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放搜索组合策略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

2022-05-07魏泽龙蒲霄赵元菁

科学与管理 2022年1期
关键词:开放式创新创新绩效

魏泽龙 蒲霄 赵元菁

关键词:开放式创新;开放搜寻;创新绩效

0引言

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迅速普及打破了创新活动传统边界,越来越开放的环境对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自身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企业应该如何提升自身创新绩效成为企业和学术界所关注的焦点。开放式创新理论认为,企业需要跨越公司边界,实现多渠道、多资源的交互来促进创新。开放式创新是利用知识的流入和流出来加速创新的新模式[1-2]。它的核心是企业应该充分利用外部的创新知识、技术、渠道等来促进创新,不仅强调技术上的开放式合作,还包含了从技术创新到商业化的整个过程。不同于以往发生于企业内部的封闭式创新,开发式创新不仅体现在开放环境中企业采取多种方式与外部进行灵活交流,也体现在外部环境中拥有不同创新知识的对象将创新知识输入到企业内部,促进企业创新活动。

众多学者对开放式创新进行了深入研究。Chesbrough等[1]从知识流向出发将开放式创新分为由外向内、由内向外和双向流动三种类型。从技术转移角度,Lichtenthaler[3]将开放式创新分为技术外部获取和技术外部商业化运行两种类型。此外,部分学者还关注开放式创新对企业、外部合作者等的影响。陈佳丽等[4]以乐高开放式创新平台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社会网络联系与用户创新之间的关系,发现开放式创新平台中用户的创新绩效由创新用户所拥有社会网络联系的质量决定,而不是由社会网络联系的数量决定。楚岩枫等[5]研究了开放式创新背景下,合作型研发外包中发包方和接包方间的知识转移问题。苏勇等[6]提出开放式创新是一种涉及多组织合作的复杂性协同创新,只有构建强有力的支撑保障体系和管理机制才能充分利用和整合外部知识,推动开放式创新的开展。同时,开放式创新与创新绩效的关系一直是企业和学者关注的中心问题。现有研究从研发角度研究了开放式创新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7],提出内向型开放式创新对产品开发[8]和创新成功[9]有促进作用,而技术转移、专利等外向型开放式创新能够产生利润和重要的战略收益,促使企业创新绩效的增长[10]。此外,学者们还研究了企业采取开放式创新的原因,认为企业需要利用开放式创新克服内部R&D的不足并减少与其他企业知识上的差距[11]。

尽管以往研究关注开放式创新的概念、类型和特征及其与创新绩效的关系等,但就如何实现开放式创新依然缺乏深入研究。基于开放式创新理论,从企业内外部、技术和市场将企业知识搜索方式分为内部技术知识搜寻、内部市场知识搜寻、外部技术知识搜寻和外部市场知识搜寻四种类型,并探索不同知识搜寻组合策略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基于收集了238家企业的数据,验证所提出的假设。研究发现,无论是内部市场知识搜寻,还是外部市场知识搜寻与外部技术知识搜寻的知识搜寻策略都对企业创新绩效有促进作用,而其他知识搜寻的组合策略对企业创新绩效有消极作用。

1理论和假设

1.1开放式创新

开放式创新认为,企业可利用内外资源提高创新绩效。自开放式创新提出之后,学者们从不同层面对开放式创新展开研究。例如,Huizingh[12]基于案例研究和大样本定量研究,探究了开放式创新的内容、背景因素及其过程等。Tomlinson[13]探讨了开放式创新对创新水平(产品和流程)的影响。Lee等[14]对开放式创新的内外部环境及其在企业创新中的嵌入程度进行了研究。Chesbrough等[1]提出开放式创新分为两个过程:内向型开放式创新———涉及外部知识搜索和获取,和外向型开放式创新———涉及外部技术商业化。其中,内向型开放式创新是指企业通过整合来自供应商、客户、大学、甚至竞争对手等外部创新者的知识或信息来丰富自身的知识,提升创新能力,而外向型开放式创新是指企业通过出售知识产权,建立将创意传递到外部环境的渠道,以此依托来自不同市场环境的创新想法,增加商业化的机率。

开放式创新认为,企业应放弃以往的关注企业边界和防范知识流出的封闭模式,选择与其他企业进行合作,向开放式创新的模式转变。开放式创新模式强调企业通过与他人合作来构建自己的竞争优势。因此,在开放式创新下,企业可以借助他人来完成研发工作,而不仅仅依靠自己。Chesbrough等[1]关于外向型开放式创新的研究,企业可以寻找具有更适合商业化和特定技术商业模式的外部组织,而不是完全依赖于企业内部的市场路径。例如,为确保更多地利用外部思想和获得更多的参与者,宝洁将其研发战略由研究与发展(ResearchandDevelopment)转向“联系和发展”(ConnectandDevelopment),而不是专注于内部研发,并将各种创新理念向外部参与者开放,以吸收和获得其他人的想法和观念。

然而,以往对企业创新绩效的研究多注重于技术层面。破坏式创新指出,市场对企业创新的力量是不容忽视。Ketchen等[15]通过运用组合的方法,认为看似不同的但实际上内部一致的共同点,更有助于促进企业绩效,而不同的市场与技术之间的组合对绩效的影响不同。因此,单一的将技术或者市场作为变量无法深层次解释企业创新绩效的差异,依然需要从企业知识获取的来源来考虑技术和市场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从内部知识获取考虑,现有研究表明企业创新水平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内部研发活动产生的新知识[16]。Cassidy等[17]认为企业内部的知识积累和获取过程有助于企业更准确地捕捉到自身所需的市场信息,从而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江旭等[18]认为企业能够通过内部培训、交流、研发等方式促进知识的积累和获取,进而促进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从外部知识获取考虑,企业如果仅靠自己的内部能力去创造知识,需要付出巨大的成本,同时要承受失败的风险[19],而当企业选择与外部组织或机构進行合作时,能够有效降低成本、减少风险[20]。Scott[21]提出新产品开发通常是一个协作过程,通过越来越多的合作,客户和供应商提供互补的知识和技能,进而提高组织的核心竞争力。尽管诸多学者对内外部知识获取、知识积累和知识转移等问题进行了研究,但较少研究将其作为组合策略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基于此,本研究从技术和市场两个维度出发,探讨开放式创新的四种知识搜寻组合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

1.2知识搜寻的组合策略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

在内部市场知识搜寻与内部技术知识搜寻的组合策略中,企业在市场和技术两个方面都将选择自主创新的模式。在内部市场知识搜寻方面,企业通过自身渠道探索和获得市场,切身感知消费者偏好,获得最真实市场动态知识;在内部技术知识搜寻方面,企业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人力和物力,聚集行业顶尖的科研人才,在企业内部进行技术和产品研发工作,积累自身技术知识。因此,企业在市场与技术两个领域均采用从内部获取相关知识的方式,能够防止与他人合作所导致的相关知识外泄。

然而,尽管企业采用内部研发方式进行技术创新,保持知识的私密性,但这样也使得外部知识很难流入内部。因此,采用内部技术知识获取方式将意味着企业的创新成本、创新难度将远高于其他企业,创新所需时长也远超其他企业。此外,消费者的偏好越来越趋向于个性化,且随着时间推移会发生变动,在这种背景下,内部市场知识搜寻与内部技术知识搜寻的组合策略很难适应环境的动态发展。尽管此类型的知识搜寻组合策略对企业创新有贡献,但其很难适应动态发展的市场和技术环境。综上所述,提出假设:

H1:内部市场知识搜寻与内部技术知识搜寻的组合策略将会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负向影响。

在内部市场知识搜寻与外部技术知识搜寻的组合策略中,在市场知识搜寻方面,当企业选择自主搜寻市场相关知识时,能够零距离与用户进行交流,从消费者的行为、语言、选择等各方面间接获得消费者的隐形需求。客观上,隐形需求是存在的,但因消费者没有意识到或者语言无法准确对其进行表达而被忽略。

因此,难以发掘的隐形需求很难在市场调查报告和数据中得以反映,但隐形需求对企业的技术研发又非常重要。在技术知识搜寻方面,企业可以通过多种模式与行业内其他企业进行技术上的研发合作,例如,共同成立技术转移中心,联合实验室等。由于技术研发有一定的规律和流程,而企业间技术开发合作不仅有助于降低研发成本,还能集中各方的优势资源,缩短研发时长。陈曦和繆小明的研究表明,开放合作的创新模式对企业技术的发展有正向作用,进而正向促进企业创新绩效[22]。

尽管当企业进行自主市场探索时需要投入人力、物力,同时开放式的技术研发难以对研发知识进行保密。然而,从整体上看,企业采取内部市场知识搜寻与外部技术知识搜寻的组合策略的优势要大于劣势,因为市场投入的反馈时长远比技术投入反馈要短,技术研发方面的合作更是利大于弊。因此,研究提出以下假设:H2:内部市场知识搜寻与外部技术知识搜寻的组合策略将会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正向影响。

在外部市场知识搜寻与内部技术知识搜寻的组合策略中,在市场知识搜寻方面,企业能够通过合作实现市场知识的共享,同时基于内部自有渠道,企业可以依托外部渠道拓宽销售市场,甚至发掘新的市场。

因此,相比于自主搜寻市场知识,企业大大降低了在市场探索方面的成本;在技术知识搜寻方面,尽管企业大量投入会使企业获得技术上的优势,甚至形成技术垄断,从而获取高额利润,然而面对动态的市场和技术环境,企业难以持续保持技术上的优势。

然而,在合作探索市场的过程中,虽然可以实现优势互补,降低成本,但也存在各方信息无法完全共享,甚至获得虚假信息的情况。此外,开放合作的市场创新使得企业难以感知到客户最真实的需求,进而影响技术研发的方向。在技术方面,企业需要为最终的高额利润付出极大的成本,例如,招募顶级的相关科研人才,建立内部研发中心,购买相关的设备等等。

整体上来说,外部市场知识搜寻与内部技术知识搜寻的组合策略的优势小于劣势。因此,基于以上所述,提出以下假设:H3:外部市场知识搜寻与内部技术知识搜寻的组合策略将会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负向影响。

在外部市场知识搜寻与外部技术知识搜寻的组合策略中,在市场知识搜寻方面,与其他企业间的合作使其能够同时利用外部和内部市场渠道对产品进行推广,降低市场信息和知识获得的成本;在技术知识搜寻方面,赵立雨[23]提出在开放式创新模式下外部技术的获取与开发对企业创新绩效有正向影响。相比于在企业内部进行技术创新,技术研发的开放式合作使得企业在技术知识搜寻方面的投入大大下降。

尽管在消费者需求感知方面,企业间进行合作搜寻并获取相关知识的效果不佳,甚至获得信息的真实性有时也难以保证,但在市场信息反馈的效率和速度方面,企业间在市场知识获取方面仍具有极大的优势;在技术方面,企业将需要在知识保密方面做出更多的努力,与各方达成一致,但合作创新对企业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例如:新产品开发速度加快,商业化过程更容易等等)超出企业为知识保护付出的成本。因此,当企业选择外部市场知识搜寻与外部技术知识搜寻的组合策略时,其正向影響会大于负向影响。基于以上所述,提出如下假设:

H4:外部市场知识搜索与外部技术知识搜索的组合策略将会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正向影响。

构建理论模型,如图1所示。

2研究方法

2.1数据收集和样本特征

本研究使用的问卷以现有文献回顾与访谈为基础。首先,研究根据以往文献和访谈设计完成问卷初稿;其次,以12名高级管理人员(包括首席执行官、总经理和副总裁)为对象进行试点研究,并根据管理人员的反馈意见细化调查问卷,以确保所有项目清晰且全面。鉴于中国经济形势不平衡,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的经济发展差异性,研究选择来自沿海省份(山东、江苏和广东)和内陆省份(河南和陕西)的公司为研究样本,收集了山东、江苏、广东、河南和陕西省不同行业(如医药、电子设备、电子通讯、通用设备和仪器制造)的企业数据。研究共发放了500份问卷,其中有296家公司同意参与到研究当中,但有58家公司的管理人员因各种情况无法完成调查或信息真实性存疑,最终确定了238份有效问卷,有效问卷回复率为47.6%。所有有效研究样本中,高科技行业的企业有183家,比率为76.9%。由于开放式创新在高科技产业中更重要,因此,研究以这183家高科技企业作为研究样本。为了检查未响应偏差,本研究进行了t检验,比较500家公司样本中的响应和不响应公司的规模和年龄。结果表明,所有的t统计量都是不显著的,表明未响应偏差的可能性很低。

2.2变量测量

2.2.1自变量:内部市场知识搜寻、内部技术知识搜寻、外部市场知识搜寻和外部技术知识搜寻

研究依据Laursen和Salter的研究成果[24],在区分内外部知识搜寻的基础上,采取四个指标来衡量内部市场知识搜寻,如“公司通过自己调研获取了市场开发知识”等;采取四个指标衡量内部技术知识搜寻,如“公司自己不断试验开发了新技术”等;采取四个指标衡量外部市场知识搜寻,如“通过外部合作获取了市场开发知识”等;采取四个指标衡量外部技术知识搜寻,如“通过外部合作获得新技术”等。

2.2.2因变量:创新绩效

研究以开放式创新理论为基础,从技术与市场两个维度出发,关注技术到产品上市整个过程,选取新产品开发来度量企业的创新绩效。由于无法获得新产品开发绩效的文献指标来源,研究依靠相关人员对指标进行主观评估[25]。研究通过邀请相关人员对新产品成功率、上市时间、开发周期和新产品市场潜力等方面进行评级来衡量创新绩效[26-27]。

2.2.3控制变量

研究选取公司规模、公司年龄、行业类型和行业生命周期为控制变量。为避免数量型变量分布不均匀对研究的影响,公司规模采用公司员工人数的自然对数来测量,公司年龄使用截止到调查研究时,公司成立以来的年数的自然对数来衡量[28]。行业类型采用虚拟变量测量,行业生命周期依据最关键产品的生命周期阶段来测量。

2.3信度、效度检验

首先,研究对指标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了五个因子,即内部市场搜寻、内部技术搜寻、外部市场搜寻、外部技术搜寻、新产品开发绩效。其次,为了检验数据是否稳定、可靠,本研究采用Cronbachsalpha值对数据信度进行检验。如表1所示,所有题项测量的Alpha值均大于0.8,表明变量测量的可靠性较高。关于聚敛效度检验,本研究将因子载荷及AVE作为衡量聚敛效度的指标。表1显示,所有题项的因子载荷值均大于0.7,且所有指标的AVE值都大于0.9,这表明量表的聚敛效度较高。为了检验不同题项测量之间的差异化的程度,本研究采用比较AVE的开方值与变量间的相关系数的方法检验变量间的区别效度。从表2中可以看到,对角线加粗的AVE开方值都大于其所在列和行的相关系数,这满足了Fornell和Larcker判断区别效度的标准[29]。由此可见数据的聚敛效度和区分效度均满足要求。

2.4描述性和相关性分析

研究对所涉及的控制变量、自变量、因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和相关性分析,表2汇总了各变量的均值、标准差以及Pearson系数。如表2所示,几乎所有的变量之间的Pearson系数都小于0.6,说明研究结果受到多重共线性影响的可能性较低。此外,对VIF值的计算结果显示,所有变量的VIF值均小于2,远远小于10。因此,多重共线性对本研究的威胁是较低的。

2.5普通方法误差检验

为了减少因同源而导致的普通方法误差,本研究按照Podsakoff的方法[30],在调研时邀请公司两位高管人员分别完成A问卷和B问卷,即一位企业高管回答与外部市场搜寻、外部技术搜寻、内部市场搜寻、内部技术搜寻四个变量相关的问题(B问卷),而另一位企业高管回答与新产品开发相关的问题(A问卷)。在所调研的每家企业均采用这种方法获取数据,即邀请不同的高管分别填写A问卷和B问卷。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分离自变量与因变量的数据来源,从而较好地降低因同源而产生的普通方法误差所带来的风险。

2.6假设验证

研究根据Baron和Kenny[31]提出的步骤,采用回归方法来验证理论模型,结果如表3所示。首先,检验企业年龄、企业规模、所在行业类型和行业生命周期等控制变量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模型1)。然后,将内部市场知识搜寻、内部技术知识搜寻、外部市场知识搜寻和外部技术知识搜寻加入模型2中。结果显示,内部市场知识搜索和外部技术知识搜寻的回归系数显著为正(0.329,p<0.001;0.298,P<0.001),而内部技术知识搜寻和外部市场知识搜寻的回归系数不显著。在此基础上,四种知识获取的组合搜寻策略同时加入模型3中,结果显示,内部市场知识搜寻与内部技术知识搜寻的组合策略的回归系数显著为负(-0.196,P<0.001),假设1得到支持;内部市场知识搜寻与外部技术知识搜寻的组合策略组合搜寻的回归系数显著为正(0.201,P<0.001),假设H2得到支持;外部市场知识搜寻与内部技术知识搜寻的组合策略的回归系数显著为负(-0.116,P<0.05),假设H3得到支持;外部市场知识搜寻与内部技术知识搜寻的组合策略回归系数显著为正(0.110,P<0.1),假设H4得到支持。因此,研究所提出所有假设都得到支持。

3结果讨论

尽管开放式创新已成为创新实践和理论研究的焦点,当前研究也探讨了开放式创新的机理、特征及其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但就企业如何采取不同的知识搜寻组合策略提升创新绩效缺乏深入分析。基于开放式创新,研究从市场和技术两个维度考虑企业通过内部、外部进行知识搜索,以获取知识促进企业创新,将企业知识搜寻组合划分四种不同类型,并探讨不同知识搜寻的组合策略对创新绩效的影响。

3.1理论贡献

以往关注企业创新的文献多集中于创新实现的技术层面。何涌等[32]探讨了R&D投入对企业创新质量的影响,发现关于R&D投入对企业创新质量影响的研究需要分阶段进行评估。然而,部分学者也关注市場学习等因素的影响,韩晨等[33]提出在单一关注市场影响的条件下,市场学习的两种方式,即探索性和应用型市场学习均对企业绩效有正向影响,且其交互作用影响更大。开放式创新是企业通过知识的流入和流出来加速内部创新,进而提升企业创新。因此,基于以往的研究,研究将市场与技术双维度纳入研究当中,将企业开放式创新的知识搜索分为市场知识搜索和技术知识搜索。此外,尽管开放式创新作为研究的热点话题,但当前研究集中于考虑单因素或双因素的影响,李辉[34]以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为样本研究了组织学习能力和开放式创新双因素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王智新等[35]探讨了开放式创新和全球价值链嵌入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极少有学者从知识搜寻的角度出发,将其作为企业搜索知识的方式。因此,本研究从企业内外部出发,探讨在技术与市场双维度下,不同知识搜寻的组合策略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弥补以往研究不足,拓展了当前开放式创新的研究。

3.2管理建议

研究发现,内部市场知识搜寻与外部技术知识搜寻、外部市场知识搜寻与外部技术知识搜寻这两种组合策略均对企业创新绩效有正向影响,但内部市场知识搜寻与外部技术知识搜寻的组合搜寻策略对新产品开发绩效的正向影响更大;而内部市场知识搜寻与内部技术知识搜寻、外部市场知识搜寻与内部技术知识搜寻这两种组合策略均对企业创新绩效有负向影响,但内部市场知识搜寻与内部技术知识搜寻的组合搜寻策略对新产品开发绩效的负向影响更大。因此,当企业在自身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试图通过改变知识搜寻的组合策略提升创新绩效时,应尽量选择内部市场知识搜寻与外部技术知识搜寻的组合策略,此外,也可以采用外部市场知识搜寻与外部技术知识搜寻的组合策略,应尽量避免选择剩余两种组合策略。

猜你喜欢

开放式创新创新绩效
技术选择、二元学习与创新绩效关系研究
基于VAR模型的创新绩效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知识图谱的产业集群创新绩效可视化分析
基于知识图谱的产业集群创新绩效可视化分析
开放式创新与合作创新的比较研究
企业风险投资(CVC)对于开放式创新战略目标的实现
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的影响因素分析
社会资本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
开放式创新视角下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研究
我国中小企业结盟能力与开放式创新模式耦合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