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跬步,至千里
——浅谈第三学段“10分钟随堂练字”的实践与思考

2022-05-23浙江台州市路桥区螺洋街道中心小学318050任金燕

小学教学参考 2022年9期
关键词:随堂练字美观

浙江台州市路桥区螺洋街道中心小学(318050) 任金燕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十分重视汉字教育,对每个学段都有“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的要求,特别强调:“第一、第二、第三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 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要在日常书写中增强练字意识,讲究练字效果。”甚至在写作教学建议中也增加了“要关注作文的书写质量,要使学生把作文的书写也当做练字的过程”的要求。因此,教师要时刻提醒学生养成“提笔即练字”的习惯,关注学生的书写姿势、书写质量,同时要求学生不管在哪种场合下写字,都要一笔一画,认真地书写。那么,“10 分钟随堂练字”对语文课堂教学来说意味着什么呢?其中的“10”并非一个孤立的数字,而是传达出写字教学的重要性。教师可以把学生在课堂上的一切写字行为都看成练字,如抄生字、记笔记、做批注、小练笔、誊写作业等。总而言之,学生良好写字习惯的养成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10 分钟随堂练字”是课堂教学各环节写字时间的总和。

但是静观我们的课堂,特别是第三学段的课堂教学,重在阅读和习作的指导,“10 分钟随堂练字”似乎可有可无,学生在课堂上练字的意识不强,练字的效果不明显。练字往往成为学生课后的一项任务,这无形中加重了学生的作业负担。如何在课堂上提高学生的写字素养,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呢?教师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指导。

一、目标定位:随堂但不随便

从第三学段的课堂情况来看,写字指导往往显得比较随便:有的教师为了钻研教材,不停地对课文进行细致分析,整节课很少指导学生好好练字;有的教师觉得写字是低年级的教学任务,第三学段的写字教学不重要;有的教师喜欢在课尾安排写字环节,如果时间不够就留到课后写,甚至不写了;有的教师在指导学生批注、练笔的时候,只关注书写的内容,而对学生的书写习惯、书写质量等不予评价……久而久之,“10 分钟随堂练字”流于形式,变得越来越随便。

如何让“10 分钟随堂练字”变得有实效呢?教师应树立时间意识,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坚持课堂10 分钟练字时间不动摇。写字活动的安排要做到具体、可操作性强。这10 分钟如何安排?是分散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各个层次中,还是集中在一起进行整体回顾和展示;是安排在教学活动中书写生字,还是伴随着阅读体会做批注、开展练笔等,这要看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和文本内容来灵活安排。总之,教师要有一种意识,这10 分钟是学生实实在在的练字时间,课堂中的这些书写环节是至关重要的,不能随意压缩,更不能挪作他用。

二、过程引领:变“苦练”为“巧练”

在写字教学方面,第三学段除了有“正确的写字姿势,良好的写字习惯”这一贯穿于整个小学阶段的写字教学目标,更讲究书写楷书时要“行款整齐,力求美观,有一定的速度”。但从第三学段学生的书写情况来看,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的现象:书写质量上存在着笔画不规范、笔顺不正确、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书写习惯上存在着写字姿势不当、执笔方法不对等问题;写字的态度上存在着写字时不能做到平心静气,把写字当成一种负担,草率地完成任务的现象。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除个别学生的主观因素外,还与课业负担过重、教师对写字教学缺乏有效的引领有关。练字贵在精,而不在多。到了第三学段,教师应如何引领才能让学生的书写变“苦练”为“巧练”呢?

1.坚持一个“少”

不同学段的写字教学应有所侧重,从学段目标和内容来看,第一学段是学生写字的起步阶段,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努力做到细致地指导学生写好基本笔画和基本结构,练好写字基本功;第二学段处在过渡阶段,教师要引领学生发现汉字的书写规律,使学生领悟各种结构的汉字的书写要领;第三学段要讲究行款整齐,追求整体的美观。

但在教学中,不管哪个学段,我们总会发现似曾相识的教学步骤:(1)“仔细观察这些生字,说说你发现了什么。”(2)“哪些字(笔画)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3)“看老师一笔一笔地范写,之后自己写。”(4)“哪些字写得比较好,哪些字写时需要提醒?”(讲评)这样的教学流程,看似教师的教学步骤分明,一笔一画都能细致入微地加以引导,其实不然。高段学生写字低段化的现象反而不利于第三学段学生整体写字素养的提高。第三学段教材中编排的生字相对第一、第二学段要少,学生掌握了书写的基本规律后,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写。

比如,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一课中共有11个生字,教学中,教师可以选取“插”和“遮”这两个学生比较容易写错的字进行书写指导。对于“插”字,重在指导学生写正确:“这个‘插’字不容易写正确,仔细观察一下,右边的笔顺是怎样的?”同时重点范写。对于“遮”字,重在指导学生把字写美观:“老师相信你们能把这个字写正确,但想一想,怎样才能把‘遮’字写美观呢?”教师在引导学生练字时,要做到少而精,对于难写的笔画和部件,通过范写进行重点指导,在写字的技巧和关键处及时进行点拨,让学生掌握这类字的书写规律。

2.突出一个“效”

“10 分钟随堂练字”不单单是生字的书写,教师还要将练字的意识渗透在各种各样的作业设计中,讲求实效。在第三学段学生的作业本中,我们会发现:在横线上写词、写句子的作业比较多。但有些学生在写句子的时候不能很好地把握空间位置,作业中经常会出现往下或往上倾斜的现象;有些学生字写得太小、太密,写完了横线还有很多空位;有些学生字写得太散、太大,写到了横线的外面。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

以六年级上册《竹节人》一课为例,教学这一课时,我设计了“我是小小书法家”闯关活动。

第一关:看拼音,写词语

第一关是了解学生对课文的预习情况,检查学生的生字掌握情况,时间大概2 分钟。田字格能对书写起到一定的规范作用,帮助学生把握字的大小和间架结构,树立起端端正正写好字的意识。

第二关:按要求填空

1.与“棋高一着”一词意思相近的是______。

“聪聪想出的办法与众不同,让所有人大吃一惊。”画线的词语可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围绕“竹节人”一共写了_____、____、___三件事,我最感兴趣的是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关设计完成时间3 分钟左右,主要是把词语或短语抄写在横线上,是在第一关的基础上让学生把握字与字间的距离、落款的整体效果。如果字写得太大、分得太开,容易超出横线;如果字写得太小、字与字之间靠得太近,横线的后面就会空出很多;如果不在意这条横线,有些学生的字会越写越往上或者往下倾斜。写之前,我会提醒学生当个小小书法家,要注意“行款整齐,力求美观”,同时要注意写字姿势。

第三关:小练笔,《竹节人》让你想起了哪些童年的回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一关的预设完成时间在5 分钟左右,主要是让学生根据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发挥想象写句子。学生的书写空间变得更加宽广。如果说第一关强调的是单个字的美观,第二关强调的是词语的美观,那么第三关则是对第三学段“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力求美观”这一要求的整体把握。教师在学生落笔前要提醒学生注意书写的整体美观,更要在点评时强调书写的整体美观。

3.保证一个“好”

第三学段的学生在书写楷书的基础上,要做到行款整齐,力求美观,并且要有一定的速度,这是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日常生活、学习的需要。但在实际教学中不难发现,有些学生书写习惯不佳,书写姿势错误;有些学生磨磨蹭蹭,速度太慢,本来半小时能完成的作业,却需要一个小时的时间来完成;有些学生做小练笔或完成阅读理解时,思考后能很快地说出自己的见解,但付诸笔端却要花费很长时间。如何使学生在写好字的同时也有一定的速度呢?

第一,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作为教师,在课堂上要时不时地提醒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书写时握笔姿势要正确,要集中注意力书写,不能东张西望;要熟练掌握汉字的书写规律,包括笔画的书写规律和结构的处理规律,不能“想一笔写一笔”。平时教师在指导学生练字时,要培养学生观察连笔的意识,让学生知道哪些笔画可以连、怎么连。只有熟练掌握了汉字的书写规律,写字时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而提高书写的速度。

第二,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在平时批改作业时,教师自己也要做到双姿正确、规范,给学生做好榜样示范。特别是每节课书写板书时要做到规范工整,学生作业本上的评语也要做到整齐美观。良好的书写习惯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教师要有意识地发现问题,并及时提醒学生注意。比如,当看到有些学生喜欢头埋下来,弯腰驼背趴着写字时,教师可以轻轻地拍拍他的背;当看到有些学生字写得不好时,教师可以进行个别示范,让学生看着教师的字模仿着写一写。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此外,班级中可以定期开展写字比赛,每隔两周将学生的作业或书法作品展示出来,评出“小书法家”“书法进步奖”“书法慧眼奖”等。每一次的活动都要隆重,特别是颁奖仪式。学生在评比和展示中受到激励,就会调动写字的积极性,同时在积极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提高审美意识。

三、及时评价:从单一到多元

教师恰当地对学生的书写表现进行多元化评价,既能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又能促使学生不断地进行自我反思,改正不良的写字习惯,从而提升写字教学质量。

1.评价内容全面化

对学生的书写表现进行评价,内容是方方面面的,如字体是否美观与整洁、书写姿势是否正确、写字过程中是否带有浓厚的兴趣、是否全身心地投入等。教师要避免只关注书写结果,这种单一的评价带有一定的弊端,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写字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书写表现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你写字时坐姿很规范!”“你这段话写得特别整齐美观!”“你写得真投入!”“你的字写得很有劲,特别是撇捺写得很舒展。”这种全面化的评价既有对写字姿势的评价,又有对写字态度、书写结果的评价,关注的不仅仅是书写的结果,还有书写的整个过程。学生在这种全面化的评价中,能够更清楚地知道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关注书写的过程,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2.评价方式个性化

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在书写方面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差异,如有些学生写字优秀,有些学生写字基础差,经过努力还是写不好字。这时,教师要以个性化的方式去鼓励学生,帮助他们树立写好字的信心。对于书写一直优秀的学生,教师要结合他的字进行评价,促使他更好地发展;对于书写有进步的学生,可侧重于评价他的书写态度,激发其写字的兴趣;对于写得不太理想的学生,教师的评价应尽量细化,一个正确的写字姿势、一个有进步的字,甚至是一笔写得漂亮的笔画……教师都要毫不吝啬地给予表扬,要让学生获得与众不同的体验。

3.评价主体互动化

新课程理念下,我们要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主的评价方式,让学生和家长都参与到评价中。首先,在学生临写后,教师可以有选择地点评一两个学生的作业,师生共同讨论,明确评价标准,如笔画是否规范、结构是否工整、行款是否整齐、整体是否美观等。接着,根据评价标准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学生通过和范本的比较,在自己写得最好的地方画上“☆”,如果都不满意,可以重新写,再进行评价。之后,开展学生互评,可以采用同桌互评或者小组内互评的方式。在互评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对照自己的书写情况,在评价中发现别人的长处,学习同伴的优点。最后,教师进行小结。这种生生、师生互动参与的评价,能够使学生在写完字后更认真地审视自己的作业,在反思中提高学生对汉字的审美能力,同时也能使学生更中肯地去评价同学的作业,学会借鉴。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让学生写好字并非一朝一夕的事,写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始终。每个学段,教师只有真正落实“10 分钟随堂练字”,坚持长期、系统的训练,才能指导学生写好汉字,从而提升学生的整体素养。

猜你喜欢

随堂练字美观
该练字了
丙烯酸树脂基人造花岗石美观性提高的方法
汽车轮胎与翼子板视觉美观性分析
“功”随堂练
芭蕉上练字
“压强”随堂练
王献之练字
豆豆练字
Unit 1 STEP BY STEP 随堂通Section A
Unit 2 STEP BY STEP 随堂通Section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