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乙肝肝纤维化患者肝组织FAK、PI3K的表达及意义

2022-05-27孙芳芳张蔓娜梁跃东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2年5期
关键词:阳性细胞激酶乙肝

孙芳芳,万 亿,张蔓娜,梁跃东

(贵阳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 感染科,贵州 贵阳550004)

目前,乙肝已经成为威胁生命健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随着疾病的进展,最终进展为肝纤维化,它与肝硬化属于乙肝同一个动态变化过程,且二者病理路径相同。所以,采取何种举措来阻断肝纤维化的进程,是临床治疗乙肝肝纤维化乃至肝硬化的一个重要方面。乙肝纤维化的发病主要是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的异常沉淀以及过度合成所引起。在此过程中,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s,HSC)活性被激活,从而使得胶原合成量不断增加,由此可知,HSC在乙肝肝纤维化形成和发展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1-2]。除此之外,其他因素如局部粘着斑激酶(Focal Adhesion Kinase,FAK)、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PI3K)参与了HSC的调控过程,以往研究表明在肝癌、造血细胞肿瘤等恶性肿瘤中FAK、PI3K表达升高。本研究着重探讨了上述两种因子在肝纤维化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具体临床意义,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100例肝组织均来自于贵阳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2017年11月30日-2018年9月30日期间收治的乙肝肝纤维化患者,其中男68例,女32例;年龄33-78岁,平均(52.29±10.21)岁。所有入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制定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的临床诊断标准[3],均经病理肝纤维化分期诊断,其中S0期、S1期、S2期、S3期及S4期例数分别为16例、20例、25例、24例及15例。

1.2 检测方法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使用弹射式组织活检枪法获取肝脏组织(所取肝脏组织长度在10 mm-15 mm范围之内)。肝组织取材之后,立刻使用浓度为10%的甲醛予以固定,经脱水、包埋等步骤,后连续切片(厚度为4 mm)。按照一定的顺序,对上述肝切片组织进行HE染色。采用SP法,对肝组织进行FAK与PI3K免疫组化标记,其中阳性对照为血管壁的阳性表达,阴性对照则采用PBS缓冲液代替一抗。

1.3 半定量分析半定量分析主要包括染色强度与阳性细胞数评分两个方面。其中,染色强度评分标准;(1)0分表示无色;(2)1分表示浅黄色;(3)2分表示棕黄色;(4)3分表示棕褐色。阳性细胞数评价标准:选择5个观察视野,于200倍镜下进行观察,对阳性细胞数进行计数:(1)1分表示阳性细胞比例≤10%;(2)2分表示阳性细胞比例在11%-50%范围之内;(3)3分表示阳性细胞比例在51%-75%范围之内;(4)4分表示阳性细胞比例>75%。染色强度评分与阳性细胞评分之间相乘,得分为3分记为“+”,得分为4分记为“++”,得分≥5分记为“+++”[4-5]。

2 结果

2.1 不同肝纤维化病理分期下FAK、PI3K阳性表达积分对比随着肝纤维化分期不断增加,FAK及PI3K阳性表达积分随之而显著增大,且S1-S4期FAK及PI3K阳性表达积分均显著高于S0期(P<0.05-0.01),见表1。

表1 不同肝纤维化病理分期下FAK、PI3K阳性表达积分分)

2.2 FAK、PI3K与肝纤维化分期之间的相关关系分析根据表1结果,采用直线相关性分析方法,结果显示: FAK、PI3K与肝纤维化分期之间呈显著的相关性(P均<0.05),见表2。

表2 FAK、PI3K与肝纤维化分期之间的相关关系

2.3 乙肝肝纤维化组织中FAK、PI3K的表达积分与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分析

乙肝肝纤维化组织中FAK、PI3K的表达积分与卫星结节、淋巴转移之间呈显著的相关性(P均<0.05),见表3。

表3 乙肝肝纤维化组织中FAK、PI3K的表达积分与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

3 结论

目前,临床上研究已证实:乙肝肝纤维化进展的原因主要为为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s,HSC)被激活后转化为成纤维细胞,并促使机体分泌大量的细胞外基质[6]。肿瘤的发生为多种细胞生理过程,其中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的异常为导致细胞癌变的主要原因之一,而FAK与PI3K等在此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多种转导路径可对HSC活性进行调节,FAK被激活,从而引起级联反应的发生[7]。研究表明:乙肝纤维化进程中,细胞间发生黏附反应是较为关键的一个环节,而FAK、PI3K作为信号传递过程中的常见信号分子,其在HSC黏附与ECM之间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ECM通过传导FAK、PI3K信号,从而对HSC活化增殖及凋亡等过程加以调控。

FAK是一种非受体型蛋白酪氨酸激酶,在多种高转移性肿瘤呈表达较高,尤其是消化系统肿瘤[8],FAK分子之间会发生磷酸化作用,可对多条细胞内信号转导路径起到激活效果。目前,关于FAK与乙肝肝纤维化之间的关系,临床认为可能通过其调节细胞发育、肝细胞增殖与凋亡等过程以及介导肝细胞在ECM上黏附以及细胞骨架重构等过程发挥相应的作用[9-12]。Yan M等[13]通过研究发现:FAK与HSCs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当对HSCs增殖过程产生刺激作用时,FAK聚集度随之而增大;当对HSCs增殖产生抑制作用时,那么FAK活性也随之而降低。本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乙肝肝纤维化程度地加重,肝脏组织中的FAK阳性表达率也随之而显著升高,且FAK阳性表达率与乙肝肝纤维化分期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由此可知,FAK在乙肝肝纤维化进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PI3K为一类磷脂酰胆碱激酶,调节细胞的分裂、分化,并参与凋亡细胞生长信号的调控,与肿瘤的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14]。细胞因子及其调节网络在肝纤维化形成中起到的调节作用逐渐被人们认识,而在众多细胞因子当中,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latelet 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在肝纤维化进程中所起的作用尤其引人关注。有研究发现:PDGF可对Ras蛋白产生激活作用而发挥磷酸化反应,从而加快HSC从细胞暂未分裂时期(G0期)进入至分裂期(S期),并快速发生增殖反应[15-16]。此外,PDGF还能够对PI3K路径加以调节,当HSC细胞增殖较快时,PI3K分子则出现过表达的情况,从而加快HSC细胞的有丝分裂进程,而有效抑制HSC细胞出现凋亡反应[17-18]。一项体外细胞的研究[19]证实:抑制 PI3K/AKT 通路的活化,能够抑制肝癌细胞增殖,并且加快细胞凋亡。

综上所述,乙肝肝纤维化患者肝组织中存在FAK、PI3K过表达的情况,其可作为临床评估乙肝肝纤维化程度的重要基础因子,从而为临床诊疗乙肝肝纤维化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猜你喜欢

阳性细胞激酶乙肝
依达拉奉右莰醇对大鼠液压冲击脑损伤模型的神经保护作用
大鼠永久性脑缺血后脑内Nestin 的表达变化
胱天蛋白酶募集域蛋白9在胰腺腺泡细胞导管组织转化中的作用
远隔缺血预适应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缺血半暗带区PERK/p-eIF2α通路及自噬的影响
五项报告教你看懂乙肝
癌细胞“杀手”
不再为乙肝“愁断肠”
抑制糖原合成激酶3a可减轻6—羟基多巴引起的SH—SY5Y细胞损伤
乙肝妈妈可以放心母乳喂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