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背景下的非遗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实践创新

2022-05-16王靓朱新英

锦绣·中旬刊 2022年1期
关键词:非遗传承文化自信新媒体

王靓 朱新英

摘要:在互联网时代的飞速发展下,许多非遗传统文化面临“消失”的困窘局面,尤其是刺绣。江右贡绣作为刺绣的一个分支,凝聚众多“江绣人”的心血,具有浓烈的江右地方特色和丰富的民系人文情怀。本文就江右贡绣这一非遗文化传承的现状展开分析,探讨其在传承和弘扬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并提出实践创新的手段来提升这种文化的价值。对提升民族区域知名度,增强文化软实力,实现文化自信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新媒体; 文化自信; 非遗传承

一、“非遗”江右贡绣的价值与传承意义

2010年,被选作入驻上海世博会江西区的江右贡绣绣品,以其制作精良、图案精美在一众展品出脱颖而出成为江西区的代表,使更多人逐渐聚焦到这一绣种上。

江右,指江西南部,同时也是汉族的一个民系。江右民系主要分布于赣语分布的地方,而江右贡绣就是这片土地上孕育出来的文化。

江右贡绣是南昌刺绣的扩展项目,有着厚重的文化底蕴,是在几千年民间刺绣基础上演变而来的,历史上曾数度为皇室定制绣品,经过发展革新,如今是以蚕丝线为主在织物上进行刺绣的一种具有南昌文化特色的民间手工刺绣艺术。

江右贡绣的绣法经过江绣人的雕琢创新,凝聚了工匠精神,代表着优秀的传统文化精神内核,具有珍贵的文化价值。

江右贡绣传承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保护和发展传统技艺

江右贡绣传承至当代,技艺上有了质的飞跃,其在传承与发展各种风格和技法的基础上,独创了摄影风格的单、双面绣,使其光与影的关系更有立体感。平、乱针巧妙地结合,使刺绣作品比摄影照片更具艺术魅力。

江绣人还自创了打子碑拓绣、飞白篆刻绣 、打子泼墨绣等技法。

其中,打子碑拓绣用虚实的打子针法来表现碑拓的肌理感,使作品更具艺术性;飞白篆刻绣,一改传统绣印章的刻板,把印章的金石效果用刺绣的语言表达出来;打子泼墨绣用打子针法的疏密来表现水墨的晕染效果,体现了创作者对刺绣技法的深刻理解与创新。

江右贡绣不单单具有艺术价值,同时还可以用来美化家居和日常生活,保证了审美性和实用性的有机统一。比如刺绣手机壳、刺绣眼口罩等日用品,无一不用到江右贡绣的技法且富有文化内涵,图案生动、制作精美,深受市民的喜爱。

(二)弘扬民族精神,实现文化自信

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提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1]同时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2]

而江右贡绣的多幅绣品便和传统、民族、文化紧紧联系在一起。绣品图案的来源,大多取自历史诗赋、画作和民间故事,就连刺绣出来的人物都有历史背景。其中著名的绣品有《滕王阁序》、《毛泽东》、《末代皇后》等,江绣人用高超的技艺为我们重现当年的盛景,弘扬伟大的民族和工匠精神,实现文化自信。

二、“非遗”江右贡绣文化的传承现状

目前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新时代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非遗传统文化也将迎来不小的挑战,江右贡绣亦是如此。

从市场来看,近代由于生活方式的变迁,绣制品不同以往的地位盈利困难,逐步被工厂流水线产品替代成为非必需品。

从成本来看,手绣因入门难、耗时长等高门槛使得传承刺绣文化的绣娘日益减少。缺乏了技术专员和创作规模,又因为经济全球化、外来多元文化的涌入并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使得传统节日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小,这些都直接或者间接的导致了地域刺绣文化的发展困难。

从传承人来看,对市场信息不够敏感,创造重心偏向传承,创作空间较小,忽视了新媒体背景下的市场方向以及潜在目标客户的需求,于是江右贡绣文化的传承,多少遭遇了方方面面的局限和破坏。

三、“非遗”江右贡绣的传承策略与实践创新

为了江右贡绣文化适应时代的发展传承下来,我们做出了以下的传承策略和实践创新:

1、绣品创新策略实践

做出繡品和宣传方面的创新改变,赋予刺绣文化新的内容和活力,开发文化实用价值一体化的地方特色产品,吸引大众促进消费。

重新定义目标客户,并根据市场上各年龄段消费者消费习惯进行创新实践:开设赣绣体验馆,实施线下线上刺绣教学,用文化进行熏陶;设计刺绣旗袍、中山装、丝巾等绣制品进行品牌推广;刺绣跨界,将刺绣和潮品两者结合起来,迎合青少年猎奇的心理。

2、借助新媒体传承创新策略实践

利用新媒体营销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网站投放刺绣相关的教学视频,在新闻app分享刺绣相关科普文章、利用网红直播等进行贡绣文化的直接推广。并且相关绣品在线上平台进行线上销售,让更多对刺绣感兴趣的朋友进一步了解其文化内涵,让大家真正的走进刺绣世界。新媒体的“新”与传统文化的“传统”相结合,创新和传统的碰撞,一定会在这个时代擦出耀眼的花火。

3、产品线创新策略实践

从前的手绣专一,一人绣一幅作品,耗时长不说且所需技术也要求全面,是以手绣价格高昂盈利却困难,这也是资本家放弃手绣市场的缘故。但我们另辟蹊径,研发了属于自己的“手绣流水线”。将绣品分成几块,绣娘分组只绣自己擅长的那块,一个流程下来,对绣娘技法的要求降低,所需时间减少,效率较传统手绣比大幅度提高。绣品生产效率上去了,江绣人,就成了一个“工厂”。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就江右贡绣背后的文化价值深度挖掘展开对其发展现状的分析,并提出利用新媒体推广的手段来保护传承弘扬这种非遗传统文化。

江右贡绣是埋藏于民间的文化瑰宝,拥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工匠精神。而今处于一个互联网文化交互的时代,交互时代注定所有的文化将不再只是单方面的输出,更多的是一种融合。只有将自己产品化、现代化,充分利用新时代背景下的工具才能够争取更多的生存空间。虽然江右贡绣这种非遗文化是古老的,但是文创产品是可以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更替。江右贡绣丰富而独特的文化资源,可以通过大力发展民族区域文化创业产业,拓展知名度,增添产品附加值,为民族文化发展开辟新的局面,实现民族经济振兴,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修智英,李松原.郭尔罗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及发展策略探究[J].山西农经,2020 (23):128-129.

作者简介:王靓(1999—),女,江苏高邮人,学士,南昌理工学院学生,研究方向:电子商务。

*基金项目: 2020 年度江西省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课题,项目名称 《锦“绣”江山——江右贡绣技艺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编号  s202012795015

猜你喜欢

非遗传承文化自信新媒体
“三维协同”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
基于非遗传承的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研究
川东竹琴在非遗传承中的创新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