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工智能视域下新闻传播生态的嬗变研究

2022-05-30邢静静

新闻研究导刊 2022年10期
关键词:嬗变现实困境新闻传播

摘要:人工智能视域下新闻传播生态的有序变化和高效发展,不仅对于新闻传媒业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更为国家人工智能的发展奠定基础。人工智能与新闻传播的相互结合与相互渗透是21世纪人类社会的重大成果展现,它促成了人工智能视域下新闻传播生态的诸多剧烈变化,包括传播结构层面的变化、传播技术层面的变化、传播理念层面的变化。但是,人工智能视域下新闻传播生态也存在诸多现实问题,涵盖机器人写作的介入、算法推荐导致信息同质、VR技术下沉浸式新闻引发的感官冲击。因此,文章结合时代发展必然大势,旨在挖掘人工智能视域下新闻传播生态的优化路径,主要包括打造全球数字化平台、创新话语表达新形式、加强国际人才的培养构成等方面。

关键词:人工智能;新闻传播;嬗变;现实困境;优化路径

中图分类号:G21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2)10-0068-03

新闻传媒行业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系统运行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发挥着重要作用。社会信息化大趋势的日益加深对新闻传播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促使它们不断从内部进行改革创新,以期能够在人工智能化时代拥有自己的立足基本点和空间。当前,人工智能作为21世纪的重要发明创造,已经从原来隶属的计算机领域拓展到了新闻传播领域,这一趋势将会为新闻传播的嬗变带来诸多新影响和新变化。

一、人工智能视域下新闻传播生态的变化概述

人工智能视域下新闻传播生态的变化主要包括传播理念、传播结构和传播技术三个层面。

(一)传播理念层面的变化

众所周知,新闻工作者是新闻生产传播全部过程和环节的主要人员,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新闻工作有重要的特殊性,从信息的采集到内容的完稿,都必须经过新闻工作者的层层把关和严格筛选[1]。不过伴随着人工智能领域的兴起,机器人写作承担了一系列的烦琐工程,促使新闻工作者有了更多的精力和心思去从事其他工作。当然,机遇出现的同时,也会带来相应的挑战。新闻工作者在享受着这种技术红利带来的高效便捷的同时,内心也会产生被替代的危机感。因此,这种焦虑的情绪一旦出现,迫使新闻工作者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投入到更高级别的工作中去,努力培养自身的创新思维和能力,这为新闻工作者传播理念的转变提供了重要推动力。

同时,这种信息化趋势也反映了一个不能被忽视的问题,即新闻工作者自知自身的实际价值已不断被削弱,因此其必须增强专业本领和强化深度报道的能力,才能够保证自己的地位不受到冲击。与此同时,对于当前新闻工作者而言,除了加强自身的专业本领,还必须学习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成为全面的高复合型专业人才,摒弃过往传统僵化的工作理念,在精通专业的基础上,对重要的数据信息进行甄别、挖掘、处理、应用。这不仅是新闻工作者在理念层面的重要转化,更是其进行角色转换和能力提升的重要环节。

(二)传播结构层面的变化

人工智能与新闻传播的相互融合对新闻编辑工作的效率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尤其是在一些较为复杂的新闻编稿中,一系列数据必须在第一时间进行有效处理和高效利用,而人工智能作为传播结构变化的突出点,就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例如,近几年流行的机器人写作,能够帮助用户及时准确地处理纷繁复杂的多样化信息。当然,这一趋势也拓展到了金融财经等领域。这种情况的大行其道,致使一部分人会担忧人工编辑将会处于一个被边缘化的角色,但据实际调查发现,人工智能化撰写新闻编稿拥有着极高的效率,它们可以同人工编辑相辅相成,为出品更加优质、更加鲜活的第一手资讯夯实坚实的基础。

与此同时,这种传播结构上的变化,还体现在AI主播的相继问世上。AI主播的兴起,不仅有利于创新播报人员的构成模式,从资金投入的角度看,更缩减了大量运营成本。还有一点更为重要,AI主播的播报风格风趣幽默、引人入胜,打破了传统播音主持人严肃板正、不苟言笑的刻板腔,为这个行业的发展带来一袭春风。此外,AI主播在人员构成层面的灵活多变,也为工作方式的创新奠定了基础,为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因此,人工智能与新闻传播的相互结合,从根本上促进了传播结构层面的变化。

(三)传播技术层面的变化

在传播技术层面的变化,机器人写作就是一个典型代表。众所周知,人工智能促进了新闻业态的创新,它的技术也与新闻传播有着强大的黏合度。如今,新闻传播的文本内容生产已经转向以用户为主导与专业生产技术相互渗透的方式,在新闻内容的生产制作上,技术层面的变化直接带动了以机器人写作为代表的内容生产流程的重构。人工智能在传播技术层面的变化有效地保证了数据信息的处理、整合与应用,并且通过简单快捷、便利实惠的技术手段对固定新闻内容进行创新性再生产,推动了整个行业的发展和进步。这种传播技术层面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信息共享的采集清晰、数据信息的统筹分析和智能语言的模块匹配三个方面。

除此以外,传播技术手段的日新月异,更为新闻传播的内容和形式提供了个性化定制方案。通过对于算法推荐的实际运用,有利于对大众的偏好性信息进行针对性的收集和整合,从而制作出相应的新闻内容找到精准的客户群体,推送大众喜闻乐见的新闻内容。因此,对于新闻传播从业者而言,传播技术上的变化,不仅促使他们从新闻第一线的艰苦工作中被充分解放出来,更为他们专心致志做好社会热点深度报道和社会调查深度解读,贡献更有内在灵魂的新闻报道提供了技术支持。人工智能与新闻传播的良性协调与分工协作,保证了新闻编稿的质量与高效。

二、人工智能视域下新闻传播生态的现实困境

进入人工智能时代,新闻传播生态的现实困境主要从机器人写作的介入、算法推荐导致信息同质和VR技术下的沉浸式新闻引发的感官冲击三个方面展开分析。

(一)机器人写作的介入

机器人写作的介入是人工智能视域下新闻传播生态面临现实困境的重要因素。现如今,机器人写作包括信息提炼、整合处理、控制输出等环节,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可能带来诸多风险,例如获取的信息是否具有客观公正性、是否存在以偏概全的现象、是否對用户的私人隐私造成泄露。人工智能所进行的新闻传播工作都是由数据编码构成,但是对于用户的隐私问题并不能做到完全的保护,这是机器人写作介入带来的隐患。除此以外,新闻版权的归属问题也成了一个被关注的焦点,人工智能与新闻传播的相互渗透,所引发的版权问题理应得到较大的重视。例如,一些最新的新闻稿件,哪些是出自人类记者之手,哪些是出自机器人之手,明确好创作主体是解决新闻版权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须遵循严格规范的管理制度体系,才能真实有效地处理机器人介入所引发的新闻失范问题。

与此同时,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机器人写作成为了新闻传播领域一个越来越普遍的现象,甚至在探讨社会公共话题、社会舆论热点等层面,也已经介入。例如,在国际关系领域,机器人在境外敌对势力的操纵下,经常在中美贸易、新冠肺炎疫情、冬奥会举办等事件上,放出对我国不利的话语,给我国的舆论安全带来了负面影响。因此,当代机器人的相关技术已经成为国与国之间意识形态对垒的前沿阵地,这种基于人工智能视域下对新闻传播生态的控制势必成为未来大国之间竞相角逐的舞台。

(二)算法推荐导致信息同质

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数字化平台与物联网技术,是目前新闻传播行业的发展大势,掌握相关的人工智能技术优势和资源的国家就拥有了强大的话语地位。例如,以谷歌为代表的数字化平台,在充分发挥算法驱动力作用的基础上,为构建新闻传播新格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一系列连锁的问题也需要高度重视起来,因此,算法推荐引发的信息同质问题也是不可忽视的重点。以往的数据显示,新闻传播平台一般都是通过新闻传播的热度对相关信息进行推送,如果审核后台没有切实做好对于信息真实性的审查和筛选,就会导致一些低级趣味的信息在网络中广泛传播。

算法推荐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会对大多数用户的搜索量和浏览量进行细致的个性化分析,但是这种只关注用户喜好信息的机制,很容易加剧信息的同质化现象,长此以往,会对社会大众的共识的形成产生一定程度的阻碍。因此,在人工智能时代,算法推荐是处理信息的重要方式,它为系统完备的新闻传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也也带来了数据信息不公开、不透明和不真实。此外,算法推荐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会对其中一方的意见主张进行强化渗透,迫使不同的意见思想在交流过程中难以发声。

(三)VR技术引发的感官冲击

以VR为代表的沉浸式新闻是现如今新媒体在行业发展中的关键要点,它不仅有利于给用户带来全新且真实的感官体验,更能帮助用户获取直接的知识内容[2]。不过,VR技术的大行其道严重挑战了传统新闻的客观性,其主观能动性会对用户的思想意识产生极大的冲击。一方面,它作为一种带来沉浸式体验的技术,会根据客户对于情节的偏好和设置输出内容,而这一内容往往是以满足客户的最终需求为导向,难以体现新闻的客观性原则。另一方面,VR技术带来的沉浸式体验很容易导致用户产生认知事物的错觉,这种沉浸式感官体验所带有的上瘾性,致使用户无法正确认识事情的真相。

另外,VR技术中的深度伪造技术也是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人工智能发展的产物,是一种高科技的人像合成技术,能够应用于视频、音频、人像等多种模态。现如今,深度伪造技术的大规模应用泛滥,成了一个必须重视的现象。尤其是在一些重大的国际事务或社会热点问题上,通过对于新闻真相的恶意伪造,掩盖真相,导致垃圾信息频繁出现,不利于整个社会公信力的发展。

三、人工智能视域下新闻传播生态的优化路径

人工智能视域下新闻传播生态的优化可以围绕打造全球数字化平台、创新话语表达新形式和加强国际人才的培养构成三个方面展开探索实践。

(一)打造全球数字化平台

目前,国际传播渠道不再依赖于传统媒体而是转向数字化的媒体平台。在数字平台中,任何人都可以成为传播主体,国与国之间的交往日益加深。一方面,我国在国际传播中通过“借船出海”,即在推特、脸书等社交媒体上开设媒体账号达到了一定的传播效果;另一方面,我国也开始思考数字化国际传播的实践路径,鼓励有技术竞争力的互联网公司开展国际化运作,通过平台出海提升我国的国际传播能力,构筑强有力的对外话语体系。

人工智能技术不仅催生了新的传播主体,还助力传播内容生产与分发。在内容采集环节,自然语言处理结合深度学习模型,在寻找新闻线索时可以挖掘出更多非结构化信息,提升内容采集的效率和质量;在内容生产环节,机器写作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推动内容编辑向“人机协同”的智能化模式转型;在内容分发环节,通过大数据和算法推荐能够准确定位国际受众,实现对拥有个性化需求的特定用户进行精准传播。

(二)创新话语表达新形式

在新的国际形势和传播语境下,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既要注重话语内容创新,也要注重话语形式创新。一方面,要立足中国实践,将中国话语融入国际话语体系,打造基于共同价值观的话语优势;另一方面,需充分利用人工作智能、VR/AR等技术,建构基于多模态场景的话语与叙事表达[3]。在话语创新的基础上,我国媒体要积极主动参与国际议题设置,把握国际传播规律,充分了解国际受众需求,针对不同的议题选择合适的传播策略,增强我国国际传播话语权。

传统信息形态主要是文字、图片、视频等,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国际传播形式,可以实现多模态信息结构,催生场景化、沉浸式、具身性的互动与传播。首先,计算机视觉、智能语音合成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广泛赋能国际传播中AI形象的建构。其次,“5G+人工智能+VR/AR”的传播模式正在不断延伸着人们的视觉和听觉感知,以更为丰富的传播形式助力我国国际传播,为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多元化路径和手段。

(三)加强国际人才的培养

在国际传播工作中,加强对跨学科的国际传播人才培养是重中之重。必须加快建设具有跨学科背景的国际传播队伍,积极拓展新闻传播学科与计算科学、数据科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培养既熟悉传播规律,也掌握各种高新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只有了解智能传播规律的人才才能有效开展国际传播工作。

另外,国际传播话语权与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密切相关。进入新媒体时代,一些发展中国家通过互联网进行国际传播,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超级大国垄断国际话语权的局面,而智能传播时代更是将这一趋势进一步扩大了。尤其是在国际重大议题中,传统的边缘或半边缘国家通过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手段释放出更大的“声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干预舆论走向的作用。

四、结语

人工智能与新闻传播相互融合的新时代,不仅给广大从业者带来了众多的发展机遇,同样也带来了诸多挑战。现如今,人工智能与新闻传播的相互结合已经渗透到多个领域,未来势必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需要人们更进一步的探索和挖掘。

參考文献:

[1] 骆正林.人工智能与新闻传播生态的三次变迁[J].新闻爱好者,2020(6):16-20.

[2] 甘刘林. VR新闻对新时代新闻传播生态的影响分析[J].今传媒,2017,25(12):22-24.

[3] 高渊.传播技术智能化下新闻传播生态的嬗变[J].出版广角,2021(17):76-78.

作者简介?邢静静,硕士,助教,研究方向:广播电视、新闻传播、新媒体。

猜你喜欢

嬗变现实困境新闻传播
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现实困境和对策分析
文化强国视角下的区域文化嬗变动态浅析
中国网络民主发展的现实困境及优化对策
浅析清代中后期以来的戏曲声腔演变
香港黑帮电影的叙事嬗变与未来
当传播遇上新技术,媒体人需怎样的新闻坚守?
运用科技手段提升传播力
新闻传播专业硕士产学对接路径重构
自然保护区社区参与现实困境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