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洮砚历史文化初探

2018-11-07赵思敏

卷宗 2018年26期
关键词:产业现状石质产地

赵思敏

摘 要:在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号称文房四宝的笔墨纸砚为中华文明的传承起到了重要作用。产自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的洮砚名列四大名砚之一,是当地藏族群众奉献给汉地文人墨客的至宝,有着光辉灿烂的历史,是汉藏文化交流互动的结晶。由于产地处于藏文化圈内,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洮砚的发展也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其使用范围远不及其他三大名砚广泛。本文从产地、石质、砚工和产业现状四个方面对洮砚的历史文化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洮砚;产地;石质;砚工 ;产业现状

1 洮砚产地

洮砚石料出产于黄河上游最大的之流——洮河流域,位于今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洮砚乡境内。

在青藏高原的东北边缘,西倾山余脉析为三支,由西向东延伸。其南支夹在洮水与白龙江水中间,充当二水的分水岭。由沿途的花尔干山、光盖山等山峰形成迭山山系;北支从卓尼县康多乡入境,由沿途的白石山、庙花山,牙布山,候旗大山,露骨山形成形成白石山系;中支山脉较南北二支平缓,山峰海拔较低,沟谷甚多。山势多呈东西走向。海拔除夏河科才的加威也卡山为4221米,儿郎滩与苦水滩西北的完克拉卡山4241米,加尕滩正西的阿米公洪山4249米外,其余皆在4000米以下。自斜藏大山以东,其主脉偏向东南,沿长岭坡,大石山,经马店,三岔进入岷县境内。而从斜藏大山的紧邻台欠日为始,主脉中又分出一支向东延伸的小支脉。经小族的前山,下拉地附近的花地山,又经临潭县的羊沙乡与石门乡间的厚星山,蔓青山,俄星山跨过洮河進入卓尼县境,由洮砚乡的喇嘛崖,苟巴崖,经青岭山,柏林乡下巴都得崖沟,何家山,藏巴哇乡的牛心崖,卡布鹰子嘴与西倾北支的东端候旗大山,露骨山交汇。就在从洮河东岸的喇嘛崖起,到藏巴哇乡的卡布鹰子嘴为止的境内,蕴藏着举世闻名的洮砚石料矿。

2 洮砚石质

洮砚之名贵,主要因其石质,正可谓“天生丽质”。其质地软硬适中,发墨快而不损毫,世称“得之为无价之宝”。本部分从对洮砚的特性、石理、膘情、色泽、纹理及瑕疵进行介绍。

2.1 洮砚的色泽

绿色是洮砚石料的代表色。一接触绿色,马上就会使人联想到碧绿的洮水和岸边的苍松翠柏。洮砚石料的色纹,活凝结的固体。它的绿色给人以素雅,健康,舒适,飘逸的感觉,象征着生机盎然的生命和郁郁葱葱的春天。

2.2 洮砚的纹理

洮砚的石纹大部分呈水波状,有千变万化,奇妙无穷的自然形态。虽说不能将洮砚石纹中所有的天然形态严格地划分类别,但可根据其大概相似之群像,分为水波纹型、云纹型、气纹型、点状纹型四种类型。

2.3 洮砚石料之瑕疵

正如“玉有瑕疵,金无足赤”一样,洮砚石料也跟端溪下岩诸砚石料患有同病,石料中带有天然的瑕疵,即脉络杂线之类的石病。洮砚石料的石病类型概括起来有以下四种:一是硬筋,又称冰雪石,玉瑕,色纯白,半透明或不透明。二是断瑕,由称杂线,是存在,显现于石料中纵横交错的细线。三是斑点,石病中的斑点与石纹中的斑点有质的不同,石病中的斑点与石料本身形成明显的杂色对比,多呈黑,铁灰,青白,土黄等色相。四是铜钉,又称金星点,是一种夹杂在石料中的自然铜矿的矿物相。

3 洮砚的砚工

3.1 砚工

洮砚最早由谁雕刻,既无史书文献记载,又无碑刻留世,现已无法细考其源流。洮砚民间砚工普及应与明代对该地区的着力经营有关。洪武三年(1370年),徐达率领大军西征大军进入河湟洮岷地区,当地藏族部落首领纷纷归降明王朝,明朝在当地设置了洮州卫和岷州卫戍守,这些卫所士兵战时为兵,平日为民,屯田戍守,很多在当地安家立业。随着汉族群众的大量迁入,藏汉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洮砚的雕刻与使用也日益广泛。砚工们除要给朝廷刻制贡品外,还要完成土司、官府作为馈赠礼品的方物砚台。洮砚工匠最为集中的当然是洮砚乡,近些年来随着洮河下游九甸峡工程的蓄水,洮砚矿石大多被淹没到河底,导致洮砚原材料价格日益攀升,很多技艺不太精湛的雕刻师都开始放弃雕刻,出外打工。

现有的洮砚雕刻队伍中,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洮砚雕刻技艺传承人李茂棣先生最为著名。主要作品有“巨型八仙过海砚”、“荷叶砚”、“葡萄砚”等。现如今从事洮砚雕刻的中青年工匠,大多数为李茂棣的弟子或再传弟子。李茂棣先生将其雕刻技艺毫无保留的传授给家乡子弟,甚至还有很多外地的刻砚爱好者千里迢迢奔赴李茂棣家中学习刻砚。

3.2 雕刻技艺

洮砚的雕刻技法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即透雕和浮雕两种。洮砚雕刻精致,品种繁多,风格典雅,千姿百态。造型风格在砚行中独树一帜,它是洮砚雕刻艺术独创性和个性高度统一的结果。千百年来,聪慧睿智的刻砚艺人,充分利用洮砚石天然奇绝的石质特征,进行独特的造型设计,运用出神入化的表现手法,创造性的设计出了丰富的图案题材,完成了洮砚完美的造型艺术风格。

一是透雕。透雕是介于圆雕和浮雕之间的一种雕刻技法。即在浮雕的基础上镂空其背景部分,有单面透雕和双面透雕之分。二是浮雕。浮雕是在平面上雕刻出凸起形象的一种雕塑技艺,按其表面的凸出的厚度不同而分成高浮雕和浅浮雕。洮砚雕刻技艺中采用浮雕的部分,多以高、浅二者相结合的形式出现。尤其是主题图案中,一般都采用逐渐过渡的雕刻技艺,它的顺序是:边缘石基部→浅浮雕→高浮雕→透雕→圆雕。洮砚中的部分单砚和一些长方形各种整盖双砚的图案中大部分是浮 雕作品,刀法以细腻见长,构思巧妙,层次明显,错落有致,并不拘泥于呆板的技法格局。洮砚中的浮雕技艺是借鉴和发展了石、木、砖雕的艺术特点而形成的,它保留了石雕的雄浑力度、木雕的奇妙工笔写意和砖雕柔和流畅的线条等技法。

这些技法也适合于刻画图案中的人物,远景和大面积且附着力较强的部分。浮雕工艺比透雕工艺要省工省力,容易推广、携带方便,与此同时,在“互联网+”时代,网上虚拟交易的发展,在快递与物流的运输过程中更不易损坏。因此,浮雕技艺在洮砚雕刻中具有特别重要的位置。

4 洮砚产业现状

卓尼县的洮砚乡,藏巴哇乡,临潭县的新城乡,岷县维新乡一带的居民,是洮砚开采,生产,流通的主力军。而在目前,由于种种因素,洮砚地区的人口再次外迁分流,使洮砚的生产、加工产生了变化,并形成了以卓尼、兰州、瓜州三个地区为中心的生产、加工地区。如果细分加上临洮、岷县即形成了洮砚队伍“花开三朵,分五地聚集”的局面。就目前形势来看,不但扩大了洮砚加工生产的范围,也扩展了洮砚的销售市场,一定程度上为洮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5 结语

近百年前,韩军一先生在《甘肃洮砚志》中感叹道:“盖产石之区,舟车难及,虽有珍珉,其美莫彰。吾人若不附志以行,则久将无考,必亦随诸寻常瓦石零落湮灭已耳。”可以令韩先生欣慰的是,百年之后,洮砚非但没有销声匿迹,反而为更多的人们所认识、使用、欣赏、歌颂,其发展前景也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参考文献

[1]江富建,周世全.河南方城黄石砚矿地质特征研究[J].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9(03)

[2]赵妙琴.中国四大名砚石[J]. 中国宝玉石. 1999(04)

[3]吕麟素.中国砚石资源及其开发利用[J]. 地质与勘探. 1997(06)

[4]孟宪松.砚中瑰宝——洮河绿石砚[J]. 中国宝玉石. 1995(04)

[5]石磊.如何评价砚的质量[J]. 珠宝. 1992(01)

[6]陈沁.洮河流珠,砚之瑰宝——解读洮砚的艺术价值[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0(01)

[7]王天泉.中央档案馆收藏纪念汶川特大地震大型洮砚[J]. 中国档案. 2009(06)

[8]祁殿臣.《洮砚文化产业研究》,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07年

猜你喜欢

产业现状石质产地
漆涂层对题刻类石质文物的影响研究
露天石质文物表面苔藓的科学认知和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陈卉丽:石质文物修复技惊世界
警惕“洗产地”暗礁
食物离产地越远越好
测定不同产地宽筋藤中5种重金属
新余蜜桔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就中国电影市场论艺术电影生存现状
加强产地检疫实现以检促防
露天石质文物的风化和加固保护技术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