速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还十分有利于激发他们多元化思维的发展。在许多生物课堂中,多媒体教室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更为直观地获取知识,并且多媒体技术有着很强的专业性和优越性,能够展示出非常强烈的视觉效果,完全可以抓住学生的眼球,促进初中生物课堂多样性,大大提高他们在生物课堂上的专注力。在实际的生物教学中,教师应当尽可能地应用多媒体等教学工具,让信息技术服务于生物课堂,并且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从而使初中生物课堂更加直观与具体,学生不用再对着课本中抽象的插图去想象。多媒体教具辅助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立足于初中生物课本的同时将初中生物知识鲜活化,既在学生与生物知识之间搭建桥梁,也为生物课堂教学效果锦上添花,能够生动形象地展示生物的魅力,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

案例分析:初中生物知识多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呈现,但其中存在一些不够直观的知识,比如人体的反射活动,这是一个过程,学生仅仅通过教材图片也许不能真正理解,即使有生物教师的口头讲解,反射的过程对他们来说也是相对抽象化的;植物的生理活动如分解作用、呼吸作用,通过图文也不能够直观地展示。因此,在实际的生物教学中,教师应当合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应用PPT、动态视频等丰富生物课堂教学的形式,可以通过动态的录像、投影展示完整的反射活动,可以通过科普视频的形式展示植物、微生物的分解作用等,设计生动、新颖的教学形式,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长久下去,相信初中生物课堂的教学有效性会得到大大提升。

(三)生物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生物学科并不仅仅是传输理论知识,还涉及到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训练。初中生物是一门理论知识与实验相结合的学科,这一学科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若他们只是空有理论知识而无法实际应用是毫无意义的,因此,要想促进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初中生物教师必须将生物理论教学与实验结合起来,在设置生物课程时为生物实验分配一定的课时,在生物理论课教学之后搭配实验课程来进行,通过实验课堂去巩固生物课堂教学的内容,同时还能够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动手操作能力。与相对枯燥乏味的生物理论课相比,实验课程能够对学生产生很强的吸引力,因此生物实验课堂的氛围也会更加活跃。初中生又处在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的年纪,开展适当的生物实验课程完全可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还可以激发出他们对生物学科的学习兴趣,极大地提高生物教学有效性。

案例分析: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涉及到显微镜的操作和使用,通过教师讲解和课本图文的描绘,显微镜对于学生来说是新奇的事物,能够勾起他们的好奇心。如果学校有实验教学条件的话,初中生物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到实验室,结合理论课教学的内容,教师自己先示范和讲解具体步骤,进而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而不是让他们作为旁观者没有存在感,让他们切实地参与到生物实验中,最大程度地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比如,在练习显微镜操作的过程中,学生对于具体步骤的应用一定更加清晰,对于显微镜每个部位的基本知识印象也会更加深刻,参与度的提高会使他们获得更高的成就感,随之而来的就是他们的学习效率的提高,生物教学的有效性自然就得到了提高。

(四)改变传统教学观念,重视生物教学工作反思

在实际的教学中初中生物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不断吸收与借鉴现代化的教学理念,并将其应用在课堂教学中,为初中生物课堂增加内涵。对于任何学科的教师而言,教学水平的提高离不开教学总结,这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教师只有不断地从课堂教学中总结与反思,直面自己在授课过程中出现的状况,从中找到自己的缺陷与不足并有针对性地做出改变,再通过不断地实践教学锻炼自己的能力,才能使教学工作更加严谨与完善。除此之外,生物教师对学生对听课状态、互動频率也要进行总结,在生物课堂之余回想整个课堂流程,总结学生较为感兴趣的话题、活动等,再以此为依据开展后续的教学工作,充分调动他们的课堂积极性,保障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进行。

案例分析:在初中生物教学之后,教师应当对课堂内容进行回顾,具体可以考虑到以下几种情况:学生对某一生物知识的讲解是否表现出疑惑?学生在哪个环节的积极性更高?提问环节时学生的参与度如何?教学内容是否充分展现了?学生的听课效果怎么样?初中生物教师可以依据这些问题,来对生物课堂进行总结,透过这些反思自己的工作,总结更多经验,尽可能做到将生物理论与课堂实践有机融合,从提高教师个人能力的角度推动生物教学有效性。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阶段对学生进行生物教学,应当重视对他们生物学科素养的培养。初中生物教师应当不断丰富自身学识,接受与借鉴新的教育理念,在教学中要贯彻落实创新思想。初中阶段要做好生物学科的启蒙教育工作,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学习兴趣,为今后的学习做好铺垫,进一步推进生物学科教学的有效性。

猜你喜欢

生物学科初中生有效性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基于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情境体验教学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第十届食品与生物学科高水平SCI论文撰写与投稿技巧研修班招生简章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高三复习中生物学科的备考建议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男才女貌:大学老师娶个初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