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平凉市生猪屠宰企业实验室非洲猪瘟检测能力比对结果分析

2022-05-13申世瑛

畜牧兽医杂志 2022年1期
关键词:屠宰猪瘟核酸

杨 程,申世瑛

(1.平凉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甘肃 平凉 744000; 2.平凉市畜牧渔业站)

自2018年8月我国报道首例非洲猪瘟疫情以来,疫情在全国范围内蔓延,养猪业受到严重危害,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防控政策,采取积极应对措施遏制疫情蔓延,恢复生猪产能,为降低非洲猪瘟疫情扩散风险、切断病毒传播途径,根据我国非洲猪瘟疫情流行特点,农业农村部要求屠宰企业开展非洲猪瘟病毒核酸检测工作,严格落实“两项制度”。平凉市属于生猪调出地区,及时落实屠宰企业非洲猪瘟自检政策,2019年底全市10家生猪屠宰企业按照全省统一要求,相继建成了非洲猪瘟检测实验室并投入运行,对进场屠宰生猪按照“头头采、批批检、全覆盖”的要求开展非洲猪瘟病毒(以下简称:ASFV)核酸检测工作,屠宰企业非洲猪瘟检测成为阻断非洲猪瘟疫情传播的最后一道防线,对切断疫病传播途径、确保肉品安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全面掌握甘肃省平凉市生猪屠宰企业非洲猪瘟检测能力,进一步提高屠宰企业非洲猪瘟自检水平,2020年1~7月,省、市疫控机构分别组织开展了屠宰企业ASFV核酸PCR检测能力比对工作,对屠宰企业非洲猪瘟检测能力和水平进行分析评估,对比对结果差异较大的屠宰企业采取了针对性的整改措施。本文通过对平凉市10家生猪屠宰企业3次非ASFV核酸PCR检测比对结果分析,及时发现不足,找出问题差距,采取针对性的整改措施,全面提升生猪屠宰企业非洲猪瘟自检水平,充分发挥屠宰企业非洲猪瘟自检“防火墙”作用。

1 材料和方法

1.1 比对范围

根据平凉市生猪屠宰企业分布现状,在政府部门备案,农业农村部公布、具备生猪屠宰条件,取得《生猪定点屠宰资格证》和《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并且正常开展生猪屠宰的全市10家生猪屠宰企业全部纳入非洲猪瘟检测能力比对范围。

1.2 比对项目设置

2020年1~7月,甘肃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平凉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分别组织开展了1次和2次ASFV核酸荧光PCR检测能力比对工作,平凉市10家生猪屠宰企业参加并完成了ASFV核酸荧光PCR检测比对。

1.3 比对样品

ASFV核酸荧光PCR比对样品分别由组织单位兽医实验室按照参考标准阳性核酸样品和阴性核酸样品不同倍数稀释后,重新进行定值制备成盲样,阴、阳性样品进行随机组合成一组盲样,统一编号、分装、编号、保存和发放。

1.4 试剂及主要仪器

1.4.1 试剂 比对试剂均要求按照农业农村部公布的《第二批非洲猪瘟现场快速检测试剂名单》,由组织单位根据比对盲样准备所用试剂,确定屠宰企业采购的ASFV核酸荧光PCR检测试剂盒与组织单位准备盲样使用的试剂盒属于同一生产企业和批次,确保比对结果的准确性。

1.4.2 仪器 所用的荧光定量PCR仪、迷你离心机、微量移液器、高压灭菌锅、生物安全柜、冰箱等主要仪器均为屠宰企业按照非洲猪瘟检测实验室建设标准采购,且调试正常,实验室仪器经市级畜牧兽医部门组织专家现场验收通过,能够正常开展ASFV核酸荧光PCR检测工作。

1.5 比对流程

1.5.1 准备阶段 省、市疫控组织机构在比对开始前,就提前下发了非洲猪瘟检测能力比对工作通知和比对实施方案,对屠宰企业检测能力比对工作进行了统一安排部署,要求各县(市、区)生猪屠宰企业在县级畜牧兽医部门的监督下自行进行,按时完成盲样检测和结果上报任务。

1.5.2 样品发放 全市10家生猪屠宰企业派专人在规定时间内领取了比对盲样,全程冷藏保存,24 h内送到屠宰企业实验室保存,屠宰企业实验室基本都在规定时限内完成非洲猪瘟盲样检测任务,按时上传了比对结果,上报了检测报告。

1.5.3 结果判定 省、市疫控机构兽医实验室组织技术人员及时对屠宰企业上报的ASFV核酸荧光PCR盲样检测结果与参考值进行比对,当比对结果与参考值完全一致时判定为“正确”,否则判定为“错误”,即参考值为核酸阳性,比对结果为核酸阳性,或参考值为核酸阴性,比对结果为核酸阴性时,判定为正确,否则判定为“错误”。

2 比对结果

2.1 总体情况

2000年,平凉市10家生猪屠宰企业3次ASFV核酸荧光PCR检测能力比对工作都全部参加,并按时完成了下达的盲样比对任务。从比对结果的准确率来看,平凉市7个县(市、区)只有“D”、“F”和“G”3个县的3家生猪屠宰企业3次ASFV核酸荧光PCR检测比对结果与标准值一致,准确率占参加比对企业的30%,在3次比对中出现1份盲样比对不准确的有2家,准确率占参加比对企业的20%,在3次比对中出现2份盲样比对结果不准确的的有1家,占参加比对企业的10%。从盲样比对单项情况分析,屠宰企业160份盲样检测比对准确了139份样品,准确率86.87%。从屠宰企业实验室30次比对准确率看,完全比对准确的次数有20次,准确次数率66.66%(见表1)。从比对时间看,1月份比对准确率78%,3月份比对准确率84%,7月份比对准确率96.6%,总体比对准确率在逐次提高(见表2)。

表1 生猪屠宰企业非洲猪瘟能力比对情况

表2 非洲猪瘟检测能力不同比对时间比对结果

2.2 比对结果分析

从屠宰企业盲样检测比对结果可以看出,不同生猪屠宰企业之间检测水平存在一定差距:一是检测结果表述不准确,Ct值填写差异较大。有2家生猪屠宰企业在1次比对结果上报中未报告检测的Ct值,“Ct值栏”空白,占参加总次数的6.66%;有1家生猪屠宰企业在1次盲样检测比对中Ct值填写错误,实验不成立,占参加总次数的3.33%;二是检测报告上报不及时,结果填写不够规范。在3次30组检测比对中,有 4家屠宰企业在1次比对中出现只报盲样检测结果,未按要求上报盲样“检测报告”。有1家屠宰企业“检测报告”填写不规范,签字不齐全,或用符号代替阴、阳性。三是综合满意度与国家技术要求相比还有差距。从比对结果、检测报告和时效性综合分析,“f、 h、l”3家屠宰企业实验室ASFV核酸荧光PCR检测比对结果评价为“满意”,3次比对准确率100%,检测报告规范率100%;“b、c、d、e、m”5家屠宰企业实验室ASFV核酸荧光PCR检测比对结果评价为“较满意”,3次比对结果准确率80%以上,占参加比对企业的50%,但检测报告的规范率只有75%;“a、g”2家屠宰企业实验室ASFV核酸荧光PCR检测比对结果评价为“不太满意”,3次比对结果准确率71%,占参加比对企业的20%。说明平凉市生猪屠宰企业非洲猪瘟实验室检测从无到有,从有到强在不断进步,检测水平也在不断提高,ASFV核酸荧光PCR检测将在今后非洲猪瘟常态化防控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意义重大。

2.3 人员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平凉市10家生猪屠宰企业非洲猪瘟检测实验室自2019年10月筹建到正常运行经历了多次整改逐渐完成,硬件条件都得到显著提升,净化室通风、污水处理系统按标准建设到位,荧光定量PCR仪、离心机、生物安全柜、移液器、冰箱、紫外线灯等必要设备和仪器全部配齐,调试正常,并通过市级验收,但屠宰企业检测人员参差不齐,其中:检测人员年龄在40岁以上的企业有7家,具备大专以上学历专职检测人员的企业有4家,中专学历的有2人,从检测人员总体结构看,只有4家屠宰企业配备专职检测人员,且年龄均在30岁以下,都是近年来招录的畜牧兽医专业高校毕业生(见表3)。从非洲猪瘟检测能力比对结果分析,比对准确率较高的4家企业检测人员学历相对较高、年龄小,并专职从事检测工作,盲样比对的正确率分别达到100%和 81.25%。表明检测人员的年龄、学历和专职程度对非洲猪瘟检测结果有直接影响。

表3 生猪屠宰企业非洲猪瘟检测人员基本情况

3 讨论

从平凉市生猪屠宰企业3次ASFV核酸荧光PCR检测能力比对结果分析,“f、h、l”3家屠宰企业检测比对准确率高,结果相对保持稳定,“b、c、d、e、m”5家屠宰企业检测比对结果准确率和敏感性都保持在较高水平,“a、g”2家屠宰企业检测比对结果准确率较低,敏感性和准确率有待进一步提高。主要原因分析:一是部分屠宰企业对非洲猪瘟检测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平凉市10家生猪屠宰场都是小型屠宰企业,建场时间早,设备落后,年生猪屠宰量平均2.51万头,自动化程度不高,从业人员5~10人,利润相对较低,屠宰企业没有经费聘请专职检测技术人员,只能由本场职工或企业负责人承担非洲猪瘟日常检测工作;二是检测人员专业水平普遍不强。比对结果分析发现,盲样比对准确率低的屠宰企业检测人员基本上都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不高,缺少专业知识,操作技术不熟练,对非洲猪瘟检测原理没有理解和掌握,只会按照参照诊断试剂说明书操作,质量控制体系不严格,比对准确率不高;三是屠宰企业非洲猪瘟PCR仪检测敏感性和稳定性存在一定差异。屠宰企业实验室PCR仪没有同一配备标准,价格在3~20万元之间,品牌各异,仪器操作方法不尽一致,加之屠宰企业使用的都是非洲猪瘟PCR快速检测试剂盒,检测的稳定性和敏感性存在差异,对强阳性敏感,对弱阳性敏感性差;四是检测人员对诊断试剂保存和使用还不规范。屠宰企业日屠宰量小,试剂用量少,试剂盒反复融冻,影响检测效果;五是部分检测人员不能按照屠宰企业非洲猪瘟检测技术规范开展检测工作。大部分屠宰企业检测人员都身兼多职,对检测工作研究得少,不注重操作细节,生物安全柜、PCR仪、移液器等设备仪器使用不熟练,加样精准度不高,实验室温度难以控制等都影响非洲猪瘟检测结果。

通过对比对结果好的“f、h、l”3家屠宰企业调查分析,这3家企业负责人对非洲猪瘟检测工作都比较重视,企业效益、企业管理都相对较高,非洲猪瘟实验室建设投资大,建设规范,有准备区和扩增区,净化标准高,管理规范,PCR仪均在10万元以上,检测人员大专以上学历,多次接受非洲猪瘟检测技术培训,专职从事检测工作,对实验操作有一定专业基础,责任心强,理论和实践优势明显。

综合分析,平凉市生猪屠宰企业非洲猪瘟检测水平处于“不断提升”阶段,在今后的工作中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监管,加大检测技术培训,健全非洲猪瘟检测程序,加大硬件建设,加大资金投入,严格按照屠宰企业非洲猪瘟检测管理规范开展非洲猪瘟自检工作,切实把好生猪屠宰最后一道关口,严防非洲猪瘟病毒流入消费市场。

4 建议

一是加强对屠宰企业实验室检测人员专业培训,提高非洲猪瘟检测水平。结合不同屠宰企业设备和仪器特点,制定针对性培训方案,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有针对性的进行培训,提高实验室标准化水平和检测人员检测能力,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二是政府部门加强对屠宰企业非洲猪瘟检测能力建设方面资金投入,可以给予相应的经费补贴,促进PCR仪等设备仪器换代升级;三是加大对屠宰企业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进一步提高实验室生物安全水平,严防屠宰企业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发生;四是加强对屠宰企业监管力度,严防屠宰企业“两项制度”落实不到位;五是把屠宰企业与政府“菜篮子工程”结合起来,给予项目资金支持,推动屠宰企业转型升级。

猜你喜欢

屠宰猪瘟核酸
全员核酸
核酸检测点上,有最可爱的平江人
第一次做核酸检测
非洲猪瘟对菲律宾已造成1350亿比索的损失
2020年巴西生猪屠宰量创历史纪录
非洲猪瘟常态下猪场建设的12345
核酸检测
猪瘟疫苗在猪瘟防治上的应用技术
A special artist—Pigcasso特殊的艺术家
生猪屠宰价格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