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旅游发展及其经济效益探究

2022-05-16刘春颖李虹

锦绣·中旬刊 2022年1期
关键词:生态旅游经济效益可持续发展

刘春颖 李虹

摘要:生态旅游是一方面发展当地旅游经济,另一方面要顾及到当地民众生活和保护自然环境两方面。因此,我们在发展旅游经济的过程中,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中心思想,使生态旅游呈可持续发展的态势,凭借良好自然环境及人文生态体系,建设和发展生态旅游产业,让来往的旅客采用友好的方式进行与生态有关的体验,并力求在旅游的过程中获得一定程度上的教育,同时减小当地民众生活受到发展旅游所带来的干扰。本文初步分析了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简单阐述了相关的可行性措施。

关键词: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经济效益

引言

生态旅游发展的基本内涵包括生态与旅游两个方面,既注重保护自然景观,也强调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所谓生态就是回归自然,生态旅游发展与其他旅游方式不同的地方正是其生态性,也就是融入自然、回归自然、保护自然。这类旅游方式更加注重于进入自然环境旅行感受,目的是在享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舒畅愉悦的氛围。同时,生态旅游也重视对自然环境的学习探索,更加主动积极地接受相关教育,在此过程中提高来往旅客的健康水平。而生态旅游的另一个内涵“旅游”,其包含与生态旅游相关的一切因素,具体来说就是生态旅游从业者、游客、旅游目的地居民等有关方面,以其各自特有的方式进行环境保护,或为环境保护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生态旅游发展的现状

(一)部分地区的个性化相对不足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生态旅游产业也得以快速进步,然而各地区实际发展水平却有明显的发展不齐问题,部分地区先行先试后形成了知名度高的品牌效应,给本地产业发展及經济效益增长树立了成功范式。然而不同地区的经济基础、历史文化、人文习俗等各不相同,尽管可以在战略方向上模仿成功案例,但落实到具体到实施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问题进行处理分析。但现实中恰恰存在盲目模仿的问题,个性化相对不足也是部分地区在生态旅游产业发展进程中避免不了的问题。

这种盲目性其实是管理者或从业者在管理理念层面出现的短板所致,部分地方的主管单位也对本地生态旅游资源、条件等缺少深入分析调查,只是凭着感官直觉盲目实施。而这类粗制加工产品或服务难以吸引旅游者的兴趣,这也是部分地方生态旅游产业难以长久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缺乏行业相关标准

任何产业的兴旺发达都需要经历规模化发展这一过程,而要实现规模化则需要相对完善的行业标准。具有严格统一的标准执行才能促进行业快速实现系统化、规范化,进而通过扩大产业规模实现规模效应。生态旅游产业在我国近几年在走进大众的视野,不仅缺少相关的发展经验,而且行业标准制定也不是较为完善。

首先,我国具有较大的自然条件差异,环境因素决定了各地生态旅游产业发展存在共性的同时,也具有更多、更为显著的个性特色。加之各地为了突出本地生态旅游资源的唯一性,致使区域生态旅游发展呈多元化发展趋势,这给统一标准造成一定程度上的阻碍。

其次,当前在国际上通行的有关标准,大多源于西方国家的历史经验和发展,与我国实际情况不尽相同。倘若仅仅是照搬照套,难免出现国际标准在国内水土不服的情况,不利于国内生态旅游的发展。

(三)生态旅游发展教育宣传力度有限

我国各地生态旅游产业发展与经济效益增长,考虑到了经济与环境因素,而对于更加重要的主观的精神因素层面,仍然缺乏足够的关注度。具体来说就是教育宣传力度有限,对于行业从业者、旅游者、目的地居民等缺少相应的系统性教育。

目前涉及到环境保护、生态修复等系统知识的教育,一般会分散于更加具体的行业实践活动中,也就是在各种实务行为、服务活动中碎片化开展生态保护知识的教育普及。但这种分散化的教育形式显得较为粗浅简单,很难帮助身处其中的人形成富有逻辑的系统性认知体验。而这也是我国许多地区生态旅游相对欠缺教育意义,与大众旅游缺乏明显区别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生态旅游与经济效益均衡发展的优化措施

(一)强化制度供给,完善法律保障

新的历史时期中,要促进生态旅游产业健康发展,不仅要保持科学、适度、合理的发展态度,更要强化制度供给、完善法律保障,要基于制度和法律帮助相关人员形成规则意识,提升对环境保护、生态健康的敬畏。有关单位应当尽快结合相关法律中涉及的环境与生态保护的内容加以总结和提炼,使之能够应用于生态旅游产业,充分突出法律的专业性、针对性、严谨和权威。同时,各地方政府也要结合本地实际和现有法律法规等,加快出台有关生态旅游健康发展的政策指导文件,可以通过先试点再扩展的方式逐步积累经验。也可以与专业研究机构、大专院校等积极合作,充分探讨当前地区生态旅游发展及其经济效益提升过程中,已存在或者可能存在的各种法律或制度漏洞,再结合专业机构与人员的建议出台地方性法规以规范行业行为等。

(二)突出地方生态旅游发展特色、文化

要避免地区生态旅游产业出现照搬照套的问题,突出地方特色、文化尤为重要。这是由于地方民俗民间文化具有排他性和独特性,而长期积淀形成的地方文化不仅具有鲜明的人类社会性,而且与本地自然环境和生态因素有着较大的联系,是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历史典范。例如,沿海地区的生态旅游产业规划就充分利用的“水”这一主要元素,不断加深来往游人对当地景区的印象,在结合当地的经济产业结构,打造出沿海生态旅游独有的旅游文化,使生态旅游形成鲜明的地方性文化标识。

(三)紧抓政策机遇,构建融合机制

绿色、低碳、环保与可持续优势,使生态旅游产业成为当贴合当前政策的经济发展行业,而紧抓政策机遇、构建融合机制,成为新时期生态旅游与经济效益均衡发展的重要优化措施。作为沿海旅游产业发展的相关区域,周围地区可以利用相关的优惠政策,加快建设当地的基础设施,发展以旅游产业为中心的综合发展机制,不仅可以帮助当地居民实现脱贫致富,还可以使生态环境、传统文化以及经济效益等共同进步发展。

三、结束语

生态旅游发展及其经济效益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是广大人民早已具备的共识。作为旅游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新兴业态,生态旅游发展对于经济效益有着较大的推动,这也是国内外生态旅游产业发展较为快速重要原因之一。然而,生态旅游发展与其经济效益之间又存在十分微妙的临界点,也就是当生态旅游开发超越某个临界点时,此二者之间反而会出现相互制约的趋势。由此可见,生态旅游发展及其经济效益之间需要掌控二者之间的界限值,需要时刻关注生态旅游产业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防止为了经济效益过度开发破坏环境,生态旅游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才能切实贯彻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基本准则

参考文献

[1]魏利君. 生态旅游发展的哲学思考[D].中国石油大学,2007.

[2]吴易明. 中国生态旅游业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3.

猜你喜欢

生态旅游经济效益可持续发展
提高建筑经济效益研究分析
生态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探讨
新常态下会计与经济效益关系辨析
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研究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生态旅游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各种农作物是否使用化肥精经济效益对比情况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