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平台经济背景下养老服务供给路径研究

2022-05-24吕翀夏江妍

科技风 2022年12期
关键词:平台经济人口老龄化养老

吕翀 夏江妍

摘要:目前我国网络经济处于互联网3.0时代,即平台经济模式;“互联网+”新兴产业发展蓬勃;人口老龄化高速增长;人均寿命的提升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使得养老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也为养老服务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但由于传统单一的养老模式已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现存互联网养老服务模式却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本文主要研究在平台经济背景下养老模式的发展,旨在探索养老服务供给路径。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 平台经济 互联网+养老

一、平台经济发展现状

(一)平台经济

平台经济顾名思义,是指以平台为基础,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为依托,改变原有的实体经济模式,建立的新经济发展模式[1]。作为“平台”,其本身不生产商品,更多的是作为中介连接供给方与需求方,收取一定的费用或差价来获得利润。呈现便捷、高效、资源整合的特点,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互联网+养老

“互联网+养老”是互联网时代下的新型概念。党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的报告中提出将“互联网+”行动计划应用于养老服务领域。“互联网+养老服务”是指国家利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技术,改造传统依靠机构养老等养老方式,为老年群体提供更为现代化、更便捷服务的新兴养老模式。

(三)平台养老服务

基于平台经济时代与“互联网+养老服务”的发展,本文旨在研究新经济业态下“平台经济”与“互联网+养老”融合发展的相关养老模式的探索。区别于传统的“互联网+养老”平台的单一供给方,平台养老服务模式主要通过建立大型平台以整合不止一方(一个企业)的多方养老资源,如养老机构、养老企业、公益组织等。鼓励“互联网+”平台进入我国养老服务行业,平台作为连接买方与卖方的桥梁,起到整合资源与匹配供需(提供交易平台)的主要作用。同时推进居家养老的优化发展、缓解家庭养老压力。

二、养老服务发展现状

(一)从问题源流看平台养老服务的必要性

1.老龄化趋势严峻扩大供需矛盾

2021年5月11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中国60岁以上人口为26402万人,占18.7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054万人,占13.50%。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呈现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的特点。因此“十四五”期间是加快建立健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政策体系和制度框架的关键窗口期。人口老龄化的增加无疑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我国的养老压力,带来养老的“量”与“质”的双重问题。为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我国开放“三孩”政策,以此改善人口结构,从养老的相对数量出发解决养老困难的问题,但如何建立行之有效的政策以提高养老质量也成为我国亟待解决的问题。

2.居家养老主流模式与家庭养老功能弱化之间的矛盾

由于现代家庭观念(子女与老人分开居住)及外出务工、求学等子女数量的增加直接导致了空巢老人数量的急剧增长,家庭结构发生变化使得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弱化,原有结构失衡已使其不能发挥有效的养老作用。加之儒家传统的家庭观念使得一些老年人依赖于传统的家庭供养模式,而对于去养老院的意愿并不大。这导致居家养老模式成为多数老年人的选择,因此在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的困境下发挥其他主体的作用已成为改善居家养老模式的关键一环。

3.供需不平衡急需供给端的扩大化

我国老年群体急剧增加的同时,失能失智老人已高达约4000万人、2020年空巢老人数量约为1.2亿人,但我国养老机构数量有限、床位难求,养老护理人员面临着巨大的缺口[2]等诸多资源紧缺的现状使得平台养老服务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平台养老服务以居家养老为基础,依托互联技术可以解放大量人力、物力资源,解决“无人养老”的困境。但现存“互联网+养老”平台多呈现“各家独大”的趋势,具有一定的割裂性,而没有实现集约化、整合化的发展。学者吴俊臣提出现有平台整合资源能力差、产品难以真正下沉等问题。[3]因此,要推动养老平台的集约化发展,提高供给端的供给效率与精准度,建立整合性资源平台“势在必得”。

(二)从政策源流看平台养老服务的可能性

1.相关政策支持

2015年7月,国务院提出11个“互联网+”重点领域,其中的“互联网+益民服务”提出要促进智慧健康养老产业的发展。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养老托育服务健康发展的意见》提出,培育智慧养老托育新业态,发展“互联网+养老服务”,创新“子女网上下单、老人体验服务”等消费模式,鼓励大型互联网企业全面对接养老服务需求,支持优质养老机构平台化发展,培育区域性、行业性综合信息平台。

2.学者现有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据超星发现的数据统计,近年来,相关学者在各频道发表了有关互联网养老问题超两万篇文章。从上述文献综述来看,不少学者已对现存养老模式的优劣进行分析,也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和平台完善方式。

3.已有平台提供发展基础

随着老年网络用户的增加,不少APP已进行了“适老化”改造。相关养老平台也有推出,如阿里健康提供的医疗上门服务机制。以上海为例,现存智慧养老模式主要包括静安区提供线上生活服务中心的“智慧屋”模式;与此种模式相似的还有虹口区的“网上养老院”、嘉定区的“徽家园”、徐汇区的“老年宜居社区”模式等,还存在较为特殊的PPP养老模式,由政府购买服务,企业为社区提供设施与服务。大连以互联网为媒介,把多产业融合起来发展养老服务产业,其模型主要包括网络平台、数据平台、服务平台与展示平台。

(三)从政治源流看平台经济养老的可行性

1.平台经济背景已然成熟

目前我国网络经济处于互联网3.0时代,即平台经济模式。平臺经济作为一种新兴经济模式,能在很大程度上带动相关劳动力的发展,创造大量就业岗位,整合企业要素与资源,发展平台经济已是大势所趋。同时,科技革命与相关技术手段的发展,为平台经济提供了更为广阔与成熟的条件,也成为养老服务领域发展的历史性机遇。

2.生活方式的转变

随着互联网广泛进入到民众的生活当中,手机等智能设备也逐渐向低龄化与高龄化发展。据腾讯应用宝的《老年用户移动互联网报告》显示,老年用户已经成为互联网的“主力军”。超四成的老年人会使用基础APP,不少老年人也会使用抖音、快手等潮流APP。这也为平台养老模式的发展提供了用户基础,成为其推进的重要基础。

三、基于渐进主义模型的路径分析

将渐进主义理论模型引入养老智慧化的进程中,可先建立缓和的政策基础,在有条件实行的城市及地域进行试点工作。并采用温和的渐进式方式修改,通过一点一点的改变,从而使各“利益集团”达成新的平衡(利益的动态平衡过程),逐渐实现政策目标。

(一)政策宣传——提高公众的接受度

首先,在我国发展平台养老的基础应在于扩大公众对此的接受度和认可度。相关养老机构包括社会保障部門、社区居民委员会、相关支持企业在内可通过广告、微信公众平台、电视、报刊杂志等渠道扩大宣传,进行平台的推广工作。地方政府可以通过举行社会意见听证、官方政策宣传等手段来支持主流企业发展。通过这些途径进一步扩大群众基础,有助于民众更好地接受相关政策的提出。

(二)模式细化——制定具有中国特色的养老模式

基于渐进主义模型和我国国情的基础上,笔者主张要结合我国老年群体的特点,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平台养老模式。通过建立地方政府主导的,以居家养老模式为主体,子女为帮扶的智能化养老模式。在现阶段养老压力下,多主体共同承担养老责任,有利于分散压力来源。考虑到我国家庭特征,加入子女参与主体,也不会隔断传统亲情纽带。但在提高平台服务质量的问题上,还需要更多的配套政策予以规范。目前,我国可以完善相关监督保障机制,规范一些养老企业服务模式与质量的优化。

多方主体协调发展。政府、机构以及家庭多方这些主体方往往独立,并又发挥着各自的作用,但在一定程度上缺少联系性。据传统的养老模式来看,仅依靠机构养老、政府养老、家庭养老在当前老龄化高速化的情况下多显得“力不从心”。[4]在这之中,政府在多元治理的格局中仍发挥着主要作用,我国的公共服务资源也多来源于地方财政。在解决养老问题,推进平台养老政策发展方面,仍要发挥地方政府的主导作用。依托社区的纽带作用,子女的帮扶作用,结合相关机构与企业供给服务的功能。通过平台使多方主体有机联动、共同运作,分散各方压力。

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当前民营养老机构面临数量不够、盈利不足(具有公益性与福利性)、对象错位等问题。在这背后主要原因一是政府优惠政策不到位;二是开放市场可能面临市场乱象的情况。针对上述原因,地方政府应致力于提供优良的政策环境,鼓励相关平台建设。在养老服务平台的设计管理、服务模式、用户信息等方面制定规范标准。通过完善市场准入机制,以确保进入市场的养老主体质量。其次让利平台,在当前养老平台不完善的情况下,探索、发展相关产业必然面临资金缺口问题。这就要求政府在其中发挥“摆渡人”的作用,予以相关产业必要的资金支持,放宽税收的征收标准、减少税收,保障平台的运营实施。同时,要完善政策信息。在浙江省杭州市民政局官网上,不仅开设了智慧养老专页,单独列出有关养老的新闻动态、通知公告、养老机构和政策法规,而且在专页上设置通道可以方便快捷地查询杭州市所有养老机构,其智慧养老服务发展成熟、政策机制完善。为其他地方政府提供了可行的借鉴模式。[5]最后要强化地方政府的监督作用,政府应发挥其治理功能,协调双方利益与关系。

(三)模式细化——推动养老精准化、数字化

考虑到服务的精准性问题,同时基于老人智能手机的使用率与熟练度提高的现状,平台的购买方应主要定位于老人本身。老人通过平台直接购买所需要的服务,使得购买行为更具有针对性,也提高了服务供给的效率问题。但对于一些简单的日常服务,子女端也可为老人代买,如打扫服务、维修服务、医疗上门检查服务等,有效避免了一些老人不愿意花钱的消费观念,也在一定程度上为不会使用智能设备的老人提供了便利。除此之外,社区在养老问题上的作用也不可忽视。平台可通过鼓励养老服务的社区化,扩大服务供给的范围。社区方面可为本社区的老人团购相关服务,由此推动社区养老的发展。

推动建立养老信息数据库,同时开放数据互通共享,利用网络技术合理匹配医疗资源,提高产品适用性,要充分运用社区信息化的基础技术手段为当前基于我国的社区智慧家庭养老、社区化和居家养老管理信息综合服务管理模式的基础建设和实际应用研究。[6]并在养老信息领域鼓励高校进行相关科研工作,助力培养相关技术人才,为完善平台养老服务提供后备力量与发展动力。

建立老人电子档案。以地方政府为主导,依托社区居委会、村委会根据居民信息进一步核查老人实际情况,为其建立电子档案,并利用大数据技术在地方范围内建立信息网络。对于有特殊情况的老人要重点记录,这也便于相关平台的建立与后期工作的进行。

(四)服务推广——由地方试点向全国推行

在平台养老服务的推广过程上,笔者建议先通过地方试点的方式再向全国推行。在目标试点的选择上,可选择像江苏省这样目标人群广泛众多、群众基础成熟的城市进行推广(据数据显示,江苏省南通市以22.67%的老龄化率高居全国榜首;泰州市的老龄化率也高达22.01%;扬州的老龄化率为19.99%:盐城的老龄化率为19.87%);或是上海经济发达、思想开放、民众素质较高的城市。同时考虑到城乡发展差异的问题,模式的推广可从城市逐步向农村过渡,先以城市空巢老人、失智失能老人等为主要目标群体进行试点工作。并成立相关的评估小组,对平台运行的效果与政策实施的目标结果进行评估与问题反馈。

(五)政策完善——从量变到质变形成社会共识

在政策实施的基础上,按照“按部就班”、“稳中求变”、“积小成大”的三个原则,根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断调整政策内容,推进政策目标的实现,为相关平台建设“保驾护航”。如在我国老年人的现状之下,探索合理可行的平台使用普及路径,完善养老发展模式仍需要协调诸方主体的利益。在已有的平台基础上,需进一步建立相关配套政策,不断通过政策内容的约束、条例的增加逐步提高平台质量,稳中求变。从政策的量变推动质变,渐进性推动社会共识的形成。

结语

在我国发展平台养老服务具有相当可观的前景,通过各方主体的努力,必然能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发展的可行性路径。多方联动,进行资源整合,并推动建立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的新型养老体系,给予老年人人性化、精准高效的服务。

参考文献:

[1]李佳,刘蕾.互联网 3.0 时代的平台经济模式与发展策略[J].企业经济,2021(1):65-70.

[2]盖文奇.“互联网”助力养老产业智慧化[N].盘锦日报,2021(006).

[3]吴俊臣.杭州市“互联网+养老”模式的现实应用及优化[J].经贸实践,2018(24):21-22.

[4]汪静.人口老龄化加快背景下我国“互联网+养老”模式适用性浅析[J].新商务周刊:274.

[5]汪晓梦,汪伟.“互联网 +”居家养老服务的实践困境与解决对策——以黄山市为例[J].社会福利,2020(11).

[6]梁治.一种新型智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平台的研究与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20.

基金项目:2021年西北大学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Warmer(项目编号:S202110697355X)

作者简介:吕翀(2001—  ) ,女, 山西运城人, 本科,研究方向: 行政管理、平台经济与公共政策研究;夏江妍(2001—  ), 女,浙江人,本科,研究方向: 图书馆学。

猜你喜欢

平台经济人口老龄化养老
养老生活
当“我”老了——“90后”养老护理员的“自述”
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成因与应对
基于CiteSpace的近十年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可视化分析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养老更无忧了
沈阳市平台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基于平台经济视角的P2P网络借贷实质研究
平台经济下互联网企业竞争方式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