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各版本新教材“大都市辐射功能”内容的比较与研究

2022-05-10广东戴何明陈清霜

教学考试(高考地理) 2022年2期
关键词:大都市新教材人教版

广东 戴何明 陈清霜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选择性必修2《区域发展》延续了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版)》中“地理3”的设计特点,采取案例的方式呈现区域发展的相关内容。该模块的第三条内容要求属于新增的内容要求——以某大都市为例,从区域空间组织的视角出发,说明大都市辐射功能。依据《课程标准》进行修订的四个版本新教材关于“大都市辐射功能”的处理差异较明显,尽管新教材在2019年秋季学期才开始使用,但2021年高考试题中就出现了与其相关的内容。因此,本文尝试对四个版本新教材“大都市辐射功能”内容进行比较,并结合2021年高考试题对该部分内容进行考查分析。

一、教材比较

1.知识结构比较

关于“大都市辐射功能”的内容,各个版本新教材都在“区域发展”章节中用理论与实例结合的形式呈现。下表所示是各个版本编写的该内容知识结构。

教材版本章、节名称知识结构人教版第三章 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第一节 城市的辐射功能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纽约的发展(条件、发展过程);纽约的辐射功能(对周边地区、对城市带、对美国、对世界的影响)湘教版第二章 区域发展第一节 大都市的辐射功能———以我国上海市为例大都市的集聚与辐射作用;上海大都市的辐射功能(产业带动功能、都市核心功能、交通运输枢纽功能、金融服务功能、科技研发创新功能);上海大都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一核五圈四带的空间格局、对内对外影响的两个扇面)中图版第二章 区域发展第一节 上海大都市的辐射功能大都市及其辐射功能;上海大都市及其辐射功能(产业、金融、交通、科技、人才、文化等方面的辐射作用);上海大都市的辐射范围(上海大都市区、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对长江经济带的影响)鲁教版第三章 区域联系与区域发展第一节 大都市辐射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以上海市为例长江三角洲城市体系中的上海市;上海市对长江三角洲其他城市的辐射(城市辐射的形式、城市辐射的特点);上海市对外辐射的影响(对中心城市的影响、对受辐射城市的影响)

由上表可知,湘教版、中图版、鲁教版都以上海市为例,阐述大都市辐射功能。人教版的编写相比较而言则显得与众不同——以纽约为例,并且只有人教版的节标题是“城市”。其次,从知识结构的角度来看,湘教版与中图版的编写思路较为相似,从介绍大都市的辐射作用(功能)开始,然后进一步阐述上海大都市的辐射功能与辐射带动作用(辐射范围)。同样是以上海市为案例,鲁教版在第一部分介绍了城市体系的概念,以及上海在长江三角洲城市体系中的地位。人教版在第一部分介绍了城市体系概念的同时,还提及城市功能(旅游城市:福建省武夷山市)、城市辐射功能、腹地(苏州纳米城景观)等。

2.核心概念表述的比较

根据“大都市辐射功能”的《课程标准》内容要求,该部分的核心概念是“大都市”“空间组织”“辐射功能”。下表所示是各个版本新教材关于“大都市”“辐射功能”这两个概念的表述。

教材版本大都市辐射功能人教版规模较大的区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被称为大都市城市的辐射功能是指城市各项功能对其所在区域的综合影响力和发展带动力湘教版大都市是指规模庞大、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具备强大辐射带动功能的现代化城市区域,是城镇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城市空间组织形式大都市的辐射功能通过交通网、信息网、关系网来完成,其作用和距离与关系紧密相连,距离越近,关系越密切,辐射带动作用就越充分中图版大都市一般指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实力强大并对特定区域有重要影响的城市大都市的辐射功能是指大都市基于其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强大的资源优势,通过交通通信、金融、贸易、人口流动等方式,实现对周围区域经济、文化、科技、教育、人才、思想观念等的辐射带动,最终缩小区域间的发展差距,推动区域的共同发展鲁教版上海市是长江三角洲城市体系中唯一的超大城市,是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社会经济活动中,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要素由高等级城市向低等级城市流动,称为城市辐射

通过对比发现,与其他三个版本相比,鲁教版并没有对“大都市”的含义进行说明,而是指出“上海市是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此外,中图版还通过图文结合的形式阐述了“上海大都市区”的含义。由此可见,四个版本新教材中的“大都市”基本可以等同于“大城市”,而《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一书关于“大都市”的表述是:大都市是指一个国家定义的大城市(有三个衡量标准:一是人口规模、二是行政等级、三是城市功能),这也许就是人教版节标题用“城市的辐射功能”这种表述的原因。

湘教版指出大都市辐射功能的实现途径及特点,并没有像另外三个版本那样对“辐射功能”的含义进行阐述,但对“辐射带动”一词进行了阐述:辐射带动是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与经济发展滞后地区之间产生的产业、科技、人才、资金等要素的流动,以及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的传播。

关于“空间组织”一词,四个版本新教材都没有单独进行说明,而是出现在其他概念的表述过程中。湘教版指出大都市是城镇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城市空间组织形式;鲁教版指出上海市的辐射对长江三角洲众多城市的规模扩大、等级提高产生了影响,使区域空间组织日趋完善;人教版指出从空间组织看,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不同规模等级的城市,构成具有一定功能和结构的城市体系。如果依据《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一书关于“空间组织”的表述——区域空间组织是指依靠经济机制、行政机制、社会文化交流机制等导致的区域之间物流、人流、资本流、信息的关联网络,那么四个版本新教材在“辐射功能”部分的阐述中已涉及空间组织的内容。

3.案例选择的比较

(1)情境导入的案例比较

四个版本新教材都采用图文并茂的案例且设计探究式问题的方式导入正文。除了人教版是用“铁路运输带动郑州发展”来导入,其他三个版本新教材的案例都与上海有关,但切入角度截然不同。中图版介绍了历史上上海电影院对周边的辐射作用;湘教版呈现了上海及其周边地区地形分布图;鲁教版呈现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夜间灯光影像图。

(2)正文与活动栏目的案例比较

尽管是以某大都市为例,但教材在编写过程中通过活动栏目还补充了不少的案例。下表梳理了四个版本新教材中涉及的案例。考虑到人教版教材的标题并没有明确以哪个大都市为例,因此人教版的案例包括正文与活动栏目两大部分,其他三个版本则是在活动栏目中出现的案例。

教材版本案例人教版郑州与中原城市群、纽约的发展与辐射功能、武汉的城市辐射功能湘教版上海大都市空间结构发展、苏州———新型工业强市、伦敦都市圈中图版纽约的辐射功能、上海对南通的辐射作用、上海新能源汽车的“长江三角洲之旅”、长江经济带的发展轴、巴黎大都市区、东京都市圈鲁教版上海市对长江三角洲部分城市的辐射强度、上海市的辐射助推昆山发展、上海市对南通市的辐射作用

4.理论渗透比较

除了案例以外,四个版本新教材在内容的处理上都比较注重理论的渗透。人教版通过“自学窗”栏目介绍了——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点与轴,中国空间发展“点—轴”结构模式;鲁教版通过“知识窗”栏目介绍了中心地理论、距离衰减规律与空间近邻效应;中图版通过“名词链接”“阅读”“活动”等栏目介绍了大都市的辐射方式、距离衰减规律、“T”型空间结构发展战略;湘教版通过“阅读”栏目介绍了区域空间发展理论。需要指出的是,中图版和人教版都同时提到了中国著名地理学家陆大道院士所提出的“点—轴系统”理论。基于该理论,陆大道院士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了我国国土开发和经济布局的著名“T”字型空间结构战略,并在全国及各地区展开广泛的应用。

二、2021年高考试题中“大都市辐射功能”的考查举例

【例1】(2021全国乙卷,36题)(节选)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上海是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对外联系紧密的现代化大都市。截至2021年1月,上海以拥有6 913家咖啡馆居全球城市首位,咖啡馆已成为人们休闲、会友和商务交流的重要场所。其中,某品牌连锁咖啡馆以839家独占鳌头,且多分布在商业繁华地段、高级写字楼和高级住宅区附近。2020年3月,该品牌母公司宣布在昆山市建设包括咖啡烘焙和智能化仓储物流在内的咖啡创新产业园,计划于2022年落成。如图示意该品牌连锁咖啡馆在上海的分布及昆山市的位置。

说明该品牌母公司选择在昆山建设咖啡创新产业园的上海因素。

【分析】教育部考试中心《紧扣时代脉搏 加强关键能力考查——2021年高考文科综合全国卷试题评析》一文指出,试题的设问不局限于昆山的区位条件(通常的设问关注点是昆山的区位条件),而是要求考生分析这一布局所考虑的上海因素。基于因素的角度,考生需要比较两地位置、交通、成本、政策的差异。从区域发展的角度来看,考生需要重点思考区际分工和区域联系,以及中心城市和外围区域的关系。上海经济发达,咖啡及其烘焙产品市场需求量大,但由于土地成本与劳动力成本高,不适合建设大型产业园。结合地图可知昆山与上海的关系:昆山邻近上海,有土地成本和劳动力成本的优势,处于上海大都市辐射范围之内,便于接受上海的资金和技术扩散,以及利用上海的交通优势进口原料与及时对外输出产品;另一方面,部分上海就业人口由于职住分离,居住在昆山,形成当地的消费需求。总体而言,该题的设问基于咖啡的视角考查上海大都市通过产业分工带动昆山的发展。

【例2】(2021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18题)(节选)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上海市嘉定区是我国著名的汽车生产基地,1958年我国第一辆“凤凰牌”轿车即在此诞生。昆山市、太仓市是江苏省苏州市的两个县级市,有较强制造业基础。近年来,嘉定区着力引进总部经济与研发产业,昆山、太仓两市大力发展汽车零部件生产。为了进一步提升汽车产业区域竞争力,2018年嘉定区与苏州市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嘉(定)—昆(山)—太(仓)协同创新核心圈建设,合力打造世界级汽车产业中心。下图示意2008和2017年嘉—昆—太地区汽车先进零部件制造业热点分布。

(1)分析嘉-昆-太地区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独特区位条件。

(2)从产业协同的角度,提出嘉-昆-太地区汽车产业发展的合理化建议。

【分析】该组试题的背景素材来源于王承云等人的论文《长江三角洲一体化背景下“嘉昆太”跨行政区域汽车产业集群研究》(人文地理,2019年第5期)。试题的图像来源于论文中的图6“2008和2017年先进零部件制造业热点分布图”,原图为彩色图像,考虑到黑白试卷印刷对清晰度的要求,命题者对原图进行了处理。

第(1)题考查该地区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独特区位条件。产业区位有两层基本的含义,一是区域的地理位置,二是产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相互关系。从地理位置的角度来看,嘉-昆-太地区地处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发展需要具体到产业基础、交通、科技、市场、政策等条件(因素)。论文中关于嘉-昆-太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的动力机制,包括产业基础、创新资源、区域政策、交通条件四个方面。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达、科技力量雄厚,汽车市场广阔;文字材料中已提示嘉-昆-太地区属于跨行政区域,三地政府合作意愿强,支持力度大;嘉定大力发展总部经济与研发产业,昆山和太仓有较强制造业基础,大力发展汽车零部件制造,实际上是昆山和太仓承接上海汽车产业转移,与嘉定协同发展的结果。即三地因地理位置相近,产业互补性强,也反映上海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第(2)题要求基于产业协同的角度,为嘉-昆-太地区汽车产业发展提出合理建议。其设问依据可以参考论文中的表述:在现有基础上提高嘉-昆-太汽车产业联系,以“产业同圈”延伸汽车产业链,增强嘉-昆-太整体核心竞争力,加大协同发展力度,才能早日完成嘉-昆-太协同创新核心圈建设,打造有影响力的汽车产业中心。嘉-昆-太地区汽车产业协同发展,是指三地资源禀赋互补,充分利用科技、资源、市场、人才等方面优势,密切产业间交流合作,共同开展科技创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嘉定处于产业链的上游,重点发展汽车研发等高附加值环节,昆山和太仓则承接了汽车的制造环节,三地需要加强科技研发,促进人才、信息、技术、交通等要素协同;通过加强生产分工协作,形成产业集群,主动融入全球产业链;同时要强化汽车业与服务业、城镇建设的整合;由于三地属于跨行政区域,行政区划的不同以及行政壁垒的存在会阻碍要素的流动,需要三地政府建立和完善区域间的产业联动机制,合力推进长江三角洲一体化进程,增强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

三、教学处理思考

基于上述的内容比较与高考试题举例分析,对于“大都市辐射功能”一节教学处理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可采用贴近生活的案例进行课堂导入。本节内容理论性较强,基于生活的视角选择导入案例,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中图版运用“历史上上海电影院对周边的辐射作用”进行导入,值得参考。

其次,可适当进行版本内容整合。如前文所述,只有人教版没有采用上海作为案例,另外三个版本新教材都采用上海作为案例,虽然具体内容不尽相同,但可以进行整合,从而设计一个适合讲课教师风格的教学案例。

猜你喜欢

大都市新教材人教版
《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特别征文
Battle for Bohemia
2020国际大都市数学奥林匹克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挺立于课本之中的“树”
担当意识:历史新教材渗透不可或缺
第二届国际大都市竞赛(数学)
人教版11.1功-教学设计
大都市
人教版必修四核心词汇闯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