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一流”背景下研究生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2022-05-22赵晶徐敏葛晓宏崔建峰仲训杲

教育教学论坛 2022年14期
关键词:专业硕士复合型人才双一流

赵晶 徐敏 葛晓宏 崔建峰 仲训杲

[摘 要] “双一流”建设和国家经济转型对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内涵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一流人才已成为评估学科建设的重要维度之一。为此,以厦门理工学院电子信息类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为例,将“学科融合”和“培养复合型人才”作为研究的关键要素,设计多学科融合为主线,科教融合、科创融合、产教融合为辅线的专业硕士研究生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硕士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内涵建设的新模式,从而实现高校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的整体提升。

[关键词] “双一流”;专业硕士;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基金项目] 2020年度福建省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FBJG20200122,FBJG20200125);2020年度校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JG2020010)

[作者简介] 赵 晶(1974—),女(满族),福建福州人,博士,厦门理工学院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和人工智能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2)14-0101-04 [收稿日期] 2021-08-10

引言

2015年,《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正式颁发,明确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总体战略布局和战略举措,指出围绕着建设“双一流”的目标,要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各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的优秀人才[1]。2018年,《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针对国家重大战略和学科前沿发展方向,以服务需求为目标,以问题为导向,以科研联合攻关为牵引,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重点,依托科技创新平台、研究中心等,整合多学科人才团队资源”。[2]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提出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着力一流人才培养、着力创新引领,优化学科版图,强化多学科交叉融合,提升高等教育的全球競争力和科技创新的引领性,以适应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硕士研究生是中国未来学术研究和技术革新的核心力量,对于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和促进国家现代化的经济建设发挥着极其重要的积极作用[3]。近几年,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培养目标、规模、模式等方面都有了非常大的发展和变化。在“双一流”等的教育改革中,跨学科人才培养已经成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适应学科分类明确又具备交叉融合特点的复合型高层次人才培养,则成为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4]。

随着我国经济的转型,从中国制造2025到中国智造2035,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正逐步向“中国智造”转化。从“世界加工厂”到“世界创造基地”的巨大转变必将遇到许多复杂亟待解决的复杂问题,而这些问题不是简单一个学科知识能够解决,大多数涉及多个领域知识。顺应这一时代的发展需求,则需要不断地提高硕士研究生尤其是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科研能力、实践能力,对人才培养的知识广度、能力深度和综合素质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5]。2017年以来统计数据显示,每年全国报考硕士研究生的考生,选择跨学科或者跨学校考研的占比已经达到总数的70%以上,转专业选考的学生也有30%以上的比例,跨学科报考硕士研究生的数量呈现上升的趋势,与国民经济政策的发展特点保持了一致[6]。

研究生培养在“双一流”建设中是极其重要的环节,直接影响到高校学科的发展,而研究生教育质量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有力保障,所以,跨学科复合型研究生培养也就成为高校教育改革的核心。

麻省理工学院在传统的专业学院之外,为跨学科领域发展的学生组建了大约70个跨学科、跨学院的学术机构,提供学科交叉的研究和学习的机会[7]。斯坦福大学设立了18个跨学科机构,通过39个跨学科项目开展校际合作[8]。剑桥大学则从19世纪90年代末就开始了跨学科的人才培养,融通产学合作[9]。2010年,在英国经济与社会研究委员会的认证与资助下,11个学科联合成立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中心(Social Sciences Research Methods Centre),为博士研究生提供了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广泛的发展平台、丰富的实习机会,旨在培养社会科学领域兼具科研与实践能力的博士人才[10]。新加坡国立大学设置大量的双学位、联合学位、并行学位项目以及跨学科专业和多学科辅修专业,构建了一套完整的跨学科人才培养体系[11]。

由此可见,跨学科、协作型的研究生培养已成为我国,乃至世界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普遍趋势。

一、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契合国家建设对不同层次、类型人才的需求,我国教育部从2009年开始招收并培养专业硕士研究生[12]。过去的十几年,专业型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规模迅速增长,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各行业发展的需要[13]。适应国家中长期发展战略,专业型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已经从数量发展转向了质量提高,在培养目标、规模、模式等方面都有了非常大的发展和变化,进入以全面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战略转型新时期[14]。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挑战,学科专业建设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复合型高层次的专业硕士研究生人才的适应性和竞争力需要与科技多元化、“中国智造2035”“人工智能+”“互联网+”等重大战略实施大环境的需求保持一致。

但是,大多数高校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逐渐呈现出跨学科培养力度不够、导师专业知识和学科结构单一、学术交流匮乏、研究生创新能力、科研能力、实践能力提升的自我驱动不足等诸多的问题。

首先,学生的培养体系一以贯之。通常一个专业有相对应的培养体系、课程设置,专业之间的交叉基本没有,更别谈关联学科之间的交叉培养。其次,导师所具备的专业知识、学术水平、学术圈子一般也固化在某一个研究领域,造成学生的学术视野狭窄,与其他学科基本上不能相互交融,学术环境简单,接触不到什么跨学科的科研项目。根据国务院学位办的统计数据,硕博研究生毕业课题的选题没有涉及跨学科研究的不少于75%,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跨学科的培养并没有在研究生培养中得到重视。再者,很多导师以传统研究方向为主,在实践方面的指导经验往往比较匮乏,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的经验基本为零,且在培养过程中过分看重理论学习,存在专业硕士学位论文“学硕化”的现象,培养的专业硕士研究生不可避免地偏向学术,其能力无法在实践性、创新性、工程性等方面得到积累、提升。虽然有部分高校实行了校内外的双导师培养制度,也要求学校要求至少一年的企业实践经验,但实际培养过程仍未能摆脱传统的培养理念。企业导师没有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等方面充分发挥作用。

适应于高校“双一流”发展和国民经济发展趋势的跨学科复合型的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不仅需要在外围资源的优化、提升,更需要在现有办学条件下与时俱进,深化内在的培养模式。为此,如何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加强专业硕士研究生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对原有的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重新评价和探索,对于推动高校创建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和“双一流”建设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双一流”背景下专硕研究生培养模式和机制

(一)厦门理工学院研究生培养概况

厦门理工学院的研究生教育开始于2012年的首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单位。厦门理工学院的专业硕士研究生以六联两双的模式在7年的特需项目建设培养过程中,立足海西地区与地方产业对接,将研究生教育、学科优势与企业的产业实践方面的优势相结合,构建了校企双主体、内外双导师的“四结合六共同”的校企深度融合和并轨的产学研用培养格局,实现了高校研究生人才培养、科研创新、产业发展和实践运用“互惠共赢”[15]。

2018年,随着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决定将工程专业学位类别调整为电子信息等8个专业学位类别,学校正式获批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并入选了福建省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和福建省示范性应用型本科高校。厦门理工学院以“强工程、厚经管、大文化”的学科专业战略布局,紧密对接厦门市十大千亿产业链,发展了电子信息类、装备制造、软件与信息服务、材料应用技术、城乡建设与环保、文化产业、创意与设计、商贸及金融服务等8个学科专业群,拥有1个福建省一流高原学科、6个省级应用型学科和15个校级重点学科。与此同时,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规模不断扩大,由最初的车辆工程和电气工程两个特需项目培养领域,发展到现在的6个学院联合招生的电子信息专业大類;招生人数从2012年的48人扩大到了2020年的512人。为学校实施专业硕士研究生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提供了可能性。

(二)主要举措

1.设置学科融合的大类课程和导师团队。首先,打破学科专业界限,以模块化的方式设置学科大类课程,开发适合学科交叉的实训项目,开设全校性跨学科选修课,强化不同学科、不同知识的融会贯通,形成多元化复合型的专业知识和人文素养体系。此外,在学校已成规模、体系的校企双导师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跨学科的导师团队,营造多学科多视角的师生联动模式,通过不同学科领域思维的交叉碰撞,完成对专业硕士研究生思维模式和知识结构的解构和再造,促进复合型人才综合能力和综合素养的进一步提升。

2.促进科教融合的协同育人模式。结合学校8个重点学科专业群的综合资源,在教学过程和指导过程中,向学生传授适合学生能力的科学研究方法,加强专业硕士研究生科研方法和科研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与分析研究课题;采用积极客观的评价方式肯定学生的研究成果,有效培养学生的科研水平、研发能力。并通过学科之间的融合,形成良好协同育人,促进相关学科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提供支持。

3.完善科创融合的多元化创新平台。构建立体化、全方位的科创育人体系,在实践中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思维,提高研究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一方面,积极以学校每年一度的研究生学术活动月和创新项目为媒介,为专业硕士研究生提供多样化的创新实践活动,鼓励研究生参与学术活动和创新项目;另一方面,实行创新创业学分认定制度的改革,制定《厦门理工学院研究生创新创业学分认定办法》,并将其融入专业硕士生的培养计划,依托厦门理工学院丰富的学科竞赛团队,以学科竞赛、科学研究科技文体竞赛、社会实践、创新创业实践等为牵引,让专业硕士研究生在多学科知识融合的基础上多个角度迸发出新的思维方法,提出有效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办法,全方位训练研究生多学科融合的科技创新能力。

4.强化产教融合的产学研工程实践体系。持续深化校企合作,综合校内实训平台、科研平台、企业联合培养基地搭建工程实践体系,以“校企课题为载体、岗位延续双身份”的方式,将科学研究、产业实际、工程应用紧密地融合在一起。校企双方共同商议培养课题、共同面试决定联合培养人选、共同签订联合培养协议和设定专业硕士阶段培养计划。企业按在职实习员工身份对学生进行管理,提供企业指导导师,提供产学合作课题、经费等支持,将硕士阶段与企业入职后的试用期和培训阶段重叠。通过不断强化工程实践育人,在实践中增强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以共赢为目标的校、生、企的融合发展。

5.综合改革研究生管理机制、质保体系。完善的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管理机制、质量保障体系是培养高水平复合型人才的保证。为此,加大对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学习、科研成果、实践活动、毕业论文等关键培养环节的综合考核力度。借鉴世界一流水平大学的研究生管理经验,建立多元化的能力评价体系和激励制度,在考核研究生专业课程成绩的同时,增加创新创业学分作为毕业条件之一,把科研成果、创新实践活动等纳入综合考评,注重研究生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工程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考核。

结语

本文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探索聚焦“学科融合、培养复合型人才”,将多学科融合作为主线,科教融合、科创融合、产教融合作为辅线,主辅两线贯穿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始终,通过组建学科融合的导师组,以多学科团队的方式对专业硕士研究生进行联合指导,形成由导师和研究生共同参加的交叉学科研究群体,实现研究生培养过程的跨学科的交叉、融合;构建了以培养跨学科复合型人才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起多元化的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考评机制,夯实了学校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专业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的内涵建设,整体提升了学校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孙晶.“双一流”背景下民族地区高校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17):105-106.

[2]朱琎,邓小乔,李效龙,等.“人工智能+新工科”背景下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高教学刊,2019(21):35-37.

[3]魏萱等.“双一流”与“新工科”建设背景下的地方农林高校农业工程类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20(1):95-99.

[4]祝爱武.“双一流”建设视野下的研究生复合型人才培养[J].高等理科教育,2019(5):31-37.

[5]梁燕莹.“双一流”背景下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改革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9(3):89-92.

[6]王凯.跨学科硕士研究生学业困境及破解策略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20:1-3.

[7]朱永东,张振刚,叶玉嘉.MIT跨学科培养研究生的特点及启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2):134-138.

[8]Interdisciplinary programs[EB/OL].(2018-03-25)[2021-05-10].https://www.stanford.edu/list/interdisc/.

[9]王兆君,任興旺.国外跨学科研究生教育经验及其对我国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启示[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109-116.

[10]University of Cambridge social sciences research methods programme[EB/OL].(2021-04-08) [2021-05-15]. https://www.ssrmp.group.cam.ac.uk/.

[11]刘畅.新加坡国立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20.

[12]缪爱英,高智谋.全日制农林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问题及对策:以安徽农业大学为例[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7,35(6):106-109.

[13]高亚锋,丁勇,陈金华,等.“双一流”背景下建筑环境与能源类专业型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20,29(3):10-16.

[14]LU XY, ZHOU WH, ZHAO QH.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professional degree education in China[J].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15(174):1379-1385.

[15]赵晶.产学研用、融合发展的特需项目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8(2):177-179.

Research on the Interdisciplinary Training Model for Professional Postgraduat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Double First-class” Construction

ZHAO Jing, XU Min, GE Xiao-hong, CUI Jian-feng, ZHONG Xun-gao

(School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Automation, Xiame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Xiamen, Fujian 361024, China)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double first-class” and national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have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the connotation construction of postgraduate training. Training first-class talents has become one of the important dimensions to evaluate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Therefore, taking the training of postgraduate students majoring in electronic information as an example, taking discipline integration and training compound talents as the key elements, a professional postgraduate compound talent training model is designed in this paper. It includes a main line of multi-disciplinary integration, as well as an auxiliary line of science and education integration, science and innovation integration, industry and education integration. This new model of the connotation construction of postgraduate talent training is explored, so as to realize the overall improvement of the training quality of professional postgraduates.

Key words: “double first-class”; professional postgraduates; interdisciplinary; compound talent; training model

猜你喜欢

专业硕士复合型人才双一流
多学科协同的项目制专业硕士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校企合作的“互联网+”复合型人才的跨界培养
浅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新闻传播专业硕士产学对接路径重构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
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