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群发性牛腐蹄病的诊断与治疗报告

2022-05-13董秀丽

畜牧兽医杂志 2022年1期
关键词:群发牛场口蹄疫

董秀丽

(邢台市信都区农业农村局,河北 邢台 054000)

2021年5月,信都区某奶牛养殖场连续发生6例牛以腿拐、不能站立为主要症状的群发性疾病,其中最早发病的一头因双后肢严重水肿,不能站立而淘汰。接诊后,笔者结合临床症状,饲养环境调查,确诊为牛群发性腐蹄病。其采取修蹄、消炎、消毒等治疗措施,病牛全部康复。根据该牛场发病原因主要因环境方面原因造成,对饲养环境进行了充分改造,从根本上消除了进一步感染的不利因素。为总结经验,防止养牛场发生类似感染,现将诊断与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1 发病经过及饲养环境调查

该牛场养殖奶牛共38头,5月1日起部分牛开始出现轻微腿拐,因发病持续增多,场主一度怀疑为牛口蹄疫,但经兽医检查,蹄叉、乳房及口腔黏膜等部位没有口蹄疫特有的水泡病变,排除口蹄疫。进一步检查确定蹄底内部有感染。治疗方法主要使用碘伏等消毒药对病牛蹄部进行冲洗,并局部涂碘甘油治疗,数日后不但不见好转,而且还有陆续出现。待笔者前去诊治时,最早发病的牛已因无法站立而淘汰。经对场地饲养情况调查,得知发病前一个月场主刚刚对圈舍进行过水泥硬化,而运动场因比较低洼,常年有淤泥及水洼,饲养环境较差。

2 临床症状

5头病牛体温范围在39~39.5℃之间,牛采食及饮水基本正常,所有病牛均卧地不愿活动,其中临床可见重度腿瘸病牛2头,卧地不能站立。经查所有病牛均有不同程度蹄匣上部的蹄冠部位红肿、化脓现象,发病均在后肢蹄部一侧或双侧,蹄底粘满粪污,剥离粪污后可见蹄底部溃烂,有腐臭的炎性渗出。用叩诊锤轻叩蹄底,疼痛反应呈强阳性,其中站立困难的牛出现病蹄侧进行性上行性水肿。

3 诊断及治疗

结合以上发病情况调查及临床症状,诊断为牛群发性腐蹄病,确定治疗原则为止痛、消炎,预防控制上采取场地改善等综合措施。

3.1 治疗

将病牛侧卧保定后,首先用修蹄刀修剪蹄底外侧角质层,割除增生部分直至露出明显的白线,其次是对发病牛蹄匣内部用剪子及手术刀割除炎性增生部分后,再用生理盐水对蹄内进行彻底清洗,清洗完毕后用浸有2% 戊二醛溶液的沙布填充整个蹄底病变部分,并用绷带缠紧固定。蹄冠发炎处用80万单位青霉素1支及普鲁卡因进行环形封闭注射。(见图1),最后用耐磨的旧皮衣将蹄子整个包裹起来,防止沙布脱落磨损及进水,每隔一天换药一次。

图1 牛蹄底部修建及治疗部位示意图

3.2 改善饲养环境

一是水泥地面上铺硬度相对比较低的建筑用黏土烧制砖,降低水泥地面硬度,缓冲因地面硬度过大对牛蹄底的损伤。二是对运动场地进行平整、垫高,控止积水,及时对圈舍及活动场地清粪及消毒,防制病菌直接从环境感染受损的蹄部。

通过以上方法治疗,病牛3 d后明显好转,7 d后基本康复,一个月后随访已全部恢复健康,整个牛场无新发病例出现。

4 小结

腐蹄病在特定的条件下,具有一定的群发性,该牛场之所以群发,主要原因是因为水泥地面硬度大,因为后肢负重较大,在坚硬的水泥地面上可以造成蹄匣开裂,加上运动场地卫生条件不佳,从而使细菌从开裂的蹄匣缝隙引起蹄内感染,治疗必须清除蹄底内部炎性坏死部分,这也是前期兽医治疗效果不好的主要原因。防止本病发生不但要对个例进行治疗,而且要对整个饲养环境进行综合改善。

猜你喜欢

群发牛场口蹄疫
洛绒牛场
洛绒牛场
猪注射口蹄疫疫苗 出现应激反应咋办
在亚丁(二首)
肉牛舍自走式牛场清粪车的研究
借助微信自身功能实现消息群发
丁酉中秋登楼时家人远离 闻多地无月乃拍照群发(外三首)
群发微信真能看出谁拉黑了你?
口蹄疫
“口蹄疫”是怎么回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