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麻醉诱导前静脉推注昂丹司琼对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患儿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的影响

2022-04-29刘雨晴顾湾邵寅寅

当代医学 2022年12期
关键词:司琼腺样体扁桃体

刘雨晴,顾湾,邵寅寅

(九江市妇幼保健院麻醉科,江西 九江 332000)

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on nausea and vomiting,PONV)是一种术后常见并发症,主要是由手术引起的应激反应及麻醉药物对呕吐中枢的影响所致,可严重影响患者术后恢复[1]。因咽喉部主要由舌咽神经、迷走神经等神经支配,一旦受到刺激即可引发恶心、呕吐,因此,小儿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患儿PONV 的发生率较高,且PONV 可延迟患儿进食时间,不利于术后口咽部伤口恢复,还可能导致水电解质及酸碱紊乱[2]。因此,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患儿术后PONV 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昂丹司琼是一种高选择性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 3,5-HT3)受体拮抗剂,可发挥中枢性和外周性止吐的作用[3]。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麻醉诱导前静脉推注昂丹司琼对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患儿术后PONV发生率的影响,以期为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后PONV的防治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4月本院收治的70例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后恶心呕吐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5例。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已通过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表1 两组临床资料比较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行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患儿;②近1个月内无呼吸道感染;③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④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Ⅰ~Ⅱ级[4]。排除标准:①合并自身免疫缺陷性疾病;②对本研究药物过敏;③合并肝肾功能障碍;④存在晕动症病史。

1.3 方法 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入室后,常规开放上肢静脉通道,同时,给予面罩吸氧;静脉注射0.3 μg/kg 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54256,规格:5 ml∶250 μg(以舒芬太尼计)]+0.5 mg/kg 罗库溴铵(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03235,规格:5 ml∶50 mg)+2 mg/kg 丙泊酚乳状注射液(四川国瑞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40079,规格:10 ml∶0.1 g)行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并连接呼吸机控制患儿呼吸,参数设置:潮气量7~9 ml/kg,呼吸频率14~17次/min,呼吸比1∶2,氧流量1.5~2.0 L/min,呼气末二氧化碳35~45 mmHg,且麻醉机参数依据患儿体征调整;静脉持续泵入0.5 μg/kg右美托咪啶(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0248,规格:2 ml∶200 μg)行镇静,吸入2.0%~3.0%七氟烷(Baxter Healthcare Corporation,注册证号H20160431,规格:250 ml)维持麻醉深度。

观察组在麻醉诱导前缓慢静脉推注0.1 mg/kg盐酸昂丹司琼注射液(Novartis Pharma Schweiz AG,国药准字H20093182,规格:2 ml∶4 mg),注射时间>30 s,其他麻醉用药种类、剂量、方式均同对照组。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术后24 h 内PONV 发生率及严重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定PONV 严重程度,总分10 分,恶心呕吐等级:无(0分)、轻度(1~4分)、中度(5~6分)、重度(7~10分)[5]。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术后24 h内,观察组PONV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ONV严重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PONV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比较[n(%)]

3 讨论

小儿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术后PONV 发生率较高,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点:①术中手术切口可导致咽喉部迷走神经处于高张力状态,一旦受刺激即可导致恶心、呕吐[6];②术后手术切口的渗水、渗血及疼痛均可影响舌咽神经及内耳平衡器,从而诱发PONV;③术中使用的阿片类镇痛药物可作用于延髓呕吐中枢、前庭器上皮的μ受体等,从而导致恶心、呕吐[7];④麻醉药可导致胃肠道蠕动减慢,从而延缓胃排空,导致胃胀气,进而诱发PONV[8]。若未给予有效防治措施,易导致伤口撕裂、误吸的发生,同时,增加术后伤口感染发生率。因此,采用可靠干预措施预防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患儿发生PONV具有重要意义。

昂丹司琼是临床常用止吐药物,作用机制为拮抗中枢及小肠部位的5-HT3受体,且具有高选择性、效果确切、起效快、不良反应少等特点[9-10]。另外,该药物具有促进胃动力的作用,可加速胃排空,从而有利于止吐[11]。因此,昂丹司琼可用于PONV 的防治。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24 h 内,观察组PONV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在麻醉诱导前静脉推注昂丹司琼可降低各等级PONV 发生率。分析原因为,昂丹司琼一方面可阻滞延髓的化学感受器触发区(chemoreceptor trigger zone,CTZ)及小肠上皮的5-TH3 受体,从而发挥止吐作用;另一方面该药物可阻断迷走传入神经向中枢神经对呕吐刺激的传递,从而抑制呕吐反射的发生[12-13]。因此,昂丹司琼可通过对神经递质及反射弧的双重阻滞作用而发挥止吐的作用。另外,在麻醉诱导前静脉推注昂丹司琼可使该药物抢先占领呕吐相关位点,提前阻断PONV 的发生机制,从而降低PONV的发生率,并可降低PONV的严重程度,减轻患儿痛苦。

另外,为避免患儿术后伤口撕裂,减轻痛苦,促进术后恢复,对术后出现中度以上PONV 患儿给予不同剂量的昂丹司琼进行补救性治疗。但即使观察组麻醉诱导前给予昂丹司琼进行预防性治疗,仍有>25%的患儿出现PONV,未达到理想治疗效果,且本研究给药时间单一,样本量较少。因此,未来应增加样本量,采用联合用药方式,并于麻醉诱导前、手术结束等多时点给药,以期达到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PONV的理想防治目标。

综上所述,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于麻醉诱导前静脉推注昂丹司琼可降低PONV 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司琼腺样体扁桃体
腺样体肥大如何用药
我院2017—2019年司琼类药物临床应用分析
儿童腺样体肥大合并慢性鼻窦炎对分泌性中耳炎发生率的影响
腺样体肥大,用药还是手术?
对盐酸昂丹司琼与地塞米松磷酸钠、盐酸左氧氟沙星在0.9%NS注射液中配伍稳定性的考察
对盐酸昂丹司琼与地塞米松磷酸钠、盐酸左氧氟沙星在0.9%NS注射液中配伍稳定性的考察
扁桃体
“水果”变“干果”
扁桃体,切还是不切?
呼吸不畅,并非都是感冒