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心用情用力用智做好民生兜底保障等工作

2022-05-18朱良才

中国民政 2022年8期
关键词:服务设施精神障碍救助

☉ 朱良才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强调,要深化社会救助制度改革,形成以基本生活救助、专项社会救助、急难社会救助为主体,社会力量参会为补充,覆盖全面、分层分类、综合高效的社会救助格局。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社会救助兜底保障的目标任务和重点要求,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民政工作的高度重视,凸显了民政工作在改善民生、促进共同富裕中的重要作用,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真挚深厚的为民情怀,体现了我们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为做好新时代民政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当前,河南有农村低保对象283万人,城市低保对象34.4万人,特困人员49万人,兜底保障人数多、任务重。为进一步巩固兜底脱贫成果,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线,今年,河南省再次提高困难群众救助保障标准,切实做到弱有所扶、困有所助、难有所帮,基本民生兜底保障成效明显。下一步,河南省民政系统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切实把“两个确立”转化为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用心用情用力用智做好民生兜底保障等工作,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河南省漯河市舞阳县民政助理员为群众详细介绍救助政策。

用力夯实基础,持续巩固兜底保障成果。一是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机制建设。做好低收入人口信息数据采集、录入和完善工作,明确节点、压实责任,确保在5月底前,将乡村振兴部门重点监测的脱贫不稳定人口、边缘易致贫人口、突发严重困难户等3类监测对象,全部纳入民政部门的低保边缘、支出型困难等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范围。研究制定关于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常态化救助帮扶工作的措施,扩大部门间信息共享,健全低收入人口主动发现机制,推动救助政策由“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转变。二是深化社会救助制度改革。出台低保审核确认办法以及加强后续监管的指导意见,理顺县级民政部门与乡镇(街道)的权责关系,明确县级民政部门监管责任。积极推动基层社工站与社会救助服务站等民政服务平台联建联动,打造一支职业化、专业化、本土化的基层民政服务力量,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米”。三是健全社会救助监管长效机制。会同财政部门大力推行惠民惠农“一卡通”政策,统筹推进资金管理、发放、信息公开等工作,对救助资金发放进行全方位监督,畅通群众信访举报渠道,确保“救命钱”及时足额发到群众手中。

用情关爱救助,深化特殊困难群体保护。一是广覆盖,全面开展精神障碍患者摸底排查。开展市、县、乡、村排查工作,建立全链条闭环式服务保障体系,协同相关部门建立疑似精神障碍流浪乞讨人员紧急隔离、发现报告、台账信息库、定期回访等工作制度,积极配合公安机关开展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专项行动。二是细巡查,加强流浪乞讨街面巡查和帮扶救助。围绕动态清零目标,加强公安、民政、城管、卫健等相关部门协调配合,组织动员各方力量开展经常性的、形式多样的街头劝导、现场救助和宣传引导活动,加大街面救助巡查力度。加强对救助管理机构工作的督促和指导,提高站内服务水平。通过人像识别、网上寻亲等技术手段,积极开展寻亲工作。三是促康复,提升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水平。今年启动第二批精神障碍社区康复示范城市建设工作,利用彩票公益金新建30个社区康复示范点,并对已建成示范点进行标准化验收。力争到2025年,开展精神障碍社区康复的县(市、区)比例不低于80%,在开展精神障碍社区康复的县(市、区),60%以上的居家患者接受社区康复服务。四是建硬件,完善精神卫生机构福利设施。按照床位500张以下、床均建设投资不高于15万元、建设周期2~3年测算,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和各级彩票公益金支持,力争“十四五”期间,民政精神卫生福利机构实现省辖市全覆盖,持续增强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五是兜底线,纳入救助保障体系。积极发挥社会救助体系作用,将低保边缘家庭中的一级、二级重度残疾人以及三级智力、精神残疾人,参照“单人户”纳入低保。拓展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将“无劳动能力”的残疾等级扩大到“三级智力、精神残疾人”,让更多的贫困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及时纳入兜底保障。同时,将符合条件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纳入残疾人两项补贴范围。

用心服务老人,持续优化养老服务供给。一是加快“建”,完善养老服务设施。实施养老服务设施“五个一”建设工程,到今年年底,每个县(市、区)至少建有1所县级养老服务设施,每个街道建成1处综合养老服务设施,每个社区建成1处养老服务场所,实施不少于1万户的经济困难特殊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推动智慧养老服务平台老年人入网人数达到1000万人以上。二是注重“用”,提升服务设施使用效能。加强机构运维保障,引导更多有实力、有影响的市场主体进入养老服务领域,在落实各项建设运营补贴的同时,采取“以大带小”的方式,为老年人提供订单式、菜单式服务。加快推广智慧养老服务平台,拓展助餐、助浴、助洁、助医、助行等养老服务内涵,提升养老服务品质。三是强化“管”,开展“万人助中心”活动。动员省、市、县三级民政部门2.6万名工作人员下沉一线,对口包联1.6万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做到联系人员上墙公开公示、运行情况入网实时监管、评价计分纳入考核体系,促进养老服务机构持续健康发展。四是注重“效”,凝聚养老服务工作合力。明确重点任务,实施挂图作战,凝聚工作合力,发挥养老服务联席会议成员单位作用,形成系统协同抓养老的良好氛围。

用智创新治理,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一是打造基层治理创新实践品牌。深入开展“双治理”示范创建活动,发挥优势,力争培育5个“双治理”示范区(市、县)、10个“双治理”示范街道(乡镇)、30个“双治理”示范社区(村)。在全省范围开展农村社区治理、村级议事协商、街道服务管理创新实验和智慧社区试点,鼓励各地打造彰显地域和民政特色的基层治理品牌项目。二是提升城乡社区服务水平。围绕《“十四五”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开展新时代新社区新生活服务质量提升工作,制定社区工作者队伍职业化建设政策措施,建立居民满意度调查制度,持续推进“一有七中心”规范化社区创建,发挥村级综合服务设施功能,做好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社区治理服务体系建设,推进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五社联动”。三是增强基层治理效能。全面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建立完善全省基层治理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积极推进民事民办、民事民议、民事民管,完善利益诉求表达机制,健全民主协商机制,畅通信息渠道。综合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技术,科技赋能基层治理创新,推动自治、法治、德治、数治融合,共同创造人民群众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猜你喜欢

服务设施精神障碍救助
河南省加强养老服务设施用地管理
民政部等16部门:到2025年村级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超80%
自拟醒脑汤联合体外反搏治疗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的效果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病因及临床特征分析
由“中华富强”轮失火救助引发的思考
自然资源部发文要求:加强规划用地保障 补齐养老设施短板
快速救助艇降放装置陆上模拟试验
社会工作介入精神障碍患者康复的策略分析
救助小猫
面向云计算服务设施的高效测试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