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声对甲状腺癌和甲状腺腺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研究

2022-05-13周丽琴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2年7期
关键词:征象腺瘤灵敏度

周丽琴

(宜兴市第四人民医院超声科 江苏 无锡 214200)

甲状腺癌是临床发病率较高的头颈部恶性肿瘤之一,甲状腺腺瘤属于一种常见、多发的甲状腺良性肿瘤,二者治疗方案各不相同,因此积极采取有效辅助诊断措施准确鉴别甲状腺癌、甲状腺腺瘤对临床医生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确保患者临床疗效及预后等均具有积极意义。超声是现阶段临床常用的具有无创、无痛、可重复性强等优势的辅助检查手段之一[1],有研究认为将其应用于甲状腺癌、甲状腺腺瘤鉴别诊断工作中或可获得满意效果[2]。基于此,本文选择宜兴市第四人民医院2019年11月—2021年11月收治的疑似甲状腺癌、甲状腺腺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探讨超声鉴别诊断甲状腺癌、甲状腺腺瘤的实际临床价值,以利于为今后临床医生合理取舍此类病患相关鉴别诊断方法提供可靠参考依据,研究目的在于提高甲状腺癌、甲状腺腺瘤鉴别诊断准确性及确保患者疗效、预后,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宜兴市第四人民医院2019年11月—2021年11月收治的疑似甲状腺癌患者62例、甲状腺腺瘤患者8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62例疑似甲状腺癌患者中男:女为26:36,年龄21~82岁、平均(56.78±0.99) 岁;88例疑似甲状腺腺瘤患者中男:女为38:50,年龄20~83岁、平均(56.82±0.98)岁。纳入标准:①因自觉触摸发现颈部肿块或体检发现颈部肿块就诊,临床存在声音嘶哑、呼吸急促、气急、消瘦、乏力等症状,需经由超声检查进一步明确病情;②对超声检查方法具有良好耐受性,意识清醒,能够积极配合本次研究;③具有完整的病历资料;④患者本人及家属对本次研究内容完全知情且签署相关协议。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内分泌系统疾病者;②合并其他恶性肿瘤患者;③临床资料不全者;④意识不清,或存在语言、听力等障碍者,无法配合本次研究;⑤处于妊娠期、产褥期、哺乳期等特殊生理时期女性人群;⑥合并急性感染性疾病者;⑦甲状腺发育异常者;⑧甲状腺疾病相关放疗、化疗、手术史者;⑨合并精神系统疾病者;⑩拒绝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2 方法

超声检查:62例疑似甲状腺癌患者、88例疑似甲状腺腺瘤患者均接受甲状腺超声检查,指定同一名高年资、高职称临床超声检查医师完成相关操作,仪器选用GE-ⅤOLUSON E8,GE-LOGIQ E8,及配套探头[频率:(5~12)M H z]。具体方法如下:①协助患者行仰卧位并将衣领解开,使其头部保持稍向后仰位以利于下颈部充分暴露;②二维超声由左至右、由外周至中心顺序探查甲状腺各切面(横切面、斜切面、纵切面等),重点观察甲状腺肿瘤大小、位置、形态、内部回声、淋巴结肿大、钙化、包膜等情况;③上述操作完成后将仪器模式切换至彩色多普勒并观察病灶周围、内部血流分布情况。

1.3 观察指标

①检查情况:记录62例疑似甲状腺癌患者、88例疑似甲状腺腺瘤患者甲状腺超声检查结果,并将其与病理诊断结果对比;②灵敏度及特异度:以病理诊断结果为依据,计算甲状腺超声对甲状腺癌、甲状腺腺瘤诊断灵敏度及特异度;③甲状腺TI-RADS分类诊断分布情况:记录并对比62例疑似甲状腺癌患者、88例疑似甲状腺腺瘤患者甲状腺超声检查所得甲状腺影像报告及数据系统(TI-RADS)分类诊断情况;④超声征象:记录并对比62例疑似甲状腺癌患者、88例疑似甲状腺腺瘤患者甲状腺超声检查征象。甲状腺TI-RADS分类诊断标准如下。1类:腺体正常,或表面表现出弥漫性增生,未见结节且具有均匀回声;2类:无恶性可能,主要为囊性病变,具有边界清楚的结节;3类:很可能为良性,主要为实性结节且内部回声大致均匀,可见高回声/等回声,可表现出粗大/弧形钙化;4类:可疑恶性,其中符合2项以上恶性特征归为4a类、3~4项归为4b类、5~6项归为4c类;5类:高度可疑恶性,符合6项以上恶性特征;6类:经病理检查确诊为恶性结节。恶性特征:微钙化;结节不规则;边界欠清楚;实性结节;纵横比在1以上;极低回声/低回声;后方回声衰减;无声晕或不完整声晕。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频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检查情况

62例疑似甲状腺癌患者、88例疑似甲状腺腺瘤患者均顺利完成甲状腺超声检查,经分析可知甲状腺超声对甲状腺癌检出率为77.42%、甲状腺腺瘤检出率为93.18%,与病理检查结果(分别为74.19%、95.4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62例疑似甲状腺癌患者、88例疑似甲状腺腺瘤患者甲状腺超声检查情况比较[n(%)]

2.2 灵敏度及特异度

进一步分析62例疑似甲状腺癌患者、88例疑似甲状腺腺瘤患者超声检查情况可知,甲状腺超声对甲状腺癌诊断灵敏度为97.83%、特异度为81.25%,见表2;甲状腺超声对甲状腺腺瘤诊断灵敏度为96.43%、特异度为75.00%,见表3。

表2 甲状腺超声对甲状腺癌诊断灵敏度及特异度分析(n=62)

表3 甲状腺超声对甲状腺腺瘤诊断灵敏度及特异度分析(n=88)

2.3 甲状腺TI-RADS分类诊断分布情况

经分析可知,甲状腺TI-RADS分类诊断在4b类、4c类、5类与甲状腺癌病理检查诊断符合率较高;甲状腺TI-RADS分类诊断各类型均与甲状腺腺瘤病理检查诊断符合率较高,见表4、表5。

表4 62例疑似甲状腺癌患者病理检查阳性与甲状腺TI-RADS分类诊断分布情况分析

表5 88例疑似甲状腺腺瘤患者病理检查阳性与甲状腺TI-RADS分类诊断分布情况分析

2.4 超声征象

比较分析经病理检查确诊为甲状腺癌、甲状腺腺瘤患者超声征象可知,二者在超声形态学及血流动力学等方面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表7。

表6 甲状腺癌、甲状腺腺瘤经甲状腺超声检查形态学征象比较[n(%)]

表7 甲状腺癌、甲状腺腺瘤经甲状腺超声检查血流动力学征象比较(±s)

表7 甲状腺癌、甲状腺腺瘤经甲状腺超声检查血流动力学征象比较(±s)

注:*与甲状腺腺瘤比较P<0.05。

组别 阻力指数 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cm·s-1)甲状腺癌(n=46) 0.77±0.26* 43.01±6.98*甲状腺腺瘤(n=84)0.54±0.12 28.39±4.50

3 讨论

甲状腺癌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人群,但以青壮年为主。甲状腺癌多为单个肿瘤、发生于一侧甲状腺腺叶,多数患者均通过体检超声检查、触诊偶见甲状腺小肿块从而发现此病情。甲状腺腺瘤起源于甲状腺滤泡细胞,发病率占甲状腺肿瘤患者总数70%~80%,此病好发于40岁以下人群,且女性患者数量多于男性[3]。虽然甲状腺腺瘤属于良性病变,但其病情进展可能引发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并具有一定的恶变概率,因此若未及时治疗势必对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影响[4]。应注意的是,甲状腺癌、甲状腺腺瘤患者在发病早期均缺乏典型症状及体征,加之甲状腺癌于甲状腺上皮细胞起源,由于其质地坚硬、固定、表面不平,因此常与甲状腺腺瘤相混淆,从而对临床诊治此类病患工作造成相应困难[5]。由上述提示,如何针对疑似甲状腺癌/甲状腺腺瘤患者正确选择合理的辅助诊断方法已成为广大临床医务工作者、患者本人及家属等多方人员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

超声是临床现阶段应用较为广泛的辅助声像学检查技术之一,二维超声能够为操作者提供病变局部结构清晰图像[6],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其基础上为操作者提供血流动力学信息[7],二者联合使用有利于操作者明确病变大小、位置、形态、数目、血供等情况,现阶段在多种疾病诊治工作中均发挥着重要作用[8]。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62例疑似甲状腺癌患者、88例疑似甲状腺腺瘤患者甲状腺超声检查情况可知,甲状腺超声对甲状腺癌检出率为77.42%、甲状腺腺瘤检出率为93.18%,与病理检查结果(分别为74.19%、95.4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超声对甲状腺癌及甲状腺腺瘤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均较高。此外进一步对比分析经病理检查确诊为甲状腺癌、甲状腺腺瘤患者超声征象可知,二者在超声形态学及血流动力学等方面所占比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上述提示,应用超声辅助诊断甲状腺癌、甲状腺腺瘤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甲状腺TI-RADS分类诊断是以超声检查可见结节形态、回声、边界、钙化等信息为依据,使不同年资超声检查医生均可获得较为准确的甲状腺结节超声诊断结果,目前已于各级临床医疗机构推广并在甲状腺结节超声检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9]。本文通过分析62例疑似甲状腺癌患者、88例疑似甲状腺腺瘤患者临床资料认为,在甲状腺TI-RADS分类诊断4b、4c、5类与甲状腺癌病理检查诊断符合率较高,甲状腺TI-RADS分类诊断各类型均与甲状腺腺瘤病理检查诊断符合率较高,此结论与王子璋等[10]研究结果相符。

综上所述,超声应用于鉴别诊断甲状腺癌、甲状腺腺瘤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今后实际工作中参考使用。

猜你喜欢

征象腺瘤灵敏度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结直肠腺瘤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基于等效简化的流体网络灵敏度集成计算方法
Lung-RADS分级和CT征象诊断孤立性肺结节的价值
超声检查在甲状腺腺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析
飞机舱门泄压阀机构磨损可靠性与灵敏度分析
甲状腺腺瘤的类型有哪些?
乳腺纤维腺瘤的那些事
从草书艺术中的视觉形式看波洛克的抽象画
良、恶性甲状腺肿块的临床研究及超声及CT的征象分析
增强CT在结肠肿瘤诊断中的灵敏度与特异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