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题出版高质量发展驱动下出版人才素养提升:方向与路径

2022-05-30龙明明

传播与版权 2022年12期
关键词:主题出版提升路径新时代

[摘要]主题出版高质量发展是文化强国建设的内在要求,文章以“十三五”时期以来的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为参照物,阐述主题出版高质量发展的具体方向,进而总结主题出版高质量发展驱动下出版人才素养提升的要求,并探讨出版人才素养的提升路径,助力主题出版进一步优化。

[关键词]主题出版;新时代;人才素养;提升路径

主题出版是以特定主题为出版对象、出版内容和出版重点的出版宣传活动,具体来说,就是围绕党和国家重点工作和重大会议、重大活动、重大事件、重大节庆日等集中开展的重大出版活动[1]。在新时代,主题出版承担着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以及“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重大使命。

高质量发展是党和国家对主题出版的内在要求,主题出版实现高质量发展,归根到底要靠高质量的出版人才。因此,出版人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提高素养,才能发掘出高质量的选题,打造出高质量的出版物。

一、主题出版高质量发展的具体方向

从“十三五”时期以来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选题申报及通过情况来看,2016年至2021年选题申报数量和通过率均经历了先下降再上升的过程:选题申报数量从1791种降至1545种,再回升至2232种;选题通过率从6.7%降至4.85%,再回涨至7.62%。以上数据说明,出版行业主体就主题出版高质量发展进行了有效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体现了主题出版高质量发展的具体方向。

(一)选题思路:紧跟顶层设计,强化策划创新

“顶层设计”原本是工程学术语,在中共中央关于“十二五”规划的建议中首次应用到经济建设的表述上,指自上而下的统筹谋划。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加大了对主题出版的指导和扶持力度[2]。从2015年开始,中宣部和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每年均发布相关通知,对当年的主题出版工作集中部署,明确当年的选题重点方向,提出出版形式、进度、质量要求[3]。要想实现高质量主题出版,出版社必须深入了解顶层设计的内涵和思路,抓住“题眼”,及早规划,长线布局。

在深入把握顶层设计导向的基础上,高质量主题出版还要依靠出版社的创新策划来实现。重复出版、跟风出版一直是主题出版板块的痛点,如何在“命题作文”上得到高分,出版社需要积极探索,强化策划的自主性和创新性,丰富主题出版的形式和内涵,呈现多元化选题。以2021年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为例,各出版社在“推出一批高质量、标志性党史著作,充分展示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光辉历程”的顶层设计指导下,结合自身资源特色和优势,开发了多层面、多视角、立体化的题材集群:既有通史类的《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中国共产党建设史丛书(1921—2021)》,也有专史类的“中国共产党百年廉政建设书系”和《中国共产党组织建设100年》《中国共产党对外工作100年》《中国共产党经济思想史(1921—2021)》《为了万家灯火:中国共产党百年抗灾史》等;既有文字的呈现,也有对不同载体的利用,如《伟大征程 历史画卷:美术作品中的党史(1921—2021)》《邮票上的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红色地图 百年党史》;既有学术专著,也有大众读物、青少年教育读本,展示了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共产党成长历程。

(二)选题内容:突出专业特色,发展地方叙事

主题出版物不是简单的政治宣传读物,其主题是时代的主题。主题出版物要获得入脑入心的宣传效果,就必须结合行业特点,发现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以实现主题出版高质量发展。尤其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专业出版社在上级部门的鼓励和引导下,积极参与到主题出版活动中,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大大拓展了主题出版的选题广度,也使主题出版反映时代问题、总结时代经验的角度和方式更具说服力。如在2021年的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中,人民卫生出版社的《中国共产党与中医药的百年传承创新》、中国金融出版社的《中国金融开放:市场导向下的均衡选择》便体现了高质量主题出版的专业化趋势。

地方叙事也是近年来主题出版获得新动力的来源之一[4]。从近年来的主题出版实践来看,出版社将时代主题与地方特色人物、历史资源结合起来,将国家大局政策与地方发展成就联系起来进行策划更易发掘出优质的选题。如云南民族出版社与云南人民出版社合作出版的《独龙相册:从刀耕火种到全面小康》,从地方寻找与国家大事、时代热点的结合点,关注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在地方的体现,呈现“既有广深镜头也有小细切口,既接天线也接地气”的策划特点。

(三)作者团队:集聚学术大家,增加学术厚度

中宣部办公厅连续几年均提出要打造精品力作的要求,2021年更是明确对主题出版的“学理深度和学术厚度”提出要求。而高质量的主题出版仅靠出版社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学界更多力量的投入。学术出版与主题出版的结合既是可行的,也是双赢的[5]。从理论高度解答国家、社会亟须解决的问题是当代学者的使命,在党和国家的引导下,近年来学者们的研究课题与时代主题的契合度越来越高,这与主题出版高质量发展的顶层设计趋向一致。同时,权威作者的主题出版作品往往也具有更强的说服力、影响力和生命力,具有不俗的市场表现,“走出去”的程度更高,能够代表中国学术界发出中国声音。

近年来,进入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目录的学术专著数量不断上升,越来越多的学术类出版社利用自身的学术资源优势,主动邀请相关专家学者进行创作,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除了思政领域的专家学者,其他专业领域的专家学者也越来越多地参与到主题出版中来。例如,在2021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选题中,科学出版社的《中国乡村振兴之路—理论、制度与政策》是由多位知名农业经济学家撰写;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数字解读中国:中国的发展坐标与发展成就》由經济学家联合统计学家精心编纂而成。

(四)表现形式:立足传统出版形态,融合新型出版手段

纵观近年的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纸本形态从学习读物、理论读物、研究著作到科普读物、大众读物、长篇小说、报告文学作品,以及画册、摄影集、儿童绘本、连环画、3D立体书,种类丰富多彩;音像制品包括歌曲集、微纪录片、微动画、朗读音频等多种表现方式。主题出版物不仅在内容上紧扣时代主题,而且在表现形式上与时俱进,敢于尝新、勇于创新。主题出版的高质量发展要求既覆盖传统出版形式(图书、CD),还要积极拥抱新媒体,融合新媒体手段,创设跨媒体叙事空间,对文字、音频、视频、VR等各种内容产品形态进行统一布局。如新世纪出版社的《梦想启航:中国共产党创立的故事》、上海音乐出版社的《百年赞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歌曲集》都是在兼顾纸质内容的基础上,运用融媒体数字技术,为读者搭建交互式云课堂,使读者从中获得身临其境般的阅读体验。

二、主题出版高质量发展驱动下出版人才素养提升的要求

业界和学界对出版人才应具备的素养讨论较多,但在主题出版视域下对其讨论还不充分。从主题出版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要求出发,出版人应着重提升以下素养,高效做活做强主题出版。

(一)政治素养:提高政治站位

出版人的政治素养指出版活动中出版人所持有的政治信念、政治态度、政治立场等[6],归根结底沉淀为出版人的政治理论功底,具体外化于出版人的政治鉴别力、政治洞察力等能力。政治素养是出版人从业的首要素养,不重视提升政治素养的出版人在出版活动中是无法承担起把关人的角色的,甚至会出现重大疏漏,在政治问题上栽跟头。

主题出版对出版人的政治理论功底要求尤高。在政治敏锐性方面,出版人要深刻领会党和国家的政策内涵,把握党和国家的发展大势。在政治鉴别力方面,出版人要迅速判断大是大非,在传播主流价值观时把稳方向,不被不良信息迷惑,强化阵地意识和把关意识,有针对性地打造能够解惑释疑、凝聚共识的读物。在政治洞察力方面,出版人要充分认识主题出版大局,聚焦时代关切,对中国故事的内容要素、形式要素、传播要素有创新见解。

(二)人文素养:以人民需求为中心

人文素养是出版人从业的必要素养,在出版活动中主要体现为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和价值关注。主题出版对人文素养的需求是深层次的,因为主题出版是国家和人民赋予出版社的责任和使命,回应人民的关切、以人民的需求为中心是贯穿主题出版工作全过程的红线。

主题出版高质量发展,要求出版人以深厚人文素养为抓手[7],发掘以下三种优质选题内容:一是为人民提供航向引领的选题,以优秀作品引导大众完整、准确、全面理解新时代理念;二是反映时代呼声、回答民生热点问题和时代之问的选题,以群众所需所想为策划动力,给予群众科学可靠、令人信服的解答,帮助群众提升对新思想、新政策的认知高度和准确度;三是为人民立言立传的作品,将群众中的优秀典型、感人事迹及时地以恰当的方式展现,注重表达真实情感,树立新时代的群众楷模,侧重反映生活实际,使作品有力量、有温度。具有深厚人文素养的出版人,在主题出版活动中要更善于从读者需求的角度考虑,从行文方式、遣词造句、装帧设计到阅读推广形式、宣传发行渠道,都以读者为中心,使读者感受到主题出版物的可亲、可读、可理解,进而认可主题出版物。

(三)学术素养:走向专业深耕

学术素养是出版人从业的核心素养。出版人必须既是杂家也是专家,既要广泛涉猎,也要专精一门、精耕细作。学术素养深厚的出版人具有广阔的学术视野、前沿的学术眼光、扎实的学术根基,能把准学术发展脉络,对学术大家、学术新秀的研究专长、学术成果心中有数,能够适时助力专家学者将研究心得转化为学术成果。

主题出版高质量发展,要求出版人基于深厚学术素养发挥更突出的作用:一是凭借广阔的学术视野泛化主题出版的选题专业范围,发掘主题创作新视角,拓展主题出版的内涵和容量,将学术出版、教育出版与主题出版接轨,使高质量的主题出版成为展现中国各专业发展成就的舞台和窗口;二是凭借前沿的学术眼光挖掘作者资源,寻找既有精深专业知识又有通俗易懂的文字转化能力、既有政治站位意识又熟悉读者阅读心理的专家学者,建立稳定的作者资源库,并形成作者团队品牌;三是凭借扎实的学术根基优化和深化选题,帮助作者在学术研究范围内聚焦主题出版,既保留学术创作体系严谨、说理透彻的特点,又兼顾主题出版大众化传播的叙述路径,实现双赢。

(四)技术素养:传统和拓新双管齐下

出版活动各环节涉及多方面的技术,出版人要想出版一部精品力作,就离不开技术素养的加持。出版人需要掌握的传统出版技术包括书稿编校技术、装帧设计技术、市场营销技术等,这是出版人助力主题出版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出版人具备高水平的书稿编校技术能够保证主题出版物的内容精品化。图书内容的精品化具体體现在出版人对书稿逐字逐句的锤炼加工,体现在出版人对一个标点错误也不放过的精益求精的态度上。内容是图书的血肉,而装帧设计是图书的皮囊,高质量的主题出版物同样离不开精美的外观,出版人只有加强审美、提升装帧设计技术,才能给读者带来从内到外赏心悦目的阅读感受。主题出版也离不开大众读者,离不开市场的认可。因此,出版人在主题出版活动中要善于运用新兴的各类市场营销工具,将优秀的主题作品推向国内外两个市场,让更多的人了解并阅读,真正实现主题出版的价值。

当今时代,以大数据、5G、智能媒体等为代表的新技术使出版、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因此,出版人必须紧跟时代步伐,掌握在融媒时代和信息时代生存发展的新型出版技能,对主题出版物实施大数据分析和数字化、交互化加工,从而实现互动共享、即时迅速的传播,赢得年轻受众市场和网络市场。

三、主题出版高质量发展驱动下出版人才素养的提升路径

在主题出版高质量发展的驱动下,出版人才素养的提升可围绕四个“为”展开。

(一)意识培养为先

提高出版人才素养,意识先行。实现主题出版的高质量发展,必须首先培养出版人的两大意识。一是创新意识。在主题出版中,出版人应重视并培养创新意识,提升对新生事物的敏感度,明晰阅读市场的动态变化和社会发展的未来走向,跳出主题出版的固有操作模式,在编辑内容、编辑手段、编辑方式上推陈出新,提高作品影响力。二是精品意识。强烈的精品意识是出版人内化于心地对工作精益求精的职业追求[8],是养成和发扬工匠精神的内驱力,出版人做好主题出版尤其应树立精品意识。精品意识应贯穿于主题出版的每个环节,从选择作者、组织稿件到审读、编校、装帧、印刷、宣传、推广,皆做到所能之极致;精品意识还应贯穿出版人成长的每个阶段,无论是新编辑还是老编辑,都要以生产精品为日常工作的标准,展现出几十年如一日的职业坚守与韧性。

(二)制度保障为上

提高出版人才素养,要有相关制度作保障。其一,在国家层面,从已制定的从职业资格准入、登记注册到继续教育、职称评定的“一条龙”制度对出版人才素养的提升做出要求,而且近年来在不断加强和完善。如在职业资格准入方面,编辑出版人员必须在到岗2年内取得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证书;又如在继续教育方面,2021年1月1日起实施的《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定》强调了“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是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出版专业人才队伍的基础性战略性工作”,明确了“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任务”,并提高了对编辑出版人员的继续教育学时要求;再如在职称评定方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新闻出版署在2021年1月联合发布的《关于深化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强调,建立“设置合理、评价科学、管理规范、服务全面”的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以激发出版人才的创新创造创业活力。这一制度规范了出版人才素养的提升方向和途径。其二,在出版社层面,出版社要建立相关的检查、考核、培育、保障制度,提高出版人才素养,建立业务能力过硬的出版队伍。例如,在图书质量方面,出版社要建立年度抽检和印前普检制度,对年度出版的图书品种予以一定比例的内容和印刷质量检查,在每种图书印刷之前实施全面检查,以此提升编辑的编校能力和责任意识;在考核方面,出版社要建立符合出版业务特点的物质奖励和精神激励双向制度,对效益显著的选题、质量优异的图书品种予以奖励;在新员工培养方面,出版社要建立师徒传授制,老员工要向新员工传授业务技巧、出版经验,新员工要传承出版理念、出版精神;在人才梯队培养方面,出版社要建立人才储备库制度和岗位流动、晋升制度,为编辑分级定岗,形成梯队模式,鼓励优秀编辑承担重大项目,支持编辑自由选择岗位,为出版人才适应时代发展提供足够的成长空间。

(三)持续学习为要

出版活动是人类文明传承和传播的路径和工具,承担出版重任的出版人是文明产品的把关者,因此,出版人持续提升自身的“内力”至关重要。持续学习既是国家对编辑出版行业人员接受继续教育的强制要求,也是出版人应对时代挑战和满足自身职业发展的需要。在主题出版高质量发展驱动下,出版人为提升素养,应做到全面学习、跟进学习、能力学习。全面学习是就学习的广度而言,出版人既要加强自身政治理论学习,也要从专业入手,增加专业知识储备,成为专域专才,还应学习出版全流程知识,适应编辑单一角色向出版复合人才的转型。跟进学习是就学习的速度而言,在大数据时代,新技术、新趋势让出版业态发生了极大变化,出现了音频、视频、数据库、微课程等多种知识服务产品形态,微信公众号、App、网络直播平台等多种营销渠道参与书业竞争。出版人的知识更新如果跟不上时代的脚步,必将很快被市场所淘汰。能力学习是就学习的转化度而言,编辑出版业务实操性极强,出版人必须迅速将学习的成果转化为能力并应用到作品上,以作品说话。

(四)广接地气为本

当今时代,出版技术日新月异,大众的阅读喜好、阅读需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但阅读的本质并未发生变化,无论是浏览数据库、阅读电子书,还是阅读纸质书,最终吸引读者的仍是其中的内容。做好内容,使读者通过阅读达到精神、心灵上的升华,是出版人应努力的方向。要做好内容,尤其是主题出版的内容,出版人必须提升调研能力,针对市场做足调研工作,倾听读者声音,真正了解读者的需求,了解阅读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了解广大群众关注的焦点,才能打造出传得开、留得下的作品。

四、结语

高质量发展主题出版是我国出版事业进入新时代的重要特征,对出版社在融媒时代的转型升级有重要意义。面对新时代主题出版发展的新形势,作为主题出版“操盘手”的编辑出版人才,必须进入高质量发展的良性轨道,提升主题出版的特定素养,回答好时代提出的问题,打造出更多精品主题出版图书。

[参考文献]

[1]周慧琳.努力做好新形势下的主题出版工作[J].出版參考,2017(01):5-8.

[2]周蔚华.主题出版及其在当代中国出版中的地位[J].编辑之友,2019(10):23-28.

[3]周蔚华.“十三五”时期的主题出版:回顾与展望[J].中国出版,2020(22):11-18.

[4]韩建民,熊小明.新时代主题出版的八大转变[J].出版广角,2018(06):6-8.

[5]韩建民,杜恩龙,李婷.关于主题出版与学术出版关系的思考[J].科技与出版,2019(06):43-50.

[6]何军民.新时代主题出版核心编辑力生成路径[J].中国出版,2018(23):36-39.

[7]蒋佩轩.主题出版视域下编辑素养提升探析[J].出版与印刷,2021(01):45-49.

[8]苏雨恒.编辑的基本素养与精品力作的生产[J].中国编辑,2019(12):4-8.

[作者简介]龙明明(1978—),女,广西桂林人,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馆员,副编审。

猜你喜欢

主题出版提升路径新时代
由《家风十章》看主题出版的大众化探索
贴近生活,引导读者,培养新知
民办高校大学生学习胜任力提升路径研究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回应时代课题,创新主题出版
传播中国声音:谈学术与主题出版的“走出去”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