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印在衬衫上的密令

2022-05-23尹洁

环球人物 2022年10期
关键词:国共合作马林共产国际

尹洁

马林(1883年-1942年)

1922年8月,中共领导人陈独秀在上海会见了一名外国人。后者拿出一件衬衫,陈独秀接过仔细翻看,发现衬衫上缝着一块小布条,上面印着几行英文,意思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接此通知后,应据共产国际主席团7月18日决定,立即将驻地迁往广州,并与菲力浦同志密切配合进行党的一切工作。”

这是共产国际给中国共产党的一份重要指示,其中提到的“菲力浦同志”便是带来这件衬衫的外国人。在中共党史上,他有一个更广为人知的名字——马林。

位于广州的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里,陈列着数件与马林相关的展品,其中包括缝在他衬衫上的共产国际指令(原物收藏于荷兰阿姆斯特丹国际社会史研究所)。据纪念馆工作人员介绍,1921年至1923年间,马林三次来到中国,参与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参加了中共一大、三大,对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

2021年,距马林首次来华整整百年之际,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与荷兰阿姆斯特丹国际社会史研究所联系,复制了该所收藏的马林档案26件(套),主要是1922年至1923年他在华期间,与中共、共产国际及国民党来往的信件。

在写给共产国际的报告中,马林对中共三大进行了详细记录。1923年6月19日,三大与会代表选举产生第三届中央执行委员会执行委员9名、候补执行委员5名。6月25日,马林向共产国际报告了第三届中央执行委员会的名单及得票情况:陈独秀40票、蔡和森37票、李守常(李大钊)37票、毛泽东34票……这份报告是目前所见到的最早详细记录中共三大选举结果的档案。

在中共早期党员的回忆中,也留下了关于马林的记录。据中共一大代表包惠僧回忆:“他(马林)对马克思、列宁的学说有精深的素养,他声若洪钟,口若悬河,有纵横捭阖的辩才……我们在他的词锋下开了眼界。”

另一名代表张国焘的记录则更加生动:“他这个体格强健的荷兰人,一眼望去有点像个普鲁士军人。”“(马林)说起话来往往表现出他那议员型的雄辩家的天才,有时声色俱厉,目光逼人。他坚持自己主张的那股倔强劲儿,有時好像要与他的反对者决斗。”

这是马林首次来华时给代表们留下的印象。当时他不到40岁,既有充沛的精力,也有丰富的斗争经验。

中共一大快要结束时发生了一次“险情”,马林的经验发挥了重要作用。当时代表们正在李汉俊家里开会,有人突然闯入,声称找“社联的王主席”,李汉俊将其打发走后,马林询问了情况,断定来者不善,提议马上休会,让大家迅速转移,这才躲开了随即到来的搜查。

“来中国前,马林在荷兰、印尼都从事过革命工作。他一听李汉俊的描述,立刻断定来者是探子。上海石库门房子通常是走后门的,因为事态紧急,代表们当时都是从前门撤离的,只留下李汉俊和陈公博两人应对局面。10多分钟之后,法租界的巡捕就到了。”中共一大纪念馆陈列研究部主任张玉菡对《环球人物》记者说。

马林的斗争经验来自丰富的革命经历。1883年,他出生于荷兰鹿特丹一个贫穷的家庭,17岁就当了铁路工人,早早体会到阶级矛盾导致的社会不公,也锻炼出顽强的、勇于反抗的性格,并主动投身于社会主义运动中,先后加入了荷兰社会民主党和铁路工会。

1907年,马林成为荷兰社民党首位市议员。几年后,部分荷兰工会参加了国际海员罢工,但荷兰社民党的多数成员表示反对。马林厌倦了两派的争吵,决定前往荷属东印度传播革命思想。

荷属东印度是指1800年—1949年期间,荷兰人所统治的东南亚地区的印尼群岛。1913年,马林抵达这一地区后,积极领导工人运动,反抗荷兰殖民者的统治,并于次年参与创建了东印度社会民主联盟(印尼共产党前身之一)。这些活动招致了荷兰殖民当局的反对,也不符合荷兰社民党多数成员的意见。于是马林在1916年退出荷兰社民党,加入了荷兰共产党。

俄国十月革命后,在荷兰殖民当局的胁迫下,马林离开印尼回国,继续发动工人运动。由于与荷共领导人发生分歧,他逐渐被边缘化。1920年,马林作为印尼共产党代表前往莫斯科,出席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当选为共产国际执行委员和民族殖民地问题委员会书记。在这次会议上,列宁对马林留下了深刻印象,决定派他前往中国,帮助中国的共产主义者建立政党。

“共产国际二大讨论了如何在殖民地和落后国家开展革命工作,列宁认为共产主义者要联合当地的资产阶级民主派,一起开展民族独立运动,所以非常看重马林在殖民地的斗争经验。”张玉菡说。

1921年4月,马林从欧洲出发,经过长途航行,于6月3日抵达上海。由于是国际知名的革命者,他首次来华的旅途颇为曲折:途经维也纳时被当地警方逮捕,关押6天后被驱逐出奥地利;警方通过外交渠道将马林的行踪向沿途各国和地区发出通告,导致他在途经科伦坡、新加坡、香港等地时,不断遭到严格盘问和检查;他到达上海之前,荷兰总领馆已经向上海公共租界、法租界通报有一个“危险人物”将到上海的消息。

虽然是第一次来到中国,马林却很快认识到中国人民所遭受的压迫之深。张国焘曾提到一件事:有一次,马林在街上看到一个外国人欺侮中国苦力,愤怒之下挺身而出,与那个外国人大打出手。

但同时,张国焘感到马林有时流露出“亚洲人民落后”“东方社会主义者幼稚可笑”的看法,觉得马林“沾染了一些荷兰人在东印度做殖民地主人的习气”,甚至是“社会主义的白人优越感”。

左上图:缝在马林衬衫上的共产国际指令(原物收藏于荷兰阿姆斯特丹国际社会史研究所)。左下图:位于广州的中共三大旧址。右图:1938年时的马林。

张玉菡则认为,马林对于中国人民抱有深切的同情,因此更急切地希望人民觉醒、团结起来。在写给共产国际的报告中,马林详细描述了自己看到的情況:“中国人,特别是苦力,常常在街上遭到这些欧洲文明人、印度巡捕和中国警察的殴打。我每天都为此感到气愤,这里的情况比爪哇还要糟糕。中国苦力忍气吞声、挨打受骂一事,说明工人阶级的革命精神远未培育起来……黄包车夫顶着烈日奔跑在亚热带的风雨中,一天只能挣到5角钱。他们没有组织起来。”

油画《西湖会议》表现了马林(中间坐者)与中共领导人讨论国共合作时的场景。

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里与马林相关的展品,包括马林写给共产国际的报告、第三届中央执行委员会选举结果等。

为了贯彻列宁的思想,推动中共与资产阶级民主派结成临时联盟,中共一大召开后的一年里,马林多次与国民党方面接触,积极推动国共合作。1921年12月,在张太雷的陪同下,他与孙中山进行了会谈。

这段时期,马林还在广州进行了考察,认为这里具备革命的有利条件,包括相对发达的工人运动、快速发展的中共党团组织,而且广州是孙中山的革命大本营,便于两党展开合作。但孙中山不接受党外联合的办法,只同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当时中共大多数领导人不接受这个方案,认为国民党是一个资产阶级政党,共产党员加入进去,有丧失自身独立性的危险。

1922年7月,马林回到莫斯科,向共产国际做了工作汇报。他认为中国共产党的力量比较弱小,需要与国民党合作才能推动中国民族革命运动。共产国际认可了马林的观点,于7月18日正式批准他关于实行国共合作、共产党人加入国民党、中共中央驻地迁往广州等建议。

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决定加入共产国际,成为它的一个支部。之后不久,马林将共产国际的指令用英文打印在一块白色绸缎上,缝进自己的衬衫里,再次回到了上海。

1922年8月29日至30日,中共中央执行委员会在杭州西湖召开特别会议,马林出席。会上,大多数人仍反对以加入国民党的方式实现国共合作。经过马林的解释和说服,会议做出了在孙中山改组国民党的前提下,由共产党少数负责人以个人身份先加入国民党,同时劝说全体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的决定。

至于将中共中央驻地迁往广州,由于1922年6月陈炯明叛变革命,广东局势迅速变化,共产国际的指令一时无法执行。直到1923年2月孙中山重返广州之后,中共中央才于同年4月底迁到广州。

1923年1月,马林再次赴莫斯科向共产国际汇报国共合作事宜,之后带回了共产国际要求中共尽快召开三大的指示。6月,中共三大在广州召开,中心议题就是国共合作,最后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同时提出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组织上的独立性。

“马林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为第一次国共合作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革命经验、斗争经验,对中共早期工作起到了推动作用。”张玉菡说。

但是,对于国民党右派的反共阴谋,马林缺乏足够的认识,这也为后来大革命的失败埋下了隐患。另外,马林的性格让他与中共领导人之间的关系并不融洽。1924年1月列宁逝世后,马林被共产国际召回。在莫斯科,他又与共产国际东方部产生了观点分歧,于是辞职回到荷兰,担任荷兰共产党的领导人。

1933年,马林当选为荷兰下议院议员,此后一直利用此身份领导荷兰工人运动,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1940年,德国纳粹占领荷兰,马林组织了游击队抗击侵略。1942年,他被纳粹抓获,4月13日被枪决。临刑前,马林视死如归,仍然高唱着《国际歌》。

原名亨德利库斯-约瑟夫斯·弗朗西乌斯-玛丽-斯内夫利特,出生于荷兰鹿特丹,1916年加入荷兰共产党,曾任共产国际执行委员和民族殖民地问题委员会书记。印尼共产党和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先后参加中共一大和三大。

猜你喜欢

国共合作马林共产国际
电能计量装置故障分析及维修技术
性感过头?
From cashier to world
马林《道德·礼乐》隶书
An Analysis of George Orwell’s Anti—Utopian Elements in 1984
皖南事变原因研究综述
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国际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
论国共合作早期中共党内右倾倾向的纠正
共产国际与苏区问题专题研究
从上海三次工人武装暴动看国共合作的矛盾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