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晚清民国江南地区设计艺术的转型与更新

2022-05-28何灿群河海大学授工业设计与文化研究所

建筑与文化 2022年5期
关键词:江南地区著者艺术

文/何灿群 河海大学 教 授工业设计与文化研究所 所 长

晚清民国时期是我国设计艺术从传统向现代转型、从古典向现代更新的关键时期。江南地区由于地处东部沿海,自然条件优越,历史积淀深厚,交通便捷,人文荟萃,商贸繁荣,物阜民丰。苏锡常市镇沿着南下东进的路线发展,杭嘉湖市镇迈出北上东进的稳健步伐,以上海、南京为中心的江南地区延续了“东南财赋地,江浙人文薮”的传统优势,开启了我国最早的近代化、现代化之旅,江南地区设计艺术演进历程堪称中国近现代设计艺术变迁的典型缩影。百年来江南地区设计师们孜孜以求,辛勤耕耘,成绩斐然,在设计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崭新篇章。于新世纪瞻望未来,回眸往昔,透视富有代表性的百年江南地区设计艺术发展进程,创造性地总结这份宝贵文化遗产,从中汲取智慧启示,对于树立民族文化自尊,坚定文化自信,提升设计创意品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晚清民国时期江南地区设计艺术研究》从全球史的“大历史”视野出发,跳脱“冲击/反应”论框架,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统计分析法以及跨学科综合研究法等,试图通过设计专题研究、设计学人个体速写与群像素描、设计作品形式分析和史实钩沉,力求从社会、经济、政治与文化之间的交织互动中,在法国年鉴学派史学家费尔南·布罗代尔(Fernand Braudel,1902—1985)称为“中时段”的百年范围内,考察江南地区设计艺术转型、更新及与时代的多重关系。晚清民国时期的江南地区在东西方思想文化的接触、碰撞、选择、交流、融会中,其设计文化体现为发展变化的迅疾性、呈现面貌的多样性、启蒙思想的先进性、中西/新旧纠葛的复杂性等。著者从时代精神、社会形态、经济环境、中西交流的起落浮沉角度,观察地域设计艺术的流变迁演;从留学欧美或东渡扶桑设计学人上下求索的家国情怀和殊途同归的奋发图强,洞悉我国近代设计艺术如何在江南地区萌蘖生根;揭橥此时期设计艺术的演进体现为阶段性和接续性特点,其间隐含着若隐若现的传承相沿关系。上述种种,无疑是回归“以中国为中心”的研究。

“板凳甘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著者以平常之心肆力于治学问道,“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潜心治史,埋首躬耕。全书广搜博取,除了查阅正史资料外,著者“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发掘以往“边缘化”的设计作品,例如:小说封面及插图、书刊装帧、商业广告画、报刊版式编排、报头结构、分栏设计,辅以设计学人回忆录、口述访谈资料等,从设计作品所处的政治氛围、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结构、中西交流与比较等多维宏观视角出发,力求点面结合,从动态发展过程中找寻关联,于纷繁复杂事象中提炼思想,在上下左右枝蔓缠绕中揭开问题的真相,对作品的创作目的、功用、材质、形式和母题等做出微观阐释,以增加研究的内在张力。特别是详细剖析了创刊于1872 年、终刊于1949 年的《申报》,77 年间共出版27000 余期,这对于今日的我们直观触摸“晚清民国”,了解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个不可多得的富矿。如何整理、描述、阐发、评价在这一特定时空中我国本土自办报纸的崛起与兴衰,其间折射的设计艺术演变轨迹,牵涉文人与大众、商业与政治、新知与审美、新闻与启蒙等诸多问题。书后特地附上“中国近代主要中、外文报刊择要一览表”“《申报》发刊历史沿革简表”“《申报》内容编排设计演变一览表”和“哲匠小传”四个附录,从中可以窥见著者亦留意运用富有实证色彩的量化研究方法。

透过近30 万字的篇幅,著者不仅带我们领略了一个波澜起伏的、不平凡的时代面貌,而且梳理了晚清民国时期江南地区设计艺术转型与更新的发展脉络,持论中正,材料翔实,文笔清新流畅,愿与读者诸君共飨。

猜你喜欢

江南地区著者艺术
参考文献著录规范
《第二胜者法王宗喀巴传》著者考
参考文献著录时“等”的西文应使用“et al.”
纸的艺术
明朝中后期江南地区女性服饰时尚消费状况
论明代江南民间书坊的勃兴及其社会意蕴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江南地区传统木构建筑半榫节点受力性能研究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