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入世的贸易冲击及其区域经济影响研究*

2022-05-30朴,孙

关键词:自由化入世产值

陈 朴,孙 丹

(中国人民大学 经济学院,北京 100872)

一 引 言

202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称入世)20周年,始终坚持对外开放极大促进了我国各个行业尤其是制造业的发展,中国制造深度参与国际分工并成为其中举足轻重的一环,行业发展与国际环境日渐密不可分。现今,我国面临的国际环境与20年前相比已大不相同,国际市场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和潜在风险,在入世20周年这一关键节点上回顾入世对区域经济的影响路径,有助于提升市场抵御风险的能力,并为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并行的观点提供佐证。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入世后,出口的增长速度令人瞩目。完善稳定的国际贸易市场与贸易自由化等外在环境和制度优化、技术升级、人力资本的扩张与升级等内在条件相互影响,共同促进出口规模实现大幅增长。基于关注出口的视角,贸易自由化主要通过出口关税和全球价值链的渠道影响制造业行业发展和就业水平[1-3]。本文研究了伴随贸易自由化的出口关税降低对行业的冲击通过贸易跨区域传导的现象,在行业和地区层面验证了区域贸易对冲击扩散的正向渠道作用。

结合多变的国际环境和国内产业结构持续升级的内环境来看,仅关注入世带来的行业冲击是不够的。2020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提出,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从容面对国际贸易中的机会和挑战,将国际市场的积极影响内化到国内市场是重中之重,而我国存在区域发展不均衡和行业结构急需升级等问题,考虑行业差异和区域差异对冲击的影响不可缺少[4][5]。

回顾文献,国际贸易如何影响就业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国外学术界对贸易自由化影响就业所持观点主要有:大部分学者认为贸易自由化能通过优化产业分布、促进技术转移、改善市场环境以及利用比较优势促进就业[4]。研究发达国家发现,贸易自由化有利于在改善市场竞争环境和解决就业分配问题的同时扩大就业[6],对中国的研究同样支持这一观点[7]。少部分学者认为贸易自由化和就业水平不相关,如Wacziary & Walack研究25个国家的面板数据,发现贸易自由化与就业调整不存在关联性[8]。极少数研究者认为两者负相关[9]。以上文献为研究贸易自由化影响就业提供了国际认同的理论依据和经验支持,同时说明一个国家的就业在贸易自由化中的表现受到技术水平、地区差距和行业差异等多重因素影响。国内学者主要从行业层面出发,研究贸易自由化是否具有就业拉动作用,大多数学者认同贸易自由化促进就业的观点[10-12]。如周申等发现加入WTO后贸易自由化可降低制造业劳动力资源错配程度以促进就业[13]。

随着贸易自由化的推进,我国各行业区域受到的外需冲击表现为产出和就业波动。学者们分别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出发,或构建需求崩塌导致的经济衰退模型,或观察经验数据,发现需求下降地区的产出和就业率下降幅度最大[14][15],冲击影响以经济体之间的经贸联系为渠道传导[16]。Glick & Rose最早研究国家之间贸易往来越频繁则其关联经济产值越多的现象,在这一研究的启发下,涌现了大量研究贸易开放、经济波动和产出协同的文章[17-19]。

与既往文献相关但有所区别的是,本文基于我国海关数据和各省各行业的就业生产数据,考察区域间贸易对外需扩张冲击的传导,由于区域行业间贸易强度能有效刻画外部冲击的传导机制,本文利用贸易强度构建贸易需求冲击变量(Trade demand shock,后称TDS)识别外需冲击。此外,虽除TDS外还存在其他可能通过贸易途径影响就业和产出的因素,如各省信贷计划调整等政策变化,但这部分冲击的传导和贸易强度的联系并不强,且可被行业固定效应和区域固定效应吸收。本文核心变量的构造依赖于地区间特定行业的贸易,并将被观测的传导限制于通过上下游贸易关系联结,如浙江的纺织业面临出口扩张,则北京受到这一事件影响的TDS的权重由两地纺织业的往来密集度给定,可排除对所有行业产生同质影响或有差异行业影响,但差异并不与贸易强度相关的因素。实证结果表明,通过考虑贸易的传导作用,入世显著拉动了我国劳动力就业和行业产值,作用大小随时间递减,冲击对产值的影响比就业更持久,结论在考虑了TDS构造方式与传导方向等因素后仍然稳健。

与已有文献相比,本文贡献有:首先,在研究视角上,以往文献更多直接从宏观的角度关注关税的影响,本文则将关税合理地加权到行业层面,结合投入产出数据,从行业和地区的视角综合考察外需冲击与区域贸易的关系。其次,在研究方法上,入世是很好的研究契机,这意味着冲击是外生的。本文核心变量的构造联结国内循环和国际环境,为探讨区域联系对外生冲击在国内的传导提供了研究思路。再次,现有文献缺乏对行业异质性的讨论,本文考虑行业技术水平、生产耐用品与否和行业产品是否有指导交易价格对传导机制的影响,对现有文献进行补充。本文从制造业分行业的角度研究了区域贸易对对外贸易在国内的延续性影响,有助于拓展该类研究的空间尺度和行业深度。最后,文章用经验数据对中美贸易摩擦期进行了反事实检验,增加了观察贸易冲突影响就业和产值的角度。

二 模型设定与数据说明

(一)模型的设计与构建

本文主要研究外需扩张与国内制造业分行业产值和就业的互动关系,考虑建立一个衡量区域贸易网络传导需求冲击的模型,对入世冲击在不同行业的区域间传导机制进行分析与验证。

参考Stumpner的研究[20],建立由N个地区和S个行业组成的贸易模型,假定每个地区n在每类行业中只生产一种商品,并消耗来自其他地区经营的所有行业商品,地区n的消费集表示如下:

据上式,冲击对产出的直接影响反映在X上,间接影响反映在P上。只考虑初始产地i地k行业产出变化的直接效应,则其影响推导如下:

(1)

(2)

将(2)式带入(1)式中,可得:

(3)

经济产出和消费者支出两者相同的决定机制会导致模型出现严重的共线性问题,需另选解释变量来衡量两者的关系。贸易开放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关键驱动因素,给中国带来了资本、广阔的国际市场、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本文探讨外需扩张对国内经济的影响。为研究中国加入WTO后贸易环境改变的市场影响,本文用关税刻画贸易自由化水平[21]。根据Kodak等[22]的研究构建如下指标来衡量区域关税变化:

RTCi(Regional Tariff Change)代表i省的区域关税变化,τk代表k行业关税。λik代表i省k行业的就业人数份额,φk为k行业的特定要素成本,等于1减劳动力成本占比初始投入。借鉴Stumpner的研究[20],冲击影响i地k行业的直接效应即TDS可写成:

图1 贸易冲击传导方向示意图

构建估计模型如下:

(4)

(二)样本与数据

本研究使用了我国制造业1997、2002、2007、2012、2017年的关税数据,地区投入产出数据以及行业-地区层面的就业人数和产值,数据分别来自WTO关税数据库、《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和地区投入产出表,数据处理过程见尾注。

中国入世后出口关税逐年降低,制造业就业呈随时间递减的趋势,详见图2和图3。图4展示的行业平均关税在四个时间段的平均降幅为29.7%、20.1%、0.4%和0.68%。

图2 制造业15个分行业的行业关税变化箱状图

制造业就业人口增长率

图4 1997、2002、2007、2012和2017年15个制造业分行业关税

三 实证结果与分析

本文从劳动力市场和行业产值的视角通过经验分析验证了贸易对经济冲击显著的扩散作用,主要结论在稳健性检验中成立。

(一)基准回归结果

分别以制造业分行业就业人数和行业产值的增长率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如果贸易渠道可以解释入世冲击的传导,则β1>0,即面临更高TDS地区的就业人数和行业产值增长率更高。

分别用各期期初TDS对1997-2002、2002-2007、2007-2012、2012-2017年就业和行业产值的增长率进行回归,结果展示如表1。

表1中β1显著为正,TDS越大的地区就业和行业产值增长越快。在2002-2007年我国入世最初的五年中,TDS每增加一单位,该地行业就业增加58.9%,2007-2012年降为21.9%,β1在1997-2002年和2012-2017年不显著。2002-2007年单位TDS对行业产值的拉动作用为65.4%,2007-2012年降为9.98%,2012-2017年进一步降至9.02%,冲击影响随时间逐步降低,1997-2002年的β1不显著。

表1 1997、2002、2007和2012年的对1997-2002、2002-2007、2007-2012和2012-2017年行业就业人口增长率和产值增长率的回归结果

(二)冲击传导机制探讨

实证研究识别了TDS和行业就业、产值增长率的关系,但无法捕捉被区域和行业固定效应吸收的部分,因此有必要阐述贸易如何在区域间传导冲击。

伴随贸易自由化,出口关税的降低将引致外需增加,并以增加可贸易产品贸易的形式影响需求扩张产品的产地,即我国相关地区将受到贸易自由化的正向冲击。定义拥有较多产品需求扩张行业的地区为相对开放地区,受到冲击的相对开放地区将扩张生产、扩大劳动雇佣以及增加消费,进而促进这些地区的就业和产值增长。外需扩张的拉动作用并不局限于相对开放地区,这些地区的企业盈利和家庭收入上涨,市场中各经济主体也对未来持乐观态度,增加消费,将冲击传递至与相对开放地区贸易联系紧密的其他地区。与外需增加能促进相对开放地区经济发展的逻辑相同,相对发达地区的消费扩张将刺激供给本地可贸易商品的相关行业和地区的发展,国内区域间进出口贸易为冲击的传导渠道。

由于行业关税不同且每个地区的行业结构存在差异,加权至每个地区的区域关税存在差异。面对冲击,与出口扩张行业关联最密切的地区受到的冲击最大,较少生产出口扩张产品的地区则通过加强与上述地区的经济联系来共享贸易自由化的利好。劳动力就业具有跨区域和行业流动的特点,外需变化和国内相对开放地区的需求变化可通过贸易影响就业及其流动。本文的关注重点并非外需变化对就业的影响,而是考察综合劳动要素成本、区域就业结构、区域贸易联系等变量的经贸易网络传导的TDS与行业劳动力就业和行业产出的互动关系。

(三)异质性检验

1.行业研发强度

为探究行业技术水平对冲击传导的影响,本文以行业研发强度为分组变量,参照盛斌等的研究[23]将样本分为研发强度高、中、低三组,分别用模型(4)在每组内用期初TDS对2002-2007年的行业就业和产值增长率进行回归,结果如表2所示,TDS只对低、中等技术水平行业的就业和产值有显著的拉动作用,对中等技术水平行业促进作用更大。

表2 按行业技术水平分组的2002年的对2002-2007年行业就业人口增长率和产值增长率的回归结果

2.同质性行业vs.异质性行业

通过贸易网络传导冲击的想法暗含了生产者不能轻易替代解决消费者需求的观点,如果生产者在单一的现货市场进行销售,则需求冲击的影响在同行业的生产厂商之间平均分配。引用Rauch[24]和Nunn[25]研究中的分类标准,根据产品是否在有组织的交易市场上出售或有无参考价格分为同质性产品和异质性产品,分组后的两组数据分别用期初的TDS对2002-2007年的就业和产值增长率对模型(4)进行回归,直觉上出售异质性商品行业的异质化效应更加明显,结果展示见表4。

表3 行业异质性分类表

表4 按异质性分组的2002年的对2002-2007年行业就业人口增长率和产值增长率的联合回归结果

观察回归结果,未在非异质性行业中观察到显著相关关系,只有异质性组的TDS对就业的影响维持正显著,符合行业异质性越高,贸易渠道的冲击传导效应越强的直觉推测。

3.耐用品vs.非耐用品

耐用品能被多次使用且寿命较长,按照统计局的定义将样本划分为耐用品和非耐用品。

考虑以下估计方程:

k为耐用品行业时nondurablek= 0,k为非耐用品行业时nondurablek= 1,用期初TDS对2002-2007年的就业和产值增长率进行回归,结果展示见表5。

表5 2002年的和增加耐用品分类的对2002-2007年行业就业人口增长率和产值增长率的联合回归结果

对就业增长率的回归结果显示,添加耐用品分类的冲击变量系数更大,即冲击在就业市场的传导主要受到生产非耐用品行业的影响,对行业产值的回归中未观测到类似现象。

(四)稳健性检验

1.反向贸易流的反事实检验

中国入世后,直觉上较开放地区受到贸易自由化的冲击更大,冲击理应从较开放地区向其产品供应地辐射,而不是由较开放地区传导至其产品供应的下游。如果区域间双边贸易更多在行业内部进行,那么运用进、出口贸易流量份额构造的变量将存在很高的相关性;反之,若双边贸易集中在行业间开展,则两个变量的估计结果将有所不同。为进一步论证贸易冲击从较开放地区跨行业向外扩散的观点,以进口份额为权重构造新的反向TDS如下:

接下来,使用期初TDS和反向TDS对2002-2007年的就业和产值增长率进行联合回归,以分解两个变量对冲击的传导作用,结果展示见表6。

表6 2002年的和反向贸易流的对2002-2007年行业就业人口增长率和产值增长率的联合回归结果

结果中未观测到反向TDS与就业的相关性,正向TDS增加一单位可促进就业增长率提高92%。正、反向TDS对行业产出都存在显著的拉动作用。在联合回归中,原始TDS的估计系数变动较小,即需求冲击主要通过贸易网络向上游扩散至产品的供给地。实证结果符合直觉推断,例如北京在雾霾天加大对口罩的需求,则上游生产口罩的企业可通过雾霾这一外生冲击增加产量以及为扩大生产招聘更多员工。

2.构建新的TDS

为检验本文核心变量TDS构造方式的有效性,笔者决定选用不同的基础变量及权重构造NewTDS,用新变量对行业就业和产值增长率进行回归。

首先,构建区域关税指标NewRTCi:

NewRTCi代表i省份的区域关税变化,βik的计算方式不变,但考虑劳动力要素成本以行业产值为权重,即λik表示i省份的行业产值份额,再根据公式构造NewTDS,回归方程如下:

如表7所示,回归结果与基准回归结果基本一致,结论保持稳健。

表7 2002年的对2002-2007年行业就业人口增长率和产值增长率的回归结果

四 反事实分析

2018年,美国对华政策发生重大调整,特朗普政府发布了三份对我国加征关税的清单,如表8所示。清单以HS8位编码的形式公布,将其匹配至投入产出表行业分类,算得2018年7月至2019年12月15个分行业的关税增加值,基于2017年的数据构造RTC和TDS。行业关税展示见表9,加征关税的行业中位数和平均值是入世后16年间削减值的两倍,从上升幅度最小行业的关税加征值可知我国被限制出口的行业范围之广。

表8 美国对华加征关税详情

表9 1997-2017年及中美贸易摩擦期间行业关税变化

两国贸易摩擦期间行业关税升高大于15%的行业由大到小有交通运输设备制造、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通信设备制造、电气机械器材制造和仪器仪表制造等5个行业,行业关税涨幅几乎均高于10%。概括来看,中美贸易摩擦不到两年的时间内,制造业行业关税上升值超过了2001-2017年的累积降幅,入世后来之不易的关税削减成果不存。

图5展示了中美贸易冲突期间我国各省(区、市)的TDS绝对值均值,冲击区域差异较大,生产总值高的地区的支柱行业多在两国贸易摩擦中被加征较高关税,其中,广东的电子设备制造业,江苏发展迅猛的通信设备和通专用设备制造业更是美国主要针对和遏制我国发展的战略性行业。图6分别为各时间段内的行业TDS均值。

图5 2018-2019年区域贸易需求冲击

图6 2018-2019、2012-2017、2007-2012、2002-2007年行业贸易需求冲击

表10 2018-2019年就业损失和产值损失的反事实检验结果

五 结论与启示

本文考察了中国入世后经区域间贸易传导的需求冲击对就业和产值变动的影响,为研究外需变化在我国区域间的传导提供经验证据。研究的主要结论包括:1)冲击对就业和产值变动的影响经区域贸易渠道从产品的需求地向供给地扩散,扩散作用集中在入世后的前五年(2002-2007),第二个五年(2007-2012)传导作用变弱,第三个五年(2012-2017)只存在产值拉动效应。2)TDS只对低、中等技术水平行业存在拉动作用。3)贸易渠道对就业冲击的扩散具有异质性,对异质性行业相较同质性行业的扩散效应更强,非耐用品行业相较耐用品行业受到的影响更大。4)中美贸易摩擦期间各地就业和产值损失巨大,存在较大区域差异,有别于入世后TDS的拉动作用主要集中在中、低等技术水平行业的现象,高技术水平的战略性行业受到更显著的负面冲击。

现今逆全球化势力抬头,我国面临变幻莫测的国际贸易环境,本文的结论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发展开放型经济,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格局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的重要内容,本研究论证了坚持改革开放对就业和产值具有拉动作用,且下游冲击可带动上游行业发展的观点,也关注在中美贸易摩擦期间我国制造业受到的负面冲击,分析了贸易保护主义的弊端,为连接国际国内两个循环体系提供了经验数据论证。

基于文章结论,分析利用区域比较优势行业和贸易方向是高度参与全球价值链以及国际分工体系的国家在动荡的大环境中谋求发展的重要手段,内化国外市场有限的利好,联动国际国内两个贸易渠道,迎接国际市场的机遇和挑战,趋利避害。最后,目前是我国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迈进的关键时期,在现今面临技术打压的国际环境下,发展先进制造业、进行制造业创新迫在眉睫。

猜你喜欢

自由化入世产值
帛书《黄帝四经》之“道”的“入世”特征
出入相宜天地宽
日本印刷产业产值2018年第一季度略增
出世做人,入世做事
基于LTE网络自优化方法研究
当代俄罗斯媒体语言的显著特点及其成因
入世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差额分布问题研究
欧美对华纺织品设限一览
不可随意套用“自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