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州怀圣寺风貌研究

2022-05-28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硕士研究生

建筑与文化 2022年5期
关键词:礼拜天井建筑

文/吴 琼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硕士研究生

陈昌勇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教 授(通讯作者)

引言

据史料,广州怀圣寺始建于唐贞观元年(公元627 年),与泉州的麒麟寺、杭州的凤凰寺、扬州的仙鹤寺并称为中国沿海伊斯兰教四大古寺。该寺为研究我国海外交通史、建筑史、与伊斯兰教宗教史的重要实例。清真寺是伊斯兰教建筑的核心,作为其宗教的重要标志,清真寺在中国的发展是一个本土化、民族化的过程。中国清真寺经历了从唐宋时期阿拉伯式风格到明清显具中国风风格的演变,广州怀圣寺就是建筑风格演变的典型实例,并在1996 年被国务院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它作为中国最古老的清真寺之一,体现了两种建筑风格的结合——阿拉伯建筑风格与中国古建的和谐统一,反映的是伊斯兰教的开放和包容性与中国古建的魅力。而在信息文化快速发展的今天,怀圣寺今时承载的文化与形态也在经历着时间的考验。在这次的实地调研中,笔者认真观察了目前怀圣寺的周边环境、内部建筑与环境、建筑细部等,对怀圣寺的现状与旧貌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对比,思考了在当代历史文化建筑正在经历的变迁。

1 周边环境与地理位置

在调研前,先对怀圣寺的周边旧貌做了大概的了解,在唐宋时期广州设立了蕃坊以安置与管理来华外籍商人,这些商人大多来自西亚与南亚各国,他们很大一部分信奉伊斯兰教[1]。因此蕃坊可以看作是穆斯林聚居地。在怀圣寺所处的蕃坊内,保留了许多由阿拉伯语音译来的街巷名[2]。在了解了其大概的文化背景后,坐公交至广州光塔路,在距离怀圣寺有一段路程时下车。首先感受到的是广州浓重的本土生活气息,不是很宽大的道路和略显拥挤的人行道,道路两边是小的商铺与热闹的伊斯兰教餐厅。沿着人行道向前走,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小小的深巷,“甜水巷”“玛瑙巷”“仙邻巷”等,每条巷子有相同的幽深神秘感,翻新的牌坊与刷新的水泥地面多多少少破坏了原本的风味。再往前走光塔便以极其素净高耸的形象闯入视线,竖向上纯白的光塔与横向上大红的围墙形成视觉冲击。

怀圣寺旁是一个小型的开放广场,铺设的大理石地面、石凳、建筑小品、树木等,这些元素组合形成一个在进入寺庙前的缓冲空间。怀圣寺对面大大小小的伊斯兰餐厅,或多或少渲染了寺庙的宗教气氛。怀圣寺门口并没有宽阔的广场宽大的道路宏伟的牌坊,有的只是一座小小的安静的古门,在古老的街道安静地伫立。

2 建筑布局与形式

2.1 建筑布局

怀圣寺占地面积2966 平方米,是广州规模最大的清真寺。它的布局具有唐代群体建筑风貌,寺庙坐北朝南,总体轮廓大体为长方形,为庭廊楼檐式布局[3]。主轴线上是重要的几个建筑,依次为:三道门、看月楼、礼拜堂和经厅。

2.2 建筑形式

2.2.1 三道门

步入小小的前门,视线直达的是门额上有“怀圣光塔寺”匾额的二门。进入二门则是一个窄的仪门,这个类似屏风的仪门恰到好处地遮挡了游览者的视线,这或许是宗教派的婉约特点。前门与二门的空间较小,进去便能体会到独处的静谧。

从仪门绕过后下了三级台阶便来到中轴线上第一座建筑——看月楼。

2.2.2 看月楼

看月楼于康熙三十四年(公元1695年)重建,重建后现状为形似古城门的重檐斗拱形制,墙体材料为红砂岩,形制与材料的结合使其更显古朴。看月楼小巧精致,面宽5.9 米,进深4.8 米,总体外观为红墙碧瓦,上檐斗拱出三跳,内部施天花,下为类似城门出入口的拱门。由于拱门四开,因此内部通风采光效果好,看月楼的左右两拱门贯通两廊前后两门连接庭阶。位于中轴线上的看月楼即可分隔内外空间,两旁又链接廊庑,在功能与形态上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2.3 礼拜殿

看月楼北面为礼拜殿,礼拜殿与看月楼及三面廊庑围组合出怀圣寺最大的天井,天井内设有院子与默池,天井内铺地均为大理石,院子里沿中轴线对称栽种了树木,对称的园林布局与大理石铺地衬托出礼拜殿的庄严气质。通过四阶台阶便是默池,默池居于礼拜殿中间,在礼拜殿前充当殿前广场的作用,默池四周有明代遗留的雕栏环绕,雕栏古朴精致,烘托出礼拜殿的壮丽宽宏。然而据查阅的资料记载,伊斯兰教建筑原本禁用此类雕刻,而怀圣寺与众不同,大概也能体现伊斯兰教的包容性[4]。天井三面的廊庑较为低矮,清雅典雅、肃穆庄严,这是中国古代常用的建筑形式。

图1 怀圣寺区位分析(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图2 怀圣寺周边环境(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图3 怀圣寺中轴线分析(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图4 怀圣寺三道门(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图5 怀圣寺看月楼(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图6 怀圣寺礼拜殿(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位于怀圣寺的中心位置的礼拜殿,作为最重要的使用功能的建筑,它的形制与规模最为宏大,目前所留下的是1935 年的重建建筑,礼拜殿仿宫殿式古建,位于庭院与看月楼的中轴线上,是一座三面围廊、绿琉璃、歇山重檐、带斗拱的钢筋混凝土仿古现代建筑,其耸立于巨大的默池上,显得高贵威严。礼拜殿在北、南、东三面设有木材拉门(用礼拜殿的红木梁柱加工而成)[5],殿内空间庞大且具有伊斯兰教跪拜时所需的空旷特征,可同时容纳三百人做礼拜。

2.2.4 光塔

另外一个重要的建筑并没有位于怀圣寺的中轴线上,它就是位于怀圣寺西南角的光塔。该光塔为明显的阿拉伯风格,与中国古塔的形制、颜色、材料均不同。中国古代高塔多为木材或石材的佛教宝塔,且多为带飞檐与底座的楼阁式与密檐式,少有亭阁式、覆钵式、金刚宝座式等。光塔风格迥异,是不可多得的宗教遗址,塔整体为纯白的圆筒形,塔身逐渐收小,塔的平面为圆形,底径为8.85 米,墙身厚度为0.6 米。在塔顶平台建有一圆柱形小塔,八角形塔顶,塔顶目前为宝葫芦顶。光塔的这种显著的阿拉伯风格,在靠近街市的怀圣寺西南角,给人以一种直接的感官与认知的冲击[6]。

2.2.5 其他建筑

怀圣寺除了上述典型建筑,还有一些附属功能建筑。礼拜殿东西各有一个碑亭,礼拜殿的西北边为沐浴室,东边的建筑为藏经厅,西廊后面是一栋二层的现代楼房与一栋外宾接待室,作为开经与办公用房。东廊后面的建筑为办公室与会客室(拟建作为女礼拜殿)。碑亭与东廊墙壁展示有历代碑碣,南廊用玻璃隔出围墙使用的土石,在西廊上陈列着体现怀圣寺变迁的照片[7]。

怀圣寺的唐代建筑形制、建筑群布局形式与阿拉伯建筑形式结合,塔与寺的对比,内部装饰与外部形制的对比,中轴线的严谨与次轴线的风格迥异等,在庄严肃穆中并不显呆板。

3 建筑改造部分现状分析

在调研怀圣寺时,笔者观察到它经历了一些改造与加建。具体表现在部分建筑的修缮与相关建筑加建后与怀圣寺接通成为了一个整体。

怀圣寺的东侧是新建的广州寺伊斯兰教协会,它是一座钢筋混凝土的现代建筑,墙面为红色的涂漆,与怀圣寺的院墙相得益彰。入口处与怀圣寺入口类似,小且精致。建筑总体为现代建筑的风格,在窗与阳台的外部加入了伊斯兰教的图案元素,在屋顶处也围有怀圣寺窗口元素的栏杆。建筑有两个入口,一个沿街设立,一个位于怀圣寺内部。沿甬道开口,从甬道的次入口进去,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天井。天井内布有小的水池景观,天井四周布置的通向二层与屋顶的露天楼梯,内部颜色统一以红白为主,与檐部结合,具有伊斯兰风格。登临屋顶,可以从上俯视怀圣寺内部,也别有一番风味。

通过甬道后向左拐便是光塔所在的花圃院,园拱形的院门西侧墙壁上是大的标语,颇具现代感,在西南角的花圃院增设了一个现代的一层楼房,铺贴的面砖与光塔的形象格格不入。

图7 怀圣寺光塔(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图9 怀圣寺加建空间(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图11 怀圣寺礼拜殿立面图(图片来源:岭南园林测绘图集)

图12 怀圣寺礼拜殿立面图(图片来源:岭南园林测绘图集)

在建怀圣寺中部的西侧,建有广州寺回族历史文化研究会,是具有绿色宝顶、绿色琉璃斜坡屋顶的三层砖混建筑,建筑的入口与天井的廊庑连接,也可通过光塔花圃院的拱门到达。外立面的青砖与拱形的窗与怀圣寺内部的青砖院墙、拱门相得益彰。而建筑入口大厅由于后期改造,铺设的大理石地砖、现代的玻璃天井盖等内部装饰略显现代风格。

在东西碑亭东西两侧,原本为低矮的建筑随着现代化的建筑建设,贴紧围墙新建了现代化建筑,这些建筑与伊斯兰教的风格迥异,且大多为四层及以上的混凝土楼房,影响了怀圣寺内部视线与整体性[8]。

4 建筑细部分析

怀圣寺内的某些细部耐人寻味,例如看月楼的红砂岩石墙是明代的遗迹,大殿使用“勾连搭”的起脊方式,采用中国庭院建筑常用的影壁、回廊等,采用古建的匾额、楹联、彩绘、砖雕等传统装饰方式。

在怀圣寺的入口,在匾额处刻印阿拉伯语“清真寺”,进入寺内,二门门额额书为中文写的“怀圣寺”,一门内西侧开小洞,用琉璃的柱体装饰,空间小却精致。中门门额额书“教崇西域”[9],通过甬道后是看月楼,看月楼的藻井内是阿拉伯语书写的文字,内部四开的拱门均有匾额。天井内的庭院,沿中心主路对称栽种了植被,在上默池的台阶两侧更是对称种植了高大的乔木。从远处看,建筑定格于两树之间,烘托出庄重肃穆的气氛;殿前沿廊柱摆放的景观植被更添精致之感。

廊庑视觉透视下的构图也令人称赞,并不似古建内的廊道一般,在视线下毫无阻隔,怀圣寺的廊庑由于有看月楼的隔断,并在两侧尽端均开有拱门,在视线上便呈现有拱门层叠之感。

结语

怀圣寺经历了千余年的风雨,建筑经历了修缮加建等,它见证了中西文化的交融交流。虽然物质范畴正在经历改变,但是精神文明依然永存,它如今也正在体现别样的风味。经过这次调研,能感受到现代与历史的碰撞,能感受到现代发展给历史遗留物带来的改变,能感受到人们对于文化精神延续做出的努力与尝试。纵然可能存在些许不足,然而历史总是在不断地尝试与努力中得到进步的,我们要做的正是在保护历史的同时不断地探索。

猜你喜欢

礼拜天井建筑
不同火源位置情况下的内天井结构建筑
Neve Tzedek天井住宅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英文目录与摘要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天井庭园,幻境犹深
雨天
节俭教育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