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贺兰石:纹似金星细入肌

2022-05-11钱国宏

养生月刊 2022年5期
关键词:石质贺兰贺兰山

钱国宏

1963 年12 月,董必武先生视察宁夏时,曾为一种石砚题诗:“色为端石微紫深,纹似金星细入肌;配在文房成四宝,磨而不磷性相宜。”1997 年7 月1 日香港回归时,中央政府送给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礼品,就是用这种石头制作的石砚《牧归》。这种石头产于宁夏贺兰山海拔2600 米高的悬崖上,是大自然经过数亿年的沧桑变化而形成的“精灵”,这种珍贵的石头,便是大名鼎鼎的“贺兰石”!

前不久,我去宁夏旅游时,特地考察了贺兰石市场,并收藏了好些贺兰石。通过考察和收藏,以及归来后的研究发现:时下正是收藏贺兰石的绝佳时机!

贺兰石又称吉祥石、碧紫石,是“宁夏五宝”之首——“蓝宝”。贺兰石产于贺兰山悬崖上,形成于18 亿年前中元古代早期(长城纪),是地层中染色沙质板岩在自然应力作用下形成的块状岩体。构成贺兰石的矿物非常微细,只有头发丝的几十分之一,而相互聚结又特别紧密。就在这般细腻基底上,均匀散布着许多坚硬的石英粉和铁矿物微粒,它们恰似在贺兰石中嵌入了“硬质合金”,使贺兰石具有了结构均匀、质地细腻、古雅莹润、紫绿相间、交错辉映、叩之有声、刚柔相宜的特点。尤其是它色泽紫中嵌绿、绿中附紫、紫绿两色天然交错,使石质更显斑斓秀丽,令人爱不释手!在宁夏的贺兰石市场上,我看到许多石质镶嵌“玉带、云纹、眉子、石眼”的贺兰石,其石质色泽与纹理巧夺天工,或如山涧流水,或如花草鸟禽,或如人体形物,或如小虫河鱼,奇形怪状,不一而足,天然成趣,文雅美观!

用贺兰石制成的砚台,具有发墨、存墨、护毫、耐用的特点,加盖后砚内余墨数日不干不臭,兼之砚台雕刻千姿百态,美不胜收,更使贺兰砚名声大噪,曾与端砚、歙砚齐名,素有“一端二歙三贺兰”之说,深受历代书法家、画家的钟爱。清朝光绪年间宁夏知府赵惟熙《研山斋》诗道:“贺兰富砚材,堆砌成小山。夙有临池兴,薄书傥余间。”

据有关部门勘测,贺兰石仅分布于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口子、小口子到拜寺口地区,可供开采的中心区储量仅有5.93 万立方米。当地政府为保护和科学开发贺兰石资源,对贺兰原石实行限量开采,这使贺兰石制品更显珍贵。

居高声自远。近年来,随着收藏和旅游市场的逐步升温,贺兰石的身价也是一路飙升,并已成功进入国际市场,远销欧美、东南亚各国。价高自有假,市场上出现了川石冒充贺兰石的现象。辨别方法是三看:一看石料材质。贺兰石色泽浅绿,温润、纯净,而川石多暗花纹,含杂质、暗紫红。二看石眼。贺兰石绿色界限分明清晰,而川石石眼模糊,过渡色看不清。三看形状。贺兰砚无过多切割,形状随石材走,而川石砚形状较规则,样式较好看。

猜你喜欢

石质贺兰贺兰山
贺兰山沿山地区强对流潜势预报方法研究
贺兰砚雕刻技艺与传承
印象贺兰山
朋友
武则天外甥为何死于非命
陈卉丽:石质文物修复技惊世界
洮砚历史文化初探
拓片制作工艺对石质文物的损害及保护性研究初探
《满江红》中的“贺兰山”在哪儿
浅谈端砚的价值与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