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卒中病人感知健康能力与照顾者出院准备度的相关性研究

2022-05-19杨士来郑杰仁辛惠明吕艳丽纪小凤胡少芬

护理研究 2022年8期
关键词:条目病人因素

杨士来,郑杰仁,辛惠明,吕艳丽,纪小凤,胡少芬

1.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福建 362000;2.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之一,致死率和致残率均较高[1]。脑卒中后病人常出现功能障碍,影响其感知健康能力及对健康认知的评价[2]。感知健康能力是个体管理自身健康能力的自我认知评价[3],健康认知评价是个体判断周围影响自身完整性的过程。有研究显示,健康认知评价与感知健康能力之间存在一定联系[4],主要是认知评价过程受到个体、环境因素影响继而影响其心理反应、情绪、应对方式,甚至健康结果[5]。照顾者作为环境因素中最主要的人为因素,会极大地影响病人的认知评价结果[6]。目前,诸多研究结果报道,脑卒中照顾者因缺乏相应的照顾知识和技能而无法适应照顾工作,出现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7-8]。因此,了解照顾者准备度是十分必要的。照顾者准备度是指照顾者在照护病人时对各方面压力感知能力的评估[9]。本研究旨在通过了解脑卒中病人感知健康能力、健康认知评价实际,探讨其与照顾者准备度间的关系,厘清两者间的关联机制,为后续有针对性地开展照顾者准备度干预研究奠定基础。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便利抽取2019 年6 月—2021 年3 月在厦门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神经内科病房住院的脑卒中病人156 例及部分照顾者50 人。病人纳入标准:①病人符合脑血管病诊断标准,诊断为脑卒中;②病人生命体征平稳,意识清楚;③病人年龄≥18 岁;④病人出院前Barthel 指数总分≤60 分。排除标准:①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或恶性肿瘤等;②严重认知、言语功能障碍、精神症状影响调查者。居家主要照顾者纳入标准:①病人出院后由不接受报酬的家庭成员、生活伴侣、亲戚或朋友等担任;②年龄≥18 岁;③每天照顾时间大于4 h;④语言表达清晰,能以普通话或闽南语沟通。本研究经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研究对象均知情同意。

1.2 方法

1.2.1 脑卒中病人调查工具

1.2.1.1 一般资料调查表 回顾相关文献,自行设计一般资料调查表,内容包括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平均月收入、吸烟、饮酒、宗教信仰、医疗费支付方式、生活方式、脑卒中类型、责任血管等。

1.2.1.2感知健康能力量表(Perceived Health Competence Scale,PHCS) PHCS 由Smith 等[3]编制,为自评量表,共有8 个条目,分成行为期望和结果期望2 个维度。采用1~5 分表示强烈不同意到强烈同意,其中4 个条目反向计分。所有条目得分相加为总分,得分越高表示个体感知健康能力越高。中文版量表总的Cronbach's α 系数为0.802,具有较好的信效度[10]。

1.2.1.3 健康认知评价量表(Cognitive Appraisal of Health Scale,CAHS) CAHS 由Kessler[11]研制,是多方面进行初级、二级潜在压力性健康问题评价的自评工具。本研究使用初级评价指标评价病人的健康认知情况。初级评价包括威胁、挑战、伤害、利益相关4 个维度,共28 个条目,1~5 分表示强烈不同意到强烈同意。得分越高表示越倾向于该评价。威胁、挑战、伤害、利益相关4 个维度的内在一致性信度分别为0.75,0.85,0.62,0.71[1]。

1.2.2 照顾者研究工具

1.2.2.1 一般资料调查表 回顾文献,自行设计一般资料调查表,内容包括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宗教信仰、健康自我评价、与病人关系、照顾经验等。

1.2.2.2家庭照顾者准备度量表(Caregivers Preparedness Scale,CPS) CPS 由Archbold 等研制,刘延锦等[12]翻译。CPS 仅有1 个维度,包括生理、心理、社会等8 个条目准备度情况。采用Likert 5 级评分法,0~4 分表示“非常不符合”到“非常符合”,总分32 分,得分越高代表照顾者的准备情况越好。该量表Cronbach's α 系数为0.925。

1.2.2.3 中文版照顾者积极感受量表(Positive Aspects of Caregiving,PAC) PAC 由Tarlow 编制,张睿等[13]汉化成中文版,包括自我肯定(5 个条目)和生活展望(4 个条目)2 个维度,共9 个条目。采用Likert 5 级评分,非常不同意~非常同意分别计1~5 分,总分为45 分。该量表Cronbach's α 系数为0.900。

1.2.3 资料收集方法 征得脑卒中病人及照顾者的同意,由1 名有经验的资料收集员发放问卷,进行解释和回收。共发放脑卒中病人问卷160 份,收回有效问卷156 份,有效回收率为97.5%。发放脑卒中病人照顾者问卷50 份,收回有效问卷50 份,有效回收率为100.0%。

1.2.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软件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Pearson 相关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检验水准为α=0.05。

2 结果

2.1 脑卒中病人感知健康能力、健康认知评价评分(见表1)

表1 脑卒中病人感知健康能力、健康认知评价评分(±s)单位:分

表1 脑卒中病人感知健康能力、健康认知评价评分(±s)单位:分

项目感知健康能力总分行为期望结果期望健康认知评价总分威胁挑战伤害利益相关得分(images/BZ_106_1877_2044_1905_2089.png±s)25.34±5.29 13.18±3.58 12.16±3.54 74.79±11.43 16.15±3.93 21.31±4.21 26.31±5.63 11.03±3.54

2.2 脑卒中照顾者准备度及积极感受评分(见表2)

表2 脑卒中照顾者准备度及积极感受评分(±s)单位:分

表2 脑卒中照顾者准备度及积极感受评分(±s)单位:分

项目家庭照顾者准备度总分照顾者积极感受总分自我肯定生活展望得分23.94±5.36 37.98±7.76 21.20±4.57 16.78±3.59

2.3 脑卒中病人感知健康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2.3.1 单因素分析 脑卒中病人年龄为(62.18±12.03)岁。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影响脑卒中病人感知健康能力。见表3。

表3 脑卒中病人感知健康能力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n=156)单位:分

2.3.2 多因素分析 以病人感知健康能力总分为因变量,将病人基本资料作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对入选标准、剔除标准分别设置为0.05,0.10。结果显示,文化程度为脑卒中病人感知健康能力的影响因素。见表4。

表4 脑卒中病人感知健康能力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2.4 脑卒中病人感知健康能力与健康认知评价的相关分析(见表5)

2.5 脑卒中病人感知健康能力、健康认知评价与照顾者出院准备度、积极感受的相关分析(见表6)

表6 脑卒中病人感知健康能力、健康认知评价与照顾者准备度、积极感受的相关分析(r 值)

3 讨论

3.1 脑卒中病人感知健康能力现状 本研究结果显示,脑卒中病人感知健康能力得分为(25.34±5.29)分,属于中等水平。与Leslie 等[14-15]研究结果接近,说明脑卒中病人由于身体功能障碍问题对健康应对不足,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改变身体状况的能力降低。结果期望评分低于行为期望评分,与徐小青等[15]研究结果一致,提示脑卒中病人对自身有效管理健康能力的结果呈现更为不良。进一步分析发现,脑卒中病人健康认知评价总分为(74.79±11.43)分,且伤害维度得分最高,说明脑卒中病人更倾向于对健康认知的负性评价,与Wu 等[16]研究结果一致,主要是因为疾病导致身体损害,影响日常生活活动,从而产生负性健康认知评价。提示改善脑卒中病人健康认知评价是提高其生存质量的途径之一。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感知健康能力与健康认知评价呈负相关(P<0.05),验证了脑卒中病人有效管理健康能力下降的结果。相关分析亦显示,感知健康能力、行为期望、结果期望与伤害、威胁、挑战相关,此结果与Galan 等[17]研究结果一致,感知健康能力表现愈加明显,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产生的概率降低,同时健康认知评价则会愈好,进一步说明脑卒中后病人的健康认知评价是受到身体功能障碍对其健康管理能力的影响,同时影响其应对方式,改变了脑卒中病人感知健康能力,有助于改善其健康认知评价。

3.2 脑卒中病人感知健康能力影响因素 本研究结果显示,脑卒中病人感知健康能力受文化程度影响,文化程度越高,感知健康能力越强,与此前研究结果不一致,主要由于本研究进一步细化文化程度分类,各类文化程度比例相对均匀。有证据显示,感知健康能力会影响健康行为表现[18],同时不健康行为尤其是不喜欢体育锻炼的人群更容易出现感知健康能力减弱的情况[19],印证了文化程度高的群体更重视体育锻炼的重要性[20]。同时解释了文化程度高的病人感知健康能力也高的内在联系。

3.3 脑卒中病人感知健康能力与照顾者出院准备度、积极感受的关系 脑卒中影响病人采取有效措施应对健康问题,需要辅以相应的社会支持。照顾者与病人长期接触,病人的康复过程、心理健康等均有可能影响照顾者的心理健康,因而照顾者准备情况就显得十分重要[21]。此外,有研究显示,照顾者存在心理健康问题亦是影响照护质量的重要因素[22]。两者作用下可能照顾者准备情况及感受与病人感知健康能力存在内在关联机制,为进一步探讨脑卒中病人感知健康能力的环境影响因素,本研究随机抽取部分照顾者进行调查,结果发现病人感知健康能力确实与照顾者准备度存在关系,照顾者准备度越高,病人感知健康能力越强,印证杨敏等[23]研究结果。证明照顾者的照顾质量直接关系到病人的感知健康能力,照顾者的照护能力和应对能力是改变病人感知健康能力的因素,同时也反映了病人住院期间康复训练等相关健康教育指导效果通过照顾者准备度体现到病人的感知健康能力上,提示护理管理者提高健康教育指导有效应用率是持续改善病人感知健康能力的措施。该方法与进一步分析结果相符,具体表现为照顾者准备度越高,病人结果期望评价越好,病人的健康认知评价的负性评价也会随之降低。此与滕沙等[24]研究结果一致,证实感知健康能力与健康认知评价的关系在脑卒中病人中同样适用。提示适时评估照顾者准备度,明确照顾者准备度的具体问题,实施干预是改变病人感知健康能力、健康认知评价的路径。另外,照顾者积极感受得分情况与孙娟[25]研究结果一致,说明抽样结果可信。本研究结果显示,病人行为期望与照顾者积极感受中的生活展望存在关联,说明照顾者在照护过程中表现出积极态度将影响病人采取积极应对健康问题的能力。提示关注照顾者准备度的同时,鼓励照顾者进行积极感受的表达是有意义的。

综上所述,脑卒中病人感知健康能力水平不高,健康认知评价有限,受到文化程度、照顾者准备度、积极感受等因素影响。验证了照顾者这一重要社会支持资源因素在脑卒中病人感知健康能力评价中的作用。然而本研究由于照顾者抽样例数少,造成仅有照顾者准备度、积极感受的部分因素与脑卒中病人感知健康能力有关联关系,仅能揭露感知健康能力的部分内在机制,后续研究将以照顾者准备度为干预因素,论证照顾者准备度与脑卒中病人感知健康能力的因果关系。

猜你喜欢

条目病人因素
腹部胀气的饮食因素
以患者为主的炎症性肠病患者PRO量表特异模块条目筛选
谁是病人
四大因素致牛肉价小幅回落
《词诠》互见条目述略
病人膏育
短道速滑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还能活多久
《流星花园》的流行性因素
对县级二轮修志采用结构体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