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饱蠹楼”里好读书

2022-05-30曹亚瑟

书屋 2022年11期
关键词:佩玉邵洵美老丈人

曹亚瑟

读《梁实秋文学回忆录》,看到梁实秋先生回忆自己从美国留学返国时,父亲曾遗憾地对他说:“若我们是富有人家,我一定让你关在家里再读十年书,然后再出去做事。”读后颇有感慨。

“再读十年书”的说法,不知缘于何时,但家境殷实者很多都有这种想法。谭家菜创始人谭宗浚的父亲谭莹当过晚清内阁中书,还是个藏书家和教育家,自然家境非同一般。谭莹要求儿子在家闭门读书十年后才许出仕。谭宗浚一心向学,在当年的殿试中一举考取榜眼。他不光是才学淹博、善作诗文,有《希古堂文集》《荔村草堂诗钞》等传世,而且宦游极广、知味善品。谭府的家厨、女主人都在烹饪上有绝活儿,人称“谭家菜”,比当时知名的致美斋、厚德福、庆林春做得还地道,成为京城一绝。谭宗浚的儿子谭瑑青把家传“谭家菜”进一步光大,这不能不归功于其家学渊源、底蕴深厚。梁父的“再读十年书”高论是否受到谭莹的影响,我无从揣测,但他能有这样的眼光,确实让人钦敬。

梁实秋先生从小生活在北平,父亲是几家饭庄的股东,也算是殷实人实吧。梁实秋考上清华学校,一住就是八年。清华学校由美国总统罗斯福1907年批准退还的庚子赔款设立,校长由外交部委派,是个留美预备学校,分为四年中等科、四年高等科,也就是中学和大学连读,毕业后直接赴美。当时学生也都由各省遴选,梁实秋所在的直隶省只有五个名额,能考到这里的都是“人尖”,可以想见竞争之激烈。梁实秋当年的同学就有梁思成、吴文藻、顾毓琇、吴景超、王化成、孙立人、闻一多、潘光旦等。他从清华学校毕业后,直接赴美读哈佛大学,同船的除清华学生外,还有燕京大学的许地山、谢婉莹等。

受美国影响,从1925年起,英、法、比、意、日也都先后退回部分赔款,费用主要用于对华教育文化事业、资助华人到所在国留学,对留学热起到了助推作用。

民国的留学分官费、自费两种,官费又分两种,据季羡林《留德十年》中记载,“一种是全国性的官费,比如留英庚款、留美庚款之类;一种是各省举办的。二者都要经过考试。这两种官费人数都极端少,只有一两个。在芸芸学子中,走这条路,比骆驼钻针眼还要困难”。季羡林家境贫寒,自费留学“想都没想过”,官费留学则名额太少,他自认没有机会。那他是如何出国留学的呢?原来,在这两种留学方式之外,还有一种校际交换留学生。他因为德语四年全优,正好当时清华学校有与德国学术交换处交换留学生的机会,他报名后经审查通过了。这种交换生,路费、制装费自己出,食宿费则是相互付给——中国是每月三十块大洋,德国是每月一百二十马克。据他说,这个费用只够勉强支付食宿费用。相比之下,官费每个月是八百马克,两者简直是天壤之别。

在钱锺书小说《围城》中,方鸿渐受父母之命,高中时就与周姓女子订婚,上大学后想退婚被父亲大骂一通。谁知毕业之前未婚妻因伤寒不治而逝,当银行总经理的丈人周先生就把陪嫁款与方家的聘金及利息共计两万块折换成外汇一千三百英镑,给方鸿渐做了留学费用。方鸿渐一路上先去英国后到法国,在欧洲“游学”四年。但他不争气,学习期间心有旁骛,游乐泡妞,并没好好读书拿到学位。临到毕业,他觉得回家不好交代(主要是跟老丈人没法交代),只好出下策花四十美金买了个虚构的克莱登大学博士证书。

钱锺书先生把牛津大学的博德利图书馆戏译为“饱蠹楼”,他在留学英国期间,日日在“饱蠹楼”里像吃零食一样地啃食哲学、美学、文学、辞典、百科全书等大部头。但如果是自费出国留学,拼的就不仅是智力,同时也在拼财力,按現在的行情,到美国留学每年没有三十万元恐怕不行,想在“饱蠹楼”优哉游哉地啃书,绝不是件易事。

那么,这个靠老丈人资助而去留学的方鸿渐到底有没有原型呢?杨绛在《记钱锺书与〈围城〉》中说:“方鸿渐取材于两个亲戚:一个志大才疏,常满腹牢骚;一个狂妄自大,爱自吹自唱。两人都读过《围城》,但是谁也没自认为方鸿渐,因为他们从未有方鸿渐的经历。”这个问题好像被一笔带过了。但是,没有此经历而是原型,似乎有点自相矛盾。这两个人中谁花了老丈人的钱?杨绛先生又语焉不详。

那么,钱锺书小说中由老丈人资助留学的到底是哪一位?那就要找老丈人是富翁的人物。我重点考察了民国的两个著名人物——徐志摩和邵洵美。

徐志摩是诗人,他是先赴美后赴英的。从韩石山《徐志摩传》中搜集的资料看,他毕业于北京大学法科,1918年赴美留学,虽未注明留学性质和资金来源,但从书中可以看到些蛛丝马迹。比如徐志摩在克拉克大学以一年半取得学士学位,后入哥伦比亚大学读硕士学位,他于1920年1月19日给李济的信中说:“我现在想陈请官费。两路进兵——省费及清华半费。”这说明他赴美时不是考取的官费。徐父是海盐富商,独资或合资开办有酱菜园、丝厂、火电厂,还是铁路公司的董事。徐志摩拜梁启超为师时,其父就拿出一千块银元作为贽礼,手笔很大。另外,从徐志摩先后到美国两所大学,后又转到英国入伦敦经济学院的自由风格上看,官费不可能支持。而在徐志摩猝亡后,其父还每月给儿媳陆小曼三百元的生活费。徐的前妻张幼仪家族原来很富有,到其父一辈已家道中落,父亲只在县里行医,其四兄虽为中国银行总经理,但断无资助妹夫留学的道理。所以,留学靠老丈人资助的不可能是徐志摩,他靠的肯定是自家。

再看另一个曾被鲁迅攻击为“富家的赘婿”——邵洵美。据其女儿邵绡红《我的爸爸邵洵美》一书记述,邵洵美生在一家典型的钟鼎之家,曾祖父邵灿在道光年间曾任漕运总督,积累了万贯家财;祖父邵友濂曾任湖南巡抚、台湾巡抚,官至一品;因伯父是家中长子,膝下无子,邵洵美从小就过继给伯父为嗣子,嗣父给他留下两万卷诗书的遗产,据说购买时花了五万多两银子。他的生父一生游荡,骄奢败家,曾一夜输掉过虹口的七爿当铺。据不完全计算,邵家在余姚就有田地一万多亩,在镇江有两爿当铺,其中一个价值十五万银洋。邵洵美还是上海杨庆和银楼的大股东,倒闭后仍分得银洋八万多块,可知邵家的总家产是个什么数字。邵洵美同时是盛宣怀的外孙,他1923年在上海南洋矿路学校毕业后,与盛宣怀的孙女盛佩玉订婚,可以说是亲上加亲、富上加富。1924年冬,邵洵美赴英国剑桥大学留学,后又到法国巴黎与徐悲鸿、蒋碧薇、张道藩等人打得火热。1927年春,邵洵美接到电报,因家中遭受火灾,三十多间宅屋被烧掉大半,经济上吃紧,加之老祖母抱曾孙心切,他遂中止学业返国,并与盛佩玉结婚。

邵洵美在《儒林新史》中说,因为法郎贬值,英镑更加值钱,“我在美国劳易治银行里的存款全是金镑,于是在巴黎大阔起来”。在法国时,徐悲鸿、蒋碧薇两人共用一份留学官费,那时官费时断时续,生活没有保障,就是靠邵洵美的借款渡过难关的。而且,邵洵美借钱从来不让人还,因为他祖母汇来的款子足够应付那些额外开支。当时有人求助于中国驻法公使馆,公使馆竟让他们找邵洵美借钱,可见他当时的花费之隆。邵洵美与盛佩玉结婚时,盛家给佩玉的妆奁就值一万两银子,另外陪嫁一处房产、一笔现金及众多首饰,价值不菲。而盛佩玉的大哥资产竟有两千多万两银子,对比起来,这一万两银子嫁妆简直就是九牛一毛。虽然这样,邵家的资产也不差,他赴欧洲留学是用不着盛家出钱的。有祖母汇钱、美国存款和后来“家中失火,经济吃紧”催他回国为证,可见邵洵美留学也是自家出钱的。

这两位先生虽都以女婿称名于世,但仔细分析,他们留学都与老丈人没关系。所以,钱锺书《围城》中的方鸿渐当另有所本,或者确实是东鳞西爪的虚构,没有一个固定的原型。

猜你喜欢

佩玉邵洵美老丈人
姜永满
一样
出淤泥而不染
最美大同我爱你
季 候
姜是老的辣
出版家、理想主义及其他——读《邵洵美:出版界的堂吉诃德》随感
季候
佩玉琼琚,洵美且都
佩玉琼琚,洵美且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