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川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研究

2022-05-16舒展

锦绣·中旬刊 2022年1期
关键词:融合发展旅游

舒展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或群体的文化及其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人类社会或群体乃至民族和国家的文化认同、民族精神的承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非遗和旅游对文化的认同追求为两者融合提供了市场空间和价值基础。随着文旅融合趋势进一步增强,如何从产业融合的视角理解非遗和旅游的关系,研究非遗和旅游发展的融合、创新与相互促进是需要深入探究和思考的重要命题。

关键词:通川非遗; 旅游;融合发展

一、通川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况

通川,古属巴地,夏称“梁州”,因四通八达、川流不息,得名“通川”。通川,纳巴山渠水之灵韵,融汉韵唐风之积淀,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历史上有元稹、唐甄、李长祥等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孕育了张爱萍、魏传统、李中权等共和国著名将军,素有“将军故里·达州之心”、“巴蜀明珠·川东门户”之美誉,自古就有诗和远方。“元九登高”传承至今,已成为“千年雅节”;“诗歌之乡”北山文风昌盛、人才辈出。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催生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通川区现有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达州元九登高节、巴渠童谣、“蛇难爬”消肿散;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石莲花系列傳说、碑庙米豆腐传统制作技艺、何氏剪纸;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巴门拳、青宁天断锣鼓、蒋氏传统近视疗法、石笋系列传说、青宁民歌等。这些非遗种类齐全,主要包括民间音乐、民间美术、民间文学、传统体育与竞技、传统戏剧与曲艺、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项目,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彰显出通川特有的文化个性和文化魅力,为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通川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一)通川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必要性

1.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对非遗具有保护和传承的作用

作为互补的产业价值创新。非遗独特的文化性构成了潜在的旅游价值,非遗先天的市场基因和日益繁荣的旅游市场空间优势互补。在融合过程中,通过功能重组和价值创新,形成涵盖非遗产业和旅游产业核心价值的新价值链,将释放更强能量,取得“1+1>2”的产业叠加效应,旅游促进非遗的传承交流,从而带动对非遗文化的有效保护,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作为互动要素的资源整合。非遗资源与旅游通过交叉渗透和整合重组,能够突破各自原有的产业领域,共生共赢而形成新的非遗旅游产品业态和产业体系。非遗和旅游融合发展不是简单的要素叠加,而是非遗和吃、住、行、游、购、娱各种要素有机融合和资源重组,从而加深旅游产业的文化内涵,实现非遗旅游性与旅游文化性的有机统一。就这点来说,全国各地优秀案例如江西景德镇陶瓷、四川凉山火把节、福建龙岩永定土楼等,本地的优秀案例如渠县刘氏竹编、三汇彩亭会等,这些项目以文化创意激活非遗资源旅游利用的新动能,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呈现动态优化过程。在非遗和旅游融合过程中,仍然存在价值观念、体制机制、运作方式等方面的矛盾和冲突,实现非遗和旅游的有机融合要经历“磨合—融合—和合”的发展历程,在保持本真性、原生态的同时实现非遗的经济价值和产业价值之间的动态优化调整,并最终实现两者的平等互惠和协调发展。

2.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是通川区旅游业的发展选择

旅游业作为通川区的新兴的经济发展点,对通川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助推作用。2020年,通川区实现旅游收入32亿元,旅游人数500万人次。旅游业实现长足的发展,构成了通川区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设想和城市建设目标的重要基础。但是通川区旅游业在蓬勃发展的同时还存在诸多问题和矛盾,长期以来以传统的观光型旅游为主,偏向于自然资源的开发,旅游活动内容较为单调,多为观光型初级产品,丰富的文化资源尚未得到充分开发和合理利用,这与当前单纯观光旅游的市场越来越小,度假型、文化型旅游以及特种旅游市场、复合型旅游市场越来越大的发展趋势不相一致。

通川区保留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是目前这些非遗还仅仅停留在纯粹的保护阶段,开发利用项目较少,难以体现非遗的陶冶居民情操、增强城市美誉度,招揽旅游者,增加城市财富的价值。因此,非遗旅游开发是建设通川区文化旅游项目的重要内容。要建成“品质通川”、共享“有礼之城”就必须对这些频临消失的非遗进行全面继承和合理开发,推动通川区文化旅游的蓬勃发展。突破通川区自然资源基础之上的传统旅游业的产品瓶颈,迎合旅游需求的动态变化,借助通川非遗进行合理的旅游开发,发展文化旅游项目,提升旅游的的文化附加值,有助于实现通川区旅游产业的深层变革和通川区旅游业的发展。

(二)通川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可行性

1.通川非遗内容丰富

通川区是达州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历史悠久,有着十分宝贵和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非遗门类各异、丰富多彩,即具有文化价值又体现鲜明的地方特色。

2.通川非遗具有地域性

地域文化的差异性是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旅游业的成功取决于不同文化与社会区域中的差异认识和促进。通川非遗具有浓郁的地域色彩,作为有着悠久历史的城市,除了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之外,千年民俗元九登高节、磐石草莓节、蒲家蓝莓采摘节等民俗文化活动为通川区旅游业增添了浓郁的文化内涵。此外,石莲花传说、何氏剪纸、碑庙米豆腐传统制作技艺、青宁民歌、天断锣鼓、巴门拳、石笋传说等一系列非遗也构成了通川区独具地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3.通川非遗具有丰富的文化性

通川历史悠久,保留着许多的历史文化古迹,红色遗址,而且也保留着众多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记录通川这座城市历史的真实的“话本”,这些活态文化,构成了通川区深厚的文化底蕴。归纳起来通川非遗涵盖了民间文化、民间艺术、民俗节庆文化等类别,是一种宝贵的历史和文化资源,具有珍贵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因此,对这种资源进行充分合理地开发和挖掘,能够更加丰富通川区旅游活动,为自然风光的深度拓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极大地促进了通川区旅游产业的发展。E8524C2A-E807-45D4-98CB-3C4BA56312BA

因此,通川非遗是重要的区域旅游资源,为旅游开发提供了良好的资源基础。

三、通川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现状及问题

(一)通川非遺与旅游融合发展现状

通川区拥有种类较为齐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主要包括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以及民俗等项目,为开发类型多样的旅游产品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随着通川区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周边客源市场对旅游市场的需求与日俱增,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下,通川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开发。

1.举办了非遗节庆活动

节庆是展示一个城市风采的很重要吸引游客的窗口,千年民俗元九登高节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登高爱好者与数十万达州人民参与,成为宣传达州市、通川区重要的方式。

2.进行展馆保护传承

通川区市通过设立农耕博物馆、村史陈列馆等形式,将非遗资源通过展馆陈列的形式向受众传播,增强了当地居民及旅游者对非遗的认知。

(二)通川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

通川非遗虽然进行了一定的开发利用,但是长期以来通川区主打是“红、绿”为主题形象的红色资源和自然资源为主,非遗的开发仅仅停留在表面,在开发的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和缺陷,很大的制约着非遗的深度开发。

1.缺乏系统理论指导,旅游开发少

通川非遗的开发缺乏系统的规划,旅游开发少且分散,基本是各管各的,没有形成规模化,活动类的都是非遗部门自行组织的,缺乏对旅游规划的重视,忽视对非遗的市场分析,造成了非遗活动的一次性,难以形成持续的旅游效应。同时旅游开发模式的项目几乎相同。相同的采摘节、观光节,内容上有重复,导致其对游客的吸引力大大降低。

2.品牌开发意识不够,宣传力度不够,客源市场狭窄

通川区一直是以红色资源、自然资源主打市场,相对的对非遗旅游的关注度不够,宣传力度很小,报纸、电视、手机、网络等媒介的宣传仅仅停留在本区内,而较少对区外、市外、省外进行相关宣传,致使通川非遗旅游活动期间客源市场较为狭窄。因此,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客源市场是通川非遗旅游开发的关键因素。

3.缺乏资金投入,开发力度不够

非遗的开发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耗费,若是没有充足的资金投入进行开发,则旅游产品不能成为现实。通川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但是由于缺少必要的资金投入,导致其接待水平的整体偏低,不完善的配套设施,会对开发力度有所影响,大部分的非遗资源至今还不为人所知,如青宁镇的民歌、天断锣鼓,碑庙镇的石笋传说等,由于缺少资金投入,都是村民自发组织的,政府很少投入资金。导致大部分人对该地的非遗了解的少之又少。

四、通川非遗旅游开发模式

(一)通川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几种模式

1.与旅游演艺融合

观赏性旅游产品的主要特色是要通过视觉的过程来实现产品的输出,来满足游客来参观欣赏的需求,它要求开发者要更加深入的研究此类非遗的内涵,从而展现本土的文化,通过展示通川区的特色的音乐表演(青宁民歌、天断锣鼓等)、民间工艺表演(何氏剪纸等)、民间体育表演(巴门拳)等多样性的非遗,丰富了旅游活动内容,生动、直观地展示了通川非遗,提高了旅游产品吸引力。

2.与旅游产品融合

非遗旅游产品主要是借助传统技艺类的非遗来开发相应的旅游产品,如何氏剪纸、碑庙米豆腐、达县灯影牛肉等的制作过程,既具有观赏性又具有参与性,是非常具有地区特色的旅游商品,符合体现型旅游的特点。在设计过程中我们可以进行综合的开发而不是独立的开发,形成一定的品牌效应,产生旅游精品开发项目。

3.与旅游展览及传习融合

通川区可以利用现有的民间文学类、传统技艺类和表演艺术类非遗旅游资源和客观的条件,建立各种性质的非遗博物馆、陈列馆或展示馆等,借助现代科技的力量来展现通川非遗缤纷万千的色彩和生机灵动的魅力。传习则是对非遗展示的传承,将非遗与传习体验结合起来,不仅实现了非遗的传习要求,也满足了旅游者的体验性和参与性。

总之,对通川非遗与旅游几种模式的构想最终目的主要是为了提升通川区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使通川区在“红、绿”的基础上融入非遗的文化元素,是旅游者在参观通川区优美的自然景色、和红色资源的同时也感受到通川区悠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满足旅游者的多样性选择,形成通川区旅游业新的增长点和亮点,吸引更多的旅游者,更好的宣传通川区的城市风采。

五、通川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保障机制

非遗的保护需要的是全社会的努力,它的脆弱性决定了其必须建立相应的保障机制,提出保障措施,加强其对非遗的保护,才能够实现非遗的可持续开发。

(一)政府的管理监督

政府是非遗旅游开发和保护的倡导者、管理者和协调者,在非遗的法律制定、资金投入和旅游规划等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需要政府立法机构进一步出台有关非遗开发与保护的法律法规,对非遗的开发利用要充分考虑到非遗自身的承载力以及经济社会的承受力。同时加强管理机制,对有关非遗的旅游开发的项目的审批、核准等要严格把关,建立健全通川非遗保护的责任制度、政府和公众监督制度,杜绝旅游产品的过度开发,实现非遗旅游的持续发展。

2.加强对非遗保护和开发的资金投入,政府是非遗保护的主体,在此基础上政府应该做好政策上的支持,鼓励企业进行合理的开发,发展多种融资渠道。

3.制定非遗的旅游开发规划,政府应该做好旅游开发的长久发展战略,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利用”的原则以促进旅游发展与文化传承的双赢。

4.加强宣传力度,通过城市旅游标识、网络视频、媒体推介、导游讲解等加强对本区非遗的宣传和介绍。E8524C2A-E807-45D4-98CB-3C4BA56312BA

(二)企业的开发利用

旅游开发的主体是旅游企业,对通川非遺进行开发利用,实现非遗的产业化发展,实现它的经济价值、文化价值等必须要有旅游企业的参与。由于企业的特性导致其对服务主体的动态的紧密关注,会对市场的发展进行合理而有效的分析,有利于其抓准客源,满足游客的多元性要求。但是因其特性企业更应该遵守其社会责任,在规划时要防止对非遗过度开发,应该在保护其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开发,实现非遗的可持续发展,以获得长久的利益。

(三)当地居民的积极参与

非遗传承者的主体都是当地居民,对非遗的旅游开发就是对当地居民所拥有的民俗文化的利用和保护,因此需要当地居民的参与。通川非遗旅游开发,首要是加强对非遗传承者的保护,鼓励和扶持传承人进行传习活动,采用多种方式培养更多的非遗传承者,为通川非遗旅游项目和模式的建立提供了表演的源泉和动力,丰富了非遗旅游活动,能够更好的展示和宣传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提高其知名度。再次,非遗旅游开发的配套设施如住宿、餐饮、交通等的建设也需要当地居民的参与。因此,当地居民为旅游活动提供了坚实的后备支持和帮助。

(四)学者的咨询指导

非遗旅游开发中的另一个重要的参与力量就是学者,他们能够很好的分析并批判对非遗的过度旅游开发,并能够用自己的理论成果来指导非遗旅游开发的实践。因此,通川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必须要聘请有关专家。首先,开发需要专家对具体的开发提供科学咨询、理论指导和一定的业务支持,使旅游开发更加科学化、合理化和有效化,加快非遗的保护和旅游开发的进程。在此,需要以专家为主建立通川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的科学评估体系,并掌握专家和民众对通川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意见和建议,以促进保护和开发的双重发展。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政府、企业、学者和当地居民对保障通川非遗与旅游的融合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所以它们应该加强联合,进行优势互补,共同促进通川非遗与旅游持续合理的融合发展,提高通川区旅游产业的竞争力。

结语

本文围绕通川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进行研究,虽然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建议,但是因为作者能力的有限,难以获得更加全面的资料,文章还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这些遗留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并加以解决。

参考文献

[1]李金娴。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旅游的关系[N]。决策与信息报(下旬刊),2010(7):17.

[2]郝慧娟。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与保护分析[J]。现代企业教育,2008(10):56.

[3]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全域旅游视角下山东省旅游产业经济绩效与影响因素研究”(16CLYJ15)阶段性成果.E8524C2A-E807-45D4-98CB-3C4BA56312BA

猜你喜欢

融合发展旅游
我们一起“云旅游”
小A去旅游
旅游
校园文化视角下的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
有线电视技术与宽带技术融合发展途径之研究
经济新常态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与发展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
传统媒体走出“融合发展”误区的理论与现实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