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情景导入增强价值认同

2022-05-30刘春玲何显贵

黑龙江教育·小学 2022年10期
关键词:案例设计价值认同

刘春玲 何显贵

摘 要:中学思想政治课要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落实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的核心素养,就要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通过创设情境,寓价值观于知识传授之中。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设置情景、学生扮演场景、引导学生评析、激发学生感悟推动学生生成新知识、形成价值认同,教学引导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符合新课程理念和学生思维成长特点。

关键词:情景导入;价值认同;案例设计

高一年级《经济与生活》中第三课“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落脚点是“绿色消费”。本案例设计以情景导入为目的,通过分析、讨论,学生能更快更牢掌握知识,寓情感、道德于教学之中,加强新旧知识的呼应、链接,增强学生的价值认同。

一、积极互动,及时点拨,增强学生政治认同

学生的思想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展现、碰撞、深化,教师要抓住契机,及时点拨,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如在“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教学中,教师设计校园贷案例,讲解政府治理校园贷的部门联动、多措并举,适时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你是相关部门负责人怎么来精准治理?使学生能够换位思考,增进对政府工作的理解,也深化学生对问题的深层次认识,增强学生政治認同。

案例分析过程:

1.时事链接:直击校园贷

近日,华商报报道,21岁的陕西省大二学生朱某某贷款20多万元,用于同学聚餐、购买手机等电子产品以及偿还其他贷款,最终无力偿还跳江自杀。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强监管,但屡禁不止。从消费者的角度看,是什么原因?从政府管理层面,你有哪些建议?

2.合作探究

学生4~6人一组,围绕议题,充分讨论。教师深入学生小组进行指导,引发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每组选出代表汇报小组的讨论结果。

生1:要在自己的经济能力之内进行消费,不过度消费,不紧缩消费。

生2:避免盲目跟风,避免情绪化消费,避免只重物质消费而忽视精神消费的倾向。

生3:除政府管理外,家庭、社会、学校都要营造合理消费的氛围,引导学生正确消费。

师:贷款消费一定程度提高了人们的消费水平,但要根据自己的收入情况,理性做出选择,治理校园贷需要多部门联动,多举措推进。

3.梳理归纳

通过案例分析得出消费者应“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政府、家庭、社会、学校要形成合力育人环境的结论。

二、适当设问,引发讨论,激发学生科学精神

不同的问题形成了课堂教学的线索,适当、连贯、有梯度的设问可以引起学生的讨论、争鸣。如“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中,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是激发学生科学精神的重要载体。通过电子垃圾污染案例设计,提出:淘汰的手机都去哪了?手机等电子产品的使用与污染有哪些关系?从消费的角度,如何解决电子垃圾造成的污染问题?从而引导学生透过生活现象发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案例分析过程:

1.共同关注:手机去哪了?

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电子垃圾产生国,每年产生超过230万吨电子垃圾,每年淘汰几亿部手机。手机原材料中的砷、镉、铅以及其他多种有毒物质会造成环境污染,同时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由此看来,我们的消费行为不仅是我们个人的事,也与社会密切相关。作为消费者,怎么身体力行,绿色消费,保护环境?

2.建言献策

生1:减少盲目的追新,放慢电子垃圾产生的速度。

生2:淘汰的电子产品,不随意丢弃。

生3:减少使用一次性筷子、餐盒等。

师:虽然我们置身校园,但我们作为消费者,仍需思考,如何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践行绿色消费观念,发扬勤俭节约传统美德。

3.梳理归纳

面临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我们应该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反对铺张浪费,得出“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结论。

三、创设情境,丰实案例,培养学生法治意识

通过丰富、充分的案例,创设有价值的情境,渗透法治观念,培养法治意识,使学生学法、懂法、守法、用法。如“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中,在引用校园贷案例时,政府治理校园贷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违法校园贷企业依法受到查处等,引导学生思考,各社会主体都应该依法办事。

案例分析过程:

1.法律视角:再看校园贷

校园贷是专门针对大学生的一种金融借贷服务,大学生在校园贷平台提交个人身份资料、支付一定手续费后就可以申请到一定额度的信用借款。如此简便的手续,使部分头脑发热的大学生很容易陷入校园贷而债务缠身,最终酿成悲剧。如何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2.热烈讨论

从平台审核、借贷条款、还款义务等多重层面加强法律约束,从根源上遏制校园贷。

3.梳理归纳

树立法律保护意识,依法办事,依法治国,才是治本之策。

四、设计活动,实践体验,加强学生公共参与

学生是课堂主人,教师可通过精心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参与、体验、学会实践。如设计模拟家庭会议,讨论买车的案例,展示家庭成员不同的消费心理。引导学生从自己扮演角色的角度对消费心理进行自评,其他学生补充说明。课堂参与是公共参与的第一步,尊重是参与的前提和基础。

案例分析过程:

1.情境模拟:召开家庭购车会议

很快就“十一”小长假了,小明特别期待,因为这个假期他们准备实现计划已久的轿车梦。为此,他们召开了由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小明参加的家庭会议。会议上大家各抒己见,却也分歧不断。请五位同学分别扮演这五个角色,为大家再现这场家庭会议。同学们在观看的时候,要根据教材的内容,分析五位家庭成员各体现了哪种消费心理?

家庭会议:实现买车的梦想

爷爷:买经济实惠的,实用的,小排量,还环保。

奶奶:我支持我老头子的,老头子说得总是对的。

妈妈:应该买街上比较流行的,我看开途观的挺多,经过很多消费者考验了,这样比较保险,外观也很时尚。

爸爸:这个太大众化,没点新意,缺少特点,买个不一样的。即使买一样的,买回来也得改改装,安个尾翼,加两个翅膀,在拥堵的车流里,一眼就能看出咱家的车。

小明:我们同学家的车很豪华,买这个车太跌份了,到时你们接送我,多没面子。

2.研討分析

师生共同研讨,得出各自体现的消费心理、判断的依据(关键词)及各自利弊。

师: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买辆车改善家庭生活已不是梦想。思考刚才家庭会议中对买什么车展开的讨论,你支持谁的观点?为什么?

生1:我支持爷爷的观点,经济实惠、绿色环保的车辆,性价比高。

生2:我支持妈妈的观点,流行的代表了大众的选择,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生3:我支持爸爸的观点,满足自己个性化需求,这个最重要。

师:这些选择都有一定道理,反映了人们在消费时表现出的从众、求异等心理,其中,更加关注商品的性价比和绿色环保,表现为普遍的求实心理。

师:各位参与展示的同学,你们在展示过程中,是否真正赞同角色的观点?为什么?

生1:爸爸的观点追求个性无可厚非,但他的做法有些过于标新立异了。

生2:小明的观点是错误的,不切实际的攀比是有害的。

师:消费者在消费的过程中常常伴随着复杂的心理过程,我们要常常反思,克服盲目从众、攀比等情绪化消费,做理智的消费者。

3.梳理归纳

通过情景导入,列表分析,不同的消费心理一目了然:从众心理跟风随大流,利在形成流行趋势,弊端需要具体分析,盲目从众不可取;求异心理追求与众不同,标新立异,利在推动新工艺、新产品出现,弊端是要考虑社会的认可,过分标新立异不提倡;攀比心理向高消费看齐,弊端是个人负担加重不健康;求实心理讲究实惠,值得提倡。学生看到了消费观的利弊,对于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综上,本节课在授课过程中,引入情景案例分析,师生积极互动,课堂气氛活跃,教师及时点拨,学生深入思考,突出了教学重点、难点,推动了核心素养的落实和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师通过丰富、充分的案例,创设有价值的情境,让学生参与、体验、学会实践,实现了活动课程化,课程活动化,增强了价值认同。

课题项目:2021年度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一般项目“未来学校生态视角下师范生线上‘项目式学习模式建构研究”(SJGY20210476);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重点课题“以党建工作为引领构建普通高中大思政课体系的实践研究”(JJB1320042)

见习编辑/张婷婷

猜你喜欢

案例设计价值认同
价值认同视阈下新时期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政治认同研究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价值认同的辩驳与实践
国家治理视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
案例教学在统计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探索
“药品与健康”项目学习案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