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阶段、政策逻辑及推进策略

2022-05-29靳晓光

关键词:推进策略创新创业教育

摘 要: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政策在外部、宏观上沿着国家 “以创业带动就业”和“以创新引领创业”的战略主线演进,两条主线交汇、融合,不断升级。就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本身来看,其发展经历了自发探索、多元探索、全面推进、深入推进以及不断升级等阶段。国家在政策方面则是遵循着转型发展、办学引导、渐进发展以及多元治理等逻辑持续引领推动。展望未来,在国家优先发展教育,大力支持教育,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既定战略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需朝着教育现代化、打造生态系统、自觉形成特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方向打磨特色。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政策逻辑;推进策略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高校深化改革的重要工作。近些年来,国家对此高度重视,出台了系列政策来进行推进。这些政策有的内嵌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宏大主题中,有的专门聚焦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既分散于党的纲领性文件、政府的发展规划及综合性改革文件之中,也集中見于系统性的专门政策文本之中。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政策的演进有着清晰的逻辑,认真对其进行梳理、分析,把握政策发展脉络,对高校进一步深化创新创业改革,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阶段

(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自发探索阶段(1997-2002)

创业教育发端于美国,学术界普遍把1947年2月哈佛大学迈尔斯·梅斯在商学院开设的“新创企业管理”课作为创业教育在大学中首次出现的标志。1997年,清华大学在经济管理学院开设创新与创业方向课程,标志着中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开始。由此,复旦大学、华东师大、武汉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校也纷纷进行了自发性的探索。复旦传授学生创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华东师大开设“创业教育课程”,武汉大学实施“三创”教育(创造、创新、创业教育),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科技园为平台对学生的创业给予支持等[1]。虽然,学术界把1999年视为国家创新创业的政策元年,因为在那一年,创业教育被写入《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但是实际上,由于受到传统意识、教育思维和社会观念的影响,加之缺乏一系列切实有效的优惠政策和激励措施,行动计划中提出的理念并没有产生广泛影响[2]。直到2002年4月,教育部在9所大学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试点工作,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才以此为标志进入了真正的政府引导的多元发展阶段。而在此前,则属于高校的自由探索阶段。

(二)教育行政部门引导下的多元探索阶段(2002-2010)

2002年教育部组织召开了普通高校学校“创业教育”试点工作会议座谈会,在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黑龙江大学、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财经大学、西北工业大学9所大学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试点,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并协同工商和税收部门提供政策支持,这标志着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由自发探索阶段进入到教育行政部门引导下的多元探索阶段。也标志着多部门共同扶持大学生创业政策的开始。2008年,教育部以“质量工程”项目的形式,建立了30个创业教育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已经取得了较好的预期成果。在试点和试验过程中,各高校通过探索,形成了三种模式:即以课堂教学为主导的以人民大学为代表的模式;以提高学生创业意识、创业技能为重点的,以北航为代表的模式;以创新教育为基础,为学生创业提供实习基地、政策支持和指导服务等以上海交大为代表的模式。试点和试验的成功经验,为在全国高校全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起到了重要的示范作用。

(三)教育行政部门指导下的全面推进阶段(2010—2015)

教育部2010年召开会议,印发了《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以此为标志,创新创业教育进入了教育行政部门指导下的全面推进阶段。教育部建立由高教司等四个司局构建的联动机制,形成了创新创业教育、创业基地建设、创业政策支持、创业服务“四位一体、整体推进”的格局。成立了“教育部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该委员会由知名企业家、企事业单位专家、高校教师、有关部门负责同志组成,其主要职能是在教育部的领导下,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进行研究、咨询、指导、评估和服务[3]。教育部2012年印发《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对创业教育的教学目标、教学原则、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进行了整体规划和顶层设计,同时还制定了“创业基础”的教学大纲。从而推动了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

(四)国家统一领导下的深入推进阶段(2015—2018)

国务院2015年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该《意见》分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措施、加强组织领导3部分,提出了9项改革任务、30条具体举措。由国务院发布文件,推进深化改革,标志着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进入了在国家统一领导下深入推进的新阶段。这一阶段,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已经由“以创带就”拓展为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驱动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质拓展为以创新为基础的创业,支持创新者去创业,使创新创业成为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引擎[4]。国务院2015年出台《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要求建立健全弹性学制管理办法,支持大学生保留学籍休学创业,并提出构建普惠性政策扶持体系,支持大学生创业。

(五)国家统一领导下的升级阶段(2018-现在)

2018年9月,党中央隆重召开新时代第一次全国教育大会。大会深刻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取得的显著成就,深入分析了教育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科学回答了关系我国教育现代化的重大问题,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工作作出重大部署,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教育部2018年印发《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简称“新时代高教40条”),提出要以提升人才培养能力为核心,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加速建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要求进一步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面向全体师生,结合他们所教所学专业分类实施,强化实践,搭建大学生创新创业与社会需求对接平台,让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突破口。深化创新创业教学方法、课程体系、队伍建设等重要方面的改革,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的融合。鼓励大学生在完成大纲规定的学业的同时,获取多种能力与资格证书,支持符合条件的学生参加职业资格考试。国务院2018年《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强调要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培训,把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课程纳入高校必修课体系,建设和推广创业导师制,允许大学生用创业成果代替论文参与答辩,支持高校、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深化产教融合,引入企业开展生产性实习实训。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开始进入深化改革和总体升级阶段。

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政策的宏观分析

学术界关于创新创业教育被纳入国家政策的起点比较一致的看法是1999年发布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该计划由教育部于1998年12月24日制定,国务院于1999年1月13日进行了批转。其中第二十七条提出,不但要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还要加强对教师的创业教育,通过各种方式方法引导学生、教师创办高新技术企业。因此1999年被视为国家创新创业的政策元年。

(一)以创业带动就业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政策的初衷

“以创业带动就业”政策在党代会报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有着明确的表述和体现。党的十六至十九大报告在民生、就业部分,把创业作为促进、带动就业的重要手段。十六大报告提出加强创业教育,鼓励师生创业。十七大报告则明确提出了“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思想,提出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為创业者。”十八大报告提出“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十九大报告提出“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注重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至“十三五”规划纲要中,在就业部分,“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是明确的。2006年通过的“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促进多种形式就业”。2011年通过的“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完善和落实财政贴息、场地安排、小额担保贷款等自主创业政策,以创业带动就业。2016年3月通过的“十三五”规划纲要强调,“鼓励以创业带就业,实现比较充分和高质量就业”,“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和创业引领计划,搭建创新创业平台,健全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到基层就业的激励政策”。在大学生就业方面,在国务院、教育部及相关部委印发的文件中,“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思路得到清晰的呈现。政府对于大学生的创业从工商登记、金融支持到服务指导等政策支持的范围、力度不断加大。

教育部在1999年制定的《关于进一步做好1999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意见》提出,“鼓励、支持毕业生到非国有制单位就业或自主创业”。2003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提出鼓励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与自主创业,“凡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的,除国家限制的行业外,自工商部门批准其经营之日起1年内免交登记类和管理类的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2004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提出,“有条件的地区由地方政府确定,在现有渠道中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创业小额贷款和担保。”2007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指出,“对自主创业且符合条件的毕业生,在其自筹经费不足时,可向当地经办银行申请小额担保贷款,对从事微利项目的,贷款利息由财政承担50%。”2009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进一步提出,“在当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登记失业的自主创业高校毕业生,可申请不超过5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强化高校毕业生创业指导服务,提供政策咨询等‘一条龙服务”,“扶持各地要建设大学生创业园和创业孵化基地”。2014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提出“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通过提供创业服务,落实创业扶持政策,提升创业能力,帮助和扶持更多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逐步提高高校毕业生创业比例。”2015年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该意见强调要“着力培育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引擎,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把创业和就业结合起来,以创业创新带动就业”。2018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指出要实现“创业带动就业能力明显提升”,“实现创新、创业、就业的良性循环”,“持续推进创业带动就业能力升级”。教育部、人事部等部门关于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政策更加密集,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驱动力进一步加强。从2000年至今,教育部每年的年末或第二年的年初均会印发次年或本年度关于做好高校毕业生工作的通知,就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作出安排、提出要求,并给予系列的政策支持。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也印发了《关于支持和促进就业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关于继续实施支持和促进重点群体创业就业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等文件,在税收等方面支持大学生的创新创业。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也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大学生“村官”创业富民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强小微企业融资服务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政策在大学生创业融资方面给予支持。

(二)以创新引领创业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政策的深化

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发展驱动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长期以来坚定不移推进的重大战略。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促进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把全社会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强化战略科技力量”“倡导创新文化,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至“十三五”规划以及专门规划纲要中,创新发展贯穿其中。“十一五”规划纲要强调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中心环节,“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本强国。“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创新驱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十三五”规划纲要指出,“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融入发展各领域各环节。2006年国务院发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纲要提出“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必须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贯彻到各个产业、行业和地区,大幅度提高国家竞争力”。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纲要强调“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创新驱动是世界大势所趋”“创新驱动是发展形势所迫”“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国家的优先战略”。战略目标分三步走:第一步,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第二步,到2030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创新驱动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相关专门文件中,“以创新引领创业”的政策取向贯穿其中。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指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废止所有阻碍创新的制度与思想桎梏,转变政府职能,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关键作用,激发全民的创造潜能与创新活力,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文化与制度大环境。

2015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指出: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对于点燃发展引擎、增强发展动力、加速经济结构调整具有极其现实的意义。总体思路是:更好地发挥政府的职能,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国务院2017年印发《关于强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发展的意见》指出: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创业是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创新和创业相连一体、共生共存。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发展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2018年国务院《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指出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从原来的增速阶段发展为高质量发展阶段,因此对大众创新创业的水平也有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强调要贯彻创新发展思维,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优化“双创”环境,提升“双创”版本,提升效率,切实带动就业。

三、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政策的演进逻辑

(一)高校内部教育适应外部经济变革的转型发展逻辑

经济与教育深度关联,相互促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深刻地反映着这种关系的变化。一方面,国家经济体制的转型,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党的十四大之后,我国开始实行市场经济,大学开始扩招,高等教育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以“双向选择,自主择业”代替了原来的“统包分配”。之后随着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大学生创业政策应运而生,被写进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之后,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生就业的压力越来越大,国家提出了“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战略,出台了系列的政策。在此背景下,高校开始实施创业教育。2008年世界经济危机后,国家经济开始转型,创新成为推进经济发展的引擎,于是建立创新型国家、创新驱动成为国家战略。高校的创业教育发展为创新创业教育。党的十八大后,随着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推进,经济的转型升级也促进了创新创业教育由单纯的促进就业转变为具有创新精神、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培养。另一方面,教育优先于经济发展,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后,人才成为核心动力,于是以人才培养为核心职能的教育成为经济发展的关键。在创新驱动战略下,高校通过培养创新型、引领型人才,居经济之先牵引经济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尤为迫切。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在坚持“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同时,更要坚持“以创新引领创业”。

(二)单一到协同、短期到长远的办学引导逻辑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政策的演进经历了由单一到多元的过程,主要体现在:一是从教育行政部门到多部门联动。从贯彻落实“以創业带动就业”的战略来看,大学生就业工作是整个社会就业工作体系的一部分,因此不仅仅是教育行政部门及高校的工作,而是整个社会的工作。1999年以来,教育部层面或是国务院层面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相关文件呈现出了多部门联动的特点。在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过程中,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政策也呈现出教育行政部门、科研部门、工商税务等多部门联动的特点。前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五个阶段,也充分凸显了政策演进的这一逻辑。二是从创业教育到创新创业教育。从1997年清华大学开展创业教育开始到教育部2010年印发《关于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之前,这一阶段主要强调的是创业教育,围绕学生的就业来进行。《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中首次用“创新创业教育”替代“创业教育”,之后的政策变成了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三是从大学生创新创业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2015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政策被纳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洪流中,政策更加综合和多元,层级更高。四是培养主体从单一的学校到学校、企业、社会联动。国家在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进程中,鼓励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在政策上引导和鼓励高校与政府、行业、企业合作来培养人才。国家提出创业教育的初衷是为了缓解大学生“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就业政策下的就业压力,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因此具有短期功利性。但是随着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又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和意义。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不断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将新创业教育理念升华为高等教育的理念,进而成为一种教育思想,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提升大学生创新素养,培养大批富有创新精神、勇于投身实践的创新创业人才队伍,持续增加高等教育对调结构促改革稳增长的贡献值,不仅是以创业带动就业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战略的要求,也是适应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进创新型国家战略的长期理性选择[5]。

(三)数量到质量、由低级到高级的渐进发展逻辑

早期的创业政策与大学生的就业融为一体,是就业政策的一部分。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国家关于普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的相关意见清晰地呈现出以创业带动就业的目的。这时的政策引导效果侧重于就业的数量,对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好坏主要以大学生的创业数量作为主要衡量标准。随着产业转型、技术升级,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规格不断升级,这对高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于是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高校需要不断对人才培养进行改革,以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就业质量。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成为引导和推进高校进行人才培养改革的重要突破口,被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教育理念、课程设置、实践体系、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均发生了根本变化,呈现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特点。政策变化清晰地反映出了高校的人才培养规格与社会人才需求之间的矛盾运动。当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后,国家在创新创业方面也有了新的导向,开始引导创业向高质量方向发展。

(四)行政主导、集权管理到多方参与、民主发展的多元治理逻辑

无论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外部宏观政策发展还是作为教育自身政策变迁均显现出行政主导的逻辑。在行政主导下,集权式管理成为主要方式。1999年以来国家关于创新创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密集政策和落实推进充分体现了这一逻辑。这种方式有利于破除影响大学生就业创业的体制机制障碍,有利于各项支持政策的迅速出台和推进,有利于创新创业氛围的营造。由于行政主导、集权管理,使得我国的创新创业工作和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响应、迅速发展并取得了可喜成绩。但是这种模式也存在着不足:对高校来说,缺少对教育自身发展的关照,缺少高校对政策制定的参与,相对被动的执行政策,容易造成在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方面产生运动化、功利化、简单化倾向。

对其他主体来说,由于政策主体单一,缺乏市场、社会力量参与,容易造成政策在执行过程中缺少共识、理解,形不成合力,遭遇困难。对大学生来说,作为创新创业教育政策的受益者,其在政策制定中的话语权不足以及其长远发展目标的被忽视会使政策的绩效大打折扣[6]。

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推进策略

展望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政策发展趋势,必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背景下,既要基于国家的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着眼于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对不同类型人才的需求与高校人才培养之间的结构性矛盾运动这一主线来进行,也要结合目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以问题为导向,从政策完善的角度来着力。

(一)优先发展,大力支持,加快教育现代化

教育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加速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需要优先发展教育,对教育进行更深层次的改革。2018年的全国教育大会,全面阐述了教育现代化的相关理论和实践问题,全面部署了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和建设教育强国等相关工作。2019年《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分别出台。前者是新时代建設教育强国、推进教育现代化的纲领性文件,具有指导性、战略性、全局性,也是中国首个以教育现代化为主题的中长期战略规划。后者则为政府建设教育强国、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路线图、时间表,重在问题导向,突出行动性、操作性。

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进程中,教育系统始终具有大量贡献点。在经济建设中,需要深度融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对外开放;在政治建设中,应在治理现代化、依法治教办学、加强法治教育上扎实推进;在文化建设中,应在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展文化事业产业方面大有作为;在社会建设中,应主动在促进就业、脱贫攻坚、提高收入和社会保障水平、健康中国战略、社会治理等方面积极参与;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要积极投身生态环境保护,共同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这些都是加快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使命和重点任务[7]。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推进,创造性地形成具有中国特色教育现代化的“国家优先发展教育,教育优先满足国家发展需要”的模式。其中两个“优先”,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中国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双轮驱动。近十年来,这种“双优先”模式及其互相强化的作用更加明显。在可见的将来,“双优先”模式将有助于继续深入推进中国国家和教育的现代化[8]。

作为一种教育范式,创新创业教育在国家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必将得到长期、持续、更加全面的政策支持。政策引领和驱动向着更加综合、更高级别的方向发展。

(二)多元协同,形成合力,打造生态系统

著名的管理学大师亨利·明茨伯格(Henry Mintzberg)在《社会再平衡》一书中提出:一个健康的社会是建立在三个支柱上的,即尊重政府的公共部门, 负责任的企业私营部门和强劲的自愿协会(非营利组织、非政府组织等)。要达到人性化的平衡的社会,必须实现三个部分的平衡[9]。教育与其外部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元素相辅相成,不可分割,教育的健康发展也需要实现内外的动态平衡。

创新创业教育的主体主要包括政府、高校、企业和社会。政府作为公共部门,是主导,负责政策制定和统筹。高校是创新创业教育的主体,负责创新创业教育政策的实施。企业作为市场的核心积极参与创新创业教育,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实现共赢。非营利、非市场组织等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支持者和氛围的重要营造者。“四位一体”、协同发展,共同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深化和生态系统的升级是目前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国家的相关政策对此也有明确的引导和要求。如国务院办公厅2015年印发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指出,促进高校与社会、经济、科技的深度融合,加速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勇于投身实践的创新创业人才队伍,持续提升高等教育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贡献度。国务院2017年印发的《国务院关于强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发展的意见》提出,必须坚持“融合、协同、共享”,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发展,以人才支撑为第一要素,加强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创客等主体协同,推动农村与城市创新创业同步发展,促进大中小企业优势互补,形成创新创业多元主体合力汇聚、活力迸发的良性格局。2018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务院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国发〔2018〕32号)指出“推动形成线上线下结合、产学研用协同、大中小企业融合的创新创业格局”。

因此,引导政府、高校、企业和社会提高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理顺责权利关系,激励各参与主体的积极性,建立各方联动机制,形成创新创业教育的合力是政策演进的重要趋向。为加速构建各方联动的机制形成合力,构建科学、合理的多元评价制度必不可少。高校的评估主要集中于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师资队伍、科研转化和学生的实践能力等。对企业的评估主要集中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参与和实践平台的建设。对于政府来说,侧重于后续政策的制定、配套政策的完善,尤其是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赋予高校更多的自主权,确保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提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动力[10]。

(三)深化改革,放管结合,自觉形成特色

深化重点领域教育综合改革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举措。2013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该决定提出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扩大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和学校办学自主权,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教育部等五部门2017年联合印发了《关于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若干意见》,该意见旨在进一步向高校与地方放权,给高校减负松绑,破除束缚高校改革发展的障碍,激发广大教师、科研人员教书育人、创新创业的主动精神和积极性,让高校掌握更大办学自主权,培养新时代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社会主义接班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中也提出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建立学校、政府、社会之间的新型关系,要深化教育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推进学校治理现代化。《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也提出要引导高等学校科学定位、特色发展,建立完善的高等学校分类发展政策体系。由此可以看出,调整政府与高校的关系,扩大高校的办学自主权,优化高校治理结构,引导高校实现内涵发展、特色发展是教育领域改革的重点任务。

随着高校办学自主权的扩大,在国家创新创业教育政策的引导和驱动下,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需要不断深入。从总体上来说,高校应该由被动走向主动,由响应走向自觉。近年来,国家关于创新创业教育的相关政策比较密集,政策的引导和驱动力度不断加大,这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推进提供了保障。但是,对于部分高校来说,也产生了依赖效应,出现了“运动化”“功利化”“简单化”的现象和倾向,被动响应国家的政策,千校一面,这极大影响了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推进。因此,高校把其作为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主动、自觉地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形成自己的特色是目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四)科学实施,优化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科学实施创新创业教育,需要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紧密结合,打造“五育平台”,在更高层次、更深程度、更关键环节上下功夫,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全面升级。随着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深化,其理论发展与建设实践活动不断规范化、专业化、科学化,“学科化”发展取向越来越明显。“学科化”关注过程,针对研究中存在的规范性、专业性不足等要素和环节,进行引导和培养,推动研究走向规范化、专业化。注重相对独立规则、相对明确知识和系列理论的建构。创新创业教育的“学科化”发展需要立足中国实际,兼顾“问题导向”和“学科导向”,实现“政策驱动”与“高校自觉”相结合,建构共同的教育哲学基础、明确学科边界和主体领域、加强平台建设和人才培养[11]。

对高校来说,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需要进一步完善和优化体系。具体来说主要包括课程体系、实践体系和保障体系。在课程体系完善方面,坚持层次化、类别化的原则,面向全体,分类施教。构建“统整-融入式”课程开发模式,实现创新知识与能力、创业知识与能力、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的统一,把创新创业知识与学科知识、行业知识相结合[12]。在实践体系完善方面,通过鼓励开展和参与科研项目、参加学科竞赛等途径培养、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通过政府、学校、企业和社会的联动,搭建大学生创新创业与社会需求对接平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实现协同育人、协同发展。在保障体系完善方面,把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包括目标系统、资源系统、过程系统和监控、分析、反馈系统的全方位、全过程、循环闭合的质量保障体系之中,不断提升培养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3] 教育部高教司新闻发布会”[EB/OL].http://www.moe.gov.cn/jyb_xwfb/xw_fbh/moe_2606/s3644/s3907/s3916/201006/t20100621_

91535.html.

[2] 刘文杰,张彦通.中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应然选择——基于历史分析的视角[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5):97.

[4] 王占仁.中国创业教育的演进历程与发展趋势研究 [J].华东师范大学学報(教育科学版),2016,(2):36.

[5][6] 吴立保,吴政,邱章强.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的变迁逻辑与政策建议——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J].阅江学刊,2017,(3):94-96.

[7] 如何理解2035年教育现代化目标[EB/OL].http://www.gov.cn/zhengce/2019-03/19/content_5374889.htm,2019-03-1908:10

[8] 袁振国.双优先:教育现代化的中国模式———为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而作[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4):2-16.

[9] 亨利·明茨伯格.社会再平衡[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5:7.

[10] 任胜洪,刘孙渊.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政策的演进逻辑及展望[J].教育研究,2018,(5):62.

[11] 王占仁.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学科化特征与发展取向[J].教育研究,2016,(3):56-62.

[12] 杜建群,杜尚荣.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的价值取向与目标定位[J].教育研究,2018,(5):65.

基金项目:2019年度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经费项目立项课题“新时代民办高校创新发展研究”(W2019ZH002);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立项课题重点课题“民办高校完全学分制改革实施路径研究”(JG20DA009);中国民办教育协会规划2021年度课题“民办高校完全学分制改革模式与运行机制研究”(CANFZG2103);辽宁省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应用型高校校院二级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创新研究与实践”(60)

作者简介:靳晓光(1974- ),男,辽宁朝阳人,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副校长,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推进策略创新创业教育
电子商务发展与政府推进策略研究
浅析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推进策略
新时期高校党代表任期制的思考:历史、现实与推进策略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推进策略解析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影响因素及路径探索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新常态下实现外资高水平引进来的影响因素及推进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