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真禅是福壶”创作意境

2022-05-27

山东陶瓷 2022年1期
关键词:陶刻壶盖泥料

芦 宽

紫砂壶艺是中国传统艺术品中的一朵奇葩,不仅具有精美的艺术表现和极高的收藏价值,更具有独特的实用性。也正是这种实用性使紫砂壶艺术与人之间独有一份亲近的关系,比其他艺术品多了一份温暖。图1“真禅是福壶”一方面是源于佛教文化中的“禅”,另一方面则是具有吉祥意义的“福”,作者巧妙地结合,使作品体现出中国特色的人生哲学。本文综合工艺与文化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说明作品的艺术特征,解读作品的主题内涵。

图1 真禅是福壶

1 “真禅是福壶”的泥料

紫砂壶艺术在五百余年的发展中形成了稳定的特征,尤其在泥料方面体现地最为鲜明,泥料烧制后的颜色分为紫泥、红泥、段泥等多个种类。此壶用的泥料是紫砂壶中最经典的一种,作者借此泥料主要表现紫砂壶的传统特色,并烘托出“禅”的深邃与“福”的深厚。

紫砂壶别名“紫玉金砂”,“真禅是福壶”所呈现地是“紫玉”之美。壶的表面是紫檀色,红中带紫,紫中又有棕,色彩层次丰富,且每种色彩的特点都能体现出来:红的华丽、紫的高贵、棕的朴素,这种独特的效果为紫砂泥所独有。作品泥料色彩醇厚、均匀,作者不仅保证了泥料的细腻感,也保留了泥料的砂质肌理特征,并进行了一定程度地打磨,使壶的表面呈现出细润的光泽,更显作品之精湛。

“真禅是福壶”的色彩与质感一是代表了紫砂壶创作的审美特色;二是体现了紫砂壶制泥工艺的精湛。奠定了作品的传统气韵,让人们能够沉心静气,逐渐进入到壶的世界当中。

2 造型中的“禅”与“福”

“真禅是福壶”在造型的设计上简单又可爱,作品的体积十分娇小,可轻松置于手掌之中,是赏玩佳品,这样的体型也是紫砂壶作品的特点之一。

“真禅是福壶”采用的是圆形,与紫砂壶中的经典款式“掇球壶”颇为相似。壶身是一个非常标致的饱满圆球体,形如一粒天然形成的大珍珠,将紫砂壶圆器那珠圆玉润的美感发挥到极致。线与面之间结构紧密,轮廓线条完整,弧面弧度恰到好处,圆而不憨,巧而不滑。为了平衡壶体,创作在壶的底部镶嵌了纤薄的圈足,不仅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也能将壶身形态衬托地更加分明。

作者将壶身顶部拍打的较平一些,上接一段非常短促的颈部,以区分开壶身与颈部的结构。壶盖如一顶圆帽,是一个半圆,壶颈部与圆盖边缘的圆线立体,构成的是紫砂壶中经典的“子母线”结构。壶盖中央镶嵌了一粒完美的圆珠的子,与壶身造型交相辉映,两颗“明珠”铸就了作品的辉煌。

壶嘴圆胖,短小可爱。环形把手线条流利,弧度带有张力,且线条从上到下有着明显的变化,不死板,上端的“飞”灵动飘逸,更可提供重要的支撑功能。

壶中的壶钮、壶盖与壶身的原型皆是圆形,三者的大小比例配合完美,如三颗玉珠串联而成,故称为“掇球”。此款壶型工艺难度较高,故作品的价值也就有所保证。

“禅”是一种随和、空灵的境界,象征“禅”之修为,提醒人们修行到一定程度一切便可水到渠成,其中包含着贵在坚持的人生道理。圆形在中国文化中有吉祥意义,作品处处为圆便是处处有“福”。

3 陶刻装饰的文化境界

“真禅是福壶”还结合陶刻装饰,“真禅是福”四个大字整齐地分布在壶面之上,笔画有力,横平竖直,尽显中国风骨。更为独特的是,作者运用的是中国古体文字,字形复杂,充满历史韵味,提升了作品的文化境界,代表了“禅”之哲学的历史悠久和福所代表的吉祥文化的深厚。

陶刻装饰是对作品主题的直接表达,文字装饰左侧还带有纵向排列的“真禅是福”四字,以帮助人们理解作品的主题,可见创作的细心。“真禅是福壶”在经典款式与陶刻文字的配合下散发出浓厚的古韵气息,文化感极强,有力地体现了紫砂壶在艺术与文化两个方面的价值,让人们充分感受到紫砂壶艺术的历史悠久与内涵魅力。

4 结语

“真禅是福壶”不仅有着高雅的“禅”的境界,还有着深厚、真挚的情感,让人们有着多重体会。在内涵上丰富、宏大,其目的不仅让人们放松、休闲,更注意以内在的民族文化、精神等启发人们享受隽永,让紫砂壶精神流传。

猜你喜欢

陶刻壶盖泥料
论陶刻作品“逍遥游”的艺术审美以及人文内涵
陶情养性,刻意求工
——论《圆满》中的陶刻意境美
浅析国画与陶刻之间的关系
——以“梅兰竹菊四君子陶板”为例
伪造的情书
盘山行旅,山店风簾
——浅谈陶刻作品“山店风簾图”的陶刻艺术以及寓意内涵
浅谈紫砂壶手工成型中泥性的应用
制怒
一头扎进醋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