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全覆盖

2022-05-29陈俊波

百花 2022年1期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文化馆提升策略

陈俊波

摘 要:随着时代发展,数字化服务已经成为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渠道之一,是实现公共文化服务“零距离”和“全覆盖”的重要举措。笔者对安康市、县文化馆近年来数字服务情况进行了调研分析,本文主要从网民统计、数字化建设与服务的现状、存在不足和提升措施几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提升策略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提出,要加强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的数字化和网络建设,提高数字化和网络服务能力。安康市自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以来,对公共文化领域的数字化建设与服务提出具体的要求,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正全面铺开。

一、文化馆公共服务数字化是必然趋势

安康市现有常住人口266.89万,而其中网民人数达185.23万,使用手机上网人数达146万,其中农村网民64.2万,城镇网民81.8万。网民规模的持续快速增长、互联网模式的持续创新和数字服务的加速态势告诉我们,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时代早已来临,数字化服务不仅是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必然选择,也是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部分,是公共文化建设发展的重要方向。安康市地处陕南贫困山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公共文化设施相对滞后,探索运用数字化是实现公共文化服务“零距离”和“全覆盖”的重要举措。

二、文化馆公共服务数字化建设的现状

1.文化馆积极探索运用数字化服务。按照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标准要求,安康市借助资源共享工程和“秦岭云”“安康融媒”“文化安康”等项目的实施,于2016年在市级层面率先注册开通了“文化安康”的“一网两微”公共文化数字服务平台,现已成为全市文化馆数字化服务的主阵地。平台设置“预订预约、文化直播、互动交流”三大板块和“文化服务、场馆预订、文化资讯、文化聚焦”等六大项目,内置文旅资讯、文化直播、艺术培训、文化讲堂、文化展览、文艺赛事、国家文化云等十二个栏目。市群艺馆建成了数字文化馆,馆内设置了非遗互动墙、文旅漫游、智慧魔法墙、数字儿童画等体验区。旬阳市文化馆建成了“数字服务平台”,设置八个板块,链接国家“国家共享资源库”“教育资源库”,植入“艺术一刻钟”微课堂教学资源库,为各镇分馆设置链接端口,逐步建成数字总分馆。汉滨区文化馆利用网站、微信平台对馆内举办的部分精品展览、馆办期刊《汉滨文化(香溪)》进行数字化处理,在网站、微信平台同步推出,年点击量超过37万人次,拓宽了展览活动的覆盖面,让更多书画爱好者通过手机、电脑就能欣賞到文艺作品。白河县文化馆利用官方公众号、网站发布各类文化资讯,月均发布10余条;开通公众号预约通道,利用文化安康平台上传活动资讯。2020至2021年,新冠疫情叫停线下文化活动,倒逼市县各馆大胆尝试使用线上服务。组织开展“群众战疫”线上文艺专场展播和文学书画摄影作品微展活动,共计推出网络专题晚会12场次,展播主题文艺节目110多个,推出文学书画摄影作品1340多件(篇),点击量累计超过710万人次。

2.安康特色文化数字产品有序生产。把本市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汉调二黄”“弦子腔”“紫阳民歌”“旬阳民歌”“道情皮影”“安康小场子”等非遗项目纳入公共文化服务数字产品制作范畴。市群艺馆策划拍摄制作《秦巴深处传妙音·紫阳民歌》25集,陆续在数字平台推出;组织开展“非遗过大年文化进万家”全市优秀非遗保护项目线上集中推广展示活动。

3.全民艺术普及线上教学势头良好。围绕艺术普及推出了一批优秀的教学视频,借助数字平台面向全市推送,实现了艺术普及线上线下联通互补的局面。旬阳市文化馆精心打造“百姓微课堂”,成功推出“六大类、三十项、一百个”艺术教学短视频;汉滨区文化馆开通线上教学专栏,链接慕课资源,对原有慕课板块“艺术一刻钟”进行改造升级,建成微信小程序面向全区推送。

4.“文化直播”蔚然成风。连续数届“中国安康汉江龙舟文化节”活动盛况都是通过线上直播传遍世界。岚皋、汉滨、紫阳、旬阳等区县文化馆借助“秦岭云”“安康融媒”“手机电视台”对大型文化展演活动进行线上直播,极大地提高了公共文化服务传播率和普惠程度。岚皋县文化馆与微赞平台(直播岚皋)合作,开通手机现场直播,累计开展大型文化活动60余场次,手机观众点击量超过1000万人次。平利县文化馆设置数字文化资源终端触摸机方便进馆群众体验,为群众提供无线网络服务,数字检测系统实时全方位检测到馆人流量,文艺演出、培训、展览通过微信公众号、网站、文化安康平台进行宣传和线上展播,工作动态通过微信公众号及时更新,“戏曲进乡村”活动安排专人通过秦岭云进行直播和推广。

5.平台推广工作扎实有效。数字服务平台建立以后,群众的关注度和粉丝量直接关系到平台效能的发挥,因此,做好平台的宣传推广工作是摆在公共文化服务机构面前的头等大事。各级文化馆(站)、镇级分馆、文艺社团、艺术协会、文艺爱好者都是“文化安康”和区县文化馆数字平台宣传推广的公益大使,截至2021年3月底,累计吸粉132675人,为全力推进公共文化数字服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文化馆公共数字化服务优势凸显

1.打破时空限制开展服务。与传统的场馆阵地服务相比,数字平台是新载体、新平台、新阵地。文化馆场馆有限,服务受到时空限制,有些行动不便的群众还要受到年龄、身体、天气、交通等因素的限制,而数字化服务打破了时空限制,通过手机移动终端打开文化馆数字服务APP,就可以浏览平台上音频、视频、图片和文字资料,还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咨询窗口、评论等方式进行交流互动,足不出户即可享受文化馆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

2.服务资源容量大增。数字化服务创新了文化馆的服务内容和方式,服务资源容量无限增大,极大地提升了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一是数字服务不受工作时空限制,随时随地打开电脑和手机就可浏览和互动,解决延时和错时服务的难题。二是数字化服务满足了群众个性化服务需求,可通过平台上留言预约成为特定服务对象。三是提供文化活动新方式。可以借助数字平台,举办网上文学、摄影、书画、曲艺、舞蹈等各个艺术门类的展示比赛,参赛者只需将作品上传到数字平台,就可以开展浏览、点赞、评论、投票等活动了。四是有效解决反馈机制难的问题,数字平台可以了解和反馈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更有利于文化馆进行工作思考,有针对性地改进服务,提高服务质量。

3.数字服务备受青睐。数字平台让各种文化服务以电子的方式呈现,面对屏幕和智能设备,群众可以欣赏文艺作品的视频、图片、文字,还可以互动交流,在茶余饭后不受时空限制地享受文化服务,享受数字服务带来的快乐和美好,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生活形态。同时空间无限的平台为众多的文艺爱好者搭建新的展示平台,调动了全民创作、集体参与的热情,成为互联网新媒介下的新美学,受到广大网民和智能手机用户的青睐。

四、文化馆公共服务数字化建设的制约因素

1.对互联网传播认识不到位,技术运用不足。一是认识不到位,工作人员思想保守,不主动研究使用现代信息媒介开展工作,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互联网+”这种数字服务的优势。二是技术有限,没有全面掌握数字服务平台日常管护使用核心技术,对图片、视频的拍摄和后期剪辑处理水平不高,文字采编能力提升空间较大。三是经费投入不足,导致设施设备短缺、技術人才队伍不足,数字化建设进程缓慢。

2.服务形式单一,群众需求无法得到满足。目前的数字服务还基本停留在作品上传、信息发布的阶段;线上培训辅导仅限于培训视频的播放,缺少老师与学员的互动;线上配送资源仅限于固有资源的预约配送,缺少个性化的定制,能够按照群众需要进行个性化服务的项目十分有限。上述原因导致用户群黏性不足,反馈渠道缺失,数字平台的知晓度和认可度偏低,甚至部分粉丝流失,访问量的减少直接影响了资源效益的最大化。

3.数字资源储备不足,服务内容不够丰富。由于工作方向缺乏应有的前瞻性,历年来组织开展的各类培训、文艺展演、专题讲座、非遗视频资料等因各种原因未能留下珍贵的视频资料;采购的国家数字资源库中的资料与群众的需求有些脱节,只能满足借鉴需要;资源整合不够,文图博、电视台、自媒体资源互通共享程度不高,造成大量资源的浪费,产品内容不丰富,导致数字平台吸引力不足。

五、提升数字化服务水平的关键

1.提高认知,全力推进。文化馆(站)工作人员、民间文艺社团文艺骨干、基层文化管理员要与时俱进、同心同向,充分认识到数字化建设任务的紧迫性,认识到数字化服务的便利性,积极宣传使用数字平台,为广大群众提供一站式公共文化服务。

2.以人为本,内容为王。数字化建设要“以人民为中心”,在组织策划数字产品之前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结合不同层次和内容的需求,以不同的文化产品、媒介和体验来满足公众的需求和期望。加工数字产品要严把质量关,在选题、立意、形式、拍摄、剪辑、发布、互动、处理留言等各个环节都做到细致入微。

3.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一是要重视人才资源建设。政府要对数字技术人才培养及后续发展给予经费政策扶持,统筹构建数字技术人才引进机制及专门通道,使全市数字化服务人才队伍壮大起来。二是要重视社会资源的整合利用。通过“志愿服务+购买服务”方式将互联网、移动通信和融媒机构互联互通,将文化馆服务扩展到互联网、手机、电视、智能移动终端,让数字平台成为群众身边最便捷高效、不可或缺的信息获取平台。

4.注重创新,融合发展。合理设立“数字化建设”机构,为获得具有开拓性、引领性、标志性的数字产品提供技术支撑。应着力研发新的传输手段及多网融合技术,推动文化领域共性技术、文化产品生产服务技术、文化传播信息技术的重点突破,加大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科技在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中的应用力度,发挥“互联网+”的创新驱动作用和牵引功能,提高公共文化的覆盖率和服务效能,增强民众对数字化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获得感。

总之,互联网已经成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途径,通过门户网站、数字平台等新媒体空间获取文化服务已经成为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首选。我们只有解放思想,紧跟时代脚步,以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充分利用数字化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优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才能肩负起新时代文化馆人应有的责任担当。

(安康市群众艺术馆)

猜你喜欢

公共文化服务文化馆提升策略
作品赏析(6)
太阳第一家
作品赏析(6)
作品赏析(2)
政府公共文化服务的法理分析与法律构建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评价指标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搞好公共文化服务,推动艺术普及
关于师幼互动的文献综述
打造内外兼修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公司信息化管理与经济效益提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