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合新生态下微纪录片发展的三大转向

2022-05-01陈瑞瑞

传媒 2022年7期

陈瑞瑞

摘要:随着媒体融合的深入推进,深度、创新、迭代正在成为融合新生态下的关键词。作为纪录片与短视频融合的产物,微纪录片天然具备传播与营销属性,是纪录片发展的新路径、新突破。而要想发挥微纪录片的“先锋作用”,就需要结合实际,加强创新实践,以尽快完成选题视角的多元化、生活化、平民化转向,创作手法的时效性、全景化、明快化转向,以及表现方式的沉浸式、社交化、多线化转向,以增强微纪录片发展的环境适应性、市场贴合性和受众吸引性,充分释放融合新生态下微纪录片的创新效能,以助推整合纪录片行业转型发展。

关键词:融合新生态 微纪录片 发展转向

近年来,随着媒介融合的深入推进,融合焦点正在从以往的内容、渠道转向结构、所有权,正处于从底层架构到传播思维、传受机制全面革新的关键阶段。特别是在人工智能技术的赋能下,新的内容激励、媒体信用、利益分配、产业服务、关系共识等机制正在形成,并由此构建了媒体融合新生态。如何适应时代新变,积极寻求新突破,也成为当前传媒业改革的重点,纪录片行业的整合发展也不例外。近年来,在技术、平台、人才等多方面的赋能下,微纪录片发展迎来了“黄金期”,产量逐年加大,成为国内纪录片产业的重要构成。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受特定传播环境的影响,国内涌现了一大批相关主题的微纪录片,如《武汉日记2020》、《中国面孔》、《在武汉》,不仅见证了疫情防控中真实的中国,而且引发了受众的广泛共情,实现了深层次的舆论引导,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价值。可以预见的是,在融合新生态下,微纪录片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如何在客观审视的基础上,进行科学把握和精准转向也将成为时代的新思考。

融合新生态下受众群体细分化趋势日益鲜明,尤其在碎片化状态下,选题将直接影响到微纪录片的传播效果,如何以受众需求为导向,立足现实生活进行多元化、生活化的视角转向,是未来微纪录片发展的重點。

1.多元化视角选择。随着短视频平台的崛起,微纪录片受众规模不断扩大,受众对海量信息的筛选细分、碎片接受也带来了受众分众化,依据教育背景、兴趣爱好、消费能力、年龄层次等形成有着多元诉求的受众群体。就微纪录片来讲,不同受众群体对微纪录片的选题、风格、叙事、形式等都有着不尽相同的期待,这就决定了其选题视角多元化、垂直化。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成熟发展和拍摄理念的创新,受众成为微纪录片制作的核心主体,融合新生态下从业群体和创作群体的衍生发展,也为微纪录片选题视角多元选择创造了更为开放的环境。反观2020年各大视频平台的纪录片播放情况,纪录片板块内容日益丰富,题材视角愈加多元,以腾讯来讲,推出了科学、体育、环保、女性、抗疫等诸多题材的微纪录片作品,如《家在中国》、《我们·他们》、《向着宵夜的方向》、《全旅聚势·向阳而生》等。笔者调查发现,当前各大网络视频平台都纷纷发力微纪录片,通过选材视角多元化来锁定更多年轻受众群体,以进一步扩大微纪录片的影响边界。年轻和创新是网络视频平台微纪录片创作的战略搭配,借此生成了完全有别于传统纪录片的生态环境,激发了更多受众群体建立对微纪录片的正确认知,并拓展微纪录片的美学范式,这一战略转向对于在融合新生态下培育具有市场价值的微纪录片产业,无疑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

2.生活化细微呈现。融合新生态下,微纪录片受众面向十分宽广,再加上碎片化时间、个性化需求的限定,选题通常要进行分解,从宏观转化为微观,从大面分解为小点,最终在受众观看过程中“以小博大”地引发受众思考,提高微纪录片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具体而言,微纪录片在选题上需要做好生活化转向,聚焦普通人、普通生活,以微观叙事的手法进行全面细微呈现,在小事件叙事、小人物塑造中引发深层思考。如微纪录片《早餐中国》,“只需早起,你就能找到故乡”,熟悉的烟火气息,不同的人生故事,既能够让受众感受到美食的幸福,又能够体验到别样的乡愁,于细微处见人生、增智慧。《街头大厨》、《浪子回头》、《开心就好》、《潇洒走一回》等美食类微纪录片,都是通过挖掘街头普通美食店主背后的故事为受众带去温暖与力量的佳作。2020年火爆一时的《丁真的世界》,以藏族少年丁真的视角采用生活化、接地气的方式,零距离呈现了原生态的藏族小伙和理塘风貌,为受众提供了极具沉浸感的审美体验。可见,微纪录片必须立足实际,以小切口记录真实生活、描绘社会百态,才能引发受众广泛共鸣。

3.平民化情感展现。碎片化时代,受众对同质化的信息都产生了腻烦心理,他们更愿意接受具有情感贴合性、视角贴近性的信息,这也是平民化选题的一大原因。微纪录片《一个也不能少》聚焦基层,以平民化视角讲述了扶贫干部平凡又伟大的故事,其中许多场景和人物都是常见符号,不仅有效拉近了与受众的情感距离,而且增进了纪录片与受众的互动,引发了受众强烈共鸣。特别是个人叙事的融入,更加凸显了平民化情感展现的艺术张力。在未来微纪录片的题材选定中,应更多地选取平民化视角,立足现实生活,展现大众生活,以平等姿态讲述真人真事,最大程度地引发受众的情感共鸣。

客观来讲,作为新生事物的微纪录片在实际创作中,还普遍存在创作手法单一、传统痕迹明显、叙事时效性差等问题,无法满足融合新生态下受众个性化、移动化、全景化等的阅读需求,这就要求在未来发展中尽快在创作手法维度完成时效性、全景化、明快化转向。

1.时效性的新闻叙事。融合新生态下,信息传播环境更加复杂,谣言与真相的交织进一步加剧了受众的信息焦虑,尤其是在重大突发事件发生时,很容易引发群体恐慌,对社会安定造成破坏。因此,时效性已经成为融合新生态下媒体生存的关键。对于微纪录片来讲,其本身具有体量小、成本低、传播灵活、诉求单一的优势,更加符合当前碎片化、高效化的传播特点。因此,如何通过新闻叙事的元素融入以增强时效性,是微纪录片重要的创新面向。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由媒体机构和普通受众制作的一大批微纪录片,无疑为微纪录片时效性的新闻叙事提供了重要范式,如“蜘蛛猴面包”的《武汉日记2020》、“林晨同学”的《武汉UP实拍,封城后的24小时,“空城”武汉的物价、交通、生活状态》、优酷人文的《中国面孔》、央视纪录频道的《武汉:我的战“疫”日记》等,不仅及时回应了热点话题,客观呈现了疫情现状,而且有效避免了谣言传播,实现了正向舆论引导。这些小成本、快速生成的微纪录片作品,达成了时效性、真实性的完美融合。

2.全景式的全员创作。纪录片在为时代画像、保存群体记忆、传播主流价值等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全媒体时代,微纪录片已经成为广大受众“立此存照”的重要工具,为公众打开了一扇重新观察生活的窗口,全景式的全员创作正在成为新的主流。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全天候播放融媒体纪录片《武汉:我的战“疫”日记》,为广大受众呈现了真实的抗疫情境,记录了无数感人瞬间,传递了无限温情与力量。优酷的《中国面孔》,从防疫小人物入手,塑造了极具张力的抗疫人物群像,引发了广泛的情感共鸣。武汉“90后”志愿者司机陈灵毓利用接送医护人员上下班期间的纪录素材,制作了《我在武汉接送医生上下班》,从侧面呈现了医护人员的艰辛与伟大。融合新生态下,微纪录片作为全新的艺术传播媒介,完全打破了以往创作主体、拍摄器材、传播渠道等方面的束缚,随着受众参与意识、创作意识的觉醒,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成为微纪录片的创作主体,从不同角度入手进行真实记录,进而形成全景式的全员创作局面,这也是未来微纪录片所必然经历的创作转向,既有机遇也有挑战,需要辩证看待。

3.明快化的节奏把控。不同于传统纪录片具备充足的叙事空间,微纪录片要想取得预期传播效果,就必须以明快化节奏满足受众的碎片化观看需求,开门见山、干净利落地完成表达。微纪录片《凌晨四点的武汉》,通过大量短镜头的快速切换,以时间为叙事线,讲述了晚上22∶00到第二日凌晨4∶00期间,医护人员、保安、志愿者、患者等诸多人物的故事,既讲述了疫情防控期间各行各业市民的牺牲与努力,又恰当地营造了当时的紧张气氛,极大地增强了内容的感染力。还有,微纪录片《关·爱——“封城”下的宠物救援队》也是采用了大量短镜头和运动镜头,在明快的节奏中讲述了疫情防控期间被主人滞留家中的宠物事迹,视角个性、主线明确,充分满足了受众个性化、碎片化阅读需求。

融合新生态下,技术的驱动效能将进一步得到全面释放,从而引发沉浸式媒介表达的改革,就微纪录片来讲,受其短视频属性影响,表现方式也将出现沉浸式、社交化、多线化的时代转向。

1.5G技术驱动的沉浸式体验。2019年,我国出台了《“5G+工业互联网”512工程推进方案》,从技术创新、行业标准、体制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界定,进一步明确了5G技术的应用方向,尤其是与互联网的整合将进一步深入。对于微纪录片来讲,一方面在5G技术的加持下,沉浸式观看体验将得以实现,全景式创作将全面到来,受众将获得深层次的沉浸体验。如美食类微纪录片中,VR技术的融入将为受众提供身临其境的场景体验,进一步感受美食的魅力;依托技术手段,旅游类微纪录片也将真正实现“不出门走天下”,情景化表现形态从而促进内容消费的突破创新。5G时代的信息载体会出现巨大改变,场景即内容的全新生态将成为微纪录片主流表现方式,视觉优先成为核心竞争要素,户外智能屏、电梯屏幕、智能音箱、智能手环等,都会成为微纪录片的新入口。另一方面,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微纪录片的社交性将得到全面增强,点赞、刷礼物、弹幕、剧情化等,都能够借助相关技术实现人机互动,受众可以在真实体验中获取信息,获得超距离的参与感。如2020年,新华社APP推出首部新闻互动微纪录片《她的故事,“触”处动人》,以沉浸式体验+交互式传播的方式,讲述了“90后”人大代表傈僳族姑娘李金莲的履职故事。受众能够自由“触发”依法讨薪、普法宣传等剧情选项,自由解锁不同的人物故事,在丰富微纪录片表现形态的同时,增强了内容沉浸感和交互性,成为信息技术赋能发展的典型案例。

2.移动平台支持下的社交化传播。融合新生态下,信息传播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深刻改变,受众的参与不再局限于点赞、评论等表层互动,更多体现在节目创作与传播的深度参与中,这就决定了未来微纪录片的表现方式将呈现社交化传播特质。例如,“二更”推出的《新·留守青年》系列微纪录片,将视角转向留守乡村的新一代年轻人,每期节目都会借助微博进行话题讨论,营造受众全面参与的社交氛围,让他们演绎属于自己的故事,表达自己的梦想,深层参与到节目创作和传播中,该系列微纪录片一经推出便赢得了广泛认可。此外,除了技术层面的社交互动外,依托优质内容做好与受众的情感沟通,打破圈层局限,也是微纪录片未来发展的重要转向。《早餐中国》在播出期间曾在微博上发起“送我家的早餐C位出道”等话题讨论,话题关注度和讨论度高的餐点会进入第二季节目拍摄备选名单,这样不仅充分调动了受众节目参与的积极性,而且深化了节目组与受众的情感沟通渠道,有效强化了受众黏性。总之,融合新生态下,移动平台的社交性会日益突出,受众可依托平台进行反馈,并通过双向互动生成UGC、PUGC等内容,进而引发爆炸式传播,这是微纪录片需要重点关注的方向。

3.多线化引导下的多向选择。多线化引导就是传播者将整个视频进行切割,然后投放到新媒体端,不同小视频之间有着明确的故事线路,投放的越多,那么所形成的引导线索就越多,最终将会快速提高完整视频的搜索量和阅读量。最为重要的是,受众在此过程中有着更多的选择权,可以通过超链接观看感兴趣的话题,而不同的选择就代表不同的观看结构,如此一来,就形成了多重叙事、多维交互的传播空间,将进一步增强微纪录片传播的渗透性。为此,在微纪录片的后续发展中,传播者可在创作初期就有意识地设定多个叙事线路,形成不同的次级叙事结构,并通过与受众的交互拓展叙事空间,最终对整个纪录片形成“反哺式”传播反馈,以不断提高市场影响力。

融合新生态下,面对全新的传播环境和信息语态,微纪录片将迎来自己的迭代升级,如何立足实际进行有效調整,无疑是接下来微纪录片创作者需要重点把握的关键。整体来讲,选题视角的多元化、生活化、平民化转向,创作手法的时效性、全景化、明快化转向,表现方式的沉浸式、社交化、多线化转向,是当前微纪录片发展的三大面向,应该引起足够的关注和研究,以确保微纪录片发展的正确方向,助推纪录片行业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 河北传媒学院数字艺术与动画学院

本文系2021年度河北省文化艺术科学规划和旅游重点项目“网络短视频的消费特征及其意识形态管控”(项目编号:HB21-ZD012)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赵丽维,李明扬.全媒体时代微纪录片的主流价值观引领——以二更系列微纪录片为例[J].传媒,2021(01).

[2]张素桂.互联网时代微纪录片的创作策略探析[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20(12).

[3]刘兰.新媒体时代电视微纪录片的类型特征与叙事策略[J].中国电视,2020(11).

[4]张骁将.融媒体时代国产微纪录片的情感建构[J].当代电视,2020(11).

【编辑:王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