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群文阅读的高中古诗词教学

2022-05-10王彩虹

家长 2022年4期
关键词:群文古诗词情感

王彩虹

群文阅读是有效的一种古诗词教学方式,在高中古诗词的教学中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这种教学理念指导下的高中古诗词教学,比起传统意义的古诗词教学要少了些教学中的刻板,对学生在古诗词方面的综合运用能力以及理解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故本文主要对如何在高中古诗词教学中运用群文阅读的理念进行了探究,旨在不断完善群文阅读教学。

群文阅读是一种古诗词的教学方式,对提升学生的古诗词阅读能力有着一定的帮助。而传统的对古诗词进行单篇教学的方式比起群文阅读的方式,则是有些不足。因此,探索群文阅读在高中古诗词课堂中的运用方式,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在高中古诗词教学中运用群文阅读的优势以及必要性

群文阅读的核心概念就是通过寻找不同古诗词中的共同点,并且以此作为线索,将不同的古诗词串联起来,在课堂讲解中进行相互对照。群文阅读理念下指导的高中古诗词教学,要求学生对古诗词有自己的理解,并且也需要一定的阅读量。

首先,在高中古诗词教学中运用群文阅读的理念,有助于提升学生对古诗词的整体分析能力。群文阅读要求学生根据多篇古诗词进行分析,比起单独分析某一篇古诗词而言,这样的分析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快发现古诗词之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并且通过其中的共同点以及不同点为切入对古诗词进行全面的分析。其次,在高中古诗词教学中运用群文阅读的理念,有助于增强学生对古诗词的情感鉴赏能力。高中的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逐步体会古诗詞中所蕴含的作者的情感,或言志、或抒情。而群文阅读的方式比起单独阅读某一篇古诗词,也有助于增强学生对古诗词的情感理解能力。由于群文阅读要求学生对多篇古诗词进行分析,因此,即便学生对其中某一篇古诗词的情感基调拿捏不准,也能通过整体确定这些古诗词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比如,将《春夜喜雨》与《咏柳》放在一起进行群文阅读时,学生能很快确定这两篇古诗词都是在表达作者的欢喜之情。此外,在高中古诗词教学中运用群文阅读的理念,有助于提升课堂的古诗词文化氛围。在高中的古诗词学习中,古诗词文化氛围的概念是比较抽象的,但群文阅读是对多篇古诗词进行分析,比起单篇分析,这样的分析方式能让学生阅读更多的古诗词,也就能进一步提升古诗词的文化氛围。比如,比起对单独的一篇李清照的《醉花阴》进行分析,将《醉花阴》与《声声慢》进行联合分析、群文阅读的方式,更能在高中的古诗词学习课堂上打造带有几分愁绪的古诗词文化氛围。最后,在高中古诗词教学中运用群文阅读的理念,有助于开拓学生对古诗词的阅读思路和分析思路。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主要来源于教师在课堂上对古诗词讲解时的思路分析。但群文阅读时,将几篇古诗词放在一起进行分析的方式,无疑更能开拓学生的阅读、分析思路。比如,教师可以将课内和课外的古诗词放在一起进行群文阅读,也能开阔学生的视野。

二、在高中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中华文化长河中,古诗词是其最为璀璨的瑰宝。古诗词意蕴丰富且言语优美,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文学阅读与写作”的“学习任务群”中有明确的规定,学生在阅读包括古诗词在内的不同文学体裁时能“提升文字欣赏能力,并尝试文学写作,撰写文学评论,借此提升审美鉴赏能力及表达交流能力”。由此可见,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古诗词审美鉴赏能力及表达交流能力的要求较高。但是在现阶段的高中古诗词教学过程中,受到传统教学理念及教学方式的制约,在提升学生古诗词审美鉴赏能力及表达交流能力的过程中还存在一定问题。

(一)学生古诗词学习数量不足

在现阶段的高中古诗词教学过程中,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资源来源于教材,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从必修一至必修五中,按照历史顺序编排,共包含23首古诗词,所以教师一般都是通过这23首古诗词的内容进行教学的。古诗词的教学篇目较少,不能达到培养学生古诗词审美鉴赏能力及表达交流能力的教学要求,大多数学生在完成必修五本教材中的古诗词学习后,其古诗词审美鉴赏能力依然停留在初级阶段,不能深入了解和掌握古诗词中蕴含的深层次思想及丰富的内涵,还有个别的学生在理解浅层次的古诗词内容上也存在一定的障碍,这不利于学生古诗词审美鉴赏能力及表达交流能力的形成。

(二)高中古诗词教学碎片化

在现阶段的高中古诗词教学过程中,大多古诗词都是以单篇的形式出现,有些教师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也习惯于将相关的古诗词知识零散化、碎片化,一首完整的古诗词要分成多节课时完成,这样的教学方式对学生掌握古诗词阅读数量、阅读速度及提升阅读兴趣都十分不利。

(三)古诗词鉴赏过于模式化

大多数的教师在进行高中古诗词教学时,习惯采用说教式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将自己作为课堂中的主导,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没有给予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时间和空间,学生长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状态,并且在实际的高中古诗词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也缺乏交流,整个课堂没有思维情感的动态起伏过程,这与高中古诗词教学课堂的要求相悖,长此以往,会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四)古诗词教学目的单一

大多数的教师在开展高中古诗词教学活动时,将教学的重心放在了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上,这与新课标中培养学生阅读古诗词兴趣;了解古诗词作者及相关文学知识,掌握古诗词艺术特征;理解古诗词作品内涵,及用现代眼光进行古诗词重新审视;尝试进行古诗词习作等要求是有所差异的,单一的教学目的导致学生沦为了学习的“奴隶”,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及综合能力的提升。

三、在高中古诗词教学中运用群文阅读的策略探究

(一)以古诗词题材为核心,培养群文阅读意识

题材是古诗词的核心,通过题材可以对古诗词进行分类,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和孟浩然的《过故人庄》都属于田园诗,而《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和《燕歌行》都属于抒发作者渴望建功立业的情感的诗词,《登金陵凤凰台》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以及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都属于咏史怀古的古诗词。古诗词的题材多种多样,大都是诗人借着不同的题材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群文阅读的教学时,大可以采用相同题材的古诗词作为教学的素材。本文以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和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的群文阅读进行举例说明。这两首词都是借着对古人建功立业的怀念表达作者情感的词。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中,作者在上片中描写了对当年曾经建功立业的古人,而在下片中则隐晦的通过一句“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来表达了作者也渴望继续为国效力的愿景。而《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作者在上片中也是重在写景,将赤壁遗址的恢宏壮阔的景色描写的动人心魄,下片却通过写人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如“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和现在的“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两句,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在《永遇乐》一文中,作者通过对古人、古迹的描写,直接表达了自己想要建功立业的心情,而在《念奴娇》一文中,作者通过对古人、古迹的辉煌与现在再也不复当年的景象作对比,隐晦地表达了自己现在被贬谪的处境和豁达的心情。这也是这两首词的不同之处。教师可以通过对这两首词的群文阅读,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到咏史怀古的题材应该如何入手阅读,也能让学生认识到不同作者在相似的处境下写出的古诗词,其表达感情的方式也是有所不同的。

(二)以古诗词情感为核心,培养群文阅读能力

古诗词中大都表达了作者的情感,通过以古诗词情感为线索对古诗词进行群文阅读的方式,是有一定的可行性的。本文以李煜的《虞美人》和诗经中的《采薇》的讲解进行举例。在李煜的《虞美人》一文中,作者通过描写眼前的景象表达了对故国的思念之情,而在《采薇》一文中,却是描写了戍边将士对家乡故土的思念。教师在对这两首诗进行群文阅读时,要引导学生理解这种相似的情感表达。而后,教师也才应引导学生探究情感的表达方式。在李煜的《虞美人》一文中,作者主要是通过写眼前的景色,用意象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如“春花秋月”“雕栏玉砌”,而后又通过对永恒不变的景象与自己已经改变的处境做了对比,最终以一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直接表示自己对故国的思念。但在《采薇》一文中,作者并没有采用这样的方式描写戍边将士的情感。《采薇》的全文主要通过对战争的描写,在细微之处表达了将士对家乡故土的思念,最终以一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兮,雨雪霏霏”表示了戍边将士多年征战在外,其情感的表达却十分隐晦。教师在进行群文阅读时,应引导学生体会不同诗词对同一种思想感情的表达方式,提升学生的情感理解水平。本文以李清照的两首词《声声慢》以及《醉花阴》作为举例说明。这两首词都表达了作者的愁绪,但表达方式也是有所不同的。在《醉花阴》中,作者通过一系列意象的描写,表到了作者在重阳佳节独身一人的愁绪,作者在这首词中的叙事以及描写愁绪都是克制的,但在《声声慢》中,作者对愁绪的表达却是十分直抒胸臆。作者在本词的开篇通过一系列的叠词写出了自己的愁绪,最终以一句“怎一个愁字了得”将自己的愁思描写得淋漓尽致。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对作者的不同表达方式带来的不同表达效果进行体会。

(三)以古诗词作者为核心,提升群文阅读效果

通过对同一作者的不同古诗词进行群文阅读,也是现在常用的群文阅读的方式。在对同一作者的不同古诗词进行分析时,教师也可以采用两种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对作者在同一时期、表达了相似情感的古诗词进行分析。本文以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和《石壕吏》两首诗的讲解进行举例说明。作者在对这两首诗进行创作的过程中,都是处在了较为困顿的境地。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作者通过对自己破旧房屋以及艰难处境的描写,表达了他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情怀,其中一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直接表达了作者对国家未来的担忧和期盼。而在《石壕吏》这一首叙事诗中,作者却是通过描写了官吏强行征兵的景象,将黑暗的征兵制度给百姓的生活带来的苦难揭示了出来。他虽然只描写了自己眼前所看见的这一家人,但也写出了在兵荒马乱中,所有百姓生活的缩影。杜甫在这两首诗中都表达了他忧国忧民的思想,因此教师在对这两首诗进行群文阅读的过程时,也可以以此为线索,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师也可以采用作者在不同时期、表达了不同情感的古诗词进行群文阅读。在群文阅读中,教师要對古诗词的共同点以及不同点进行全面的掌握,而后通过古诗词的共同点进行分析,引导学生体会不同古诗词的不同点,从而达到群文阅读的目的。

(四)以学生为主导,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阅读思维能力的教育不仅仅要求学生对古诗词加深理解和思考,也要对文中的内涵进行扩展,让学生从自身的角度表明自己对古诗词的看法和观点,而教师则需在学生的观点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和品质。而且教师也可以利用群文阅读的方法把描写相同事物表达不同感情的古诗词放在一起。例如,梅花,以《卜算子·咏梅》为例,毛泽东同志和陆游的咏梅虽然都是以歌颂梅花为主,但想要表达的内涵和目标都是不一样的,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对二者想要表达的内容进行思考,并且从两篇诗文的内涵中总结梅花的精神,目前运用到生活中,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积累一定的素材、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对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也非常有益。

(五)巧妙利用问题导入

在展开阅读教学时,教师要提前对古诗词内容关联的问题做好设计,而问题的目标一定要以引导为主,内容和答案不能固定,要以一种灵活开放式的方法问学生,而且要让学生在此问中展开对古诗词的诵读以及思考。在阅读结束后教师可以利用分享感受、欣赏作品等方式获得学生对古诗词的思考,同时再进行一定的鼓励和引导,让学生在回答问题中既表现了自己,也能让教师发现学生的问题,进而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教育,让学生获得针对性的提升。比如,教师可以将毛泽东同志创作的诗词按照时间线进行排列,并且让学生思考不同时间线毛泽东同志诗词风格的变化,利用这样一个问题加强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总之,高中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运用群文阅读的策略时,要以古诗词题材为核心,培养学生的群文阅读意识;要以古诗词情感为核心,培养学生群文阅读能力;以古诗词作者为核心,提升学生的群文阅读效果;以学生为主导,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巧妙利用问题导入,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最终提高高中古诗词群文阅读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注:本文为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课题“新高考背景下以群文阅读法培养学生阅读鉴赏古代诗歌能力的策略研究”(课题批准号:GS[2020]GHB4492)的研究成果。

(左毓红)

猜你喜欢

群文古诗词情感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
古诗词里的清明时节
踏青古诗词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我爱古诗词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情感
以“一”融“多”:多维度拓展群文阅读时空
以“一”融“多”:多维度拓展群文阅读时空
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