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颈动脉超声检测在冠心病诊断中的运用与意义评定

2022-05-13张旭惠冯泽辉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2年7期
关键词:颈动脉斑块硬化

张旭惠,冯泽辉

(鹤山市中医院超声科 广东 江门 529700)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CHD)在临床又称为冠心病,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严重威胁我国居民健康,冠心病的发病率较高,罹患冠心病的患者容易出现心绞痛,随着病情的发展,往往会导致急性心肌梗死等不良后果[1]。冠心病临床患病率高达10%~15%,调查显示近60%的冠心病患者会出现心律失常,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往往预后不佳,冠心病若不加以控制,容易导致心衰,提升患者的死亡风险[2-4]。临床多采用药物治疗冠心病,以降低患者心律失常发作次数,延缓疾病进展,改善冠心病患者的预后。冠心病治疗方案的准确拟定对于改善患者与后续非常重要,所以,冠心病诊断至关重要[5-6]。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rteriography,CAG)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利用血管内注入造影剂,利用影像学技术进行观察,通过血管情况观察判定疾病情况,但是该方式为有创检测,对检测者的身体会造成一定的损伤[7]。超声诊断具有无创性,可以显示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以及有无斑块,有利于医师更好地进行观察,评估冠心病诊断中颈动脉超声检测的价值,此次研究选择66例冠心病患者和66例健康体检者展开调研。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0年10月—2021年10月鹤山市中医院收治的66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纳入我院健康体检者66名作为对照组,均提供颈动脉超声检测。对照组,女性健康体检者36例、男性健康体检者30例;年龄最小45岁,最大78岁,平均(61.56±4.12)岁;体重指数19~24 kg/m2,平均(20.63±1.01)kg/m2。观察组,女性冠心病患者34例、男性冠心病患者32例;年龄最小43岁,最大79岁,平均(61.32±4.08)岁;体重指数19~25 kg/m2,平均(20.55±1.08)kg/m2。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冠心病患者和健康体检者的年龄≥18岁,年龄<80岁;②自愿入组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③ 观察组均符合冠心病诊断标准;④本次研究在伦理委员会批准下进行。排除标准:①合并恶性肿瘤患者;②精神类疾病患者;③妊娠期与哺乳期女性;④终末期疾病患者;⑤意识障碍患者;⑥临床资料缺失者。

1.2 方法

66例冠心病患者、66例健康体检者均提供颈动脉超声检测。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飞利浦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A30)进行诊断,将线阵的探头频率调整为(5~10)MHz。指导患者选择平卧位,将头偏向一侧,保持肌肉放松,将颈部充分暴露,将探头放置在患者的胸锁乳突肌前缘与后缘处,缓缓移动,直至颈总动脉。观察颈总动脉主干、颈总动脉分叉以及颈内外动脉。

1.3 观察指标

①统计两组冠心病患者和健康体检者斑块性质。斑块性质分为无、软斑、混合斑、硬斑。②统计两组冠心病患者和健康体检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包含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nd diastolic velocity,EDⅤ)、收缩期峰值流速(peak systolic flow velocity,PSⅤ)。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频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冠心病患者和健康体检者颈动脉超声特征比较

观察组斑块性质与对照组相比具有差异,观察组无斑块和软斑块率小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混合斑块以及硬斑块大于对照组,冠心病患者和健康体检者颈动脉超声特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冠心病患者和健康体检者颈动脉超声特征比较[n(%)]

2.2 冠心病患者和健康体检者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观察组血流动力学指标(RI、EDⅤ、PSⅤ)均大于对照组,冠心病患者和健康体检者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冠心病患者和健康体检者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s)

表2 冠心病患者和健康体检者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s)

组别 例数 RI EDⅤ/(cm·s-1)PSⅤ/(cm·s-1)观察组 66 0.72±0.11 18.59±4.23 68.46±13.63对照组 66 0.67±0.04 17.88±4.15 46.33±10.23 t 3.4704 0.9733 10.5495 P 0.0007 0.3322 <0.001

3 讨论

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使得各类老年、慢性疾病发病率明显增长,以心脑血管疾病为代表,不仅会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还会对其生命健康造成威胁。包括高血压、高血脂、血液黏度、动脉粥样硬化等,它们会导致脑、心脏和身体组织的出血性或缺血性疾病,具有很高的死亡率和残疾率,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和健康[8]。正常的冠脉管径是为心脏输送血液的关键,如果冠脉位置沉积较多脂质成分,硬化情况出现,且会造成局部狭窄,无法保持原有的血液供应量以及血液流通速度,造成冠心病。临床多应用药物治疗冠心病,其中最为广泛使用的药物就是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旨在降低患者心律失常的急性发作次数。治疗方案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情况制定,因此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成为重点关注问题。

临床上大部分冠心病患者均有颈动脉病变,由于受颈动脉内皮损伤、体氧化应激、血脂升高等因素的影响,患者的颈动脉表现与冠状动脉病变相似[9]。近年来,临床发现颈动脉病变程度与冠心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颈动脉斑块在超声波中的表现,斑块不稳定,表面不光滑,斑块边缘不明显。颈动脉病变会增加患者急性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因此,颈动脉病变可以反映冠状动脉疾病的状况,颈动脉超声检查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10]。颈动脉斑块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表现,通常发生于颈总动脉分叉位置,往往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具有密切联系,斑块增大导致颈动脉管径狭窄,引发颈动脉内低灌注和斑块脱落而形成栓子,引起颅内动脉栓塞。冠心病容易出现诸多的并发症,如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和心律失常等等,疾病的早期诊断是患者治疗方案拟定的重要前提。因此,需要及时对颈动脉狭窄程度和斑块进行形态学测定,才能更好地对冠心病进行分析评价,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疗。冠状动脉造影属于有创检查,对于临床医师的要求较高,检测费用高,术后患者容易出现并发症,在冠心病筛查中并不适用。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颈动脉超声检测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为无创检测方式,操作简单、安全性较高。通过颈动脉超声检查的清晰度较高,可以显示颈动脉内-中膜的厚度。冠心病患者的颈动脉内-中膜的厚度与健康体检者具有明显差异性,可以根据该指标作为疾病的诊断。颈动脉内-中膜的厚度是早期评估冠心病血管壁的重要数据,在健康体检者的检测中,主要特点为低回声、连续性好、纤细光滑[11]。当机体出现病变,往往先累及患者的血管内膜,出现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变厚,且内膜粗糙,说明机体出现动脉粥样硬化。正常颈动脉为内膜光滑,中层暗区带厚度均匀,外膜高回声带且明亮,颈总动脉颈动脉内-中膜的厚度低于1 mm;而颈动脉粥样硬化时就会出现内膜增厚且不均匀、粗糙。

在本次研究结果中显示,观察组冠心病患者斑块性质与对照组健康体检者相比具有差异,观察组冠心病患者无斑块率(0.00%)和软斑块率(30.30%)低于对照组健康体检者的无斑块率和软斑块率(28.79%、31.82%),观察组冠心病患者混合斑(33.33%)和硬斑率(36.36%)高于对照组健康体检者的混合斑和硬斑率(9.09%、3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可以通过斑块情况对冠心病进行诊断,斑块增多时候容易出现心肌梗死。在颈动脉超声检查中,可以直接观察和诊断血管壁病变,通过多次观察病变颈动脉,可以动态评价冠状动脉的进展情况。

在本次研究结果中显示,观察组冠心病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与对照组健康体检者具有差异性,观察组冠心病患者的RI(0.72±0.11)、EDⅤ(18.59±4.23) cm/ s、PSⅤ(68.46±13.63)cm/s均大于对照组健康体检者RI(0.67±0.04)、EDⅤ(17.88±4.15)cm/s、PSⅤ(46.33±10.23)c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冠状动脉疾病患者的颈动脉血流动力学与健康体检者不同,可以通过观察颈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来判断颈动脉血流动力学状况。其原因是在收缩期泵血期间,血管壁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其顺应性下降,收缩压随缓冲能力的降低而升高,通过血流动力学指标数据的观察,可以为临床医师诊断提供依据,通过颈动脉超声通过观察斑块及血流动力学变化,进一步提高冠心病的诊断效果,具有无创性、操作简便、安全性高等特点[12]。

动脉硬化斑块是引起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动脉壁和脂质代谢功能障碍引起的动脉粥样硬化、局部血管扩张、血流速度下降和涡流区的形成是引起斑块的主要原因。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均可有动脉斑块形成、内膜增厚、血栓和闭塞等表现,冠心病诊断中采用颈动脉超声检测用于判断动脉粥样硬化是否发生于全身动脉,干扰小,图像分辨率高,检查快捷方便[13]。在诊断宫颈动脉粥样硬化时,利用颈动脉超声检测可以及早发现宫颈动脉粥样硬化和斑块的形成,可以评估病变的严重程度,颈动脉超声检测利用物理特性,反射超声波,检查图像。颈动脉超声检测能提供形态学和功能学信息,掌握患者的血管状况。对患者的治疗计划有重要参考价值,可作为动脉粥样硬化诊断的首选方法。超声诊断是临床上比较常用的诊断方法,在许多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都能起到较好的作用。近年来,临床医学技术不断发展,超声诊断技术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因此在老年患者的冠状动脉疾病动脉粥样硬化检测中,也可以充分应用于超声诊断中,通过超声诊断更好地观察患者颈动脉形态、斑块形成、血管壁厚度,更好地了解患者病理变化,确定是否有颈动脉硬化,以及硬化类型,为后续疾病的治疗提供准确的信息。超声检查对患者的身体几乎没有损伤,安全性高,因此其在老年患者冠状动脉疾病检测中的应用价值相对高。

综上所述,冠心病诊断中采用颈动脉超声检测可以提升冠心病的诊断效果,值得在临床中予以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颈动脉斑块硬化
山东:2025年底硬化路铺到每个自然村
软斑危险,硬斑安全?不一定
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狭窄及其侧支循环形成的关系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
一篇文章了解颈动脉斑块
颈动脉狭窄与脑梗或只一步之遥
研究发现多发性硬化相关细胞改变
有颈动脉斑块未必要吃降脂药
颈动脉斑块的稳定性评价
抗过敏药促进多发性硬化患者神经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