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刺联合通痹牵正汤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的疗效观察

2022-05-07赵茜茜徐君杰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22年3期
关键词:面神经面瘫针刺

赵茜茜,徐君杰

(浙江省温岭市中医院·浙江 温岭 317500)

周围性面神经炎是神经系统常见多发病,又称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周围性面瘫。本病起病急,临床常表现为额纹消失、口眼歪斜、患侧面部表情肌瘫痪、眼裂闭合不全或不能闭合等症状[1-2],好发人群为20~40年龄段,且男性多于女性,每年大约有4万新发患病人群[3-4]。其发病与神经性损伤、神经血管压迫及耳源性疾病等有关[5-6]。若延误治疗或失治误治,可使病程迁延,影响面神经功能恢复,并可能形成顽固性面瘫或遗留后遗症,甚至发生并发症[7];因此,应尽早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本文以针刺联合自拟通痹牵正汤治疗本病,效果较理想,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于2018年2月—2019年6月收治的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88例作为观察对象,将88例用随机数表法分为2 组。对照组44例患者中男25例,女19例;平均年龄(41.26±6.92)岁;平均病程(1.82±0.24)周。观察组44例患者中男27例,女17例;平均年龄(41.87±5.83)岁;平均病程(1.79±0.25)周。2 组患者一般资料均衡可比(P>0.05)。

1.2 诊断标准 符合《神经内科疾病诊疗指南》[8]中周围性面瘫的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符合诊断标准者;2)单侧面瘫者;3)患者知情同意。

1.4 排除标准 1)不符合诊断标准者;2)外伤性面部神经损伤者;3)颅内感染及中枢神经病变引发的面神经功能障碍者;4)并发肝肾功能不全、癫痫、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者;5)严重心血管疾病或肿瘤患者;6)精神障碍者;7)对所用药物过敏者;8)妊娠或哺乳期女性;9)有针刺禁忌症者。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观察组:给予针刺加通痹牵正汤治疗,对照组仅口服通痹牵正汤。急性期2 组均配合常规西药治疗[9]。1)针刺:(1)取穴颊车、翳风、丝竹空、牵正、承浆、地仓、四白、鱼腰、攒竹、阳白、瞳子髎、口禾髎、双合谷穴,恢复期加双足三里。临床可视患者具体病情和阶段加减取穴。(2)刺法:患者取仰卧位,穴位常规消毒后,用一次性无菌不锈钢毫针进行针刺,面部穴可施以小幅度提插捻转手法,平补平泻;合谷穴急性期用泻法,手法宜重,恢复期用平补平泻法;足三里用补法。留针 30 min。发病1周内(急性期)轻刺浅进,取穴不宜过多,进针深度约2~5 mm;1周后可增加进针深度,并连接6805-D电针仪,频率2 Hz,调整连续波,刺激强度以患者能承受为宜,留针时间30 min。2)通痹牵正汤:由白芷10 g、全蝎(去毒)5 g、羌活10 g、僵蚕10 g、制白附子5 g、防风10 g、黄芪15 g组成,气血虚者加用白术、党参、当归;血瘀者加用红花、桃仁、蜈蚣、赤芍;风寒阻络者加用细辛、荆芥、生姜;痰多者加半夏、陈皮;每日1剂,水煎,早晚温服。2 组患者均治疗2周为1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

2.2 疗效标准 依照面神经功能分级(H-B)[10]判断疗效。痊愈:H-B分级为Ⅰ级;显效:H-B分级为Ⅱ级;有效:H-B分级为Ⅲ、Ⅳ级;无效:H-B分级为Ⅴ、Ⅵ级。

2.3 观察指标 1)对比2 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根据颜面麻木、面部抽搐、眼睑闭合不全、口眼喎斜症状的无、轻、中重程度分别计0、2、4、6分,得分越高,症状越严重。2)对比2 组治疗前后面神经功能:采用面神经功能评分(HB)[11]评价,分额纹、眼裂、闭眼、鼻前庭活动、鼻唇沟、示齿、口眼歪斜、鼓腮及吹口哨、舌前2/3味觉、听觉、耳后疼痛10项评估内容,每项按正常、轻度异常、中度异常、重度异常分别计0、1、2、3分,总分30分,得分越高,表明病情越严重。

2.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2 组患者疗效比较 见表1。

表1 2 组患者疗效比较[例(%)]

3.2 2 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 见表2。

表2 2 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分)

3.3 2 组患者治疗前后HB评分比较 见表3。

表3 2 组患者治疗前后HB评分比较分)

4 讨论

面神经炎是临床常见多发病,为颜面部表情运动肌群功能障碍性疾病[12]。其发病与嗜神经病毒感染和自身免疫性因素有关。面神经急性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使面神经发生水肿受压,营养血供障碍,而致面神经麻痹,出现周围性面瘫[13]。本病属中医“口眼歪斜”“口僻”范畴,劳作过度,卫外不固,卫气不能散于皮部和经筋,致脉络空虚,风寒之邪乘袭面部筋脉,面部气血痹阻,经筋乏于濡养,功能失调,筋肉失于约束,面部筋肉拘急挛缩,纵缓不收而现僻,正如《诸病源候论》所云:“虚体感受风邪,风邪侵入足阳明之筋,足阳明之筋上行于口,经筋患侧偏虚,而风邪乘虚侵入使经脉急而不调,故令口僻也”。《医学入门》也云“风邪初入反缓,正气反急,致使口眼歪斜”。根据经络循行规律,手足阳经均走头面,当病邪阻滞面部经络而导致面瘫。

本文所取颊车、翳风、丝竹空、地仓、四白、攒竹、阳白、瞳子髎、口禾髎、合谷、足三里穴,均为手足三阳经穴位,涵盖了近取、远取及对症取穴的选穴原则,即可局部疏通筋脉气血,又可整体调和阴阳,扶正祛邪。其中口禾髎、四白、地仓、颊车属足阳明胃经,乃多气多血之经,即可治疗口眼歪斜、口噤、眼睑目闰动、面肌痉挛、流涎、颊肿、牙关不利等证,又可益气养血;攒竹属足太阳膀胱经,可治眼睑下垂、口眼斜、目视不明、流泪等目疾;瞳子髎、阳白属足少阳胆经,主治头目疾病;翳风、丝竹空属手少阳三焦经,治耳鸣、口、眼睑目闰动等五官诸疾;承浆穴属任脉经,主治口、流涎、齿痛等口疾;牵正穴为经外奇穴,专治口;鱼腰穴也属经外奇穴,主治目疾;合谷穴属手阳明大肠经,主治外感证和五官证,急性期用泻法强刺激,有除邪祛风通络之功;恢复期加足三里穴,用补法可大补气血,扶正固本。诸穴配伍共奏扶正祛邪,荣养经筋,舒筋活络之效,面瘫自愈。现代研究证实,针刺可改善血流动力学异常,改善面部血液循环,缓解面神经元损伤,提高神经元存活率,改善神经元形态,促进突触再生,抑制神经元凋亡,激活神经功能,抑制免疫抑制及神经炎症反应,促进面神经损伤的修复,达到调节控制,治疗面瘫的目的[14-15]。所拟通痹牵正汤也针对病机而设,方中防风、白芷、羌活祛风散寒解表,胜湿止痉;僵蚕、全蝎、白附子息风止痉,解毒散结,化痰通络,其中白附子善祛头面之风,僵蚕祛络中之风,全蝎为祛风通络止搐要药,三药力专效宏,直达头面病所;黄芪扶正固表,方药配伍简捷,共收通痹牵正之功。研究结果显示针刺联合通痹牵正汤协同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恢复面神经功能,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面神经面瘫针刺
瞬目反射与面神经运动传导检测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的价值
中医针灸推拿与中药联用治疗面瘫的临床分析
周围性面瘫应用针刺联合雷火灸治疗的效果评价
清明的雨
针灸联合面部推拿治疗面瘫效果好
单纯针刺与针刺配合半夏白术天麻汤的治疗对比
单纯性中耳畸形多平面重建CT检查和手术结果比较
肌电图监测技术在颅脑手术中的应用
血糖控制不好,会导致面瘫
针刺配合穴位埋线治疗顽固性面瘫6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