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政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优化措施研究

2022-05-21陈阳珍

管理学家 2022年4期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措施

陈阳珍

[摘 要]随着目前我国各项管理体系的逐步完善,各行业内部也进入建立完善现行管理体系的阶段。在建立完善管理体系环节中,预算管理是核心内容。就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现状而言,仅应用各项资金分配的运行模式是存在弊端的,行政事业单位应当执行科学有效的资金分配机制,以及相应的责任制度,才能不断激发行政事业单位全体工作人员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基于此,文章将对行政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完善优化进行深入分析。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措施

中图分类号:F2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2(2022)04-0040-03

预算是维持企业内部资金正常流通的初步内容,也是有效管控各项收支活动的基本依据,并且贯穿于单位经济活动运行的全过程。同时,面对我国事业单位体制深化改革的关键实施阶段,对行政事业单位服务及管理提出的一系列要求,进而针对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也提出更高要求。按照要求,行政事业单位需要针对现行预算管理体系中存在的薄弱点,进行完善和优化,从而有效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效率,实现整体管理水平及效率的提升。

(一)核心内容

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在预算管理中采取了“核定收支”与“定额、定项补助”的方法。具体而言,是指行政事业单位需将各项大额收支情况反馈至主管部门审核,这种管理模式也使得收支管理工作取得很大成效。同时,有效规避了随意使用大额公款行为的发生,严格制约了资金的使用,确保我国资金运行的有序性、有效性。但是,这种管理模式的运行也依旧存在问题,其中资金固定条件下如何合理分配预算资金,实现资金效用发挥最大化是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在固定资金条件下,合理分配资金,保障资金效益的最大化发挥,是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核心内容[1]。

(二)事业单位全面预算体系的特征分析

第一,全员性。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需要综合考量到多项需求,不能局限在预算资金分配环节,而应当深入到单位各部门及员工的实际需求中,合理分配资金。同时,单位需构建有效的资金使用责任机制,帮助员工树立责任意识,从而实现资金科学合理的使用;第二,全程性。全面预算管理不是单一化的过程,是由编制、执行及监管等内容组成的长期性过程。行政事业单位需建立完善的预算管理监管系统,对实施过程进行实时监控,一旦出现问题,可借助系统进行第一时间的处理及改进。

事业单位是带有公益性质的社会服务组织,虽然接受财政拨款,但事业单位也要做到对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而言,全面预算管理是将单位各项收支引进预算管控中,其中包含不同类别的资金,同时也是全过程的管理,囊括了预算编制、执行以及监督等工作,是一项系统化的管理制度。建立有效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有助于提升整体财务管理水平及效率,规范运行单位各项经济活动,通过强化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科学合理规划各项资金的运转,有助于节约预算资金,同时预算管理绩效评价工作的开展,有利于构建明确的绩效管理方向,监督绩效实施情况,从而提升预算资金使用效率。而且全面预算管理贯穿了单位经济运行的全过程,是强化管理体系、提升管理水平的重要保障。

(一)有助于优化资源分配

全面预算管理实施的核心功能在于将事业单位内部的有限资源实现最优分配,强调单位全体职工参与其中、确保全面性覆盖,促进单位内部有效交流沟通,合理系统,达到平衡性。同时根据单位发展实际需求,合理分配资源,严格规范审批流程,制定合理规划,从而以防出现资源限制、过度浪费、随用占据资金等情况的发生。

(二)有助于防范廉政风险

事业单位设计预算指标,在为内部控制工作提供标准的基础上,对事业单位各项目、业务活动运行等推行动态化监管模式,实时注重资金运转情况,以严谨、规范的制度作为基础保障,全面预算管理手段作为支撑,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职工具体工作行为,强化全过程管控力度,从而有效规避单位廉政风险发生。

(三)促进决策更为科学

有效的预算管理依赖于科学的决策机制,事业单位在项目定点中需吸取多方面的建议,以防出现盲目决策行为,确保单位制定决策的科学、合理。

現阶段,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已经普遍认识到加强优化全面预算管理对改善管理效率的重要作用,但就单位全面预算管理具体开展情况来看,依旧存在一定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预算组织体系适应度低

目前,多数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未构建与单位自身组织运行特征相符合的全面预算管理组织体系,其中结构体系缺乏完善性、科学性、合理性。单位预算管理部门负责了预算批准工作,而预算责任机构的参与度不足,造成产生的预算管理信息无法实现在单位各层次组织中进行交流沟通。加之单位预算部门的组织性较低,造成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开展环节缺乏参与度,而相应的管理部门对于该理念的认识及参与也依旧欠缺。

(二)预算管理无法有效承接单位战略规划

基于当前行政单位预算管理、预算执行与战略之间的信息存在不对等现象,加之制定规划与具体执行之间存在偏差,无形中加剧了提升预算精准性的工作难度。预算管理过程中业财融合度不足,相应的依据不全面,从而导致全面预算编制与业务活动运行匹配度低,极易引发预算松弛、过紧等情况。

(三)预算编制科学性、真实性不足

首先,我国财政部门于每年9月份安排行政事业单位进行下年度的预算编制工作,再于10月份反馈,由于时间紧张,导致单位缺少足够长的时间对各项目展开研究、取证等一系列工作,进而造成预算编制内容的不完善。

其次,每年行政事业单位上报的预算在审批环节往往会被审减掉部分预算项目,因为这种审核方式可能对单位下年度正常工作造成影响,为了保障预算资金的充足性,可能存在故意抬高预算目标的情况,造成预算与单位实际情况不符,而财政部门也无法判断出上报的各项预算项目的缓急程度,甚至对部分亟需建设的项目未列入预算,而将可延缓的项目列入预算[2]。

最后,行政事业单位的部分财务人员还未进行专项的全面预算管理培训,无法根据实际现状选择预算方法,造成部分单位内部依旧采取固有的编制方法,没有结合我国政策及市场环境的变化做出调整,制定的预算规划缺乏可行性,无法实现预算的真正分解执行。同时,其他职能部门的参与度不足,预算编制的调研及论证工作落实不到位,进而严重影响预算编制质量。

(四)无法正确应对突发事件

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一套相对完善的计划流程,但对于事业单位内部发生的突发事件没有形成特有的防范体系,特别是关于自然灾害事件,该类事件的发生是无法借助全面预算管理达到风险防范控制目的的,一旦对事业单位造成一定损失,需要适当调整全面预算管理编制工作,否则会导致预算资金不充足,继而影响预算的整体严谨性。然而,事业单位预算一经调整,则会对全面预算管理全过程产生影响。所以,对于事业单位发生突发事件来说,是无法及时应对的,因此事后重建工作极为重要,而大量资金缺口则是全面预算管理亟需处理的问题之一。

(五)预算监管与考核体系可行性不足

现阶段,行政事业单位在实施预算管理中,预算监管体系的健全性不足,无法对预算执行过程展开全面、综合的管理,同时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还未构建起有效的考核体系,导致无法精准把握批复下达预算资金的使用情况、使用绩效等,进而对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效果造成负面影响。

(一)加强认知,健全全面预算管理组织机构

行政事业单位应提升对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视程度,形成正确认知。由我国财政部门针对各单位管理层以召开会议的方式展开培训,要求各单位设立专门且独立的预算编制部门。该机构交由管理层直接负责,单位各科室负责人均参与其中,创建专业的小组。由行政单位的管理层引导全体员工共同参与预算管理工作中,并且对工作人员展开相应专门的培训活动,形成自上而下的培训意识,才能真正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3]。

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一项系统化的工程,不仅局限在单位财务部门,而是需要单位各部门的共同参与。行政事业单位应该明确区分预算管理与财务部门职责,将其完全脱离独立运行,由多个职能部门组建专门的预算编制机构,从而为全面预算管理提供有效保障。

(二)对接顶层战略规划,实现预算管理“动态化”模式

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针对预算的动态化管理及监管工作需特别注重,利用结合的滚动预算法,结合单位既定的战略目标及运营方法对项目实行过程展开分析,通过单位历史周期反映其资源投入与产出价值之间的关系,从而有助于实现行政事业单位长期的战略发展目标。为此,行政事业单位应当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具有层次化的动态管理模式。

基于行政事业单位的战略规划下,首先需要明确单位制定的长期目标,根据战略规划的框架编制滚动预算,而整体预算是针对单位经济发展目标、资金需求方案实行远景规划,财务预算侧重点多集中在业务的收入及成本支出、实际利润等指标上。

(三)科学编制财务预算,开展全面性培训活动

首先,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层对于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需形成正确认识,提前实行预算编制工作,扩大周期,有利于为预算编制工作预留充足时间,保障预算计划执行的有效性。行政事业单位可采取“零基预算法”,打破固有预算方法,结合工作人员实际情况及发展需求,考虑内外部各项因素、行业的发展等,科学预测后续工作。在预算编制环节,预算管理部门需促进与业务部门、管理层人员的交流沟通,根据当前最新政策、战略规划、环境、下发工作任务内容预测单位业务运行情况。预算管理人员规定时间内容完成各环节工作,从而确保预算编制工作的合理性及科学性[4]。

其次,针对预算管理人员开展专业、全面性的培训活动,由于预算编制、执行工作均由财务部门负责,可见财务人员专业水平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单位可通过定期组建培训活动的方式,对比分析与传统预算编制方法之间存在的差异。在实际培训环节,为了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对培训活动可适当丰富内容,从而有助于落实培训活动。

(四)持续优化完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构建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与事业单位各项活动运行效率息息相关,而体系持续优化工作是单位面临的一项重大挑战。一般而言,事业单位各项制度均是持续使用的状态,制度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没有及时得到修订改善。而想要在事业单位中最大化发挥全面预算管理作用,实行持续性优化是必然趋势。所以,事业单位实施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应当实时收集识别全面预算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缺陷,并展开问题分析,便于更为有效的优化改善现行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与此同时,围绕周期性开展全面预算管理体系评估工作,定期评审体系运行中存在的弊端以及全面预算管理实施的不合理之处。总之,通过持续性优化体系趋势,不仅能够促使全面预算管理实施长期处于稳定健康状态下,而且有助于推动事业单位整体发展进步。

(五)全面加大預算监管及考核力度

行政事业单位想要提升全面预算的执行效率,需要进一步加大对全面预算工作的监管力度,促进单位预算执行实现动态化监管模式,落实产生的动态数据的审核分析工作,就项目的实施进度进行追踪,同时强调对预算的审计工作,积极完成各项审计工作,从而保障预算工作落实到位。另外,预算的绩效考核工作的开展也极为重要,具体针对预算项目支出的绩效情况、绩效指标、项目实施进程以及资金使用规划等展开评价,识别对预算绩效工作造成影响的因素,从而进一步提升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的绩效水平及效率。

综上所述,全面预算管理在行政事业单位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对于财务管理体制的变革优化工作起着重要效用,进一步提升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效益,所以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中,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引进现代化管理理念,灵活投入到实际工作中,不断激发单位员工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结合单位实际发展情况,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从而为行政事业单位实现可持续稳定发展目标提供保障。

[1]冯娟.从财务管理角度分析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新思路[J].中外企业家,2020(20):23-24.

[2]夏志远.行政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9(08):199+201.

[3]隋卫茶.浅析行政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商讯,2020(21):172-173.

[4]马震.新时期行政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9(18):20-21.

猜你喜欢

行政事业单位措施
分类做好猪场防暑措施
雨后桃园补救管理措施
解答排列组合问题的几种常用措施
云南出台20条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
求函数零点个数的措施
解答高中数学问题的几个常用措施
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信息化的探讨
财务管理视域下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途径研究
行政事业单位物资采购管理的难点及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问题以及解决策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