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高考背景下的选科策略分析

2022-05-14张英锋

考试与招生 2022年5期
关键词:选科优秀生科目

□张 瑞 张英锋

(本文责编:崔欢欢)

新高考改革打破了以往文理科分类的固有模式,提出了新的科目组合形式,目的在于促进面向兴趣和特长的个性化发展,鼓励学生在中学阶段进行自主学习和规划职业选择,如何科学合理地选科,便成了每个高中学生要积极应对的课题。对此本文给出如下选科策略。

一、明确职业发展方向,根据高校专业要求进行选科

河北省2022、2023年参加高考的考生选科要求仍以2019年印发的《河北省教育厅关于公布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3+1+2模式)的通知》所编制的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作为参考,2024年继续实行“3+1+2”模式,但是对选科要求分为了四类。第一类:对首选科目和再选科目都不做要求,例如北京大学工商管理类、公共管理类不做选科要求;第二类:只对首选科目有要求,例如清华大学理科实验班、金融学类要求必选物理,艺术史论要求必选历史,对再选科目不做要求;第三类:只对再选科目有要求,例如南京大学马克思理论专业要求必选思想政治,对其他科目不做要求;第四类:对首选科目和再选科目都做要求,例如复旦大学数学类要求必选物理和化学,苏州大学语言文学类考生须选历史、思想政治和地理。

二、明确兴趣所在,根据自身爱好进行选科

有道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去选科、选专业,进而设定未来的职业发展目标,那么他就会更有学习热情,更能激发出潜能,在以后的职业道路上取得更大的成就。

高中生要认真分析自己的实际情况,明确自己兴趣所在,尽量选择与自己爱好相符的学科。如果抛开兴趣,纯粹为了考高分,将来的职业生涯也许会比较尴尬,甚至给人生留下遗憾和痛苦。

高中生都是十几岁的青少年,人生阅历少,有明确兴趣爱好的学生少之又少,这时我们可以通过心理学测试大致确定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专业潜能。比如MBTI职业性格测试、霍兰德职业性格测试以及多元智能评价系统等,这些测试都具有丰富的心理学理论背景,可靠性较高。随着个人的成长,经历更加丰富,个人的兴趣爱好也会发生变化,因此所做的心理测试可以作为参考,但不能完全依赖。

三、明确科目强弱,根据优势科目进行选科

学生要客观分析自己每一学科的考试成绩和排名情况,对每一学科的难易程度和提升空间进行综合评价,根据自身的思维特点和学习能力从应试的角度找到自己的优势学科。所谓优势学科未必是成绩最好的学科,还需要考量对于该学科的时间投入与成绩产出的性价比。如果用同样的时间,某学科的学习效果更好,学得轻松愉快,对该科的知识具有很好的敏感度,就说明在这个学科上具有明显优势。

在选科时,不仅要正确分析自己,还需要充分了解学校的教学实力。高考改革所提出的科目组合意味着全员走班教学,这无疑给学校教师编制和教室、场馆等软硬件资源带来了巨大挑战。一来有的学校受限于教育资源,未必能开全所有的选科类型;二来有的学校受限于教师结构,不同学科的教学实力区别较大。因此,学生在学校所能开设的选科组合下,选择教学实力较强的科目,对于将来的学习会有更大的保障。

四、分析学科特点,优化选科组合

一般而言,很多学生的优势科目是一到两门,因此根据学科特点以及所需要的思维方式进行优化组合就势在必行。

物理和化学的理科思维特别明显,学习起来偏向少背诵、多理解、重计算,组合在一起会相互促进,而且还会进一步提高数学成绩。同样,历史和政治这两门文科性的学科也是能够相互促进的,现行的历史教材与政治教材联系紧密、互相渗透;而生物和地理兼有理科和文科的思维,对其他学科影响不大,可以结合自身的各科成绩进行搭配。

五、走出选科误区

误区一:过度追求专业覆盖面多的选科组合

有的学生对于将来的职业生涯缺少清晰的规划,但又担心填报志愿的时候报考受限,所以想选择专业覆盖面多的组合。专业覆盖面只是一个参考,专业再多最终只录取一个,况且如果选的是自己不擅长的学科,导致高考成绩不理想,影响到自身发展,就得不偿失了。

误区二:过度相信“田忌赛马”原理,想避开与优秀生的竞争

很多学生和家长担心和优秀生选择一样的组合在赋分中会吃亏,其实优秀生是怎么也避不开的,比如不选化学而选政治,那么这就在避开了化学优秀生的同时却要和政治的优秀生进行竞争。与其想方设法避开优秀生,不如努力提高自己的学科实力让自己成为优秀生。

误区三:忽视自身情况,盲目跟风,患得患失

有些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思维方式缺乏深刻的认识,或者没有主见,看别人选什么自己就选什么,没有任何的规划。还有的学生在选科之后对某科的学习感到吃力,就纠结于要不要重新换一个组合,换组合又担心能否将前面落下的课补回来,纠结来纠结去,结果学得越来越吃力。

新高考选科因人而异,同学们在选择科目组合时,要综合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价值观、未来职业发展方向等,选出一个自己热爱又有利于发挥潜能的组合。但是,不管选哪种组合,好好努力、提高学习成绩、让自己越来越优秀,是每一名高中生的不二之选。

猜你喜欢

选科优秀生科目
长春外国语学校新高考选科走班先行先试探索成功
高校开设专业的首选科目和再选科目要求浅析—以法学(类)专业为例
新高考综合改革下选科走班的思考
新高考改革选科制下功利取向分析
尝试课前随机提问,应对生物选科重压
高考“新科目”
小组合作学习中怎样发挥优秀生的作用
关注优秀生的心理健康
汉语或成俄罗斯高考科目
关注“优秀生心理综合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