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发兴趣 钟情古诗 传承文化

2022-05-23杜堃鹏

黑河教育 2022年3期
关键词:钟情激趣传承

杜堃鹏

[摘 要]古诗词虽然是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但它年代久远,很难与学生产生情感链接。本文结合自己教学实际,就小学古诗教学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拉近学生与古诗的距离,链接情感,让学生钟情古诗,使中华传统文化得以传承,给出了具体方法。

[关键词]古诗;激趣;钟情;传承

我国古诗词是历代文人为后人留下的一笔宝贵的财富,内容短小精悍,谱曲可歌可舞,而且意义深远,成为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古诗词特殊的文学形式,感受古人深刻的思想境界和丰富的情感世界以及艺术创造力,从而提升文学素养。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了诗词教学内容,让诗词走进课本,教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欲望,让他们爱上古诗,进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是古诗教学的重中之重。笔者结合自己的古诗教学实际谈一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让学生对古诗情有独钟。

一、想象画面激趣法——学生意趣盎然,情深潭水

古诗词产生的年代比较久远,具有语言简洁,精练含蓄的特点。所以学生完全理解诗词的意境有难度,要想让学生真正获得美的感受,更好地鉴赏古诗,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笔者借鉴名师想象画面学古诗的方法,让学生在美丽的山水中任意畅游,学生会更加留恋在如画的美景之中,不但使学生内心愉悦,还增强了学生的理解能力,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如在教学孟浩然《宿建德江》这首诗时,引导学生想象:“诗人驾船停泊在港湾,看着远处烟雾缭绕的小岛,还有远处空旷的原野,夜色茫茫,一轮明月挂在天际的场景”。學生很容易就进入教学情境,也更能理解诗人的乡愁。再加上吟诵的辅助,学生边诵边想象画面,体会诗人离家之苦、思乡之切, 使学生更有兴趣学习欣赏古诗。

清末词人况周颐在《蕙风词话》中说:“读词之法,取前人名句意境绝佳者,将此意境缔构于吾想望中。然后澄思渺虑,以吾身入乎其中而涵泳玩索之。”提高学生鉴赏古诗的能力,让学生在想象中鉴赏,在鉴赏中感受诗人和作品真实心跳和脉搏,从而让学生达到浸透肌肉,深入骨髓地领会传统文化精神。

二、画古诗表意境激趣法——学生兴高采烈,心照神交

苏轼在评论王维的诗画时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是苏轼对王维诗画艺术的高度评价。记得十三年前的一个课间,当我走进教室,王远刚刚完成的一幅版画让我心里一亮。课上,我让学生观察版画画的什么?再联想一下这幅版画表现的是哪首古诗的意境?教室安静了一分钟就“喧闹”起来。“这幅版画表现的好像是《游园不值》这首古诗。”“是的,你看那只红杏伸出墙外了,不正是表现‘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吗?”“对!对!没错。看,那个古装人正在敲一扇木柴门。这是表现‘小扣柴扉久不开’。”“再看,柴门外的那片绿就是苍苔吧,那串脚印是‘应怜屐齿印苍苔’。”同学们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笔者的心也随着他们议论而起伏着、感动着,忽然体会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真正含义——语言艺术中有着造型艺术的因素,情景交融,每一首诗都是一幅画,每一幅有形的画面中又都蕴含着诗的情趣和不尽意境。

三、表演激趣法——学生情趣高昂,一往情深

古诗教学应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把诗词所描述的画面放大到最大化,结合画面理解诗词。同时让学生把自己当做诗中的人物,或者是把酒问青天,或者是低头思故乡,通过简单的修饰进行表演,然后师生共同评价。表演法学习古诗不但能让学生感受到美丽的画面,还能让诗中的情感通过学生的语言、动作、神态表达出来,真正让诗词活起来,从而提升学生的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游子吟》作者孟郊,年过半百历尽艰辛当上溧阳县尉,才与老母团聚,诗人饱尝了人情冷暖,更加体会母子情的可贵,便写下这首感人至深的颂母诗。2021年母亲节前夕,学生把这首诗改编成课本剧在年组月队会上进行表演。创造性的剧情语言、剧中的古稀老母和孝顺体贴的孟郊的表演,让人无不惊叹于学生的创造力与表现力。

四、探究学习激趣法——学生欲望勃勃,情之所钟

学生在有效古诗激趣法中,愉快地获取古诗知识,提升鉴赏古诗能力。但随着学生年级的上升,年龄的增长,能力的提升,如何把学生从学会古诗转变到会学古诗,引导学生积极主动获取学习古诗的方法,从而更好地理解、运用、传承古诗,是笔者对古诗教学的又一思考。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探索出以下方法:第一,扶助探究学古诗。教师扶着学生走一段探究学习之路,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的方法。开始教师可给学生设计古诗学案,让学生有问题探究,并且让学生懂得提出问题的根据,使学生在读诗时能自觉地形成问题意识,由会答学案的问题到自己能够提出问题,实现学案的二次创造。第二,放手学生探究学古诗。通过“扶助探究”学生学会了提出问题,这时就让学生自己编写古诗学案。在学生提出问题中,从多个角度思考,提出各种假设并尝试用各种方法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创造性思维。如《竹石》这首古诗,第一课时是汇报探究学懂的问题。如:我了解郑燮的生平,我懂得了古诗的创作背景,我知道了每句诗的意思,我知道“任尔东西南北风”这句诗要用坚定的语气来读。课堂上学生争先恐后地汇报,形成了一种热烈的探究学习气氛。这种气氛让笔者体悟到,一堂课的精彩并不是因为教师的精彩而精彩,而是因为学生的精彩而精彩。

第二课时,学生汇报没有读懂的问题。第一步:组内学生先汇报自己在探究学习时没弄懂的问题;第二步:组内学生汇报通过第一课时仍未解决的问题。先寻求同学帮助,如果还是解决不了,可运用“皮格马利翁效应”鼓励学生进行多次的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让小组长把最后没有解决的问题进行跨组探究学习交流,真正地让小组运转起来,达到真正意义的相互学习,相互评价、相互倾听、相互提高,进而扩大了信息交流量。最后,教师对跨组还没有解决的问题再进行点拨。这样一来,一个个难题都在学生尽情享受探究学习的艰辛、快乐与愉悦中获得高效处理。

探究学习古诗激趣法,把课堂的古诗教学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在课外充分查找资料、解决疑问、扩充知识、深化理解古诗,这样的教学活动让每个学生充分参与,都能获得受教育、感染、熏陶的机会。

五、古诗运用激趣法——学生兴头十足,情深意厚

没有积累就没有运用,没有运用就没有传承。以上的方法帮助学生积累了很多古诗,那怎样充分运用古诗丰富语言、表达意境、传承文化呢?教师可引导学生“触物联诗”“感怀联诗”。模式1:当我看到   ,我就想到   代诗人   写的   这句诗;模式2:当我看到   ,我就想到   代诗人   写的   这首詩;模式3:当我怀有   心境时,我会想到   代诗人   写的   这句诗或   这首诗。古诗词浩如烟海,描写万种物,表达千种情。这样的模式让学生目之所及都是诗,感之所想都是诗,岂有不运用传承之理?张辉同学在《思乡》这篇作文中写到:“重阳节那天,我走在异乡的小路上,看到路边垂枝的柳树,让我想到唐代诗人贺知章写的‘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这句诗。家乡的棵棵垂柳浮现在我眼前,一股股思乡的情怀油然而生,我便大声吟诵着‘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因此,教师经常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古诗词竞赛活动,学生兴头十足。在竞争中活跃学习古诗词气氛,激发学生对诗词的兴趣,增进对诗词的理解,进而传承与发扬祖国文化。

古诗给我光芒,捧出痴心醉太阳;学生给我希望,燃烧生命醉四方。虽然笔者在古诗教学中取得了点滴成绩,但教学要跟上时代的步伐,满足时代的需求,超越时代的思维,才能创造“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佳绩。在今后的古诗教学中,笔者将更加深入钻研古诗教学激趣法。让我的学生情趣更高昂,对古诗心意更加投合,情意更加深重。笔者将与学生一道学古诗爱古诗,弘扬传统文化,并乐在其中,爱此不疲。

参考文献:

[1]丰瑞江.语文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方法[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5,(01).

[2]单永贵.浅谈提高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的有效性[J].新课程(小学),2010,(09).

[3]赵绍军.小学语文新课程古诗教学的基本策略[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4).

(责任编辑 武之华)

猜你喜欢

钟情激趣传承
韩国人钟情体育健身运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激趣 导思 引探
钟情心理学
初中政治课的“激趣”研究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安进钟情节能减排
一念钟情,千里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