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准服务视角下的职业教育就业指导课程体系构建

2022-05-27伍东升

教育教学论坛 2022年17期
关键词:精准服务就业指导职业教育

[关键词] 精准服务;职业教育;就业指导;课程体系

[基金项目] 2019年度安徽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能力提升计划暨“三全育人”试点省建设奖补项目“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名师工作室‘匠人匠心辅导员名师工作室’”(sztsjh2019-2-45);2019年度安徽省第三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项目“构建以工匠精神為核心、产教融合的现代工科院系育人体系”(皖教工委函〔2019〕269号)

[作者简介] 伍东升(1975—),男,安徽无为人,工程硕士,合肥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职业教育、汽车技术研究。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2)17-0061-04 [收稿日期] 2022-01-18

毕业生就业工作状况关系到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关系到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各高校都把就业工作列为“一把手”工程,为毕业生就业提供了优质的服务及最大的支持与帮助。高校就业工作是系统性工程,其中与大学生联系最密切、最重要、最全面的是就业指导课程,它对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帮助毕业生提高职业生涯管理水平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1],会影响毕业生的整体就业状况。

作为占高等教育“半壁江山”,以培养应用型高技能人才为目标的职业教育,它的性质决定了就业指导课程教育有别于其他高等教育,要把握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把就业指导工作与现代产业用人需求对接起来,构建具有针对性、专业性和实用性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发挥精准指导服务作用,以提高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和专业相关度,减少就业离职率,实现毕业生完全且高质量的就业。

一、职业教育就业指导课程存在的问题

2007年教育部明确要求高校把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纳入人才培养工作,列入就业“一把手”工程[2],但目前我国大多数职业教育的就业指导课程仍停留在应试教育模式,以统一的标准和内容来要求所有的学生,难以满足不同专业学生的差异化、个性化需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内容以理想价值为主

职业教育就业指导课程教材一般都是规划教材或自选教材,考虑其通用性,教材内容主要以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就业技巧与政策、创新创业等理想、价值、政策为主,很少考虑专业之间的差异性、岗位的实际应用性等。对产教融合、校企深度合作背景下的现代职业教育来说,就会出现就业指导课程所教内容与未来实际就业岗位脱节的现象,就业指导课程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出现了有的汽车类专业学生甚至直接把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定义为“卖车的”。

(二)教学队伍以思想政治教师为主

大多数职业教育就业指导工作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之一,就业指导课程一般由思想政治课程教师或辅导员兼任,真正职业化、专业化的就业指导教师不多。而思想政治教师对行业发展的关切度不高,对专业了解的广度和深度不够;辅导员日常事务繁杂、教学方式单一、对政策的理解不够,都会直接影响就业指导课程的效果。

(三)教学方式以课堂灌输为主

目前职业教育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方式还停留在课堂灌输、专家讲座等形式上,教学班级也以大班授课为主,学生上课积极性不高,为了修学分而上课,不是想通过就业指导课程来指导帮助自己就业创业,因此背离了开设就业指导课程的实际意义。部分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得很好,但到实际工作岗位后却对自己的岗位职责、应该具备的能力和素质、未来晋升发展通道等不是非常了解。

(四)教学软件以书面纸质为主

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是一个系统工程,就业选择也是一个基于综合分析后的结果。随着网络的普及,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大学生职业能力测评、职业心理测试等App也越来越普及,通过职业兴趣、职业能力、性格气质、职业发展等就业指导测评模块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评估分析自己,理性选择就业方向。但目前不少职业教育对大学生职业能力方面的测试水平还相对落后,停留在书面讲解或纸质测评阶段。

二、职业教育就业指导课程体系构建

职业教育就业指导课程体系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全面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及国家有关大学生就业创业政策等精神,紧密联系当前国家经济和职业教育发展形势,查摆问题、理清思路、创新思维、改革模式,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市场需求、专业特色、学生阶段特点等进行设计,积极探索符合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构建“与时俱进的课程内容+贴近岗位的职业指导+团结活泼的教学氛围+精准信息的资源服务”的课程体系,实行精准就业指导服务,促进毕业生完全且高质量就业。[3]

(一)与时俱进的课程内容

把课程内容与国家政策、产业政策等相衔接,与企业用人标准、个人职业发展等相融合。

1.紧跟国家政策和形势。为切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这一民生工程,国家先后出台了很多鼓励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政策,如鼓励中小微企业、新兴业态、服务基层、服务国家战略、国际组织就业,鼓励大学生应征入伍,创业场地资金扶持政策,等等。就业指导课要把国家政策讲解到、讲解透,使学生充分了解国家政策,响应政策号召,更加灵活地选择未来的就业方式。

2.顺应产业发展趋势。在“互联网+”经济时代,产业的发展在不断变革、升级、创新,就业指导课程内容要充分体现国家战略、国家产业政策等,充分展现国家经济产业发展的新态势和新方向。如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有关政策、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2018年中国汽车产销首次出现负增长等,让学生了解产业发展方向和趋势,更有目标性地选择未来的就业方向。

3.明确岗位能力素质。围绕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企业用人标准,规划编制出具有专业特色的就业指导课程内容。企业岗位技术标准要求专业课程要有教学设计,企业岗位能力素质标准要求就业指导课程要有设计,就业指导课程要充分展现现代企业的用人能力素质要求。如汽车4S店的IDCC(数字营销)岗位,不仅要求学生是合格的销售顾问,还要是合格的网络管理人员。让学生了解企业用人岗位标准和要求,从而更有针对性地选择未来的就业道路。

4.融入职业发展规划。在课程设计时,把课程内容划分为不同模块,每个模块之间相互关联,循序渐进地开展产业认知、职业认知、职业选择和发展、就业技巧、政策解读等指导,同时勾画出发展规划思路。如汽车类专业群就业指导课程内容设计以每周2节课,共8周为例(见表1),让学生逐步了解职业、就业、政策及发展等,从而更有信心地面对未来的就业大潮。

(二)贴近岗位的职业指导

课程设计中要贯穿专业岗位能力,让学生明白未来从事的岗位具体做什么,需要什么样的人,怎么去发展,等等。

1.岗位描述的指导。详细介绍学生所学专业未来就业的岗位有哪些,这些岗位的主要职责是什么。如汽车行业的就业岗位有汽车技术研发、生产装配、销售顾问、服务顾问、机修、美容等岗位,以及各个岗位如何工作,让学生清楚地了解未来就业的岗位。

2.岗位标准的指导。每个人的职业兴趣影响其未来的岗位方向,每个岗位需要不同素质能力的人。要教会学生如何分析自己、分析岗位标准。如汽车销售顾问的外向性格、语言表达能力、人际关系等,让学生了解岗位的基本素质和能力,明白自己的优势,弥补自己的不足,从而在未来就业中实现“人岗匹配”。

3.岗位发展的指导。在校企深度合作中,把企业优秀员工或者工作5年左右的优秀毕业生请进课堂,请他们分享自己的岗位发展经历,如銷售岗位的销售助理—销售顾问—销售主管—销售经理—销售高管(或创业)等,让学生知道岗位发展的晋升通道,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规划好职业发展道路。

(三)互动活泼的教学氛围

采用圆桌式或分组式教学互动课堂,就业指导课教师发挥主持人的角色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参与互动。

1.报数分组的“企业”团队。课程开始前,首先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目标就业岗位和想获取的就业帮助等,为在课程中精准指导服务打好基础;其次报数分组,分组的基本原则是每组有一个不同岗位人员的学生,为情景式课堂做好准备;最后每组选出组长,明确每个人的岗位分工,组建一个临时企业团队,注重培养团队能力和责任意识。

2.“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提前布置课堂主题,让学生自学,在课程教学中开展主题交流讨论、互动解惑答疑等,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我是主角”的职业意识,让每位学生把自己放进去分析,认识产业、认识自我、认识岗位等,制定一份属于自己的职业规划,并与别人分享。同时,当好团队的“岗位主角”及“岗位配角”,与团队共成长,培养其沟通能力与执行力。

3.岗位角色的情景模拟。课程教学中开展岗位情景模拟,模拟一个运营中的企业,让学生参与扮演不同的岗位角色并开展工作;邀请合作企业员工或优秀毕业生进课堂,对情景模拟结果进行点评分析、现场示范和工作分享等(学校条件允许的话可以把课堂移到企业中去),让学生在课堂上对未来岗位角色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培养其职业意识和职业能力。

(四)精准信息的资源服务

充分发挥互联网的资源优势,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学生就业数据采集、整理、分析、匹配,为就业指导服务工作助力。

1.职业能力测评服务。借助互联网软件资源,通过购买软件或服务等方式对学生的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心理、创新创业意识等进行测试,通过数据分析让学生对自己和职业有更为详细和清晰的认知,理性分析和看待自己的优缺点,合理规划就业或创业道路。

2.求职意向匹配服务。采集毕业生就业意向和企业用人意向信息,通过就业服务平台进行数据分析、汇总,把毕业生的就业意向与企业的用人计划进行匹配,为不同就业需求的毕业生推荐相匹配的企业,提供精准服务。

3.招聘信息筛选服务。在组织校园招聘会时,学生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对企业的了解度不够,因此可以通过在就业服务平台发布企业招聘信息,对企业进行虚假信息筛选,提供企业的主业、规模、区域、管理、文化、福利等有关信息,供学生参考、分析和选择。

4.典型案例分享服务。通过微博、朋友圈、空间、群组等媒体或平台,分享大学生在就业创业过程中的典型案例,开展话题讨论,让学生了解就业创业过程,认识在创业就业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等,能正确对待未来就业创业中的得失。

5.“私人订制”指导服务。《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精准就业服务工作的通知》提出要实现就业服务个性化、差异化[3]。就业指导课程教师通过微信、QQ等社交平台或就业指导平台、工作室等开展“一对一”的就业指导帮助,特别是对家庭困难、残疾等弱势学生群体,要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了解学生的就业需求,帮助分析原因,指出不足,提出参考思路,联系就业单位,进行跟踪服务,让每个学生都能顺利就业[4]。

结语

通过系统性、针对性、专业性和实用性的就业指导课程设计,切实发挥就业指导课程的作用,提供更精准的就业指导服务,让毕业生充分熟悉国家政策,了解产业发展,明白就业形势,认识职业标准,掌握就业技巧,找准发展定位,不断提升自身的就业综合能力和素质,真正实现高质量且充分的就业。

参考文献

[1]李纪宾.高职就业指导课程体验式教学模式探究[J].教育与职业,2019(5):109-112.

[2]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教高厅〔2007〕7号[A/OL].(2016-11-09)[2022-01-05].http://www.jyb.cn/zyk/jyzcfg/200802/t20080224_56475.html.

[3]教育部辦公厅关于开展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精准就业服务工作的通知:教学厅函〔2016〕14号[A/OL].(2016-03-17)[2022-01-05].http://www.moe.gov.cn/srcsite/A15/s3265/201604/t20160401_236231.html.

[4]曾峰,胡皛.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江西教育,2015(33):18-19.

Abstract: Employment guidance course is a compulsory course in colleges, which plays an irreplaceable role in college employment guidance of students. As a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employment guidance course that aims at cultivating applied high skilled talents, it should be guided by Xi Jinping Thought on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or a New Era and the spirit of the 19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PC. We should thoroughly implement the Party’s and the state’s vocational education policies, innovate the employment guidance curriculum system according to the talent training objectives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mplement accurate employment guidance services, and achieve fuller and higher quality employment for graduates.

Key words: precision service; vocational colleges; employment guidance; curriculum system

猜你喜欢

精准服务就业指导职业教育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精准服务”破解养老难题
精准发力人才培养服务县域跨境电商
谈文化馆“精准服务”在推进全民艺术普及中的作用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图书馆精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