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普”背景下幼儿园结构性质量的省际差异研究
——基于2013—2020 年省级面板数据

2022-04-29刘鑫鑫

关键词:册数行政区结构性

姜 勇,刘鑫鑫

(华东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上海 200062)

一、引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具体到教育领域则表现为总体上的不平衡和不充分的矛盾[1]。在学前教育阶段,矛盾不仅主要表现在“入园难”“入园贵”这两大方面,而且地区间发展不均衡问题同样十分突出。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子女接受优质学前教育的迫切需求,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学前教育的发展,自2010 年以来,出台多项重要的学前教育政策聚焦于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双普”)发展。2010 年7 月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提出“基本普及学前教育”这一发展目标[2]。同年11 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强调:“发展学前教育,必须坚持公益性和普惠性。”[3]2018 年发布的《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则提出了“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幼有所育的美好期盼”[4]这一学前教育发展的总体要求。上述政策举措奠定了“双普”是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重要政策导向。而结构性质量指标是反映托幼机构保教质量、普及普惠水平的重要依据[5]。在“双普”政策背景下,学前教育在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更应该注重改善地区之间学前教育资源的巨大差异,促进各地均衡发展,并将幼儿园的结构性质量指标作为首要的起决定性作用的建设标准[6]。《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完善教育质量监测评估体系,特别是要用结构性指标对质量进行持续追踪、科学监测与质量评估。因此,分析我国省际幼儿园结构性质量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将是明确学前教育重点扶持、投入方向,提升质量与水平的关键。

二、文献综述

研究表明,结构性质量是学前教育质量评价和学前教育政策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有学者提出两大类幼儿园结构性质量指标:一类是有关儿童的指标,如生师比、班额大小、生均活动场地面积、生均玩具和图书数量、生均大型运动器械数量、生均生活设施数等;一类是有关教师的指标,如受教育程度、工资待遇、工作年限、稳定性、继续教育情况等[7]。有些学者基于利益相关方视角,提出建立以班级规模、生师比、教学经历、教师薪酬等为核心的结构性质量评价体系[8]。有些学者提出包括教师学历、生师比、在班幼儿人数和收费标准的结构性质量指标,并发现结构性质量对过程性质量有显著影响[9]。有些学者还发现,教学设备、生活设备、活动区、体能锻炼设备、游戏设备和园舍设施等指标是影响幼儿园保教质量的重要的结构性指标[10]。一项元分析研究指出,幼儿园保教质量与班级规模的关系不大,但与生师比关系密切,班级规模效应要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发挥[11]。美国西弗吉尼亚大学的学者们通过元分析技术得出幼儿园结构性质量指标的构成,包括班级规模、生师比、教学环境等要素,并且借助国际上通用的《幼儿学习环境评量表》(ECERS-R)进行了测评,结果发现,结构性质量指标对保教质量具有显著影响[12]。虽然上述学者的观点不尽相同,但目前学界达成了这样的共识:结构性质量是幼儿园开展有质量的保教活动的基本条件与重要保障[13]。

综合文献研究,本研究将以下13 项指标作为评定幼儿园结构性质量的重要标准,即生均绿化用地面积、生均运动场地面积、生均图书册数、生均活动室面积、生均图书室面积、生均洗手间面积、生均睡眠室面积、生均保健室面积、师均办公室面积、师均行政办公用房面积、生师比、生保比、生医比指标。

三、研究目的、样本选择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目的

本研究主要目的是解决以下几个问题。其一,幼儿园结构性质量由哪些维度构成?其二,截止到2020 年,我国31 个省级行政区幼儿园结构性质量的现状如何?哪些指标需要引起我们重视?2013—2020 年间,哪些省份幼儿园的结构性质量进步最大?其三,我国31 个省级行政区在幼儿园结构性质量上是否存在地区差异和发展不均衡现象?

本研究以教育部2013—2020 年间发布的各省份有关幼儿园结构性质量的“面板数据”作为数据分析来源。面板数据也叫“平行数据”,是指在时间序列上取多个截面,在这些截面上同时选取样本观测值所构成的样本数据。或者说,它是一个m×n 的数据矩阵,记载的是n 个时间节点上m 个对象的某一数据指标[14]。面板数据有时间序列和截面两个维度,当这类数据按两个维度排列时,是排在一个平面上的,与只有一个维度的数据排在一条线上有着明显的不同,整个表格像是一个面板。

(二)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本研究选取我国31 个省级行政区(暂未包括港澳台)2013—2020 年间发布的有关学前教育发展数据作为研究样本,主要包括教育部发布的教育统计数据中的“学前教育基本情况”“幼儿园教职工数”“幼儿园校舍及其他情况”“幼儿园办学条件”等共计248 个有效样本。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因子分析法中的探索性因子分析法,根据数据运算结果将多个因子归纳为少数几个主要因子。本研究探索性因子分析主要用于从原始变量中得到主要的幼儿园结构性质量因子结构,适合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采用SPSS 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分析。

四、结果与分析

(一)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幼儿园结构性质量的具体维度

谈及幼儿园结构性质量,以往约定俗成的观念是将幼儿园结构性质量划分为室外环境、教育环境、保育环境、办公环境和师资结构等维度。其中,室外环境包括生均绿化用地面积、生均运动场地面积;教育环境包括生均图书册、生均活动室面积、生均图书室面积;保育环境包括生均洗手间面积、生均睡眠室面积、生均保健室面积;办公环境包括师均办公室面积、师均行政办公用房;师资结构包括生师比、生保比、生医比等。但是,这样维度的划分主要依赖经验,缺乏实证研究的有力支撑。因此,本研究以教育部2013—2020 年间发布的教育统计面板数据为依据,对248 个样本的幼儿园结构性质量的维度结构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要求样本容量至少为100~200 个[15],本研究中的样本容量 248 个,符合要求。通过KMO 值及Barlett 球形检验对数据进行因子分析适宜性检验,得到KMO 的值为0.721,并且Barlett球形检验结果极其显著(p<0.001***),说明该样本数据适合做因子分析。本研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因子提取,并进行了正交旋转,提取出幼儿园结构性质量包含4 个因子。表1 呈现了因子维度的解释总方差、初始特征值、提取的平方和载入、累积的提取平方和载入等信息。

表1 幼儿园结构性质量的探索性因子分析的初始特征值与解释的总方差

由表1 可见,幼儿园结构性质量可以提取出4 个因子,并且这4 个因子结构的提取平方和载入的累积方差达到了83.43%,这说明因子抽取4 个是科学可信的。本研究继续运用主成分分析法,采用Kaiser 标准化的正交旋转法,旋转在5 次迭代后收敛成功。旋转成分矩阵和因子载荷情况见表2。

表2 幼儿园结构性质量的探索性因子分析的4 维度结构及其因子载荷系数情况表

由表2 可知,幼儿园的结构性质量可以提取出4 个因子,结合因子的具体内容,将这4个因子分别命名为师资结构、办公环境、保教空间、辅助课室,并以之为幼儿园结构性质量的4 个维度。一是师资结构,主要包括生保比、生医比、生均图书册数、生师比4 个变量。值得一提的是,“生均图书册数”这一变量也进入到了“师资结构”这一维度。本研究做这样的理解,如果说保育员、保健医生和幼儿园教师是影响儿童成长的“重要他人”,那么,生均图书册数同样是影响儿童发展的“不说话”的潜在教育者,因而它是“师资结构”中类似教育者的变量,是“无言”或“无形”的师资,是“沉默”的教育者。二是办公环境,主要包括师均办公室面积、师均行政办公用房面积。办公环境主要体现的是教育者的工作条件与状况,同样也是幼儿园结构性质量的重要指标。三是保教空间,主要包括生均运动场地面积、生均绿化场地面积、生均睡眠室面积、生均活动室面积、生均洗手间面积。四是辅助课室,主要包括生均保健室面积、生均图书室面积。保健室与幼儿园的保育质量密切相关,图书室与幼儿园的教育质量有着重要的联系。“幼儿园图书室是幼儿园阅读活动开展的重要平台”[16],它们是幼儿园结构质量的辅助性指标。

(二)我国幼儿园结构性质量的现状与特点:基于2013—2020 年面板数据的分析

1.幼儿园的“师资结构”现状分析

“师资结构”维度主要由生师比(幼儿人数与专任教师人数之比)、生保比(幼儿人数与保育员人数之比)、生医比(幼儿人数与保健医生人数之比)和生均图书册数4 个观测变量构成。

(1)“生师比”分析

2013 年,教育部印发了《幼儿园教职工配备标准(暂行)》,规定全日制幼儿园每班要配备2 名专任教师、1 名保育员,按照小班(每班最多 25 人)、中班(每班最多 30 人)、大班(每班最多35 人)的标准,生师比应在15∶1 之内[17]。2013—2020 年间,31 个省级行政区幼儿园生师比排名情况见图1。

图1 2013—2020 年31 个省级行政区幼儿园生师比排名情况

按照《幼儿园教职工配备标准(暂行)》要求,幼儿园生师比应在15∶1 以内。由图1 可知,2013 年,31 个省级行政区幼儿园生师比仅北京、上海两地达标;到2020 年,则有14 地达标,达标率为45.16%。2013—2020 年间,生师比进步最大的前5 个省份依次为青海、西藏、贵州、安徽、广西,其中有4 个省份属于西部地区;2020 年,位列前5 位的分别是辽宁、北京、天津、内蒙古、黑龙江,其中有3 个省份属于东部地区。

(2)“生保比”分析

按照《幼儿园教职工配备标准(暂行)》要求,全日制幼儿园的生保比应在30∶1 之内。2013—2020 年间,31 个省级行政区幼儿园的生保比排名情况见图2。

图2 2013—2020 年31 个省级行政区幼儿园生保比排名情况

由图 2 可知,直至 2020 年,31 个省级行政区生保比达标率仍然几乎为0,特别是西藏地区,2020 年的生保比仅为 414.65∶1。已有很多学者指出,当前幼儿园保育员队伍存在巨大缺口,区域之间存在的巨大差异[18]。2013—2020年间,生保比进步幅度最大的前5 个省份依次为青海、新疆、贵州、河北、甘肃,其中有4 个省份属于西部地区;2020 年,位列全国前5 位的分别是北京、吉林、上海、黑龙江、海南,其中有3个省份属于东部地区、2 个省份属于中部地区。

(3)“生医比”分析

《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规范》中规定,按照收托150 名儿童至少设1 名专职卫生保健人员的比例配备卫生保健人员,收托150名以下儿童的可配备兼职卫生保健人员[19]。然而,由于缺乏具体的关于园所内幼儿数量的相关数据,因此增加了这一指标的计算难度。本研究计算出了小、中、大型幼儿园幼儿人数的均值大约为250 人/园,同时暂以一所有250名幼儿规模的幼儿园配备一名保健医的标准。2013—2020 年间,31 个省级行政区幼儿园的生医比排名情况见图3。

图3 2013—2020 年31 个省级行政区幼儿园生医比排名情况

由图 3 可知,2013 年,31 个省 级行政区幼儿园生医比仅北京、黑龙江两地达标;到2020年,则有10 个省级行政区达标,达标率仅为32.26%。其中,西藏、青海、新疆三省的生医比不达标情况尤为严重,分别高达5 204.62∶1,1 164.48∶1,1 090.20∶1。2013—2020 年,生医比进步幅度最大的前5 个省份依次为贵州、河北、青海、广西、甘肃。其中,有4 个省份属于西部地区;2020年,位列前5 位的分别是北京、黑龙江、吉林、上海、天津,这些省份均属于东、中部地区。

(4)“生均图书册数”分析

如果说生师比、生保比、生医比是“有形”的师资结构,那么生均图书册数就是“无形”的师资结构。2013—2020 年,31个省级行政区幼儿园的生均图书册数排名情况见图4。

图4 2013—2020 年31 个省级行政区幼儿园生均图书册数排名情况

各省对幼儿园生均图书册数的要求不尽相同。本研究以《江苏省优质幼儿园评估标准及评估细则》(2014 年修订稿)和《广东省教育厅关于规范化农村幼儿园的办园条件标准(试行)》(2018 年)为参考[20][21]。前者代表优质标准,后者代表达标标准;前者规定“生均10 册以上”,后者规定“生均不少于4 册”。本研究以8 册为合格指标。2013 年,仅北京、江苏、浙江三地的生均图书册数达标;2020 年,有9 个省份未达标,达标率为70.97%。未达标的省份中,新疆生均图书册数最少,2020 年,每生仅3.7册图书。2013—2020 年,增长幅度最快的前5个省份依次为贵州、陕西、江苏、天津、内蒙古,其中有2 个省份属于西部地区、2个省份属于东部地区;2020 年,位列前5 位的分别是江苏、北京、陕西、浙江、天津,其中有4 个省份属于东部地区,并且都是历史上的文化大省。苏州、陕西、天津不仅是进步幅度最快的,同时也是位列前5 位的省份。

2.幼儿园的“办公环境”情况分析

办公室环境是幼儿园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幼儿园质量建设的内在要求。

(1)“师均办公室面积”分析

根据《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JGJ39-2016)中对小、中、大型幼儿园教师办公室面积的规定[22],以及《幼儿园教职工配备标准(暂行)》对全日制幼儿园教职工与幼儿比不低于1∶7 的规定[23],推算出小型幼儿园师均办公室面积应为1.05m2,中型幼儿园应为0.47m2,大型幼儿园应为0.47m2,取其中值0.66m2,并以该中值为标准对31 个省级行政区师均办公室面积进行排名,结果见图5。

图5 2013—2020 年31 个省级行政区幼儿园师均办公室面积排名情况

由图 5 可知,2020 年,31 个省级行政区幼儿园师均办公室面积达标率已达到100%。2020年,幼儿园师均教师办公室面积排名前5 位的分别是西藏、甘肃、江西、山西、云南,其中有3个省份属于西部地区。2013—2020 年,师均办公室面积增长幅度最快的前5 个省份依次为江西、云南、西藏、海南、广西,其中有3 个省份属于西部地区、2 个省份属于中部地区。不可否认的是,2013—2020 年,有的省份的师均办公室面积甚至出现减少的情况,但总的来说,变化不大。

(2)“师均行政办公用房面积”分析

行政办公用房也是办公环境的重要指标之一,各地对此有相关标准。参照《山东省幼儿园基本办园条件标准(试行)》(2010)对行政办公用房的规定,其行政办公用房面积6 个班应达到 75m2、9 个班应达到123m2、12 个班应达到139m2、15 个班应达到150m2[24]。本研究以 12 个班规模的幼儿园为标准,计算出师均行政办公用房面积应为2.69m2,并以此为标准对31 个省级行政区幼儿园师均行政办用房面积进行排名,结果见图6。

由图6 可知,31个省级行政区师均行政办公用房面积达标情况非常好,2020 年,达标率为100%。2020 年,位列前5 位的省份分别是西藏、甘肃、江西、宁夏、陕西,其中有4 个省份属于西部地区。2013—2020 年,师均行政办公用房面积增幅最大的前5 个省份依次为江西、云南、海南、贵州、四川,其中有3 个省份属于西部地区。不可否认的是,2013—2020 年间,有的省份的师均行政办公用房面积甚至出现减少的情况,但总的来说,变化不大。

图6 2013—2020 年31 个省级行政区幼儿园师均办公室面积排名情况

3.幼儿园的“保教空间”情况分析

幼儿园保教空间主要包括运动场地、绿化场地、睡眠室、活动室、洗手间等变量。

(1)“生均活动室面积”分析

2017 年1 月1 日正式施行的《幼儿园建设标准》(建标175-2016)对班级活动单元各项用房人均使用面积这一指标有明确规定:“活动室与寝室合并设置的,活动室面积不小于3.50m2;活动室与寝室分开设置的,活动室面积不小于2.40m2。”[25]根据上述规定,本研究取平均值2.95m2为达标标准,对31 个省级行政区幼儿园生均活动室面积进行排名,结果见图7。

图7 2013—2020 年31 个省级行政区幼儿园生均活动室面积排名情况

由图 7 可知,2020 年,31 个省级行政区幼儿园生均活动室面积的达标率为93.55%,仅有广东、甘肃2 个省份未达标,上海领先于其他省份。2013—2020 年,进步幅度最大的前5 个省份依次为海南、内蒙古、江西、青海、宁夏,其中有2 个省份属于西部地区、2 个省份属于中部地区;2020 年,排名前5 位的分别是上海、江苏、内蒙古、海南、黑龙江,其中有3 个省份属于东部地区、2 个省份属于中部地区。

(2)“生均绿化场地面积”分析

《幼儿园建设标准》(建标175-2016)中还对幼儿园的绿化用地面积进行明确规定:“幼儿人均面积不低于2m2,绿地覆盖率不低于35%。”[25]本研究以2m2/生为标准对31 个省级行政区幼儿园生均绿化用地面积进行排名,结果见图8。

图8 2013—2020 年31 个省级行政区幼儿园生均绿化场地面积排名情况

由图8 可知,2013 年,幼儿园生均绿化场地面积31 个省级行政区仅有8 个省份达标,到2020 年,已有25 个省份达标,达标率为67.74%。2013—2020 年,进步幅度最大的前5 个省份依次为新疆、内蒙古、西藏、宁夏、青海,其中有4个省份属于西部地区;2020 年,排名前5 位的依次为新疆、上海、西藏、内蒙古、江苏,其中有2 个省份属于东部地区、2 个省份属于西部地区。

(3)“生均运动场地面积”分析

《幼儿园建设标准》(建标175-2016)中明确规定:“室外活动场地面积不小于4m2/生。共用活动场地应设置游戏场地、活动器械场地、30m 直跑道、沙池、戏水池、种植园地及饲养区等。”[25]本研究以4m2/生为标准对31 个省级行政区幼儿园生均运动场地面积进行排名,结果见图9。

图9 2013—2020 年31 个省级行政区幼儿园生均运动场地面积排名情况

由图 9 可知,2013 年,31 个省级行政区仅有13 个省份幼儿园生均运动场地面积达标,到2020 年,仅有湖南、广西、重庆和四川4 个省份达标,达标率为87.10%。2013—2020 年,进步幅度最大的前5 个省份依次为内蒙古、江西、西藏、广西、宁夏,其中有3 个省份属于西部地区、2 个省份属于中部地区;2020 年,幼儿园生均运动场地面积位列前5 位的分别是内蒙古、新疆、江苏、黑龙江、宁夏,其中有2 个省份属于西部地区、2 个省份属于中部地区。

(4)“生均睡眠室面积”分析

《幼儿园建设标准》(建标175-2016)规定:“活动室与寝室合并设置,两者使用面积之和不低于生均3.5m2;活动室与寝室分开设置,寝室使用面积不低于生均2m2。”[25]本研究以生均睡眠室面积1.5m2为达标线对31 个省级行政区幼儿园生均睡眠室面积进行排名,结果见图10。

图10 2013—2020 年31 个省级行政区幼儿园生均睡眠室面积排名情况

由图 10 可知,2020 年,31 个省级行政区有17 个省份幼儿园生均睡眠室面积达标,达标率为54.84%。2013—2020 年,进步幅度最大的前5 个省份依次为贵州、江西、西藏、海南、内蒙古,其中有2 个省份属于西部地区、2 个省份属于中部地区;2020 年,位列前5 位的分别是新疆、内蒙古、江西、黑龙江、西藏,其中有2 个省份属于西部地区、3 个省份属于中部地区。

(5)“生均洗手间面积”分析

《幼儿园建设标准》(建标 175-2016)的规定:“卫生间面积不低于0.60m2”[25]。本研究对31 个省级行政区幼儿园生均洗手间面积进行排名,结果见图11。

图11 2013—2020 年31 个省级行政区幼儿园生均洗手间面积排名情况

由图 11 可知,2020 年,31 个省级行政区有18 个省份的生均洗手间面积达标,达标率为58.06%。2013—2018 年,进步幅度最大的前5 个省份依次为海南、宁夏、江西、内蒙古、贵州,其中有2 个省份属于西部地区;2020 年,位列前5 位的分别是宁夏、内蒙古、江苏、海南、上海,其中有3 个省份属于东部地区。

4.幼儿园的“辅助课室”情况分析

辅助课室主要包括保健室和图书室,它也是反映幼儿园结构性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1)“生均图书室面积”分析

2006 年,四川省教育厅印发的《四川省幼儿园办园基本要求(试行)》明确要求:“幼儿园应设置图书室和多功能活动室各1 间,图书室面积不小于60m2。”[26]上海市于 2005年颁布的《普通幼儿园建设标准》(DG/TJ08-45-2005)中提出:“图书室面积宜按幼儿园规模配置,使用面积宜为40-50m2。”[27]同时还指出,“幼儿园的建设规模不宜过大,一般宜按10班(早教指导班1 班、托儿班3 班,幼儿班6班)或 15 班(早教指导班 1 班、托儿班 5 班,幼儿班 9 班)设置”[27]。2020 年,31 个省级行政区幼儿园平均有6.67 个班,每班平均有27.7 名幼儿。本研究以一个7 个班规模的幼儿园来测算,平均每班30 名幼儿,生均图书室面积应该达到0.238m2/生。31 个省级行政区生均图书室面积排名见图12。

图12 2013—2020 年31 个省级行政区幼儿园生均图书室面积排名情况

由图 12 可知,2020 年,31 个省级行政区有16 个省份生均图书室面积达标,达标率为51.61%。2013—2020年,进步幅度最大的前5 个省份依次为江西、河北、贵州、宁夏、海南,其中有3 个省份属于西部地区、2 个省份属于东部地区;2020 年,位列前5 位的分别是江西、黑龙江、辽宁、湖南、内蒙古,其中有4 个省份属于中部地区。

(2)“生均保健室面积”分析

《幼儿园建设标准》(建标175-2016)中规定:“全日制幼儿园3 个班的保健观察室生均面积为 0.1m2,6 个班也是 0.1m2,9 个班为 0.08m2,12 个班为 0.06m2。”[25]本研究以平均0.09m2为达标线对31 个省级行政区幼儿园生均保健室面积进行排名,结果见图13。

图13 2013—2020 年31 个省级行政区幼儿园生均保健室面积排名情况

由图 13 可知,2013 年,31 个省级行政区就已有27 个省份的生均保健室面积达标;2020年,各省份达标率达到100%。2013—2020年,进步幅度最大的前5 个省份依次为黑龙江、海南、吉林、贵州、安徽,其中有3 个省份属于中部地区;2020 年,位列前5 位的分别是黑龙江、西藏、湖南、辽宁、海南,其中有2 个省份属于东部地区、2 个省份属于中部地区。

5.幼儿园结构性质量指标的排名分析

(1)幼儿园结构性质量各维度得分及排名

为了更好地了解各省幼儿园结构性质量各维度的基本情况,用Z 分数对其进行了计算与排名,结果见表3。

表3 31 个省级行政区幼儿园结构性质量各维度得分及排名情况

31 个省级行政区幼儿园结构性质量排名前8 位的省份依次为内蒙古、江苏、黑龙江、江西、辽宁、上海、海南、陕西。中部的内蒙古和黑龙江分别位列第一、第三位;文化大省江苏、江西、陕西分别位列第二、第四和第八,“吴越文化”的江苏、“赣文化”的江西和“三秦文化”的陕西是注重文化传承的省份[28];东部的辽宁、海南分别位列第五、第六;上海位列第七。

在师资结构上,位列前5 位的有北京、江苏、陕西、天津和上海,其中,只有1 个西部省份陕西,其他都是东部省份;位列后几位的西藏、新疆、广西、云南和青海则都是西部地区。在保教空间上,位列前列的有西藏、甘肃、江西、宁夏和陕西4 个西部省份和1 个中部省份;位列后几位的有广东、吉林、重庆、广西和海南,这些省份多属于东部地区。在办公环境上,内蒙古、新疆、江苏、上海和宁夏位列前5位;位列后几位的是甘肃、四川、广西、安徽和河南5 个中、西部省份。在辅助课室上,黑龙江、江西、湖南、辽宁和海南5 个中东部省份位列前5 位;福建、浙江、青海、广西和新疆位列后几位。

(2)幼儿园结构性质量中的各指标进步情况

基于上述研究结论,为了解我国31 个省级行政区在幼儿园结构性质量各指标上处于何种位置,对各个省份在幼儿园结构性质量指标的相关观测变量的排名进行了分析,并给予赋分运算,结果见表4。

表4 31 个省级行政区幼儿园结构性质量中的各指标进步最大前5 位排名及得分情况

对31 个省级行政区幼儿园结构性质量各指标中的“进步最大前5 位”的省份进行统计,结果发现有西部9 个省份、中部5 个省份、东部4 个省份,其中,西部省份占大多数;这一统计指标排名前10 位的省份分别是江西、贵州、海南、内蒙古、青海、西藏、云南、河北、宁夏、新疆,其中有6 个省份来自西部地区。可见,近年来西部地区在幼儿园结构性质量指标建设上突飞猛进,成效显著。新疆、西藏、内蒙古进步幅度既位列前列,在整体指标上也领先其他省份。

(三)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幼儿园结构性质量具体指标的差异分析

对幼儿园结构性质量的13 项指标先进行Z 分数的转换,然后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对我国东、中、西部的幼儿园结构性质量中的具体指标进行差异检验,结果见表5。

由表5 可知,幼儿园结构性质量中的生师比、生保比、生医比、师均行政办公用房面积、师均办公室面积、生均图书册数和生均睡眠室面积这些指标上东部地区要显著好于中、西部地区。在生均运动场地面积、生均活动室面积和生均洗手间面积上,西部地区要好于中、东部地区。此外,在生均绿化面积上,中部地区好于东、西部地区;在生均保健室面积上,东、西部地区好于中部地区;在生均图书室面积上,西部地区要好于东、中部地区。

表5 我国东、中、西部幼儿园环境资源质量的多重比较

五、讨论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学前教育事业继承了中华优秀历史文化遗产

综合上述研究发现,长三角地区、老工业地区、国家重点扶助地区,特别是内蒙古、西藏、新疆等民族自治区总体表现出较为优良的幼儿园结构性质量。本文认为,这些地区的幼儿园结构性质量指标的优良状况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制定的长期的积极扶助与支持政策密不可分,这也是我国经济与文化建设的巨大的历史遗产和宝贵财富。

第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集中力量开展工业建设,同时为了改善和提高职工子女的入托入园而因地制宜、大力建设厂矿企业幼儿园、林(农)业幼儿园。这些幼儿园在开办与管理方面有良好的传统与经验,幼儿园办园资源相对较好。

第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始终关心、支持并进一步发挥传统上经济发达地区的教育力量,如东部沿海地区,特别是长三角地区,由于有较好的经济与政策的支持,幼儿园的资源相对比较丰富。

第三,在重视传统文化的地区,如陕西、江苏、江西等都是中国自古以来的文化大省、强省,对教育高度重视,因而在生均图书册数、生均图书室面积等指标的建设上成果十分突出。

第四,党和政府高度关心、关怀、关切民族自治区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近年来的大力扶持使其进步显著,特别是内蒙古、西藏、新疆等地。以宁夏为例,有学者指出,“(宁夏)自治区党委政府将实现幼有所育目标作为民生问题之首,不断增加投入,多渠道增加资源供给,促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优质发展。自实施学前教育行动计划以来,全区幼儿园数、在园幼儿数翻了一番,到2020 年底,全区幼儿园达到1 221所,在园幼儿24.2 万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3.3%,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比例达到78.3%”[29]。西部在学前教育事业发展中的崛起与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大力扶持、积极引导、规范管理密不可分。

(二)文化建设是当前幼儿园结构性质量建设中最为薄弱的环节

通过对2013—2020 年“面板数据”的分析发现,文化建设是目前幼儿园结构性质量建设中最为薄弱的环节,突出表现出两个不足。

不足一:图书室建设的不足。幼儿期是文化养成的敏感时期,绘本阅读意义重大。阅读可以涵养人文底蕴,它对于儿童的健康成长,家庭的家风,甚至一个地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有着深远的影响[30]。《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 年)》明确提出要求,“为儿童阅读图书创造条件”“广泛开展图书阅读活动,鼓励和引导儿童主动读书”“培养儿童阅读习惯,增加阅读时间和阅读量”[31]。但直到2020年,以幼儿园的图书室面积0.238m2/生为标准,31 个省级行政区达标率也仅有51.61%。

不足二:对“无形”的师资力量,即图书的重视不足。研究发现,2020 年,幼儿园生均图书册数超过12 本的,仅有北京、天津、江苏、浙江、陕西等文化大省、经济强省,而新疆、西藏生均图书册数均低于6 本。本研究的探索性因子分析表明,幼儿园的生均图书册数归入了幼儿园结构性质量的“师资结构”这一维度,其与“有形”的师资结构,如生师比、生保比、生医比等有着显著的相关性,这充分说明图书是“无形”的师资力量。各地应该学习上述注重在幼儿园生均图书册数方面建设的省份,积极提升结构性质量中这一指标的水平。

(三)幼儿园结构性质量总体上“东强西弱”,个别指标“中部塌陷”明显

本研究发现,31 个省级行政区幼儿园结构性质量综合排名位居前列的大多属于东、中部地区,位居后列的大多属于西部地区,排名倒数几位的也不乏中部地区的省份,如安徽的幼儿园结构性质量排名倒数第二。在办公环境这一维度上,中部省份的安徽和河南则都位列后几位。我国社会学、经济学领域有一个重要的概念——“中部塌陷”,即面对东部的经济与文化的繁荣和西部大开发,中部地区的发展相对滞后。论发展水平,中部比不上东部;论发展速度,中部比不上西部。中部往往成为国家扶助政策、支持政策、鼓励政策的“洼地”。有学者提出,2010—2015 年,中部在学前教育财政投入、政府成本分担比、师资配置和教师待遇等方面落后于东部和西部,存在“水平塌陷”现象[32]。

本研究还发现,在幼儿园结构性质量的具体指标上,中部地区落后于东部和西部,其原因在于中部地区自身发展缓慢,相较于以自身发达的经济实力促进学前教育发展的东部地区及获得中央学前教育专项经费重点支持的西部地区,中部地区的学前教育虽然也能获得中央政府的财政支持,但整体力度较小,并非重点补偿对象,致使中部地区的幼儿园结构性质量上无法达到理想状态。同时,一些东部和西部的省份也需要给予特别关注,如西部的广西、四川、甘肃,东部的福建等学前教育发展近几年相对缓慢的省份。

猜你喜欢

册数行政区结构性
求比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应用题教学设计
上榜派出所统计表
上榜派出所统计表
新时代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考
理解意义掌握方法
切实抓好去产能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临床人才结构性改革正当其时
关于结构性改革一二三
高校图书馆藏书分析与评价
——以沈阳理工大学图书馆为例
日本初高中教科书出版“明细账”(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