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rtPA静脉溶栓后24 h内应用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浓溶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价值分析

2022-05-28郑燕

中外医疗 2022年4期
关键词:达拉溶栓例数

郑燕

山东省德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山东德州 253000

脑梗死在我国已成为脑血管疾病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其发病率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饮食习惯及生活习惯的不断改变而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现已成为导致我国居民致残、致死的重要疾病之一[1-2]。通常情况下患者在发病后,需要在24 h内接受静脉溶栓治疗,使之生命安全得到良好保障,其中最为常用的药物为阿替普酶(rtPA),相关研究发现,通过应用rtPA静脉溶栓治疗后,虽然可以使患者闭塞血管得以疏通,并使梗死区域血液供应得以恢复,但在治疗后24 h内依然会有大量自由基产生,进而对其脑血管壁产生损伤,对患者预后效果带来不利影响[3-4]。有研究显示,若在此期间应用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能够产生更为理想的预后效果,该药物属于一种复合制剂,是在传统依达拉奉注射液的基础之上将右莰醇结构融入其中,不仅能发挥依达拉奉原有抗自由基效果,同时还能进一步强化其清除效果[5-6]。为进一步深入探究其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该文选取63例2020年6月—2021年7月来院接受医治的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63例因脑梗死来院接受治疗的患者,应用随机抽签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31例,男20例,女11例;年龄53~78岁,平均(63.58±2.66)岁。对照组32例,男19例,女13例;年龄54~77岁,平均年龄(63.71±2.58)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该研究已经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患者家属均知情同意,并在相关知情文书中签署名字以示确认。

纳入标准:①经过临床诊断符合脑梗死患病标准;②具有完整临床资料;③首次发病;④发病时间在5 h及以内;⑤存在神经功能缺损。

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患者;②合并有传染性疾病的患者;③合并精神障碍性疾病的患者;④合并恶性肿瘤类疾病的患者;⑤合并严重肾、肝等脏器功能不全的患者;⑥既往存在颅内出血病史的患者;⑦对该次研究中的药物存在用药禁忌证的患者等。

1.2 方法

两组患者在入院后均应用相同的方式开展临床医治工作,主要包括调节患者血压水平、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通过静脉滴注甘露醇的方式确保其颅内压得到降低,另对其采用针对性的药物保护治疗,以确保患者脑细胞损伤得到良好控制,并改善机体微循环。

在此基础之上,针对对照组患者施以rtPA静脉溶栓治疗:静脉给予注射用rtPA(批准文号S2016 0054),剂量为0.9 mg/kg(最大剂量90 mg),先静注射总剂量的10%(1 min内),剩余剂量60 min内静滴完。观察组患者在接受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同时,于治疗24 h内实施依达拉奉右莰醇(国药准字H20200007,规格:5mL:依达拉奉10mg与右莰醇2.5mg)注射用浓溶液治疗:取37.5 mg该药物同100 mL氯化钠溶液充分混合,通过静脉滴注的方式进行给药,2次/d。两组均接受连续2周的临床治疗。

1.3 观察指标

对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指标进行分析,包括D-二聚体水平(D-D)、抗心磷脂抗体(ACA)。在患者治疗前后分别对肘部静脉血实施血液样本采集,采集量为2 mL,经过10 min离心后(3 000 r/min),获取上层血清,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以上指标进行检测。

对治疗不同阶段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变化情况进行分析,通过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NIHSS量表)进行评价,其评价时间包括治疗前、治疗1周、治疗1个月、治疗3个月,分值为0~42分,分值越低,表示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效果越好。

对两组患者临床总疗效作出比较分析,包括痊愈、显效、有效和无效,主要针对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变化情况进行评估,若该指标分值结果降低幅度在90%及以上,为痊愈;若该指标分值结果降低幅度为46%~89%,为显效;若该指标分值结果降低幅度为18%~45%,为有效;若该指标分值结果降低幅度不足18%,为无效。临床总疗效=(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00%。

对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包括呕吐、头晕、出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呕吐例数+头晕例数+出血例数)/总例数×100.00%。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指标对比

组间治疗前D-D、ACA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D-D、ACA均有显著降低,同时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指标对比[(±s),mg/L]Table 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indicator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mg/L]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指标对比[(±s),mg/L]Table 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indicator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mg/L]

?

2.2 两组患者治疗不同阶段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变化对比

两组患者治疗前NIHS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NIHSS评分均开始逐步降低,同时观察组各个阶段评分结果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不同阶段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变化对比[(±s),分]Table 2 Comparison of changes in the degree of neurological defici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at different stages of treatment[(±s),point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不同阶段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变化对比[(±s),分]Table 2 Comparison of changes in the degree of neurological defici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at different stages of treatment[(±s),points]

?

2.3 两组患者临床总疗效对比

与对照组临床总疗效75.00%相比,观察组96.77%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临床总疗效对比[n(%)]Table 3 Comparison of total clinical efficacy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n(%)]

2.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n(%)]Table 4 Comparison of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n(%)]

3 讨论

脑梗死在临床中也被称为缺血性脑卒中,其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一旦患病,将会对患者生存质量带来诸多不利影响[7-8]。在患者实施临床诊治的过程中,应当将治疗的重点放在闭塞血管再次疏通上,同时患病后,需要在溶栓时间窗予以及时的治疗,从而降低致残甚至致死风险[9-10]。现阶段最为常用的治疗方法为rtPA静脉溶栓治疗,该方式能够对患者闭塞血管有积极作用,并进一步加快梗死部位血液流通速度,进而改善患者的预后效果[11]。但在治疗的过程中,患者机体会产生大量的自由基,其在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往往会发挥诸多作用,继而对细胞膜产生破坏,使脑神经元大量死亡,使得患者脑神经功能会到严重影响[12-13]。应当配合有效的临床药物共同治疗,以确保氧化应激因子能够得到良好控制。

随着医学研究的逐步推进,人们发现利用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浓溶液联合治疗能够产生更为理想的诊治效果[14-15]。该药物是在原有依达拉奉注射液的基础上增加的复合物质,不仅能够对炎症因子水平产生有效的抑制效果,同时能够进一步确保氧自由基对脑细胞的破坏,使脑细胞得到有效保护[16-17]。在该研究中,观察组治疗后各项临床指标均有显著降低(P<0.05),分析原因为:在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液中,依达拉奉与右莰醇的比例为4∶1[18-19],前者属于氧自由基清除剂的一种,具有较强的清除效果,作用在机体中能够从血脑屏障中顺利通过,从而抑制脑细胞膜的氧化程度,对脑细胞产生进一步的保护效果[20-21]。而后者可以抑制炎症因子,因此二者联合制成的复方制剂可以产生更为理想的应用效果。另外,该次研究中,观察组治疗后不同阶段的NIHSS评分结果均显著较对照组更低(P<0.05),该指标的研究结果说明其对于脑神经细胞可以产生较好的保护作用。同时该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77%显著高于对照组75.00%(P<0.05),该指标结果与刘晓梅等[22]在其研究中提出观察组总有效率95.92%高于对照组81.63%(P<0.05)的结果一致,说明其在临床中具有较强的可行性。此外,二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其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诊治工作非常关键,首先对其采取rtPA静脉溶栓治疗,为进一步提升其诊治效果,应当在24 h内利用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浓溶液开展联合治疗,患者整体诊疗效果得到显著提升,且各项临床指标均明显改善,安全性高,适合深入普及使用。

猜你喜欢

达拉溶栓例数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更正
十天记录达拉维佳能EOS 5DS印度行摄
精确制导 特异性溶栓
PCI 术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给予依达拉奉的效果评价
患者术后躁动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急性脑梗死早期溶栓的观察与护理
改良溶栓法治疗梗死后心绞痛的效果分析
CT灌注成像在rt-PA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价值
达沙替尼联合氟达拉滨对慢粒K562细胞的抑制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