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三维动态语法观的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策略

2022-05-30吴浪松

广东教育·综合 2022年11期
关键词:时态语篇语法

吴浪松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语法知识是“形式—意义—使用”的统一体。教师在教授语法时,应该首先让学生了解语法知识的基本结构和表达功能,然后创设情境让学生运用。目前一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仍然以讲解语法规则和考点的方式教授语法知识,忽视了语境和语篇的作用;学生在学习语法时不能主动探究语篇意义构建的过程,语言运用能力无法得到训练和提升。针对这些问题,本文结合一节语法课,探究如何基于三维动态语法观,充分依托语篇设计语法教学,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三维动态语法观源于著名语言学家Larsen-Freeman,2007年,她在研究二语习得时采用了动态理论系统,指出语言教师应该锻炼学习者的语言构建思维。她认为,语法教学应该与传统语言学习中的形态句法学、语义学和语用学相承,从三个方面:形式—意义—运用,也就是三维语法框架入手。其中,形式包含了语言形态的规律,从视觉层面上呈现了语法知识;意义指的是结合词汇与语法规律,以相似的表达方式呈现不同的意思;而运用则是结合实际情境,将语法规则应用在口语交际、书面写作等环节。这三者构成灵活的、相互作用的开放系统,语法学习不是单纯学习静态的语言规则,而是一种动态的认知和运用过程。

语法教学要依托语篇和情境,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感知和运用。现以外研版初中英语(2013年版)八年级上册Module 9 Unit 2的教学为例,结合语篇内容,从目标语法的感知、内化和运用三个环节阐述基于三维动态语法观的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策略。

一、充分挖掘语篇内容,合理设置教学目标

教师应该充分分析教材文本,合理设置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容易被教材列举的语言知识点牵着鼻子走,按照章节考点设置教学目标。实际上,语篇本身就是语言知识的综合体。教师应该发掘文本内容,梳理学生所学过的知识,合理又灵活地设置教学目标,充分利用语篇进行语法知识的教学,引导学生综合运用语法。

本课“Could it be your town?”以故事的形式呈现了主人公Jo的家乡Parkville的发展过程和城镇化带来的问题,引发人们对人口增长和城镇化的思考。文章前两段主要为一般过去时,描述事物的发展;第三、四段主要以一般现在时呈现目前Parkville遇到的问题;最后一段则进行总结回顾,用连续的问句引发读者对未来的思考。

挖掘语篇,可以发现本文除了不同时态的应用外,还能够迁移拓展到过去与现在、现在与未来的对比。虽然本模块“Guide to language use”中呈现的是数词和冠词的语法知识,但教师可以结合语篇内容和一般过去时(七年级下册)、一般现在时(七年级上册)、一般将来时(七年级下册)及形容词与副词的比较级(八年级上册)等,进行综合性教学,从而确定本单元语法教学的目标:运用不同时态描述和预测事物的发展,并运用比较级/最高级来评价其发展的状态。

二、以多模态形式呈现语法,总结语法规则

模态是人类通过感官(如视觉和听觉等)与外部环境(如人和物品等)之间的互动方式(顾日国,2007)。研究表明,多模态形式的信息输入可以提供多种感官效果,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优化教学效果(杨洁,2015)。在感知语法的环节,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通过图片、音频、视频、思维导图等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调动多种感官,提升对语法知识的感知,降低理解语法规则的难度,提高学习的效率。

教师活动1:播放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变化的视频,包含描述过去和现在的短句,并插入简单的比较词汇,提问:What was and is Beijing like in the past and now?板书用不同颜色突出时态和时间。

学生活动1:注意视频中图像和文字呈现的时态和对比描述,并用简单的句子回答问题。

承接本模块Unit 1的对话内容(中国人口的增长),使用视频让图像、声音、文字多模态相互配合,自然呈现时态、比较级等语法形态,并引导学生使用语法知识简单表达观点。

教师活动2:展示课文插图,引出主人公Jo的家乡,并提问:What do you think of Jos city? Talk about how it was in the past.

学生活动2:通过观察图片,思考其过去到现在发生的变化,并进行描述。

利用图片自然引入本课的主题,在引导学生讨论的同时,再次让学生感知语法的形式和意义,并尝试使用。

三、结合语篇进行递进式探究活动,内化语法知识

语言教学活动必须是有意义的,能够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力(Larsen-Freeman,2007)。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和巩固语法知识,教师应结合语篇设计有意义的探究活动,帮助学生建立语言形式和意义的关联,并在主题语篇中思考不同语法结构呈现的效果。在此过程中,学生通过总结语篇内容,大量输入语言知识。此后教师引导学生开展输出性的活动和练习,层层递进地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内化语法知识。

教师活动3:设计表格,其中动词和形容词挖空让学生填写,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Jo的家乡过去和现在的变化。

学生活动3:阅读文段,寻找Jo的家乡的变化。

本活动让学生大量感知和输入语法知识。

教师活动4:引导学生进行总结,给出示例:It was a quiet village,but it became part of Arnwick. Now its busier and ...学生小组合作,从多方面描述Parkville的变化,并发表看法。

学生活动4:根据示例输出句子,并结合内容发表自己的观点。

大量輸入之后,引导学生输出目标语法,提升练习的难度,帮助学生内化语法知识。

教师活动5:抛出问题让学生进行头脑风暴,并和同桌讨论Arnwick未来会变成什么样,最后让学生思考回答文末的3个问题。

学生活动5:预测未来城市的样貌,并思考发展带来的利弊。

引出将来时态在描述中的应用,并引导学生对语篇的主题进行思考,为最终的输出做铺垫。

四、深入拓展语篇内容和主题,综合运用语言

目标语法使用教学环节是学生在新情境下运用目标语法恰当、准确、得体表达意义(侯姝琛、杨娜,2020)。进行了大量输入和递进式的语法教学活动后,教师应指导学生进一步在语境中运用语法知识。在语言知识输出的教学环节,教师可以根据语篇主题,创设符合学生兴趣和情感态度要求的情境,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综合运用语言。

教师活动6:Do you want to help Jo make Arnwick better?展示Arnwick市长选举的海报,创设情境:假如你是现任市长,怎样获得连任?

学生活动6:联系Arnwick发展带来的好处与问题,思考城市的未来。

创设语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最后的运用输出环节。

教师活动7:播放特朗普竞选连任美国总统时演讲的视频剪辑,列出简单的演讲三段式:目前成就—当下计划—预期成果的语篇结构,让学生写一篇100词左右的竞选词。

学生活动7:学习如何组织演讲发言,并根据主题语境选择具体的内容,在写作时充分使用语言知识。

学生通过指引,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创造性输出语言,同时思考主题意义。

教师活动8:互相交流后,每个小组推选1名学生上台进行演讲展示,其他学生投票选举,教师在黑板上记录每组代表的票数。

学生活动8:推选小组代表上台演讲。

提供展示和評价的机会,鼓励使用语言。

在“双减”背景下,英语学科教学更应该重视教学过程,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基于三维动态语法观的初中英语语法教学应围绕主题语境,体现语法知识形、意、用的整合。教师可通过多模态的方式,帮助学生学习和总结语法知识,并通过活动层层内化。最后在输出环节,教师应该充分发掘语篇的主题意义,创设符合学生兴趣的情境,引导学生综合运用语言,提升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

责任编辑 魏文琦

猜你喜欢

时态语篇语法
超高清的完成时态即将到来 探讨8K超高清系统构建难点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过去完成时态的判定依据
跟踪导练(二)4
Book 5 Unit 1~Unit 3语法巩固练习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
语篇特征探析
现在进行时
语篇填空训练题
过去进行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