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现实困境及路径

2022-05-19王海军

中学生学习报 2022年25期
关键词:现实困境乡村振兴战略意义

王海军

摘要:在新时代下实施乡村镇乡战略具有重要的意义,其将为我国“三农”工作明确基本的发展内、奠定基本的价值并明确基本建设主体、构建合理发展模式。在当前阶段,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解决。以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为契机,全面推动我国三农事业实现强有力的发展,就必须要从坚持农业优先发展、健全乡村治理体系、繁荣乡村文化、发展绿色农业等方面入手。本文就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现实困境及路径展开分开阐述。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意义;现实困境;路径

前言: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这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时代为解决我国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问题所作出的重大国家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而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方针。村村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自实施以来就取得了丰硕的发展成功。

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意义

(一)乡村振兴战略为我国新时代“三农”工作明确基本发展内容

2018年7月所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决定着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明确指出,农业建设是乡村振兴的经济基础,乡土文化建设是其思想源泉,农村基层治理建设是社会基础,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根本保障,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基层工作的领导力量。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只有做好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才能真正实现乡村的全面振兴,构建起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新农村。

(二)乡村振兴战略为我国新时代“三农”工作奠定基本价值

乡村振兴战略为我国新时代三农工作奠定了基本的工作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一方面,乡村振兴战略明确了我国三农工作的根本目的,也就是以发展农业为起点,提升农民的生活生产水平,逐步增强其获得感与幸福感。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充分的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公平正义。另一方面,乡村振兴战略能够从实践层面为我国三农事业提供优秀的价值引领。自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我国各地区各级政府在其所蕴藏的价值理念指引下,始终以全体农民的发展利益作为其开展工作的根本导向,进一步落实了农民在发展机会、发展权利以及发展成果分配等各阶段的公平性,使农民切实感受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公平正义,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三农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三)乡村振兴战略为我国新时代“三农”工作明确基本建设主体

就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建设主体来说,党中央曾明确指出“实现农村振兴,我们有习近平总书记把舵定向,有党中央高度重视、坚强领导、科学决策,有全党全国全社会大力支持、积极参与,有社会主义的强大制度优势,有亿万农民的创造精神,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支撑,有历史悠久的农耕文明,有旺盛的市场需求。”坚持农民主体地位,以全体农民为基本建设主体。所以说我国农民生产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全体农民投身到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也得到了大力提高。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根据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数据显示,现阶段乡村人口占据全国总人口的54.3%,人口数为6.52102542亿人,这是我国发展农业的宝贵劳动生产力。

(四)乡村振兴战略为我国新时代“三农”工作构建合理发展模式

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我国三农工作的重大战略工程,其也为我国农业农村的发展构建了合理的发展模式。乡村振兴战略像我们充分的明确了只有以渐进方式分类推进农业农村建设工作,才能够在增强各类农业科学发展方法时效性的基础上,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沿着科学道路前进。受历史人为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我国不同农业区域之间存在较大差异,而这些差异造成了不同农业区发展不均衡等问题。基于此,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必须要把握我国不同农业区域的发展规律,因地制宜的制定出符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的政策实施细则。在乡村镇兴战略实施过程中,要久久为功、扎实推进,最终构建起各区域本土化的农业农村发展模式,从而促进三农事业整体协调、健康发展。

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困境

(一)经济发展不平衡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石,在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进程中,现阶段经济发展不平衡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一是高速的城市化进程导致生产要素向城市流入,而城乡二元化体制形成的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而农业发展不充分的矛盾逐渐突出;二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并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在我国东部和中西部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较大,中西部地区农业经济明显落后于东部沿海地区。再加上不同地区受到自然地理、历史人为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不同区域之间的农业经济发展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化,部分拥有优越地理自然條件的乡村,可依托于本土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其经济发展速度要明显高于其他资源匮乏的农村地区。

(二)乡村治理工作不完善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社会基础就是乡村治理,但是在当前我国乡村治理工作仍不完善,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一是农村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由于城市化进程导致乡村日趋衰落、村落合并,行政村数量急剧减少,导致农村基层党组织数量也随之递减。大量的中青年离乡背景流向城市,而农村党员数量减少,且文化程度较低、年龄偏大,这些因素都造成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缺乏领导力、活力和先进思想。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工作的组织基础,而由于上述原因,导致其难以充分发挥出党在农村工作中的战斗堡垒作用。二是农村基层治理部门治理能力仍有待提高。由于农村基层治理部门对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理解也相对不够透彻,导致其在工作过程中很难科学的根据乡村振兴的根本要求,做好法治、德治、自治的有效结合。此外,当前乡村基层管理体制不健全,服务体系不完善,服务信息化水平和一站式服务平台建设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导致乡村基层难以在最大限度上为群众提供服务[1]。

(三)乡村文化发展相对滞后

我国自古就是农业大国,中华文化在本质上是根植于土地的乡土文化,优秀的传统乡土文化也是中华民族之魄。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提到“乡愁”,提出留住记忆留住乡愁,优秀的传统文化也是乡村振兴的思想动力。当前乡村文化发展相对滞后,主要体现为以下三点:一是乡村文化日趋落后,城市化的进程支持城市文化不断冲击乡村文化,导致其逐渐边缘化。二是农民思想上对于乡村文化缺乏认同感和自信感。由于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资本逐利的性质,导致农村传统的邻里和睦、团结互助的淳朴民风遭到破坏,邻里之间关系冷漠、集体意识淡薄等问题都造成了对传统相同文化缺乏认同感与信心。三是乡村陋习积弊难返,农村地区长久以来积累下来的陋习固化,如封建迷信,严重腐蚀着农民思想,不利于科学的开展乡村建设工作。

(四)乡村生态环境发展不乐观

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乡村生态环境发展状况仍然不容乐观,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一是地方政府可持续发展观念淡薄,片面的追求一时的经济发展,在招商引资时只关注经济效益。这又导致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对农村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二是我国农业生产过程中,对于农药、化肥等使用长期超标造成了土壤严重污染,质量不断下降,农村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且农村卫生环境长期缺乏有效治理,生活垃圾随意堆放,农村卫生环境仍然不容乐观[2]。

三、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路径

(一)坚持农业优先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

乡村振兴的经济基础就是农业,因此在乡村振兴战略推行的过程中,各级政府必须要坚持农业优先发展,全面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包括农产品结构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优化,从而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通过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来推进有机绿色农业的发展,构建起各具特色的品牌农产品。对此,各级政府需要对于农业经济发展人才给予优先权、强化农业科技支撑,给予农业创新工作优先权以及不断给予农业发展在资金安排以及政策配套方面的优先权。通过政策的倾斜,不断实现其对于农业振兴发展的牵引与推动作用[3]。

(二)健全乡村治理体系,提高治理能力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进程中,健全乡村治理体系,提升乡村治理能力,构建平安和谐的善治乡村,也将充分增强乡村振兴的社会基础。在这一部分可通過以下三方面工作来实现:首先是对我国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其次是对于乡村基层管理体制要进行改革与创新,对管理制度进行健全与规范,加强规范监督体系,创新考核方式,提升政府的服务水平,并激发基层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最后是提升农村基层治理部门的综合治理能力,使其对相关理论作出充分理解的基础上,构建符合我国农村发展特征的现代化治理模式。

(三)繁荣乡村文化,建设文明乡村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民族文化是其强大思想保证,对中华文化来说,乡村文化是其根。因此,想要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如期实现,我们就必须要做好乡村文化繁荣工作,在充分消除部分糟粕文化的基础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继承与发展,有效增强乡村振兴的思想动力。对此,可从以下几点入手:首先要保障农民在乡村文化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其次要充分的调动广大文艺工作者创作出更为优秀的乡村文化作品;最后要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加强农村基层文化中心建设[4]。

(四)发展绿色农业,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现阶段农村因其自身的发展,逐渐产生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从而极大的拉低了乡村振兴发展成果的总体质量水平。据此,我们必须要坚持农业绿色发展,保护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则可持续发展道路,造福子孙后代。首先,各级政府要积极的促进农民在日常生产生活中树立起绿色发展理念;其次,政府要推进农业绿色生产方式,并做好农业绿色发展成果社会共享工作;最后要加强生态保护机制的建设,包括生态保护机制,生态环境标准体系以及环境治理考核制度。对生态系统进行不断修复,为乡村振兴提供生态环境的保障,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构建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

总结: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时代为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省10度是科学角色所提出的新课题,新任务。以上是有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义、所面临的困境和实施路径,相信在不久的未来,乡村振兴战略一定能够不断发挥其重要作用,实现三农工作目标,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美丽中国。

参考文献:

[1]吴雨星. 实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及现实路径——以城乡融合视角解读[J].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 2019,31(43):22-23.

[2]刘润秋, 黄志兵.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困境、政策误区及改革路径[J]. 农村经济, 2018,43(63):455-456.

[3]侯守杰, 孙晋媛. 新时代我国乡村振兴战略面临的困境及路径研究[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8,000(012):449-450.

[4]刘志刚.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重建乡村文明的意义、困境与路径[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44(34):436-437.

猜你喜欢

现实困境乡村振兴战略意义
一件有意义的事
有意义的一天
“党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基层治理创新
论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底蕴
创新探索农村家政职业教育的有效模式
浅谈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认识和思考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现实困境和对策分析
中国网络民主发展的现实困境及优化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