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好自己的长征路

2022-05-30

初中生之友·中旬刊 2022年11期
关键词:长征路小丽航天员

○策划/周宏标 邹璋敏 执行/刘 毅

论坛主题:走好自己的长征路

论坛地点:晓望中学初二(8)班教室

论坛时间:2022年10月21日上午第一节课

论坛形式:1.主题故事会;2.论坛讨论会

论坛主持人:雨菲、小丽

主题故事宣讲人:国韬、历珍、灵玥、小敏

一、论坛开场白

主持人雨菲: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明天是10月22日,是红军长征胜利86周年纪念日。今天我们就以主题论坛的形式来迎接这个特殊的日子,探讨处在新时代的我们该如何走好自己的长征路。

主持人小丽: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中国共产党领导工农红军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长征留给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就是伟大长征精神。

习总书记指出:“伟大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主持人雨菲: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继承和弘扬伟大长征精神,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国梦具有重大意义。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聆听故事,看看不同时代的英雄人物是如何走好自己的长征路的。

二、论坛进行时

(一)主题故事会

主持人小丽:有请主题故事宣讲人国韬,讲述“断肠英雄”陈树湘悲壮而感人的故事。

国韬:1934年11月25日,中央军委下达抢渡湘江的命令。彼时,中央红军后有追兵,左右两边又有堵截。为完成中央军委下达的“阻击尾追之敌,掩护主力红军抢渡湘江”的命令,红34师在师长陈树湘的带领下浴血奋战,像钉子一般扼守在阵地上。12月1日,几万中央红军渡过了湘江,而红34师陷入了包围之中。夜幕降临后,陈树湘指挥红34师突围,战斗异常惨烈。12月2日,陈树湘与指挥员带领余部突出重围,可原本有着6000多名将士的红34师仅剩下200多人。12月12日早晨,在湖南省江华县牯子江渡口,陈树湘指挥部队渡江时遭到袭击,腹部中弹。后来,他不幸被敌人抓获。腹部流血不止、脸色惨白的陈树湘被敌人用担架抬往道县县城领赏。行至古庙时,陈树湘趁敌人不备,忍着剧痛,从腹部伤口处拉出肠子,用力绞断,壮烈牺牲。那一年,陈树湘29岁。

主持人雨菲:“断肠英雄”陈树湘把自己的最后一滴血洒在了长征路上,为红军长征胜利作出巨大贡献。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有无数个像他这样的革命英雄,在自己的长征路上走得荡气回肠,感天动地。

主持人小丽:硝烟弥漫的长征路上有英雄,和平年代的发展路上同样有英雄。有请主题故事宣讲人历珍,讲述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农民将军”甘祖昌一心为家乡百姓谋幸福的故事。

历珍:甘祖昌参加过井冈山斗争、五次反“围剿”、长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等,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出生入死,数次负伤。1955年,他被授予少将军衔,是开国将军之一。1957年,甘祖昌将军解甲归田,回到家乡当起了地地道道的农民。“老甘最大的信念就是带领乡亲们一起建设家乡,让老百姓过上富裕幸福的日子。”他的夫人龚全珍说。回乡后,甘祖昌带领乡亲们改田治水、修路架桥、兴办企业、发展生产,逐步改善家乡落后的面貌。他还和技术员研究建水电站,让全公社家家户户装上了电灯,彻底结束了点煤油灯的历史。回乡29年,甘祖昌和乡亲们一起艰苦奋斗,共修建了3座水库、25公里长的渠道、4座水电站、3条公路、12座桥梁,为促进家乡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他常说:“为人民做有益的事,就是共产党人的理想。”1986年3月28日,甘祖昌走完了他从农民到将军、又从将军到农民的全部历程。

主持人雨菲:“农民将军”甘祖昌怀揣全心为民的初心,在自己的长征之路上走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主持人小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有了更多的机遇与挑战,涌现了一批又一批的时代英雄。有请主题故事宣讲人灵玥,讲述航天员背后的“无名英雄”黄伟芬的故事。

灵玥:黄伟芬,1964年出生于江西赣州。她先是在北京航空学院(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机设计专业学习,后考入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也就是如今的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毕业后在此任职。1992年,我国正式启动载人航天工程,精通相关航天技能的黄伟芬瞬时成为中心的骨干成员。当时我国航天事业几乎是一张白纸,航天员的选拔训练又极其复杂。面对重重挑战,黄伟芬没有退缩,而是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技能埋头苦干。仅仅用了3个月,她就交出了我国第一份航天员训练的顶层方案《航天员训练总体方案设计》,“航天员女教头”的称号由此而来。2003年10月15日,我国成功将神舟五号送至太空,杨利伟成为全国人民熟悉的航天英雄。他的成功离不开黄伟芬及无数科研人员的努力,正是有了这帮“无名英雄”,我国航天事业才能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2022年6月5日,神舟十四号飞天,这是黄伟芬第9次送航天员出征。

主持人雨菲:“航天员女教头”黄伟芬用自己的学识和默默奉献的精神,在自己的长征路上走得兢兢业业、扬眉吐气。

主持人小丽:是呀,“以平凡成就非凡,以无名造就有名”的黄伟芬不愧为我们时代的真英雄!最后,有请主题故事宣讲人小敏,讲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先进人物——禾仓村驻村第一书記曾小娜的扶贫故事。

小敏:瑞金市叶坪镇禾仓村因“禾仓密集,稻谷满仓”而得名。禾仓村共有1487人,但贫困户就有53户,共210人,是“十三五”时期省级贫困村。来到禾仓村后,曾小娜通过走访、调查摸底,找到脱贫致富的突破口:养鱼。但工作还没正式开始就走进了死胡同,村民们都不相信她。令人没想到的是,曾经让她吃了闭门羹的曾德玉站了出来。他说他想养鱼,想赚钱,但没本钱。曾小娜便从个人渠道给他拿了3万元。通过养鱼,曾德玉率先脱贫,还盖了一栋三层小楼。自此,村民们看到脱贫致富的希望,逐渐支持曾小娜的工作,以草鱼、脐橙、白莲为主导的产业格局在禾仓村得以构建。疫情期间,曾小娜与队友们搭建起“叶坪菜鸟”买卖配送平台,破解了农产品滞销与城里居民出行难、买菜难等问题,聚拢更多的社会力量直接参与到脱贫攻坚中来。如今的禾仓村,“禾满仓,鱼满塘,福满房”。村民们亲切地称呼她为小娜书记。

主持人雨菲:小娜书记用自己的耐心、爱心和慧心,在自己的长征路上走得平凡踏实、暖心幸福。

主持人小丽:听了以上4个感人的故事,相信同学们对“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这句话有了更深的理解。接下来,有请老师和学生代表分别讲述该如何走好自己的长征路。

(二)论坛讨论会

学生1:“断肠英雄”陈树湘有着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我们的学习之路虽没有这样的绝境、险境,但也是漫长而艰难的,我们也应该有不怕苦、不怕累,排除万难、执着向前的探索精神,走好自己的长征路。

学生2:不管是“农民将军”甘祖昌,还是“航天员女教头”黄伟芬,他们都通过努力学习和实践,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我们也要在自己的长征路上踏实努力、勇于创新,这样才能学有所成。

学生3:这4位英雄人物都有着一颗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赤子之心。处于新时代的我们也应该怀揣着一颗报效祖国的赤诚之心,努力走好脚下的长征路。这样我们的人生之路才能越走越宽,越走越远。

兰兰老师:同学们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就要胸怀理想,担当时代责任;无私奉献,提升道德修养;弘扬精神,磨砺奋斗意志;努力学习,练就过硬本领。老师也会像同学们一样努力走好自己的长征路——爱生、敬业、修德,为祖国教育事业发展奉献自己的光与热。

三、论坛结束语

主持人雨菲:同学们,回望历史,展望未来。让我们在故事中汲取力量,继承和弘扬伟大长征精神,坚定目标,努力前行吧!

主持人小丽:走进新时代,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上有着更多的机遇与挑战,让我们砥砺前行,争做更好的自己!

主持人雨菲、小丽:初二(8)班“走好自己的长征路”主题论坛到此结束,谢谢大家的积极参与!再见!

猜你喜欢

长征路小丽航天员
写给航天员的一封信
春节前写给航天员的一封信
回望长征路
追忆长征路
我要当航天员
追寻长征路
来吧,少年航天员
走好新的长征路
小财迷
要笑一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