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适应理念融入社区老年人健康管理初探*

2022-05-09叶恬恬赵允伍王晓松凌玉环

医学与哲学 2022年5期
关键词:老年人社区心理

叶恬恬 赵允伍 王晓松 凌玉环 江 刚 王 珩④

当前,人口老龄化已呈全球性的发展趋势,这也是中国未来人口发展的重要特征。《2019年世界人口展望》报告预测:中国老年人口规模将从2020年开始持续增长至2057年的4亿左右,之后才进入下行通道,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持续上升,将高于21世纪末的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1]。另外,据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大陆地区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 402万人(占总人口的18.7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 064万人(占总人口的13.50%),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较2010年相比上升5.44个百分点[1]。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特征已经逐渐由加速老龄化转向深度老龄化,未来一段时期也将持续面临人口发展压力。

伴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人群随着年龄增大,机体功能衰退以及社会功能的转变,其面临的健康问题也日益严峻,这不仅给社会带来巨大的负担,也给个人及家庭带来很大的困扰[2]。因此,针对老年人群的健康管理势在必行。积极实施健康老龄化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健康中国的重要推力[3]。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全社会也应更加关注老年人的社会适应以及社会参与等方面的问题,包括老年人群自身应该正视其生理特征,从心理上接纳,采取行动积极主动参与社会,适应环境变化,紧跟时代发展。

健康是一个综合概念,不仅包括生理和心理方面,还包括社会适应的良好状态。目前已有研究多集中在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而对于社会适应融合老年人健康管理的研究较少。社会适应作为健康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将在社会适应理念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健康管理内涵,探索科学、合理的老年人健康管理发展路径,助推健康老龄化。

1 社会适应内涵概述

1.1 社会适应概念

世界卫生组织在对健康内涵的表述中指出,健康是包括生理、心理以及社会适应等多方面的良好状态[4]。迄今为止,对于社会适应尚未有统一的定义,不同学者对社会适应的理解也有所不同,尚未得到一个广泛认可的界定。但是,我们可以从中归纳出如下共识:社会适应是主体与环境相互作用,在动态磨合过程中接受现有生活方式,并通过不断学习达到各方面的和谐状态,贯穿个体生命发展全周期;社会适应存在主动和被动两种状态,环境变化一般会促进主体的积极改变;社会适应是具有内隐性、复杂性以及相对稳定性等特点的健康评价维度。

老年人由于其自身年龄的增大,不可避免地面临生理特征和社会角色的改变以及由此带来的心理落差。而面对这些变化,老年人社会适应对于健康水平的维持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老年人社会适应主要是指个体进入老年阶段后,面对客观的生理衰退、内在的心理变化以及外在的社会环境改变,仍能够以积极心态接受现有生活,不断实现自我调整以适应老年生活的过程。老年人社会适应表现为生存性和发展性。生存性主要是指老年人在生理衰退过程中的生活自理能力,以及根据社会环境变化积极主动进行调整以达到和谐稳定的状态;而发展性则主要体现为老年人在社会角色改变后,及时调整心态,接受现有生活方式,并通过不断学习扩展自我价值达到社会再适应的过程。

1.2 社会适应的影响因素研究

社会适应是健康评价的一个重要维度。社会适应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其维度是广泛的。社会适应的影响因素主要集中于社会环境因素和个体因素,即环境外在和个体内在两个方面。环境外在因素包括社会支持、社会经济、社会风俗、社会制度等众多方面的内容。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促进人格社会化。人们对社会环境的适应一般是具有主动性的,能够通过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实现对外在环境的选择和调控。个体内在因素包括年龄、性别、文化、职业等社会人口学特征,以及认知、情绪、性格、自我等在内的心理因素。个体心理机能的正常发挥有利于实现个体内在心理体验和外在行为表现的和谐统一[5]。

老年人社会适应的影响因素也不外乎为外在环境和内在心理两大类。主要表现在个体、家庭和社会三方面,包括老年人身体状况、家庭关系、生活和社会角色变化等。从国外的老年人社会适应研究发现,社会交往、经济收入是老年人社会适应的重要影响因素,良好的人际关系、社会网络以及社会支持对老年人社会适应具有积极的正向作用。而负性生活事件则会直接影响老年人的情绪和生活。从国内研究来看,多从社会融入的角度研究老年人社会适应能力评价以及相关影响因素研究,如身体状况、经济状况、社会网络、社会参与以及社会支持等对老年人社会适应的影响。有研究发现处于年龄和性别双重边缘的女性老年人在社会适应过程中面临更多的困难。此外,还有相关研究关注城市老人、农村老人、移居老人、退休老人以及空巢老人等特殊老年群体的社会适应性。

2 老年人健康管理内涵概述

2.1 老年人健康管理概念

老年人群由于年龄的增长,其生理、心理以及社会适应等方面都会逐渐老化,面临更多的健康、经济以及社会等各方面的问题。健康管理对于居民健康水平的提升以及卫生费用的控制均具有良好的效果。因此,在老年人群中开展健康管理将有利于改善健康状况、减轻经济负担以及提升生活质量。

老年人健康管理就是在健康老龄化的大背景下,将健康管理理念运用于老年人,旨在调动个体、群体以及全社会的积极主动性,促使疾病后的被动治疗转变为疾病前的主动预防。针对老年人的健康管理,本质就是在现代医学模式和中医治未病思想的指导下,以老年人为服务对象,从个体或群体的角度出发,立足于健康管理理论,通过现代健康管理技术和方法,以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及相关社会组织为载体,对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健康危险因素以及健康结局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指导、干预以及跟踪的全面性、系统性、连续性的医学行为或健康过程。

2.2 老年人健康管理需求

老年健康管理与其生理功能、心理状态以及社会适应等方面密切相关[4]。

首先,从生理方面来看,躯体健康状况是老年人健康生活的重要影响因素。由于其年龄的增长,机体功能面临衰退,老年人群一般更容易遭受疾病侵袭和意外伤害,老年人也可能会因此而丧失部分或全部的生活自理能力。多种疾病的共存以及生活自理能力的降低都会增大老年人的心理压力,产生负性情绪,进而影响疾病康复,降低社会适应能力。另外,老年人的疾病治疗和康复过程一般是长期性的,其身体功能恢复都比较慢。年龄越大,伴随着机体的退行性改变,其面临的生理疾病问题会更多。因此,医疗保健需求也成为了老年人的刚性需求[6]。

其次,从心理方面来看,心理和精神状态是影响老年人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我国老年人群大部分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情绪、人际关系以及躯体化等方面。这些心理障碍极易发展为心理疾病,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疾病治疗。老年人随着自身生理机能的衰退,人际交往的变化、社会地位以及社会角色的转变等,这些不可避免的变化都会在不同程度上促使其心理特征和心理需求也发生相应的改变[7]。正视老年人心理特征、及时满足老年人心理需求,对于老年人身体功能的恢复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的提升都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再者,从社会适应方面来看,适应能力是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老年人群由于年龄的增大,其不可避免地面临外在社会环境和内在心理环境的变化,主要表现为老年人多为慢性病高发人群,由于生理限制,常会感觉力不从心,许多活动老年人不能参加,其心理落差会较大,容易产生消极情绪,进而影响老年人自我健康管理水平。另外,老年人由于社会角色的改变以及活动受限,其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等方面都会受影响,这些社会环境的变化容易引发老年人孤独、痴呆、抑郁以及焦虑等心理问题,进而对健康产生不利影响[8]。

老年人生理、心理以及社会适应三方面的健康管理需求是交互作用,共同影响老年人健康管理需求。社会适应是机体步入老年期的主要社会化任务。良好的社会适应对老年人生理功能的维护以及良好心理状态的保持都具有重要作用。

3 社会适应理念下社区老年人健康管理路径探索

在健康老龄化和积极老龄化的大背景下,应更加关注老年人的社会适应性,通过提高老年人社会适应能力来助推老年人健康管理的有效实施。社区是老年人与社会联系的重要平台,老年人的健康管理路径见图1。老年人健康管理研究不能仅停留在理论层面,应深入到应用层面。基于社会适应理念的社区老年人健康管理路径探索要求政府、社会、家庭以及个人多方主体发挥作用,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图1 老年人健康管理路径

3.1 政府发挥主导作用

一是政府在社区老年人健康管理中要发挥主导和规范作用。关注老年人社会适应问题,正视健康管理的重要性,将老年人社会适应性研究纳入健康老龄化建设发展的总规划。加强政府对社区卫生服务的监管,完善包括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多层次社区卫生服务建设,健全社区老年人照护服务模式,强化社区现有养老服务职能,提高社区养老机构的服务质量,重点关注空巢老人、移居老人、退休老人、随迁老人、慢性病老人、失能老人等老年群体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帮助他们更快地融入社区,适应社会;完善老年人的家庭支持政策,加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以及幼儿照顾服务等方面的建设,减轻老年人的家庭照料负担,使老年人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参与社区活动[9]。

二是均衡社区老年资源分布,关注老年人的权益保障和权利诉求。鼓励老年人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和治理,改善老年人与社区的关系,提升老年人的社会参与性,促进社区对于老年人的关注和积极性环境的形成,以此提高老年人的社会适应能力,增强其社区归属感[10-11]。

三是加大对社区的资源投入,进一步完善社区功能建设。在社区层面构建社会支持网络,提升老年人使用社区资源的可及性和便捷性[11]。建设和完善社区老年人互助服务网络信息系统,畅通老年人与社区互动渠道,强化社区老年人群间的联系,形成社会志愿服务等组织机构和老年人的社区支持网络、家庭成员和老年人的家庭支持网络,以及社区管理者与老年人间的综合支持性网络。

四是运用社区资源开展社区活动,推动专业社会工作和卫生工作的社区介入[10]。重点关注老年人生理和心理的健康状态,灵活解决多样化老年群体的差异化问题;建设和完善社区支持体系,促进老年人的社会融入,营造老年人之间以及老年人与社区间良好互助的社会氛围,引导社会组织、家庭成员以及老年人自身积极关注社区老年群体的社会适应问题。

3.2 社会发挥协同作用

一是丰富社会参与途径。社会组织要创造性地参与社区活动,积极协助社区搭建老年人社会关系资源协调平台,改善老年人社交圈,促进社区内和社区间老年人群的交流,为老年人社会参与提供支持;积极参与社区老年人的健康管理,注重对老年群体多层次、差异化需求的挖掘,开发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适合社区开展的文化娱乐等相关服务或产品,满足老年群体的精神文化需求,促使老年人感受到社会环境的亲和性,充分发挥社区资源对于老年人社会适应能力提升方面的作用。

二是增进对老年人的客观认识,形成全新的老年观念。正确认识老年人在社会适应过程中的社会价值,为老年人的社会适应提供机会,实现社区老年人社会再适应渠道的多元化;开展健康相关知识教育、技能培训、老年人继续教育等多层次和多形式的活动,满足不同老年人的学习需要,以此充实老年人晚年生活,提高老年人自我发展潜力;鼓励身体状况良好的老年人在社区组建相关的非正式社会服务组织,为社区自理能力较差的老年人提供帮助,通过志愿服务形式提升社区老年人社会参与性,促进社区内老年群体间的互帮互助,实现老年人的自我价值[1]。

3.3 个人和家庭主动参与

家庭是社区的重要组成单位,是个体健康的支撑,家庭氛围对老年人社会适应的支持具有重要意义[12]。在社区老年人的适应过程中,家庭应积极融入并承担相应的健康责任,主要包括:家庭成员间相互支持、相互关爱,子女及配偶主动承担家庭照料的责任并给予支持;与老年人保持良好的互动,营造和睦的家庭氛围;主动了解社区可利用的健康资源,重点关注家中老年人的健康状况,配合社区医务人员开展健康宣教,引导老年人获取健康知识、选择健康行为;鼓励和支持老年人走出家庭,积极参与社区活动,丰富和发展个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作为家庭组成单位的个体,要有合理利用现有社区资源来维护自身健康的积极主动性,树立积极的健康管理态度,了解自我健康水平,主动进行健康管理[13]。老年人在社会适应过程中应承担起自我健康管理的责任:不封闭自我,主动融入到社区大家庭,积极参与社区活动,主动与人交流;利用自身特长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在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中增强归属感,提升自信心;遇到问题主动与子女交流沟通,表达想法,听取意见,找到解决途径;或是在社区专业的社会工作和卫生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寻求个性化解决方案,促进其心理和行为上的转变,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兴趣爱好,充实自己的业余生活等。

4 结语

综合而言,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老年人的健康备受关注,以社区为载体的资源整合是实现健康管理的有效途径[14]。研究表明,社区是老年人与社会建立联系的重要平台,社区融入状态能最直接地反映其社会融入情况,社区参与和社区关注是老年人社会适应的重要方面[12]。因此,老年人健康管理更应立足于社区,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的系统性、连续性和可及性,并在政府、社会、家庭以及个人多方主体的参与下实现综合健康管理,进一步促进老年人的社会参与,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将社会适应理念融入社区老年人健康管理,是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它要求老年人要增强自我调适能力,以良好的心态正确对待生理变化和社会环境的改变,这将有利于帮助老年人树立对环境变化的正确感知,以积极的心态迎接老年生活,从而提高健康水平以及改善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老年人社区心理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如何防止老年人受骗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影像社区
影像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