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立医院纪委加强疫情防控培训监督“三事”运行机制研究

2022-05-11陆雅文毛向阳缪丽亚吴海涛

现代医院 2022年2期
关键词:院感督查科室

陆雅文 毛向阳 缪丽亚 吴海涛 蔡 滨

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 江苏扬州 225001

我国公立医院是卫生服务体系的主体,在服务群众、维护和实现人民利益中起着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1]。自2021年7月28日新冠肺炎疫情在扬州爆发以来,对强化医疗机构感染控制工作、降低院内感染发生风险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对新冠病毒的认知以及医院感染防护知识的掌握对减少医院感染起着重要作用[2-3]。为提高全院干部职工新冠疫情防控能力,杜绝院内感染,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在全院范围内开展了疫情防控培训。医院纪委创建了加强疫情防控培训监督“三事”运行机制,以推动主体责任落实,促进疫情防控培训取得实效。本文将聚焦“三事”运行机制进行阐释,以期在丰富现阶段疫情防控纪检监督理论研究的同时,为切实提高公立医院疫情防控意识和防控水平提供有效途径,为有效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有力保障。

1 “三事”运行机制的建立

1.1 事前控制管理

1.1.1 参与培训考核部署 由于医院新冠疫情防控知识特别是感控知识的专业性,纪检干部的知识储备难以保证监督实效。医院纪委通过事前参与《疫情防控培训考核方案》的制定,能够详细把握培训考核时间、形式与内容,为后续督查的开展提供内容遵循。

1.1.2 建立层级督查机制 面对新冠疫情,上级部门的指令多、变化快,院内感染控制要求高[4]。而我国医院普遍存在专职纪检干部人数偏少,不能满足工作要求的问题[5]。对此,实行院科督查责任制,建立层级督查机制(见图1),牵头各专业队伍开展督查。坚持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静态考评与动态监测、理论考核与技能考核、行为导向与结果导向“四维度”融合,重构层级化评价体系内容,增强各层级督查责任的落实力度。

图1 层级督查机制

1.1.3 强化督查质量控制 牵头成立疫情防控督导督查组,由纪委办、党办、行风办、医务部、护理部、门诊部、质控中心、院感科等相关人员组成,全面负责对疫情防控决策部署落实及员工履职尽责情况进行督查。院感培训督查也由督导督查组统一领导,发挥监督一体化优势。制定《疫情防控培训考核督查方案》和评价体系标准,并通过督查工作会予以传达,要求督查组成员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深入一线开展全覆盖式督查,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上报,提出整改建议,切实做到四监督,即:精准监督、重点监督、实际监督、勇于监督[6]。

1.2 事中分层督查

1.2.1 第一阶段 主管部门“嵌入式”督查。由医务部、护理部、后勤保障部、教育培训处、门诊部等业务主管部门分别对各管理对象的培训考核情况进行常态化督导检查。督查指标包括:培训计划制定、培训考核落实等行为导向指标以及培训考核效果的结果导向指标。其中,行为导向指标主要通过现场查阅台账的方式予以督查,结果导向指标由各主管部门根据管理对象应知应会内容通过现场提问、现场模拟等主观评价方式进行考核。要求医务部现场抽查各科室医生或技师;护理部现场抽查各护理单元护理人员;后勤保障部现场抽查工勤人员,且必查保洁员对清洁消毒的掌握情况;门诊部现场抽查门诊医护人员、医技人员、工勤人员;教育处现场抽查在岗四生。抽查比例为各科室单元各类人员总数的50%,兼顾高、中、初级职称,科主任、护士长必查。通过“嵌入式”监督,直观地参与并监督疫情防控培训开展的全过程,及早发现问题,及早补漏纠偏[7]。

1.2.2 第二阶段 联合“巡查式”督查。结合主管部门督查发现问题,由纪委办、院感科组建专项联合巡查组,对全院各科室单元逐一进行摸排。①由纪委办牵头组建培训开展情况督查小组,负责现场查阅培训及考核相关台账,对培训计划、培训考核次数、人数、内容覆盖率等行为导向指标进行全面督查。要求各科室单元制定分层分级培训计划,重点区域制定每日培训计划,其他区域每周至少培训3~4次,所有区域每周考核至少1次,确保人人知晓掌握。并通过询问的方式主观评价各主管部门是否常态化监督指导科室培训工作,进一步压实主管部门属地监管责任。②由院感科联合防保处牵头组成培训效果考核督查小组,深入一线对理论及技能进行考核。理论考核采用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针对重点区域提问个性化的问题,普通区域进行线上考试,技能考核内容主要包含:手卫生、戴脱口罩、穿脱防护服、穿脱隔离衣、戴脱无菌手套、消毒液配置等,抽查比例不低于各类人员总数的30%。对于督查存在问题,由院纪委汇总并发放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由各整改科室单元负责人签字后交纪委办汇总。

1.2.3 第三阶段 纪委“点穴式”督查。全面梳理和分析前两个阶段督查发现的问题,形成问题清单。结合工作实际和整改进度,由纪委办通过召开座谈会听取汇报,并结合查看台账、现场提问等方式进行“点穴式”回头看督查。对已整改到位的问题销号清零,未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下发提醒函,并变“静态考评”为“动态监测”,列入新问题进行多轮次、滚动式跟踪督办,确保整改问题改彻底、改到位。对无特殊原因未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追究科室单元负责人责任,坚决纠治疫情防控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

1.3 事后结果运用

1.3.1 明确培训重点,形成常态机制 督查的过程也是促进工作开展的过程。为充分用监督“指挥棒”作用,坚持将督查与指导结合、批评教育与经验传递结合。如通过梳理督查结果发现,多数科室单元和个人较好地完成了培训考核任务,但临床科室的重视度普遍较低,计划性不足,部分科室缺少对隔离在家人员、工勤保洁的培训或培训不到位。另外,部分干部职工还存在传染病知识欠缺,在个人防护、消毒隔离、职业暴露处置等方面存在不足,尤其是部分一线岗位工作人员对清洁消毒还掌握不深,需进一步加强学习,这和国内学者汪邦芳、付强等[8-9]的观点一致。对此,医院汲取经验,以临床科室为重点区域,以一线人员、居家人员、保洁员等为重点对象,以传染病知识、个人防护、消毒隔离、职业暴露处置等为重点内容,持续开展常态化培训,严格将防控责任落实到全体职工,走脑入心地把细节标准带入工作中。

1.3.2 加强制度保障,落实责任追究 针对督查中发现的部分干部职工对疫情防控培训关注度、投入度不够,存在学风不正、学用脱节的问题,医院将上述院感培训防护不到位问题纳入问责情形,对院感培训防护不到位,致使发生院内感染事件的,即刻追究当事人责任,并给予科室单元主要负责人诫勉谈话、停职检查、调整职务、降职、责令辞职、免职等措施。将督查及处置结果运用于各科室单元及个人的评先评优、选拔任用中。坚持做深“后半篇文章”,于院内网通报培训督查情况,切实发挥“通报一起、震慑一片、教育一批”的警示效应。

2 “三事”运行机制的应用成效

通过一轮三阶段监督,全院各科室单元、干部职工对疫情防控培训的重视度普遍提高,各项行动导向和结果导向指标达标率均逐步上升(见表1),问题整改逐步到位,学风、作风逐渐好转。经梳理,共督查发现问题65项,下发整改通知单28份,提出整改建议130余条,所有问题及整改建议均得到有效整改和落实。对疫情防控培训工作再安排再部署、监督再监督,不断深化“人人都是感控践行者”的理念,确保全体干部职工均自觉采取感染防控措施,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总体战。

表1 督查指标达标情况 (%)

3 思考与建议

3.1 落实问题的清单管理

“清单监督法”既是着力于找准问题、提出问题,更是创新方式推动解决问题[10]。问题清单化管理,是推动问题整改、落实PDCA闭环管理的有力举措。因此,根据督查层次实行“三级”问题清单化管理,全方位多角度梳理督查发现的问题,对业务主管部门督查问题清单、联动督查工作小组督查问题清单、纪委督查问题清单,坚持共用共享、三单合参,建立问题清单台账,督促整改落实,并作为后续循环轮次督查的重点,可以有效督促各科室单元和相关督查人员按时按点做好本职工作,形成防控习惯,推动医院感控工作取得良好质效。

3.2 加强部门的协同治理

实践证明,“多部门联动突出特长”的工作模式能够更加全面、精准、高效地实现疫情防控管理和监督[11],保证培训及各项措施的落实落细,确保疫情防控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开展。而多部门协作的防控督查机制,除需建立督查工作组开展联动监督外,还需进一步深化各部门的联防联控,通过优化流程、完善制度、强化督导、落实整改,推动各职能部门和纪检部门形成合力[12-13]。尤其是事前的广泛宣传发动,将事后监管提前到事前预防,强化干部职工的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从而为确保疫情防控工作的顺利开展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

3.3 拓宽线索的来源渠道

疫情防控,人人都是第一责任人。目前,医院普遍具有科室部门多、人员结构复杂等特点,结合复杂的疫情防控背景,医院应充分发动群众,群策群力,构筑群防群治抵御疫情的严密防线。要充分发挥信访主渠道作用,设立专栏信箱、专门热线,提高群众参与疫情防控督查的积极性。可探索网格化监督体系,通过重组织领导、强部署运行、密监督网络三方面举措,助力新冠疫情防控督导工作[14]。如进一步发挥党支部纪检委员或对口联系人的网格哨点作用,参加或列席相关部署落实活动[15]。当然,其只从时间节点、方式方法和节奏把控上开展督查,不参与实施部门的具体业务工作,不替代实施部门的监督管理。此外,针对院感防控专项,可借鉴哈尔滨市经验,设立院感督查员,在感控部门的统筹管理下,负责对各分管科室院感防控制度、措施,包括培训考核的具体落实开展每日监管[16]。

猜你喜欢

院感督查科室
响水县联合督查企业环保设施安全
消毒供应中心与临床科室建立有效沟通的实践与探讨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优质护理对ICU患者护理质量及院感发生率影响
浅析公立医院内部绩效审计的作用
以院感风险控制为工作导向进一步做好医院感染管理
以院感风险控制为工作导向 进一步做好医院感染管理
爱紧张的猫大夫
规范保洁程序 确保院感安全
明察暗访 国务院大督查直击民生“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